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6测评--2025苏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3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6测评--2025苏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3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4-29 10:06: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鲁科版化学选择性必修3
专题6测评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书法是中华文化之瑰宝,书法之美尽在“笔墨纸砚”之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制作笔尖的“狼毫”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B.石材雕刻制砚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C.宣纸的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
D.墨汁是一种分散系
2.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纤维素、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能水解的有机高分子
B.无水乙醇常用于杀菌消毒
C.使用添加碱性蛋白酶的洗衣粉洗衣服时,水温越高去污效果越好
D.家庭中使用的菜籽油是一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植物油脂
3.劳动成就梦想。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社区服务:用“84”消毒液对图书馆桌椅消毒 含氯消毒剂具有氧化性
B 学农活动:用厨余垃圾制肥料 厨余垃圾含N、P、K等元素
C 家务劳动:用白醋清洗水壶中的水垢 乙酸可由乙醇氧化制备
D 自主探究:以油脂为原料制肥皂 油脂可发生皂化反应
4.某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可用于合成该聚合物的单体是(  )
①甘氨酸 ②丙氨酸 ③苯丙氨酸 ④谷氨酸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5.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酸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载体,通过红外光谱可检测其结构中存在多种单键、双键、氢键等化学键
B.在提纯鸡蛋中的蛋白质时,可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浓硫酸铵溶液,然后将所得沉淀滤出,得到较纯净的蛋白质
C.使用肥皂洗手可预防病毒,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盐,溶于水显酸性
D.医用防护服的核心材料是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其单体四氟乙烯属于烯烃
6.某DNA分子的片段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片段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氢键的强度:①>②
B.该片段中所有参与形成氢键的原子共平面
C.该片段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水解反应
D.胞嘧啶与鸟嘌呤分子中酰胺基的化学活性并不完全相同
7.检验淀粉、分子中含苯环的蛋白质、葡萄糖溶液,可依次分别使用的试剂和对应的现象正确的是(  )
A.碘水,变蓝色;浓硝酸,变黄色;新制的Cu(OH)2悬浊液,砖红色沉淀
B.浓硝酸,变黄色;新制的Cu(OH)2悬浊液,砖红色沉淀;碘水,变蓝色
C.新制的Cu(OH)2悬浊液,砖红色沉淀;碘水,变蓝色;浓硝酸,变黄色
D.碘水,变蓝色;新制的Cu(OH)2悬浊液,砖红色沉淀;浓硝酸,变黄色
8.以脱脂棉为材质的化妆棉吸水效果优于普通棉花,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纤维素的吸水性较强与其结构中含羟基有关
B.纤维素能与醋酸发生酯化反应制得合成纤维
C.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D.棉花脱脂时加入2%~5%的NaOH溶液的目的是促进酯的水解
