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鲁科版化学选择性必修3
专题4分层作业13 醇
必备知识基础练
1.由得到HCHO,反应条件和断键位置是 ( )
A.Cu、加热;①②
B.Cu、加热;①③
C.浓硫酸、加热;①②
D.浓硫酸、加热;①③
2.下列转化能通过加成反应一步实现的是( )
A.CH4→CH3Cl
B.CH2CH2→CH3CH2OH
C.CH3CH2OH→CH3CHO
D.→
3.甘油(CH2OHCHOHCH2OH)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低浓度甘油溶液可作皮肤润滑剂。下列有关甘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与1-丙醇(CH3CH2CH2OH)互为同系物
B.与汽油同属于烃
C.易溶于水与分子中含有多个羟基有关
D.在水溶液中能电离产生OH-
4.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被提纯的物质 除杂试剂,分离方法
A 乙醇(水) 金属钠,蒸馏
B 乙炔(H2S) 溴水,洗气
C 乙烯(乙醇蒸气) 蒸馏水,洗气
D 苯(甲苯) KMnO4溶液,分液
5.下列各组有机化合物中,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与
B.与
C.乙醇和二甲醚
D.乙二醇与丙三醇
6.某化学反应过程如图所示,由图得出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生成物是丙醛和丙酮
B.1-丙醇发生了还原反应
C.反应中有红黑颜色交替变化的现象
D.醇类都能发生图示的催化氧化反应
7.[2024河北衡水期中]丹参醇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其合成路线中的一步反应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Y的分子式为C9H14O
B.Y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C.X所有原子位于同一平面
D.X和Y可用KMnO4(H+)鉴别
8.结合下表数据分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分子式 沸点/ ℃ 溶解性
乙醇 C2H6O 78.5 与水以任意比混溶
乙二醇 C2H6O2 197.3 与水和乙醇以任意比混溶
A.乙醇与乙二醇含有的官能团相同,都能与NaOH发生反应
B.采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分离乙醇与乙二醇的混合物
C.乙二醇的水溶液凝固点很低,可作汽车发动机的抗冻剂
D.丙三醇的沸点应高于乙醇的沸点
9.苏合香醇可以用作食用香精,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1)苏合香醇的分子式为 。
(2)下列物质不能与苏合香醇发生反应的是 (填字母)。
a.金属钠 b.HBr
c.Na2CO3溶液 d.乙酸
(3)苏合香醇在铜作催化剂时发生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苏合香醇发生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0.工业上乙醚可用于制造无烟火药,实验室可用乙醇和浓硫酸反应合成乙醚,有同学设计如图装置(部分装置略):
(1)写出实验室制备乙醚的化学方程式: 。
(2)仪器a是 (填仪器名称);仪器b应更换为下列的 (填字母)。
A.干燥管 B.直形冷凝管
C.玻璃管 D.安全瓶
(3)实验操作的正确排序为a→ →f(填字母),取出乙醚立即密闭保存。
a.安装实验仪器 b.加入12 mL 浓硫酸和少量乙醇的混合物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熄灭酒精灯 e.通冷却水并加热三颈烧瓶 f.拆除装置 g.控制滴加乙醇速率与馏出液速率相等
(4)反应温度不超过145 ℃,其原因是 。实验过程中,尾接管必须接至室外,其原因是 。
关键能力提升练
11.某二元醇的结构简式为,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系统命名法命名:5-甲基-2,5-庚二醇
B.该有机物通过消去反应能得到6种不同结构的二烯烃
C.该有机物可通过催化氧化得到醛类物质
D.1 mol 该有机物能与足量金属Na反应,产生标准状况下H2的体积约为22.4 L
12.维生素A是人体必需的一种营养素,也是最早被发现的一种维生素,如果儿童缺乏维生素A时,会出现夜盲症,并可导致全身上皮组织角质变性等病变。已知维生素A的结构简式如下,关于它的正确说法是( )
A.维生素A分子式为C20H32O
B.维生素A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醇
