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5单元现代文阅读练习卷-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阅读《燕子》选段,完成后面练习。
①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②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③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地在纤细的电线上休憩——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便是燕子。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
1.选文前两个自然段为我们描绘了一幅( )图。
A.燕子飞行 B.燕子休息 C.燕子归来
2.选文中“剪刀似的尾巴”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把小燕子的 比作 。
3.选文中燕子飞行的姿势是 、 ,这说明燕子飞行时 的特点。
4.选文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赵州桥》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zhuǎ zhǎo)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sì shì)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5.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6.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美丽——( ) 结实——( )
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起的作用是( )
A.点明中心 B.引出下文 C.承上启下
8.这一段话主要是围绕赵州桥的( )这一特点来写的。
9.本段描写了( )种形态的龙。在文中用“ ”画出来并抄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课内阅读。
花钟(节选)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10.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昏迷——( ) 蜷缩——( )
1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中“一现”一词说明昙花开放的时间 ,生活中人们用成语“ ”形容美好的事物出现的时间很短。
12.请仿照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完成下列句子。
清晨六点,龙葵 ;下午五点,紫茉莉 。
课内阅读 。
①……
②鹿摆摆身子,水中的倒影也跟着摆动起来。他从来没有注意到自己是这么漂亮!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一阵清风吹过,池水泛起层层波纹。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③……
④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从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扑过去。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
⑤鹿跑到一条小溪边,停下脚步,一边喘气,他叹了口气,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1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观赏( ) 精致( ) 均匀( )
14.用“——”画出有关鹿角的比喻句。该比喻句把( )比作( )。
15.把“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能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16.在逃命过程中,鹿会( )自己的角,会( )自己的腿。(填两字词语)
17.想象填空。
(1)如果鹿没有及时把自己的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那么, 。
(2)如果不是腿能够拼命往前飞奔,那么, 。
18.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道理。
课内阅读。
纸的发明(节选)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千,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9.用“ ”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20.根据制作的顺序,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动词。
剪或切→( )→( )→捞→( )
21.为什么蔡伦的造纸方法能够传承下来?( )(多选)
A.因为造纸术是蔡伦发明的。 B.因为原料容易得到。
C.因为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 D.因为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
课内阅读
昆虫备忘录(节选)选文一:
独角仙
①吃晚饭的时候,呜——扑!飞来一只独角仙,摔在灯下。它摔得很重,摔晕了。轻轻一捏,就捏住了。
②独角仙,在甲虫里可能算是最大的,从头到脚,约有两寸。它的甲壳多为深色,挺硬的,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这家伙,是昆虫里的霸王。
③独角仙的力气很大。北京隆福寺过去有独角仙卖。据说给它套上一辆泥制的小车,它拉着就走。选文二:
花大姐
①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②北京人把瓢虫叫做“花大姐”,好名字!
③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小圆点,特别漂亮。圆点是有定数的,不能瞎点。小圆点,叫做“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星点不同。有的瓢虫吃蚜虫,是害虫。有的瓢虫吃马铃薯嫩叶,是害虫。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
22.读《花大姐》短文时,当我读到“款款”一词,仿佛看到瓢虫像 一样 地飞下来。
23.认真阅读以上两则选文,选用关键词,完成图表。
24.我也能从“名字、样子和动作”等方面给一种小动物做备忘录。
小动物的名字:
样子:
动作:
25.判断下面的语句,对的打“√”,错的打“×”。
(1)从“顺顺溜溜”可以看出,瓢虫收翅的动作很熟练,干脆利落,顺顺当当。( )
(2)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虽然是害虫,但作者依然喜欢它们。( )
(3)从“这家伙,是昆虫里的霸王。”可以看出,作者讨厌独角仙。 ( )
(4)作者的语言非常生动优美,读着读着,昆虫们的样子仿佛出现在我眼前。( )
课内阅读。
①我变的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 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
②我会请小白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住在里面,如果你喜欢也可以住进来。
③你怎么住进来?别担心,我会弯下腰,让鸟窝离你很近很近,你只需轻轻一跳或者轻轻一爬,就像平时上你的小床那么容易。
26.用“ ”画出文中的拟人句。
27.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1)我变的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有 、 、 、 、 、 ……我还能写出省略号省略的形状: 、 。
(2)“我”会请 、 、 、 、 住在里面,还可能会请 、 也住进鸟窝里。
(3)从选文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 的孩子。
28.“小动物们住进鸟窝后,发生了好多有趣的故事。瞧……”请以此为开头,续写后面的故事。
课外阅读理解。
书本里的蚂蚁
古老的墙角边,孤零零地开着一朵红色的小花,在风里轻轻地唱着歌。一只黑黑的小蚂蚁,顺着花枝往上爬,静静地趴在花蕊里睡觉。
小姑娘经过这儿,采下这朵花,随手夹进了一本破旧的书里,小蚂蚁当然也被带进了书本,被夹成了一只扁扁的蚂蚁。
“喂,你好,你也是一个字吗?”书本里传来了细碎的声音。
“是谁?”小蚂蚁奇怪极了。
“我们是字。”细碎的声音回答着。小蚂蚁这才看清,书本里满是密密麻麻的小字。
“我,我是蚂蚁,我变得这么扁,也像一个字了。”小蚂蚁挺乐意当一个字的。书本里有了一个会走路的字。第一天,它住在第100页,第二天跑到第50页……所有的字都感到很新奇。这些字从没想过走一走,跳一跳。它们现在都学着黑蚂蚁跳跳舞、串串门。这多快乐呀!