9.糖类、油脂、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淀粉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②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肥皂 ③蛋白质完全水解生成氨基酸 ④用平行光照射蛋白质溶液,在垂直光线的方向可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⑤植物油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属于有机高分子 ⑥淀粉、纤维素均属于多糖,二者的分子式均为(C6H10O5)n,互为同分异构体
A.②③④ B.①③⑤ C.①③④ D.②⑤⑥
10.某大学科研团队研究了“聚酮合成酶”在空气存在下“组装”物质的机理。物质A()的“组装”过程如图所示(注:KS、AT等代表不同的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催化剂的活性温度范围内,升高温度会提高“组装”物质的效率
B.“组装”过程中可能有CO2和H2O生成
C.将四种“聚酮合成酶”交换顺序,仍能“组装”出该物质
D.上述流程如能大规模应用,可实现化工生产的“绿色化”
11.以淀粉为基本原料可制备许多物质,如淀粉葡萄糖[CH2OH(CHOH)4CH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是糖类物质,有甜味,反应①是水解反应
B.反应③是消去反应、反应④是加聚反应、反应⑤是取代反应
C.乙烯、聚乙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均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D.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可用银氨溶液将葡萄糖、乙醇区别开
12.缬氨霉素是一种脂溶性的抗生素,是由12个分子组成的环状化合物,它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缬氨霉素不是蛋白质
B.缬氨霉素完全水解可得到一种氨基酸
C.缬氨霉素完全水解后的产物中有两种互为同系物
D.缬氨霉素完全水解的其中一种产物与甘油互为同分异构体
13.我国化工专家吴蕴初自主破解了“味精”的蛋白质水解工业生产方式。味精的主要成分为谷氨酸单钠盐。X是谷氨酸(结构简式如图)的同分异构体,与谷氨酸具有相同的官能团种类与数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谷氨酸的分子式为C5H8NO4
B.谷氨酸分子中有2个手性碳原子
C.谷氨酸单钠能溶于水
D.X的数目(不含立体异构)有7种
14.聚己内酰胺的合成路线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环己酮最多与1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其产物六元环上的一氯代物有4种
B.反应①为加成反应,反应②为消去反应
C.环己酮肟存在对映异构
D.己内酰胺经水解(反应③)开环后,发生缩聚反应(反应④)生成聚己内酰胺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8分)
15.(15分)糖类、蛋白质属于营养物质。
(1)蔗糖是重要的二糖,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水解反应。
①蔗糖水解产物的名称为        ,为检验蔗糖的水解产物,需要配制银氨溶液,实验室由2%的AgNO3溶液和2%的氨水配制银氨溶液的过程为                                。
②补充完整验证蔗糖的水解产物中含有葡萄糖的实验方案:取少量10%的蔗糖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10%的H2SO4溶液,
            (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有:10%的NaOH溶液、银氨溶液、pH试纸)。
(2)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石,天然蛋白质水解所得氨基酸均为α-氨基酸。写出最简单的α-氨基酸的结构简式:           。
(3)利用李比希法、现代分析仪器测定等可以确定有机物的结构。1.16 g有机物A(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在过量氧气中燃烧,将燃烧后的产物依次通过浓硫酸和碱石灰,测得浓硫酸和碱石灰分别增重1.08 g和2.64 g。
①有机物A的最简式为        。
②有机物A的质谱图、1H核磁共振谱图分别如图所示:
A的质谱图
A的1H核磁共振谱图
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           。
③有机物A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1H核磁共振谱中有三组吸收峰,且面积比为3∶2∶1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可能为           (任写一种)。
