第2章测评--2025鲁科版化学选择性必修3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测评--2025鲁科版化学选择性必修3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29.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4-29 09:33: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鲁科版化学选择性必修3
第2章测评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4·济南检测)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误食重金属离子后,迅速补充牛奶、蛋清等食物可减缓中毒
B.在三星堆“祭祀坑”提取到丝绸制品残留物,其中丝绸主要成分为纤维素
C.可向淀粉溶液中加入食盐,检验食盐中是否含碘
D.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可获得人造脂肪
2.(2024·无锡检测)下列每个选项的两个反应中,属于同一种反应类型的是(  )
A.溴乙烷水解制备乙醇、乙烯水化制备乙醇
B.乙烯使溴水褪色、乙烯使KMnO4溶液褪色
C.甲苯与KMnO4溶液反应生成苯甲酸、甲苯燃烧
D.苯与浓硝酸反应制备硝基苯、苯与氢气反应生成环己烷
3.已知:X与Y按物质的量之比1∶2反应可生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中只有一组峰
B.X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只有sp2
C.X可由被还原得到
D.X与乙二醇可生成环状化合物
4.(2024·青岛检测)某有机物M的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的名称为2,4,4-三甲基-3-乙基-3-戊醇
B.M的消去反应产物有3种
C.M能发生取代反应
D.M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5.贝里斯—希尔曼反应条件温和,其过程具有原子经济性,示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Ⅰ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平面
B.Ⅱ能发生还原反应,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该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D.Ⅱ、Ⅲ均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6.莨菪亭是一种植物生长激素,其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莨菪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芳香烃,有3种含氧官能团
B.能发生加成、取代和氧化反应
C.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D.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不能使溴水褪色
7.(2024·日照检测)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可用作医用胶,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中只含有极性键
B.分子中可能共平面的碳原子最多为7个
C.1 mol 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最多只能与2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分子中存在1个手性碳原子
8.下列实验装置图(有些图中部分夹持仪器未画出)能达到其实验目的的是(  )
A.图A是证明酸性:盐酸>碳酸>苯酚
B.图B是检验乙醇的消去反应产物中含乙烯
C.图C是将乙醇氧化为乙醛
D.图D是检验溴乙烷的消去反应产物中含乙烯
9.(2024·威海检测)1935年,L-苏氨酸(X)发现于纤维蛋白水解物中,且它是最后被发现的必需氨基酸,X可以发生如图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的反应条件为NaOH的醇溶液
B.X分子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
C.W有2种结构(不考虑立体异构)
D.M的结构简式为
10.Z是医药工业和香料工业的重要中间体,合成路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HCHO
A.X→Y属于取代反应,Y→Z属于氧化反应
B.Z的名称为4-醛基苯酚,X和Y互为同系物
C.X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6种,Y苯环上的三氯代物有2种
D.Z中所有原子可共平面,Z与H2完全加成后分子中存在2个手性碳原子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1.由丁烯制备戊酸丁酯的合成路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戊酸的结构有4种
B.Y的同分异构体中核磁共振氢谱可能有1组峰
C.M的同分异构体中不能与金属钠反应的有机物有2种
D.与Z互为同分异构体,且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机物有9种
12.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10H8ClO4
B.1 mol该有机物完全反应消耗4 mol NaOH
C.该有机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4组峰
D.该有机物存在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4组峰的同分异构体
13.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 mol该有机化合物最多可消耗NaHCO3、NaOH、Na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2
B.1 mol该有机化合物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可得到2 mol Ag
C.1 mol该有机化合物可与6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该有机化合物可发生消去、氧化、水解、中和等反应