有一天,小姑娘想起了那朵美丽的花,就打开书本来看。啊!这本她原本看厌了的旧书,写着她从来没有看过的新故事,她高兴地一口气读完了。
第二天,小姑娘忍不住又打开来看,她更加惊奇了,她看到的又是一个和昨天不一样的新故事。
小姑娘忽然看到住在书里的小蚂蚁,笑眯眯地问:“你是一个字吗?”“是的,我原来是一只小蚂蚁,现在我住在书里,是会走路的字了。”会走路的字?小姑娘明白了:这本书里的字,每到晚上就走来走去,书里的故事也变来变去。是的,第三天早晨,小姑娘在旧书的封面上发现了一个字,它呀,走得太远不认识回家的路了。不过,这些字没有一个想离家出走的,它们全住在一起,快快乐乐的,每天编出新的故事来。
29.下面选项中,描写小姑娘神态的词语是( )
A.笑眯眯 B.惊奇 C.高兴 D.孤零零
30.“书本里有了一个会走路的字”这个“字”其实是 ( )。
31.为什么小姑娘每天“看到的又是一个和昨天不一样的新故事”?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用“﹏﹏﹏”画出来。
32.朗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时要用的语气是( )
A.赞美 B.平淡 C.惊喜
33.有一天,又有一只小蚂蚁爬到了这本书上面,接下来将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发挥想象,接着写一写。
《第1-5单元现代文阅读练习卷-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1.A 2. 比喻 尾巴 剪刀 3. 斜飞 横掠 轻盈 4.对燕子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导语】这篇《燕子》选段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春日燕子的灵动之美。作者通过三个动态场景的递进式描写:①斜飞掠空的迅捷姿态、②点水掠湖的轻盈瞬间、③电线休憩的静谧画面,形成“动-静-动”的韵律节奏。比喻手法尤为精妙,“剪刀似的尾巴”将生物特征与生活器物巧妙关联,而“几痕细线”“小黑点”的留白式描写,更在有限文字中拓展了画面空间感。全文以白描为主,辅以“旷亮无比”“波光粼粼”等光影描写,最终以“有趣的图画”直抒胸臆,展现了对自然生命力的由衷赞叹。
1.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阅读选文,根据文中第①段中的句子“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和第②段中的句子“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可知,选文前两段分别描写了燕子“斜飞于天空”和“在湖面横掠”的动态场景,属于对燕子飞行状态描写。所以前两个自然段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燕子飞行”图。
故选A。
2.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及作用。
选文第①段中的句子“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中,把小燕子的“尾巴”比作“剪刀”,所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把小燕子的尾巴的特点呈现出来。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根据选文第①段中的句子内容“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和第②段中的句子内容“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可知,小燕子飞行姿势:斜飞、横掠;飞行特点:轻盈敏捷/灵活迅捷。
4.本题考查主旨情感。
选段通过精准的动作描写(斜飞、横掠、沾水)和比喻修辞,立体呈现了燕子轻灵敏捷的特质。三个段落构成“飞行——掠水——休憩”的完整画面,最后以抒情句点睛,展现了对春日精灵小燕子的喜爱之情。
5.zhǎo sì 6. 美观 坚固 7.C 8.美观 9.三 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导语】这篇《赵州桥》节选以“坚固美观”为文眼,通过“总分”结构展开描写。下划线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采用递进句式统领全段,后文通过三组“有的刻着……”的排比句式,将静态石雕转化为动态视觉画面。作者善用“缠绕”“飞”“戏”等动词活化龙纹,配合“水花”“回首遥望”等细节描写,使千年前的石雕艺术跃然纸上。末句“真像活了一样”的比喻,既呼应前文“美观”特点,又暗合中国古代“画龙点睛”的艺术追求,展现了工匠精神的生动传承。
5.本题考查多音字辨析。
“爪”读zhuǎ时,意思是禽兽的脚(多指有尖甲的),如鸡爪、猫爪;读zhǎo时,意思是鸟兽的脚或趾甲,如鹰爪、虎爪。
“前爪”指的是龙的趾甲,故选zhǎo。
“似”读shì时,常见于“似的”,用在名词、代词或动词性词语后面,表示和某种事物、情况相像;读sì时,意思是像、如同。
“似乎”意思是仿佛、好像,故选sì。
6.本题考查近义词。
美丽:意思是好看、漂亮,即在形式、比例、布局、风度、颜色或声音上接近完美或理想境界,使各种感官极为愉悦 。在文中“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这句话能找出“美丽” ,这里“美丽”指水花好看 ,跟“美观”意思相近,故填美观。
结实:意思是坚固耐用。在文中“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能找出“坚固”,这里“坚固”指桥牢固、结实 ,跟“结实”意思相近,故填坚固。
7.本题考查对句子作用的理解。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中,“坚固”承接了上文对赵州桥在结构方面坚固特点的描写(前文可能有对赵州桥建筑结构、稳固性等方面的阐述,虽本题未呈现,但从文章结构逻辑可知);“而且美观”则引出下文对赵州桥在外观上雕刻精美图案等美观方面的具体描写,所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故选C。