16.(14分)目前发现的最甜的甜味剂是纽甜,它的结构简式如下:
试根据纽甜的结构简式回答下列问题:
(1)纽甜的分子式为       。
(2)在纽甜分子中,含有多种官能团,该物质既具有    性,又具有    性;1 mol纽甜完全水解可消耗NaOH     mol。
(3)如果纽甜在一定条件下完全水解(假设生成的产物中没有盐),则生成的含有苯环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该水解产物在一定条件下可聚合形成有机高分子,则该高分子的结构简式为      ;如果保持该物质的碳链结构和羧基不变,则含有氨基的同分异构体(含自身1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共有      种。
(4)纽甜可通过如下反应制得:
①++H2O。
②将①的主要产物在催化剂作用下氢化使碳氮双键消失。
③与②的产物形成纽甜。
以上三个反应中,②属于      (填反应类型,下同),③属于      。
17.(14分)常用调味剂花椒油是一种从花椒籽中提取的水蒸气挥发性香精油,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处理花椒籽粉,经分离提纯得到花椒油。
实验步骤:
ⅰ.在A装置的圆底烧瓶中装入容积的水,加1~2粒沸石。在B的圆底烧瓶中加入20 g 花椒籽粉和50 mL水。
ⅱ.加热A装置中的圆底烧瓶,当有大量水蒸气产生时关闭弹簧夹,进行蒸馏。
ⅲ.向馏出液中加入食盐颗粒至饱和,再用15 mL乙醚萃取2次,将两次萃取的有机层合并,加入少量无水Na2SO4;将液体倒入蒸馏烧瓶中,蒸馏得花椒油。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玻璃管的作用是  。
(2)步骤ⅱ中,当观察到                         现象时,可停止蒸馏。蒸馏结束时,下列操作的顺序为       (填序号)。
①停止加热 ②打开弹簧夹 ③关闭冷凝水
(3)在馏出液中加入食盐颗粒的作用是                ;加入无水Na2SO4的作用是              。
(4)实验结束后,冷凝管中残留物以表示,清洗冷凝管的最佳试剂是       (填字母)。
A.蒸馏水 B.稀盐酸 C.苯 D.NaOH溶液
(5)为测定花椒油中油脂的含量,取20.00 mL花椒油溶于乙醇中,加入80.00 mL含0.5 mol·L-1 NaOH的乙醇溶液,搅拌,充分反应,加水配成200 mL溶液。移取25.00 mL置于锥形瓶中,滴加酚酞溶液,用0.1 mol·L-1盐酸进行滴定,到达滴定终点时消耗盐酸20.00 mL。则该花椒油中含有油脂       g·L-1(花椒油中油脂以计,相对分子质量:884)。
18.(15分)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可以合成多种有机物,下图是其转化路线(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回答下面问题:
(1)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      ,有机物B的名称为      。
(2)试剂a为      ,有机试剂b的结构简式为      。
(3)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      ,反应⑤的反应类型为      。
(4)写出有机物C的结构简式:      ,有机物D的结构简式:      。
(5)在反应⑥中乙二醇与有机物D以物质的量之比为1∶2发生反应,写出E的结构简式:                              。
(6)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
(7)根据上述流程,写出由丙烯(CH3CHCH2)合成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
附加题
19.[2023新课标]莫西赛利(化合物K)是一种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可改善脑梗死或脑出血后遗症等症状。以下为其合成路线之一。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是     。
(2)C中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有     种。
(3)D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     。
(4)E与F反应生成G的反应类型为     。
(5)F的结构简式为         。
(6)I转变为J的化学方程式为  。
(7)在B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共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含有手性碳    ②含有三个甲基    ③含有苯环