14.2-甲基-2-氯丙烷(密度为0.851 g·cm-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实验室中可由叔丁醇与浓盐酸反应制备,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已知浓盐酸密度为1.19 g·cm-3,质量分数为36.5%,计算得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1.9 mol·L-1
B.用5% Na2CO3溶液洗涤分液时,有机相在分液漏斗的下层
C.无水CaCl2的作用是除去有机相中残存的少量水
D.蒸馏除去残余反应物叔丁醇时,叔丁醇先蒸馏出体系
15.(2024·江苏淮安期末)丙酮与柠檬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酮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B.该过程若分两步进行,则第一步为加成反应,第二步为消去反应
C.假紫罗兰酮与等物质的量的Br2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分子有3种
D.检验柠檬醛中官能团的方法为,取样,先加入足量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煮沸,可检验醛基,再加溴水,即可检验碳碳双键
三、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60分)
16.(10分)用石油裂化和裂解过程中得到的乙烯、丙烯合成丙烯酸乙酯的路线如图:
根据以上信息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由CH2CH2制得有机物A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的类型是       。
(2)A与B合成丙烯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的类型是      。
(3)由石油裂解产物乙烯合成聚乙烯塑料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14分)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验证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仪器b的进水口为     (填“上口”或“下口”)。
(2)反应需控制温度为65 ℃,适宜采用的加热方式为     ;仪器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兴趣小组某同学用甲醛代替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一段时间后,发现有大量气体生成,悬浊液的蓝色褪去,仪器c的底部有红色沉淀生成,通过查阅资料知,甲醛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产物受多种条件的影响。该同学对生成的气体提出了猜想:
猜想Ⅰ:生成的气体中含CO;
猜想Ⅱ:生成的气体中含H2;
猜想Ⅲ:生成的气体中含CO2。
利用下列装置验证猜想(已知CO与银氨溶液能发生反应生成黑色固体):
①装置的连接顺序是生成的气体→D→C→B→E→   →   。
②试剂X是     (填名称),其作用是                        。
③若猜想Ⅰ成立,猜想Ⅱ、猜想Ⅲ均不成立,则实验中A、C、D装置的现象为              。
④实验发现,A中试剂颜色变蓝,C、D中均无明显现象,E中固体变为红色,则正确的猜想是             。
18.(12分)(2024·肇庆高二检测)苯甲酸甲酯()常用作合成树脂和橡胶的溶剂以及聚酯纤维的助染剂。某化学实验小组以苯甲酸()和甲醇(CH3OH)为原料,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备苯甲酸甲酯。
已知:各物质的沸点以及25 ℃时在水中的溶解度如表所示。
物质 苯甲酸 甲醇 苯甲酸甲酯
沸点/℃ 249 64.7 199.6
溶解度 微溶于水 与水互溶 难溶于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     ,仪器B的作用是           。
(2)向仪器A中加入12.2 g苯甲酸和足量甲醇,再小心加入2 mL浓硫酸和几块碎瓷片,点燃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得到苯甲酸甲酯粗产品。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浓硫酸的作用是          。
(3)将仪器A中反应后的液体转移到烧杯中,依次使用水洗、饱和Na2CO3溶液洗、水洗,每次洗涤后,将有机层和水层分离的操作是 。
(4)洗涤后,利用蒸馏装置将有机层进行蒸馏,收集     ℃的馏分。
(5)若蒸馏后,最终收集得到10.88 g产品,则本实验中苯甲酸甲酯的产率为    。
19.(12分)A是一种常用的医用胶,它可以发生如下转化:
已知:①R—C≡N+H2ORCOOH(R为H或烃基);
②B分子中含有四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其个数比为1∶1∶2∶6;
③1 mol D与足量NaHCO3溶液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44.8 L CO2,且E有两种结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名称为     ;F的结构简式为             。
(2)B→C的反应条件为           。
(3)D→G的化学方程式为                           。
(4)E不能发生的反应为     (填字母)。
a.取代反应 b.加成反应
c.消去反应 d.加聚反应
(5)写出符合下列条件B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与B的官能团相同;
②含有2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且数目之比为9∶1。
20.(12分)G是有机化学重要的中间体,能用于合成多种药物和农药,G的一种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呈碱性,易被氧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除生成B外,还有HCl生成。A的名称为       。
(2)C中官能团名称为      。
(3)⑥的反应类型为     。
(4)设置反应①的目的是             。
(5)写出D→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6)M是G的一种芳香性同分异构体(吡啶环具有芳香性),满足下列条件的M有    种。
