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烃的衍生物 分层作业11 酚--2025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3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章 烃的衍生物 分层作业11 酚--2025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3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0.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4-29 09:45: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3
分层作业11 酚
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
题组1.酚的结构
1.下列物质中,与苯酚互为同系物的是(  )
A.CH3CH2OH B.(CH3)3C—OH
C. D.
2.已知苯酚和乙醇在性质上有很大的差别,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官能团不同
B.常温下状态不同
C.相对分子质量不同
D.官能团所连的烃基不同
3.分子式为C9H12O的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有一个苯环、一个链烃基,则它属于酚类的结构可能有(  )
A.2种 B.4种
C.5种 D.6种
题组2.酚和醇性质的比较
4.下列物质中,与NaOH溶液、金属钠、饱和溴水均能反应的是(  )
A. B.
C. D.
5.下列关于苯酚、苯甲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苯甲醇、苯酚都能与Na反应生成氢气
B.可用稀溴水检验苯甲醇中的苯酚
C.苯甲醇、苯酚互为同系物
D.可用紫色石蕊溶液验证苯酚溶液的弱酸性
题组3.酚的性质与应用
6.[2024江苏盐城高二期中]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化学性质的不同。下列事实中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
A.苯能发生加成反应,环己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B.苯在50~60 ℃时发生硝化反应而甲苯在30 ℃时即可发生
C.乙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苯酚与溴水可以反应,而苯与溴水不能反应
7.甲苯中混有少量苯酚,除去苯酚的最佳方法是 (  )
A.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振荡后,用分液漏斗分液去除下层溶液
B.加入溴水,生成三溴苯酚,再过滤除去
C.加水,加热超过70 ℃(苯酚在热水中溶解度很大),然后用分液漏斗振荡分液后,去除下层溶液
D.将混合物蒸馏(甲苯沸点110 ℃,苯酚沸点182 ℃),可先蒸出甲苯
8.仅用一种试剂即可将酒精、苯酚溶液、己烯、甲苯四种无色液体区分开来,这种试剂是(  )
A.FeCl3溶液 B.溴水
C.KMnO4溶液 D.金属钠
9.[2024黑龙江牡丹江高二期末]某工程塑料的单体A的结构简式如下:
回答下面问题:
(1)写出有机物A的分子式     ,有机物A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
(2)1 mol A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最多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是    mol。
(3)1 mol A与足量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Br2的物质的量是    mol。
(4)1 mol A与足量金属Na反应,最多生成H2的物质的量是    mol。
(5)下面对有机物A的性质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有机物A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B.有机物A能与O2在Cu催化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
C.有机物A能与FeCl3溶液作用显色
D.有机物A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6)有机物A中是否含有手性碳原子   (填“是”或“否”)。
(7)写出有机物A发生加聚反应生成的高聚物的结构简式:        。
B级关键能力提升练
10.有机化合物X是一种广谱杀菌剂,作为香料、麻醉剂、食品添加剂,曾广泛应用于医药和工业。该有机化合物具有下列性质:①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②能发生加成反应;③能与饱和溴水发生反应。依据以上信息,一定可以得出的推论是(  )
A.有机化合物X是一种芳香烃
B.有机化合物X可能不含双键结构
C.有机化合物X一定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
D.有机化合物X一定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
11.丁子香酚可用于制备杀虫剂和防腐剂,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丁子香酚的分子式为C10H12O2
B.丁子香酚分子中含有2种含氧官能团
C.1 mol丁子香酚与足量氢气加成时,最多能消耗4 mol H2
D.丁子香酚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可证明其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12.分子式为C7H8O的芳香族化合物中,与FeCl3溶液混合后显紫色和不显紫色的物质分别有(  )