其中,1H核磁共振谱显示为六组峰,且峰面积比为3∶3∶3∶2∶2∶1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
专题6测评
1.D 解析 制作笔尖的“狼毫”的材料为黄鼠狼的尾毛,主要成分是蛋白质,A错误;石材雕刻制砚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B错误;宣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有机物,C错误;墨汁属于胶体,是一种分散系,D正确。
2.D 解析 淀粉、纤维素和蛋白质都属于能水解的有机高分子,而油脂不属于有机高分子,故A错误;日常生活中常用75%乙醇溶液杀菌消毒而不是无水乙醇,故B错误;高温能使蛋白质变性,使用添加碱性蛋白酶的洗衣粉洗衣服时,水温过高会使去污效果降低,故C错误;菜籽油是一种优质的植物油脂,含有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D正确。
3.C 解析 “84”消毒液中含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钠,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则用“84”消毒液对图书馆桌椅消毒与含氯消毒剂具有氧化性有关,故A不符合题意;含有氮、磷、钾的物质常用作化肥,用厨余垃圾制肥料与厨余垃圾含有氮、磷、钾等元素有关,故B不符合题意;用白醋清洗水壶中的水垢与乙酸的酸性有关,与乙酸可由乙醇氧化制备无关,故C符合题意;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可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甘油和可制肥皂的高级脂肪酸盐,则以油脂为原料制肥皂与油脂可发生皂化反应有关,故D不符合题意。
4.D 解析 该高分子化合物中含有肽键,水解可得到甘氨酸和苯丙氨酸,因此①③正确,答案选D。
5.B 解析 红外光谱可检测化学键及官能团,氢键不属于化学键,A错误;浓硫酸铵溶液可以降低蛋白质的溶解度而发生盐析产生沉淀,故可提纯蛋白质,B正确;高级脂肪酸盐为强碱弱酸盐,在溶液中水解显碱性,C错误;只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叫做烃,四氟乙烯中含有氟元素,不属于烃,D错误。
6.B 解析 氧的电负性大于氮,氧原子半径小于氮原子,则氢键的强度:①>②,A项正确;图中用“*”标注的氮原子()各形成三个单键,氮原子与其所连接的原子形成三角锥结构,因此该片段中所有参与形成氢键的原子不共面,B项错误;该片段中含有酰胺基,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水解反应,C项正确;胞嘧啶与鸟嘌呤分子中酰胺基的氮原子化学环境不同,故酰胺基的化学活性并不完全相同,D项正确。
7.A 解析 检验淀粉用碘水,现象是显蓝色;含苯环的蛋白质与浓硝酸作用时会产生黄色固态物质;葡萄糖中含有醛基,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所以正确的选项是A。
8.B 解析 羟基是亲水基团,纤维素的吸水性较强与其结构中含羟基有关,A项正确;纤维素分子中含有羟基,可以与醋酸发生酯化反应制得人造纤维,不是合成纤维,B项错误;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具有很强的吸水性,无毒、无腐蚀性,可用作食品干燥剂,C项正确;棉花中有少量油脂,加入碱溶液可以促进酯的水解制得脱脂棉,D项正确。
9.C 解析 ①糖类中的淀粉是人类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正确;②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为皂化反应,错误;③蛋白质完全水解生成氨基酸,正确;④蛋白质溶液实质上是一种胶体,可产生丁达尔效应,正确;⑤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不属于有机高分子,错误;⑥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都为(C6H10O5)n,n值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错误。故答案选C。
10.C 解析 在催化剂的活性温度范围内,升高温度会加快“组装”速率,提高“组装”物质的效率,A项正确;根据A的结构和“组装”过程所用有机物:丙酮、2-丙醇、丙烯和丙烷以及空气中的O2,根据元素守恒可以确定“组装”过程中有CO2和H2O生成,B项正确;不同的酶“组装”的原子团不同,若将四种“聚酮合成酶”交换顺序,原子团的连接顺序不同,“组装”所得有机物的结构不同,则不能“组装”出该物质,C项错误;“组装”过程中没有有害物质生成,题述流程如能大规模应用,可实现化工生产的“绿色化”,D项正确。
11.D 解析 淀粉没有甜味,A错误;反应⑤是氧化反应,B错误;聚乙烯分子中没有碳碳双键,C错误;葡萄糖可被银氨溶液氧化,乙醇不能,可用银氨溶液将葡萄糖、乙醇区别开,D正确。