C.维生素A在铜作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一种酮
D.1 mol 维生素A最多可以与5 mol H2加成
13.[2024河北唐山阶段练习]有机物A可以分别通过不同化学反应制得B、C两种物质,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
(2)A生成B的反应类型为 。
(3)由A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
(4)C的键线式为 。
(5)A、C中因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水褪色的是 。
(6)写出C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4.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液在加热的条件下可以发生消去反应,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用如下图所示装置验证消去反应的产物(气密性已检验,部分夹持装置略)。
实验操作和现象:
操作 现象
点燃酒精灯加热至170 ℃ Ⅰ:A中烧瓶内液体渐渐变黑 Ⅱ:B内气泡连续冒出,溶液逐渐褪色
……
实验完毕,清洗烧瓶 Ⅲ:A中烧瓶内附着少量黑色颗粒状物,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
(1)烧瓶内发生的有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烧瓶内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无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甲同学认为若B中溶液褪色,即可证明烧瓶中发生了消去反应,根据甲同学的观点,使B中溶液褪色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乙同学却认为即使B中溶液褪色,也不能证明烧瓶中发生了消去反应,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于是提出了两种改进方案:
①在A、B间增加一个装有某种试剂的洗气瓶,该试剂为 。
②在A、B间增加一个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并将B中的Br2的水溶液改为Br2的CCl4溶液,即可排除干扰,据实验现象可证明烧瓶中发生了消去反应。
由方案②可知 不能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学科素养创新练
15.醇与氢卤酸反应是制备卤代烃的重要方法。已知:溴乙烷及1-溴丁烷均难溶于水且二者在氢氧化钠作用下会发生水解反应。实验室中制备溴乙烷(C2H5Br)通常采用以下方法: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在圆底烧瓶中加入10 mL 95%乙醇、28 mL 78%浓硫酸,然后加入研细的13 g 溴化钠和几粒碎瓷片;
③塞上带有长导管的塞子,长导管的另一端插入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中,加热反应物(如图所示)。
该反应体系可能存在的副反应有:醇在浓硫酸的作用下脱水生成烯和醚,Br-被浓硫酸氧化为Br2等。用此装置也可制备一些其他的卤代烃,如:1-溴丁烷等。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物质 乙醇 溴乙烷 正丁醇 1-溴丁烷
0.789 3 1.460 4 0.809 8 1.275 8
沸点/℃ 78.5 38.4 117.2 101.6
(1)该方法制备溴乙烷(C2H5Br)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①NaBr+H2SO4(浓)NaHSO4+HBr;
② 。
(2)图中试管内放入冰水混合物的目的是 。
(3)制备操作中,加入的浓硫酸必须进行稀释,其目的除了要减少HBr的挥发外,还有 (填字母)。
a.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
b.水是反应的催化剂
c.减小硫酸溶液的密度
d.减少Br2的生成
(4)欲除去溴乙烷中的少量杂质Br2,下列试剂中最适合的是 (填字母)。
a.H2O b.NaOH溶液
c.CCl4 d.Na2SO3溶液
(5)在制备溴乙烷时,可采用边反应边蒸出产物的方法,其原因是 。
但在制备1-溴丁烷时却不能边反应边蒸出产物,其原因是 。
分层作业13 醇
1.B 解析 CH3OH催化氧化可生成HCHO,需要的条件是Cu作催化剂并加热,断键位置是①和③,故选B。
2.B 解析 CH4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得到CH3Cl,故A错误;CH2CH2与水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得到CH3CH2OH,故B正确;乙醇发生催化氧化反应得到CH3CHO,故C错误;苯和浓硝酸在浓硫酸催化下发生取代反应得到硝基苯,故D错误。