8.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文段开篇“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是过渡句,“而且美观”表明下文要围绕赵州桥的美观展开。接着具体描述了桥栏板上雕刻的精美的图案,如相互缠绕的龙、飞龙、双龙戏珠等,最后还强调“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突出了这些雕刻图案的生动美观,所以这一段话主要是围绕赵州桥的美观这一特点来写的。
9.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文中“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这句话,分别描述了三种不同形态的龙,即相互缠绕的龙、飞龙(前爪相抵、回首遥望)、双龙戏珠,所以答案是3种。
波浪线画出的句子应为: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10. 醒来 绽开 11. 比喻 非常短 昙花一现 12. 睁开了朦胧的睡眼 绽放了笑颜
【解析】10.本题考查反义词。
昏迷:因大脑功能严重紊乱而长时间失去知觉。
结合句子“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找到词语“醒来”;从“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可找到词语“苏醒”。
故填“苏醒”或“醒来”。
蜷缩:缩成一团。
从句子“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可找到其反义词“舒展”。从“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可找到词语“绽开”。
故填“舒展”或“绽开”。
11.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和文章内容的理解。
比喻的修辞手法可以让描绘的事物更加生动,以此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富有很强的感染力,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还可以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动和语言能力。
画横线句昙花“含笑一现”是把昙花盛开比作人类微笑,这样能够使昙花盛开这一动作更生动,更形象,故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一现”是说开完后马上凋谢,所以说明了昙花开放的时间短。
昙花一现:昙花开放后很快就凋谢,比喻稀有的事物或显赫一时的人物出现不久就消逝
故生活中人们用“昙花一现”形容美好的事物出现的时间很短。
12. 本题考查了仿写句子。
题中“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描写了一种植物,使用一些修辞手法来使植物的形象更生动。这个句子中把牵牛花开花比喻成吹起小喇叭,把蔷薇开花比喻成绽开笑脸。
示例:清晨六点,龙葵轻轻的伸了个懒腰;下午五点,紫茉莉在夕阳中睁开了眼睛。
13. 欣赏 别致 匀称 14.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角 珊瑚
15.这四条腿太细了,配不上这两只美丽的角。 16. 讨厌 喜欢 17. 就会被卡在树枝里 就会被狮子吃了 18.美丽的东西华而不实
【解析】13.本题考查近义词。
观赏:具有一种赏识的观看心态,观看欣赏。近义词:赏识、鉴赏、欣赏。
结合文章第二自然段句子“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可知在文中的近义词为“欣赏”
精致:精巧细致;细密。也指精美工巧;美好等。近义词:精美、精巧。
结合文章第二自然段句子“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可知在文中近义词为“精美”
均匀: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的数量相同;时间的间隔相等。近义词:匀称、平均。
结合文中第二自然段句子“我的身段多么匀称”可知在文章中近义词为“匀称”。
14.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结合第二自然段句子“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可知本句是关于鹿角的比喻句。
句中将“鹿角”比作“珊瑚”,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鹿角的美丽。
15.本题考查句子转换。
题干中的句子为“感叹句”,主要说明了鹿角的美丽。
把句子改为陈述句的方法:1.在句中去掉真是、好、真、多么、太、怎么等字词。2.在句尾去掉啊、呀等表感叹的字。3.在最后加上句号。
所以句中去掉“怎么能”,“配得上”改成“配不上”,句尾去掉“呢”,在最后感叹号改成句号。
句子修改为:这四条腿太细了,配不上这两只美丽的角。
1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第五自然段句子:鹿跑到一条小溪边,停下脚步,一边喘气,他叹了口气,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可知在逃命的过程中鹿阻碍了它逃命所以会“讨厌”鹿角,可是鹿腿帮助了它,所以会“喜欢”鹿腿。
17.本题考查开放作答。
(1)如果鹿没有及时把自己的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那么,说不定狮子就会抓住他,从而会丧命。
(2)如果不是腿能够拼命往前飞奔,那么,他就会丧命于狮口。
18.本题考查文章主旨。
鹿跑到一条小溪边,停下脚步,一边喘气,他叹了口气,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从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可以明白,美丽的东西不一定使用,而朴实的东西也会排上大用场。