12.D 解析 蛋白质是有机高分子,而缬氨霉素是由12个分子形成的环状化合物,是小分子物质,不是高分子化合物,因此不是蛋白质,A项正确;缬氨霉素水解产生三种物质:、、
,其中只有属于氨基酸,B项正确;缬氨霉素完全水解后的产物中和互为同系物,C项正确;缬氨霉素完全水解的产物中没有物质与甘油互为同分异构体,D项错误。
13.C 解析 根据谷氨酸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5H9NO4,故A错误;谷氨酸分子
()中有1个手性碳原子(用*标出),故B错误;谷氨酸单钠属于钠盐,能溶于水,故C正确;X中除2个—COOH和1个—NH2外,还含有3个饱和碳原子,因此X可看作丙烷分子中有3个氢原子被2个—COOH和1个—NH2取代后的产物。3个碳原子形成的碳链只有1种:C—C—C,在此基础上连接2个—COOH,结构为、、
、。
在上面结构中再连接1个—NH2,结构有以下几种:
、、、(—NH2的位置如标号所示),共有8种,故D错误。
14.C 解析 根据环己酮的结构简式,1 mol环己酮中含有1 mol羰基,最多与1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加成后产物为环己醇,六元环上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原子,即一氯代物有4种,故A说法正确;环己酮与NH2OH反应生成
,该反应为加成反应,该产物不稳定,脱水生成,因生成碳氮双键,该反应为消去反应,故B说法正确;环己酮肟中没有手性碳原子,因此环己酮肟不存在对映异构,故C说法错误;己内酰胺中含有酰胺基,酰胺基发生水解,得到
H2NCH2CH2CH2CH2CH2COOH,根据聚己内酰胺的结构简式,推出该物质由H2NCH2CH2CH2CH2CH2COOH发生缩聚反应得到,故D说法正确。
15.答案 (1)①葡萄糖、果糖 向2%的AgNO3溶液中逐滴滴加2%的氨水,至生成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②(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向溶液中加入10%的NaOH溶液至用pH试纸测得溶液呈碱性,向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试管壁上出现光亮的银镜
(2)H2NCH2COOH
(3)①C3H6O ②CH3COCH3 ③CH3CH2CHO、
CH2CHOCH3、(合理即可)
解析 (1)①蔗糖水解可生成葡萄糖和果糖。氨水和硝酸银反应生成AgOH,AgOH继续与氨水反应生成Ag(NH3)2OH,所以配制银氨溶液的操作为向2%的AgNO3溶液中逐滴滴加2%的氨水,至生成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②银镜反应需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所以实验方案为取少量10%的蔗糖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10%的H2SO4溶液,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向溶液中加入10%的NaOH溶液至用pH试纸测得溶液呈碱性,向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试管壁上出现光亮的银镜。
(2)根据α-氨基酸的定义可知最简单的α -氨基酸为H2NCH2COOH。
(3)①浓硫酸的增重为燃烧生成水的质量,所以有机物中n(H)=×2=0.12 mol,m(H)=0.12 g,碱石灰的增重为燃烧生成的CO2的质量,所以有机物中n(C)==0.06 mol,m(C)=0.72 g,0.12 g+0.72 g=0.84 g<1.16 g,则有机物中还含有O元素,且n(O)==0.02 mol,所以有机物A中n(C)∶n(H)∶n(O)=0.06 mol∶0.12 mol∶0.02 mol=3∶6∶1,所以有机物A的最简式为C3H6O。
②根据质谱图可知,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8,则最简式为该物质的分子式,1H核磁共振谱图显示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所以该物质的结构简式为CH3COCH3。
③CH3COCH3分子中含有一个不饱和度,可能含有一个碳氧双键,还可形成醛,结构为CH3CH2CHO;还可含有一个碳碳双键,根据吸收峰面积比,为CH2CHOCH3;也可形成环状结构,根据吸收峰的面积比,分子中含有一个甲基,则为。
16.答案 (1)C20H30N2O5 (2)弱碱 弱酸 3
(3)  5
(4)加成反应 取代反应
解析 (1)根据纽甜的结构简式可以确定其分子式。
(2)纽甜中含有的官能团为亚氨基、羧基、酯基和酰胺基,因此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1 mol纽甜在碱性条件下完全水解,羧基、酯基和酰胺基均可发生反应,因此可消耗3 mol NaOH。