A.2种和1种 B.2种和3种
C.3种和2种 D.3种和1种
13.甲醇可用于合成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3,5-二甲氧基苯酚。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反应结束后,先分离出甲醇,再加入乙醚,将获得的有机层(含少量氯化氢)进行洗涤,然后分离提纯得到产物。有关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如下:
物质 沸点/℃ 熔点/℃ 溶解性
甲醇 64.7 -97.8 易溶于水
3,5-二甲 氧基苯酚 172~175 40~43 易溶于甲醇、 乙醚,微溶于水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B.分离出甲醇的操作是蒸馏
C.间苯三酚与3,5-二甲氧基苯酚互为同系物
D.洗涤时,可用NaHCO3溶液除去有机层中的氯化氢
14.按以下步骤可由合成(部分试剂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B、D的结构简式:B       ,D        。
(2)反应①~⑦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    (填反应序号)。
(3)若不考虑反应⑥⑦,对于反应⑤,得到E的可能的结构简式为                     。
(4)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注明反应条件)。
C级学科素养拔高练
15.双酚A常用来生产防碎塑料聚碳酸酯。双酚A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1)双酚A中的含氧官能团为   (填名称)。
(2)下列关于双酚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遇FeCl3溶液显色
B.可以发生还原反应
C.1 mol双酚A与饱和溴水反应,最多消耗2 mol Br2
D.可与NaOH溶液反应
(3)双酚A的一种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丙烯ABC双酚A
①丙烯→A的反应类型是       。
②B→C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③D的结构简式是   。
参考答案
分层作业11 酚
1.C 解析 同系物必须要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苯酚的同系物应该是—OH与苯环直接相连,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比苯酚多一个CH2,所以符合题意。
2.D 解析 结构决定性质,苯酚和乙醇均含有羟基,不同的是羟基所连的烃基,故D正确。
3.D 解析 酚羟基与链烃基的位置关系有邻、间、对位三种情况,—C3H7有—CH2CH2CH3、—CH(CH3)2两种不同的结构,所以符合条件的有机化合物有3×2=6种,D项正确。
4.B 解析 A项,属于烃类,与NaOH溶液、金属钠、饱和溴水均不反应;B项属于酚类,与三者均可反应;C、D项,属于醇类,与NaOH溶液、饱和溴水不反应。
5.A 解析 苯酚和苯甲醇都含有羟基,均可与钠反应生成氢气,故A正确;稀溴水与苯酚反应生成的三溴苯酚会溶解在过量的苯酚中,观察不到明显的实验现象,苯甲醇不能与溴水反应,故B错误;苯甲醇属于醇类,苯酚为酚类,两者结构不相似,不互为同系物,故C错误;苯酚的酸性很弱,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故D错误。
6.A 解析 苯能发生加成反应,环己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是由于含有的化学键不同,选项A符合;甲苯与硝酸反应更容易,说明甲基的影响使苯环上的氢原子变得活泼易被取代,与有机物分子内基团间的相互作用有关,选项B不符合;乙基连接在苯环上,可被氧化,说明苯环对乙基有影响,选项C不符合;苯酚和苯都含有苯环,但苯酚含有羟基,苯酚与溴水常温可以反应,而苯与溴水不能反应,可说明羟基对苯环有影响,选项D不符合。
7.A 解析 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将苯酚转化为可溶于水的苯酚钠,充分振荡后,静置,苯酚钠进入下层的水层,用分液漏斗分液去除下层溶液,即得较纯净的甲苯,故A正确;加入溴水,苯酚与之反应生成三溴苯酚,三溴苯酚溶于甲苯,无法用过滤法除去,故B错误;加水,加热超过70 ℃(苯酚在热水中溶解度很大),温度过高,不利于分液操作,不是最佳方法,故C错误;将混合物蒸馏(甲苯沸点110 ℃,苯酚沸点182 ℃),可先蒸出甲苯,可是甲苯太多,为主要物质,而苯酚为杂质,不是最佳方法,故D错误。
8.B 解析 FeCl3溶液只与苯酚反应显紫色,不与其他物质反应。溴水与酒精不反应,也不分层;溴水与苯酚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与己烯发生加成反应后分为无色的两层;与甲苯发生萃取分为两层,上层橙红色,下层无色,因此,溴水可作为鉴别试剂。KMnO4溶液作为强氧化剂,酒精、己烯、苯酚、甲苯都可以被其氧化,而使其褪色。金属钠可与含羟基的物质酒精、苯酚溶液反应生成H2,与己烯和甲苯都不反应。
9.答案 (1)C10H11O2Cl 羟基
(2)2
(3)3
(4)1
(5)D
(6)是
(7)