3.C 解析 1个1-丙醇(CH3CH2CH2OH)分子中有1个羟基,1个甘油(CH2OHCHOHCH2OH)分子中有3个羟基,二者不互为同系物,故A错误;甘油(CH2OHCHOHCH2OH)中含有氧元素,不属于烃,故B错误;甘油(CH2OHCHOHCH2OH)含有羟基,与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所以易溶于水,故C正确;甘油(CH2OHCHOHCH2OH)是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不能电离,故D错误。
4.C 解析 金属钠与乙醇、水均发生反应,故A不合题意;乙炔与溴水能发生加成反应,故B不合题意;乙醇极易溶于水,故可以将乙烯和乙醇蒸气的混合气体进行水洗然后干燥,除去乙醇蒸气,C符合题意;除去苯中的甲苯,应先加入KMnO4溶液将甲苯氧化为苯甲酸,但苯甲酸易溶于苯,故需再加入NaOH溶液,充分反应并静置后进行分液,D不合题意。
5.D 解析 A项中,二者为单烯烃的顺反异构,不符合题意;B项中,二者为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不符合题意;C项中,乙醇和二甲醚为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不符合题意;D项中,乙二醇与丙三醇分子式不同、结构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符合题意。
6.C 解析 生成物只有丙醛,故A错误;1-丙醇发生了氧化反应,故B错误;反应中CuO与Cu交替出现,所以有红黑颜色交替变化的现象,故C正确;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的醇才能发生图示的催化氧化反应,故D错误。
7.A 解析 由结构可知,Y的分子式为C9H14O,A正确;Y中羟基直接相连的碳的邻位碳上有氢原子,能发生消去反应,B错误;X中含有3个直接相连的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会位于同一平面,C错误;X和Y均含碳碳双键,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可用KMnO4(H+)鉴别,D错误。
8.A 解析 乙醇与乙二醇含有的官能团相同,都含有—OH,但都不能与NaOH发生反应,A不正确;根据题意,二者的沸点不同,且相差较大,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将两种互溶物质进行分离,B正确;乙二醇的水溶液凝固点很低,可作汽车发动机的抗冻剂,C正确;含有的羟基越多,形成氢键的概率越大,丙三醇含有的羟基多,所以丙三醇的沸点高,D正确。
9.答案 (1)C8H10O (2)c (3)2+O22+2H2O (4)+H2O
解析 (1)苏合香醇的分子式为C8H10O。
(2)根据苏合香醇的结构分析,分子中含有—OH与金属钠发生置换反应,与HBr发生取代反应,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与Na2CO3溶液不反应,故答案选c。
(3)苏合香醇在铜作催化剂时发生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O22+2H2O。
(4)苏合香醇发生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
10.答案 (1)2C2H5OHC2H5OC2H5+H2O
(2)分液漏斗 B (3)c→b→e→g→d
(4)避免生成副产物乙烯 乙醚在空气中遇热易爆炸
解析 (1)实验室制备乙醚的反应:在浓硫酸作用下,乙醇加热到140 ℃发生分子间脱水反应生成乙醚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OHC2H5OC2H5+H2O。
(2)由实验装置图可知,仪器a为分液漏斗,仪器b为球形冷凝管,球形冷凝管冷凝时积液,实验时应更换为直形冷凝管。
(3)制备乙醚的操作顺序为安装实验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向三颈烧瓶中添加试剂、通冷却水并加热三颈烧瓶、控制乙醇的滴速与乙醚的馏出液速率相等、熄灭酒精灯停止反应、拆除装置、取出乙醚立即密闭保存,则正确的顺序为a→c→b→e→ g→d→f。
(4)当反应温度超过145 ℃时,在浓硫酸作用下,乙醇会发生分子内脱水反应生成乙烯和水,为防止乙烯生成,影响乙醚的产率,实验时反应温度不能超过145 ℃。由题意可知,乙醚易挥发,在空气中遇热易发生爆炸,为防止出现实验事故,冷凝收集时尾接管必须接至室外并进行尾气处理。