19.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20. 浸 捣 晒 21.BCD
【解析】19.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心句的掌握。
从“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可知,本段主要写蔡伦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故本段的中心句为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20.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从“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千,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可知,制作的顺序是剪或切→浸→捣→捞→晒。
21.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从“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可知,蔡伦的造纸方法能够传承下来是因为因为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
22. 仙女 慢慢地优雅 23.大 硬 有角
落下来 折好 收拢 飞来 摔 24. 小猫 花白相间的短毛,长长的胡须。 小猫轻轻地踮起脚尖,蹑手蹑脚地向洞口爬去。 25. √ √ × √
【解析】22.通过阅读短文我们知道,“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当我们读到“款款”一词,仿佛看到瓢虫像仙女一样慢慢地优雅地飞下来。
23.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从文中提取信息。
我们可以从以下句子找到答案:(1)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2)吃晚饭的时候,呜——扑!飞来一只独角仙,摔在灯下。它摔得很重,摔晕了。轻轻一捏,就捏住了。(3)独角仙,在甲虫里可能算是最大的,从头到脚,约有两寸。它的甲壳多为深色,挺硬的,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这家伙,是昆虫里的霸王。
24.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同学们言之有理即可。我们在做此题时,要运用到平时积累的有关昆虫方面的知识。我们要用恰当的语言,将自己想象到的语句表达出来,要语句通顺,表意明确,符合题目要求。
25.(1)正确。
(2)正确。
(3)从“这家伙,是昆虫里的霸王。”可以看出,此昆虫的特点。这并不能表明作者讨厌独角仙。
(4)正确。
26.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 27. 三角形的 正方形的 长方形的 圆形的 椭圆形的 菱形的 五边形的 梯形的 小白兔 小刺猬 小松鼠 小鸭子 小鳄鱼 小狗 小山羊 想象力丰富 28.小动物们住进鸟窝后,发生了好多有趣的故事。瞧小白兔在鸟窝里打滚儿,小鸭子在鸟窝里唱歌,小松鼠在鸟窝里跳舞,小鳄鱼在给大家讲故事……大家都开心极了!
【解析】26.本题考查找拟人句。
拟人句是根据想象将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读短文,第①段“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是拟人句,“跳舞”赋予了风人的动作。
27.本题考查内容提取和人物形象分析。
(1)联系文章第①段句子“我变的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 ”可知,横线上应填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还能写出的形状可以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如六边形、心形等。
(2)联系文章第②段“我会请小白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住在里面,如果你喜欢也可以住进来”可知,这里应该填小白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可能还会请的动物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答,如小猫、小狗、小鸡等。
(3)通过第①段“我变的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 ”和第②段“我会请小白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住在里面,如果你喜欢也可以住进来”可知,“我”想象力非常丰富。
28.本题考查续写句子。
题干已经给出开头,我们按照开头,发挥想象,写出小动物们住进鸟窝后会发生的故事即可。如:小动物们住进鸟窝后,发生了好多有趣的故事。瞧!小鸡住进了鸟窝后,想下来却有点不敢,最后鼓足勇气才从树上半飞半跳了下来。最有趣的是小猪了,它乐颠颠地爬进了鸟窝,没多打一会,自己连同鸟窝居然从树上掉下来了。
29.A 30.小蚂蚁 31.这本书里的中,每到晚上就走来走去,书里的故事也变来变去。 32.C 33.小蚂蚁走进书看到了那只被压扁的蚂蚁,他们成为了好朋友,共同在书中阅读精彩的故事。
【解析】29.此题考查神态描写的能力。从句子“小姑娘忽然看到住在书里的小蚂蚁,笑眯眯地问”可以看出小姑娘的神态是笑眯眯。
30.从句子“小蚂蚁挺乐意当一个字的。书本里有了一个会走路的字。”不难发现,会走路的字是小蚂蚁。
31.从句子“会走路的字?小姑娘明白了:这本书里的字,每到晚上就走来走去,书里的故事也变来变去。”可以看出小姑娘每天“看到的又是一个和昨天不一样的新故事”是因为这本书里的中,每到晚上就走来走去,书里的故事也变来变去。
32.从句子的意思和感叹词“啊!”可以看出读这句话可以用惊喜的语气。
33.主观题。考查学生的想象能力,可结合文段的所给的形象,进行合理想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