(3)纽甜中含有酯基和酰胺基,两种基团均能发生水解,水解后含有苯环的有机物为,该物质为氨基酸,可发生缩聚反应生成有机高分子。保持碳链结构和羧基不变,即氨基位置发生移动,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以及在苯环的邻、间、对位置上连接氨基所得的3种,因此总共有5种。
(4)反应②属于加成反应;反应③为羧基和氨基脱去水,属于取代反应。
17.答案 (1)平衡气压,以免关闭弹簧夹后圆底烧瓶内气压过大 (2)仪器C处收集的馏出液中无油状液体 ②①③
(3)降低花椒油在水中的溶解度,有利于分层 除去花椒油中的水(或干燥) (4)D (5)353.6
解析 在A装置中加热产生水蒸气,水蒸气经导气管进入B装置,给装置B中花椒籽粉与水的混合物加热提取花椒油;向馏出液中加入食盐颗粒,可降低花椒油在水中的溶解度,利于花椒油分层析出;由于花椒油容易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醚中,而乙醚与水互不相溶,用乙醚萃取其中含有的花椒油,加入硫酸钠除去有机层中少量的水,最后蒸馏得到花椒油。花椒油的主要成分属于油脂,能够与NaOH反应产生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过量的NaOH用HCl滴定,根据酸碱中和滴定计算出其中含有的花椒油的质量,进而可得花椒油中油脂的含量。
(1)加热时烧瓶内气体压强增大,竖直玻璃管可缓冲气体压强,平衡气压,以免关闭弹簧夹后圆底烧瓶内气压过大。
(2)加热A装置中的圆底烧瓶,当有大量水蒸气产生时关闭弹簧夹,进行蒸馏,装置B中的花椒油会随着热的水蒸气不断变为气体蒸出,当仪器C处馏出液无油状液体,说明花椒油完全分离出来,此时停止蒸馏。蒸馏结束时,首先是打开弹簧夹,然后停止加热,最后关闭冷凝水,故操作的顺序为②①③。
(3)在馏出液中加入食盐颗粒的作用是增大水层的密度,降低花椒油在水中的溶解度,有利于分层;加入无水Na2SO4的作用是无水Na2SO4与水结合形成Na2SO4·10H2O,以便于干燥花椒油。
(4)实验结束后,用稀NaOH溶液清洗冷凝管内壁上沾有的油脂,二者发生反应产生可溶性的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故答案为D。
(5)根据HCl+NaOHNaCl+H2O,所以n(NaOH)(过量)=n(HCl)=0.1 mol·L-1×0.020 L×=0.016 mol,则与油脂反应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0.5 mol·L-1×0.080 L-0.016 mol=0.024 mol,根据花椒油与NaOH反应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可知,其中含有的花椒油的物质的量为n(油脂)=
n(NaOH)=×0.024 mol=0.008 mol,其质量为m(油脂)=0.008 mol×884 g·mol-1=7.072 g,则该花椒油中含有油脂=353.6 g·L-1。
18.答案 (1)C6H12O6 乙醇
(2)NaOH水溶液 HOOC—COOH
(3)消去反应 氧化反应 (4)CH3CHO CH3COOH
(5)CH3COOCH2CH2OOCCH3
(6)Br—CH2CH2—Br+2NaOHHO—CH2CH2—OH+2NaBr
(7)CH3—CHCH2
解析 依据流程图,淀粉水解生成的A物质为葡萄糖,A在酒化酶作用下发生分解,生成B(乙醇),B催化氧化生成C(乙醛),C催化氧化生成D(乙酸);B发生消去反应生成F(乙烯),F与溴加成生成G(BrCH2CH2Br),G水解生成HOCH2CH2OH,乙二醇与乙二酸发生缩聚反应生成M;乙酸与HOCH2CH2OH按物质的量之比为2∶1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CH3COOCH2CH2OOCCH3)。
(7)由丙烯(CH3CHCH2)合成时,需制得,则丙烯应与Br2加成,然后水解、氧化、氧化、还原,从而得出合成路线:CH3—CHCH2

19.答案 (1)3-甲基苯酚(或间甲基苯酚,m-甲基苯酚) (2)2 (3)氨基 羟基 (4)取代反应 (5)
(6)+HCl+N2↑ (7)9 
解析 (1)A分子中甲基与羟基处于间位,故可命名为间甲基苯酚。
(2)C中苯环上碳原子为sp2杂化,侧链碳原子是sp3杂化。
(3)C的分子式为C10H13NO2,比较C、D分子式,差异为减少一个氧原子,增加两个氢原子,结合E的结构可知D的结构简式为,故D中官能团名称为氨基、羟基。
(4)E+FG反应中,E中羟基中氢原子被取代,故该反应为取代反应。
(5)比较E、G结构差异,结合F的分子式可知,F的结构简式为。
(6)对比I与K的结构差异,结合两步反应条件可知,IJ反应中J形成一个—OH,其化学方程式为
+HCl+N2↑。
(7)B侧链有4个碳原子,形成3个—CH3及一个手性碳原子,则手性碳原子上必然连接氧原子,该侧链可能结构为或。
若侧链为,则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先确定2个—CH3位置,的位置有如下6种:、、。
若侧链为,则还有一个取代基是—CH3,有邻、间、对3种结构。
其中,1H核磁共振谱显示为六组峰,且峰面积比为3∶3∶3∶2∶2∶1的同分异构体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