解析 (1)由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可知,有机物A分子中含有10个C、11个H、2个O、1个Cl,分子式为C10H11O2Cl,有机物A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2)酚羟基和碳氯键能与NaOH溶液反应,1 mol A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最多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是2 mol;(3)酚羟基的邻、对位上的氢原子都能与Br2发生取代反应,碳碳双键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则1 mol A与足量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Br2的物质的量是3 mol;(4)1 mol羟基与钠反应生成0.5 mol氢气,1 mol A含2 mol羟基,与足量金属Na反应,最多生成H2的物质的量是1 mol;(5)有机物A分子中的酚羟基的邻位碳原子上含有2个H原子,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故A正确;有机物A分子含有醇羟基,且与醇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连有氢原子,则A能与O2在Cu催化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故B正确;有机物A属于酚类物质,能与FeCl3溶液作用显色,故C正确;有机物A分子中的酚羟基、醇羟基、碳碳双键,都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从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D错误;(6)有机物A中,只有连接氯原子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用“*”标出有机物A中的手性碳原子:;(7)有机物A中碳碳双键发生加聚反应生成的高聚物的结构简式为。
10.B 解析 有机化合物X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一定含有酚羟基,所以不可能是芳香烃;含有苯环与酚羟基,可以与H2发生加成反应,可与饱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酚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可能不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
11.D 解析 根据丁子香酚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10H12O2,A正确;丁子香酚分子中含有酚羟基、醚键和碳碳双键3种官能团,碳碳双键不含氧,含氧官能团只有两种,B正确;丁子香酚中的苯环及碳碳双键都可以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1 mol丁子香酚与足量氢气加成时,最多能消耗4 mol H2,C正确;因酚羟基、碳碳双键都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其褪色,与苯环相连的烃基第一个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也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其褪色,所以丁子香酚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不能证明其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D错误。
12.C 解析 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的有3种酚(、、);不显紫色的是和。
13.C 解析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OH+2H2O,属于取代反应,A正确;甲醇的沸点与3,5-二甲氧基苯酚相差较大,分离出甲醇的操作方法是蒸馏,B正确;间苯三酚与3,5-二甲氧基苯酚的官能团种类不完全相同,二者不互为同系物,C不正确;洗涤时,往混合液中加入NaHCO3溶液,NaHCO3与3,5-二甲氧基苯酚不反应,与HCl反应生成NaCl、H2O和CO2,生成的NaCl不溶于有机物,便于分离除去,所以可用NaHCO3溶液除去有机层中的氯化氢,D正确。
14.答案 (1)  (2)②④
(3)、、
(4)+2NaOH+2NaBr+2H2O
解析 和H2反应,只能是加成反应,所以A为;B是由A与浓硫酸加热得到的,且B能与Br2反应,B为,C为,D能与Br2反应生成E,E能与H2反应,所以D、E中含有不饱和键,综合得出D为,E为,F为。
15.答案 (1)(酚)羟基 (2)C
(3)①加成反应
②+O2+2H2O

解析 (1)观察结构简式可知,双酚A中的含氧官能团为(酚)羟基。
(2)A项,双酚A分子中含有酚羟基,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正确;B项,双酚A分子中含有2个苯环,苯环可以与H2发生还原反应,双酚A也易被氧化,正确;C项,苯环上酚羟基的邻、对位氢原子可与饱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故1 mol双酚A与饱和溴水反应最多消耗4 mol Br2,错误;D项,苯酚具有酸性,故双酚A也有酸性,可与NaOH溶液反应,正确。
(3)由双酚A的结构可知,丙烯与溴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的A为2-溴丙烷,CH3CHBrCH3与NaOH溶液共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2-丙醇和溴化钠,则B为CH3CH(OH)CH3(2-丙醇),2-丙醇与O2在Cu催化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丙酮、水,则C为,由双酚A的结构逆推可知,1 mol丙酮与2 mol苯酚发生反应,苯环上羟基对位上的C—H断裂,丙酮中CO断裂,可生成1 mol 双酚A和1 mol H2O。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