11.C 解析 按如图所示编号进行命名,名称为5-甲基-2,5-庚二醇,A正确;该有机物中2号碳原子上的羟基有2种方式脱水,5号碳原子上的羟基有3种方式脱水,总共可以形成6种不同结构的二烯烃,B正确;该有机物中5号碳上没有H原子,该羟基不能被氧化,2号碳上有1个H原子,该羟基被氧化得到酮,C错误;1 mol 该有机物含有2 mol 羟基,与足量金属钠反应产生1 mol H2,在标准状况下体积约为22.4 L ,D正确。
12.D 解析 根据维生素A的分子结构可以知道分子式为C20H30O,A错误;分子中含有—OH,属于醇类化合物,根据醇分子中烃基碳原子数越多,在水中溶解度越小,所以维生素A在水中溶解度较小,B错误,因为与—OH相连的碳原子上有2个氢原子,所以可以被催化氧化为醛,C错误;1个维生素A分子中有5个碳碳双键,因此1 mol 该物质最多可以加成5 mol H2,故正确答案为D。
13.答案 (1)羟基、羧基 (2)氧化反应
(3)+H2O 消去反应
(4) (5)C
(6)n
解析 (1)根据结构简式可知,A中的官能团为羟基、羧基。
(2)根据B的结构可知,B中含有的官能团为醛基和羧基,则A中的羟基经过催化氧化生成醛基。
(3)C中含有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OH发生消去生成碳碳双键。
(4)根据结构简式可得,C的键线式为。
(5)C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因发生化学反应而褪色。
(6)C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聚反应。
14.答案 (1)CH3CH2OHCH2CH2↑+H2O
C+2H2SO4(浓)CO2↑+2SO2↑+2H2O
(2)CH2CH2+Br2CH2BrCH2Br
(3)SO2+Br2+2H2OH2SO4+2HBr ①NaOH溶液
②干燥的SO2
解析 (1)烧瓶内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下迅速加热到170 ℃,发生的有机反应是乙醇的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和水,化学方程式是CH3CH2OHCH2CH2↑+H2O,烧瓶内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是乙醇被碳化后生成的碳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无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2H2SO4(浓)CO2↑+2SO2↑+2H2O。
(2)根据甲同学的观点,使B中溶液褪色的原因是乙烯与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的水溶液褪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2CH2+Br2CH2BrCH2Br。
(3)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还可能是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SO2+Br2+2H2OH2SO4+2HBr,故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除去SO2,以免干扰乙烯的检验。
由方案②可知在气体干燥的情况下二氧化硫不能与溴单质反应。
15.答案 (1)②CH3CH2OH+HBrCH3CH2Br+H2O
(2)使溴乙烷冷凝,且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醇和HBr等,便于溴乙烷进一步分离提纯 (3)ad (4)d (5)蒸出产物,有利于平衡向生成溴乙烷的方向移动,提高溴乙烷产率 1-溴丁烷与正丁醇的沸点相差较小,若边反应边蒸出1-溴丁烷,会有较多的正丁醇被蒸出
解析 (1)该方法制备溴乙烷(C2H5Br)主要是溴化钠与浓硫酸反应生成溴化氢,溴化氢与乙醇反应生成溴乙烷和水,涉及的化学方程式:①NaBr+H2SO4(浓)NaHSO4+HBr;
②CH3CH2OH+HBrCH3CH2Br+H2O。
(2)根据表格中溴乙烷的沸点比较低,因此题图中的试管放入冰水混合物的目的是使溴乙烷冷凝,且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醇和HBr等,便于溴乙烷进一步分离提纯。
(3)已知醇在浓硫酸的作用下脱水生成烯和醚;Br-被浓硫酸氧化为Br2。
(4)欲除去溴代烷中的少量杂质Br2,主要利用Na2SO3溶液与溴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Br-,而氢氧化钠溶液与溴乙烷会发生水解反应,四氯化碳与溴单质、溴乙烷是互溶的,因此最适合的答案为d。
(5)溴乙烷和乙醇的沸点相差较大,蒸出产物,有利于平衡向生成溴乙烷的方向移动,提高溴乙烷产率;但1-溴丁烷与正丁醇的沸点差较小,若边反应边蒸出1-溴丁烷,会有较多的正丁醇被蒸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