①分子结构中含一个六元环,且环上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②1 mol该物质与足量NaHCO3反应生成2 mol CO2。
写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图有3组峰,峰面积之比为6∶2∶1的M的结构简式:                   。
参考答案
第2章测评
1.A 解析 重金属可以使蛋白质变性,牛奶、蛋清富含蛋白质,误食重金属离子后,迅速补充牛奶、蛋清等食物可与重金属离子结合形成沉淀,减缓中毒,A正确;丝绸主要成分为蛋白质,B错误;碘盐中含有碘元素,不是碘单质,故不能用淀粉检验食盐中是否含碘,C错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得到脂肪酸盐,人造脂肪是植物油氢化得到的,D错误。
2.C 解析 溴乙烷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醇为取代反应,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反应类型不同,A错误;乙烯与Br2反应使溴水褪色为加成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氧化反应,反应类型不同,B错误;甲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苯甲酸和甲苯燃烧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反应类型相同,C正确;苯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反应类型不同,D错误。
3.C 解析 由已知得X的结构简式是,核磁共振氢谱图中只有一组峰,A正确;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只有sp2,B正确;X可由被氧化得到,C错误;X为二元酸,可与乙二醇反应生成环状酯,D正确。
4.C 解析 M的最长碳链上有5个碳原子,名称应该为2,2,4-三甲基-3-乙基-3-戊醇,A错误;M中含有羟基,有2个相邻碳原子上有氢原子,M的消去反应产物有2种,B错误;M含有羟基,能发生取代反应(酯化反应、卤代反应、成醚反应等),C正确;M为有机物可以燃烧,能发生氧化反应,D错误。
5.A 解析 Ⅰ中酮羰基上的碳原子与苯环以单键相连,单键可以旋转,甲基上的碳原子不一定与苯环在同一平面上,选项A错误;Ⅱ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与H2发生还原反应,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选项B正确;根据反应原理可知,该反应属于加成反应,选项C正确;Ⅱ、Ⅲ都含有碳碳双键,可与Br2发生加成反应,选项D正确。
6.B 解析 该物质中除了C和H元素,还有O元素,不属于烃类,含氧官能团有醚键、酚羟基、酯基3种,故A错误;该分子中存在苯环和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氧化反应,存在酚羟基和酯基,能发生取代反应,故B正确;该分子中存在甲基,其所有原子不可能共面,故C错误;该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其褪色,也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故D错误。
7.B 解析 分子中含有碳碳非极性键,A错误;依据乙烯、水、甲烷的共平面原子分析,分子中可能共平面的碳原子最多为7个(框内的碳原子),B正确;碳碳双键、氰基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酯基与H2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所以1 mol 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最多能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C错误;该分子中不存在手性碳原子,D错误。
8.C 解析 反应中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也会使苯酚钠溶液变浑浊,不能证明酸性:碳酸>苯酚,A错误;浓硫酸与乙醇反应可能会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可以与Br2反应使溴水褪色,应先将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再通入溴水中检验乙烯,B错误;乙醇在铜丝作为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可以被氧气氧化生成乙醛,C正确;加热挥发出的乙醇也会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不能检验溴乙烷的消去反应产物中含乙烯,D错误。
9.B 解析 X在浓硫酸并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Y,即X→Y的反应条件为浓硫酸、加热,A错误;X中与氨基、羟基相连的碳原子均为手性碳原子,共有2个,B正确;X分子中只含1个羧基和1个氨基,2分子X缩合后形成的二肽W只有1种,结构为,C错误;X中只有羧基能与NaOH反应,生成M为,D错误。
10.C 解析 由结构简式可知,与甲醛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故A错误;Z的名称为4-羟基苯甲醛,X只含酚羟基,Y中含有酚羟基和醇羟基,二者不可能互为同系物,故B错误;X苯环上的二氯代物即苯环上连接3个取代基,其中有2个相同,1个不同,共有6种,Y苯环上的三氯代物与一氯代物的数目相同,共有2种,故C正确;Z与氢气完全加成所得分子为,分子结构对称,不存在手性碳原子,故D错误。
11.C 解析 由流程可推出X为丁烯,Y为一溴丁烷,Z为戊酸,M为丁醇,M和Z发生酯化反应得到戊酸丁酯;戊酸可表示为C4H9—COOH,C4H9—有4种结构,则戊酸有4种结构,故A正确;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1组峰,故B正确;M为丁醇,其同分异构体中不能与金属钠反应的是醚,分别是C—O—C—C—C、和C—C—O—C—C(H省略)共3种,故C错误;Z是戊酸,其同分异构体能发生水解的属于酯类,其中HCOOC4H9有4种,CH3COOC3H7有2种,还有CH3CH2COOCH2CH3、CH3CH2CH2COOCH3、
(CH3)2CHCOOCH3,所以共9种,故D正确。
12.BD 解析 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0H7ClO4,A错误;该有机物含有醇酯基、酚酯基和碳氯键,1 mol该有机物完全反应消耗4 mol NaOH,B正确;该有机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6组峰,C错误;该有机物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4组峰,D正确。
13.AC 解析 该物质中含有羧基可与NaOH中和,含有醇酯基、酚酯基、苯环上的氯原子,均可水解,则1 mol该物质消耗6 mol NaOH,1 mol该有机化合物消耗NaHCO3、NaOH、Na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2,故A错误;1 mol醛基可以生成2 mol Ag,故B正确;该物质中苯环和醛基均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1 mol该物质消耗7 mol H2,故C错误;该有机化合物含有醇羟基且与醇羟基相连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有氢原子,可发生消去反应,含有醛基、醇羟基,可发生氧化反应,氯原子、酯基可以水解,羧基可以中和,故D正确。
14.BD 解析 该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11.9 mol·L-1,故A正确;用5% Na2CO3溶液洗涤分液时,由于有机物2-甲基-2-氯丙烷的密度小于水,则有机相在分液漏斗的上层,故B错误;无水CaCl2为干燥剂,作用是除去有机相中残存的少量水,故C正确;2-甲基-2-氯丙烷比叔丁醇的沸点低,蒸馏先得产物2-甲基-2-氯丙烷,故D错误。
15.B 解析 丙酮不含有醛基,不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A错误;丙酮中羰基和柠檬醛中甲基先发生加成反应引入醇羟基,然后分子内脱水形成碳碳双键发生消去反应,B正确;假紫罗兰酮与等物质的量的Br2发生加成反应,与三个双键分别加成可以得到3种产物,还可以对右侧的共轭双键发生1,4-加成,故可以得到4种产物,C错误;新制Cu(OH)2悬浊液过量,剩余的Cu(OH)2悬浊液也能与溴水反应使之褪色,故不能检验碳碳双键,D错误。
16.答案 (1)CH2CH2+H2OCH3CH2OH 加成反应
(2)CH2CHCOOH+CH3CH2OH
CH2CHCOOC2H5+H2O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3)nCH2CH2 CH2—CH2
17.答案 (1)恒压滴液漏斗 下口
(2)水浴加热 CH3CHO+2Cu(OH)2+NaOH
CH3COONa+Cu2O↓+3H2O
(3)①A B ②无水硫酸铜 验证气体与CuO反应后有没有H2O生成,从而验证猜想Ⅱ是否成立 ③A中试剂不变色,C中有黑色浑浊出现,D中无明显现象 ④猜想Ⅱ
解析 (1)根据仪器结构特点可知a为恒压滴液漏斗;冷凝水从冷凝管下口进,上口出,以确保冷凝水充满冷凝管。
(2)反应需控制温度为65 ℃,在100 ℃以下,可以采用水浴加热的方式。
(3)①甲醛代替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后生成的气体可能为一氧化碳、氢气或二氧化碳,根据实验装置分析,首先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再将气体通入银氨溶液检验一氧化碳;然后利用无水氯化钙对气体进行干燥,避免影响氢气的检验;最后将气体通入E装置与氧化铜反应,利用无水硫酸铜检验产物是否有水生成,以证明气体是否为氢气;为避免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在装置末端连接装置B,因此连接顺序为生成的气体→D→C→B→E→A→B。
②试剂X用于检验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水,所以试剂X为无水硫酸铜。
④实验发现,A中试剂颜色变蓝,C、D中均无明显现象,E中固体变为红色,说明无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生成的气体为氢气,则正确的猜想为猜想Ⅱ。
18.答案 (1)圆底烧瓶 冷凝回流反应物
(2)①+CH3OH
+H2O ②催化剂、吸水剂
(3)分液
(4)199.6 (5)80%
解析 (1)由仪器构造可知,A为圆底烧瓶,B为球形冷凝管,其作用是冷凝回流反应物。
(2)苯甲酸与甲醇在浓硫酸并加热的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苯甲酸甲酯和水,该反应中,浓硫酸作为催化剂和吸水剂。
(3)有机层和水层为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通过分液可将二者分离。
(4)由表格数据可知,苯甲酸甲酯的沸点为199.6 ℃,则蒸馏时,收集199.6 ℃的馏分,可得到苯甲酸甲酯精品。
(5)甲醇过量,若12.2 g苯甲酸(0.1 mol)完全反应,理论上生成0.1 mol苯甲酸甲酯,其质量为0.1 mol×136 g·mol-1=13.6 g,则本实验中苯甲酸甲酯的产率为×100%=80%。
19.答案 (1)2-甲基-1-丙醇 
(2)浓硫酸、加热
(3)+nHO—CH2CH2—OH
+(2n-1)H2O
(4)bd
(5)
解析 根据B的分子式及B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可推断B为饱和一元醇,根据已知信息②可推出B含有2个相同类型的甲基,故B的结构简式为;根据D的分子式及已知信息③可推出D为二元羧酸,D的不饱和度为3,能发生加聚反应,因此D含有1个碳碳双键,再根据E有两种结构,可推出D的结构简式为;根据A的分子式及可在酸性条件水解生成羧酸和醇可推出A含有1个酯基,结合已知信息①可推出A还含有氰基,因此A的结构简式为。
(4)根据D可推出E的结构简式为
或,则它不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故选bd。
(5)根据条件①确定同分异构体含有醇羟基,根据条件②确定同分异构体中含有3个相同类型的甲基,因此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20.答案 (1)3-甲基苯酚(或间甲基苯酚)
(2)羧基、酯基
(3)取代反应
(4)保护酚羟基,防止其被氧化
(5)+HNO3+H2O
(6)6 或
解析 A与CH3COCl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可确定A为;B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生成C,C发生水解反应生成D,则D为;E在Fe、HCl作用下发生还原反应生成F,则E为。
(6)M是G()的一种芳香性同分异构体(吡啶环具有芳香性),满足条件的M分子中含有2个—COOH,若分子内含有苯环,则还含有1个—NH2和1个—CH3,若分子内含有,则含有1个—CH2CH3或2个—CH3,其结构简式可能为、
、、、、,共有6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图有3组峰,峰面积之比为6∶2∶1的M的结构简式为
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