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5单元阶段测试卷-2024-2025学年数学五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一、选择题
1.计算包装纸的大小与我们学过的计算长方体的( )有关。
A.棱长 B.表面积 C.体积 D.容积
2.一个数(0除外)除以,也就是把这个数( )。
A.缩小到原来的 B.减少了原来的
C.扩大到原来的8倍 D.增加了原来的
3.(不为0),如果是假分数,所得的结果( )。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小于或等于
4.用( )个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能摆成棱长为1米的大正方体。
A.10 B.100 C.1000 D.10000
5.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57,这三个连续奇数中最小的是( )。
A.17 B.19 C.21 D.23
6.一个长方体木块正好能锯成两个小正方体,如果每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是6平方分米,那么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
A.12 B.10 C.8 D.6
7.把5个棱长为4cm的小正方体堆放在墙角处(如图),露在外面的面积是( )cm2。
A.40 B.44 C.160 D.176
8.某超市新进了49箱卫生纸,其中抽纸占,该超市新进了( )箱抽纸。
A.28 B.24 C.21 D.18
二、填空题
9.把米的铁丝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 )米,每段是全长的( )。
10.432dm3=( )m3 6.085m2=( )cm2 5.32L=( )L( )mL
11.某校六年级有学生144人,五年级有学生166人,五、六年级的学生人数正好占全校学生人数的,这个学校一共有( )名学生。
12.一根12m长的绳子,剪去,剪去( )m,又剪去米,最后剩下( )m。
13.做一个无盖的正方体纸盒,它的底面边长是4dm,体积是( ),至少需要硬纸板( )。
14.九折是指现价是原价的,一本书的原价是36元,打九折后的价格是( )元。
三、判断题
15.甲的与乙的相等,那么甲大。( )
16.把一个长方体放在桌面上,从前面和左面观察到的图形是相同的。( )
17.乙是甲的,丙是乙的,那么甲是丙的4倍。( )
18.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了全程的,正好行了72千米,甲地到乙地有108千米。( )
19.因为4×0.25=1,所以4是倒数,0.25也是倒数。( )
四、计算题
20.口算。
21.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 100×(--) 25×0.375+14÷+
22.解方程。
(1) (2) (3)
五、解答题
23.小红为妈妈准备了一件生日礼物,下图是这件礼物的包装盒,长、宽、高分别是15厘米、10厘米、8厘米。现在用彩带把这个包装盒捆上,接头处长25厘米。一共需要多少厘米彩带?
24.一块地有公顷,其中的种玫瑰花,请在下图中画出种玫瑰花的公顷数,并列式计算。(下图表示1公顷)
25.一个长方体水箱,长0.8米,宽0.6米,高0.5米。做这个水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铁皮?如果往水箱里注入96升水,水深多少分米?
26.希望小学有学生350人。六年级学生数占全校学生总数的,六年级有多少人?六年级的女生数是本年级学生数的,六年级有多少女生?先画图表示,再列式计算。
27.国庆小长假期间,明明一家自驾从西安前往太原旅游,驾车行驶了全程的时遇到一个高速服务区,明明的爸爸将车开进服务区打算休息一段时间,再继续开往太原,这个高速服务区离太原还有330千米。西安到太原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28.小玲学了体积后,决定自己动手测量一个红薯的体积。她找来一个长和宽都是8厘米,高是17厘米的长方体玻璃缸,往里面倒入一些水,此时水面距离玻璃缸口1厘米,小玲把红薯放入水中,再把红薯取出,这时水面高12厘米。
(1)小玲根据课堂经验认为溢出的水的体积就是红薯的体积,请你做出判断,小玲说的对吗?为什么?
(2)根据你的思考,算一算红薯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第1-5单元阶段测试卷-2024-2025学年数学五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C D C A B C A
1.B
【分析】长方体有12条棱,12条棱的长度之和叫做长方体的棱长总和。
长方体所有面的总面积叫做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长方体的体积。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们的容积。
【详解】计算包装纸的大小与我们学过的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有关。
故答案为:B
2.C
【分析】一个数(0除外)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的倒数是8,所以相当于这个数乘8,也即结果是把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8倍,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一个数(0除外)除以,也就是把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8倍。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除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D
【分析】根据假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所以一个数(0除外)除以假分数,所得的商小于或等于被除数,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如果a是1,则所得的结果等于;如果a大于1,则所得的结果小于。
故答案为:D
4.C
【分析】先根据进率“1米=10分米”换算单位,然后根据正方体的体积公式:V=a3,分别求出大、小正方体的体积,再用大正方体的体积除以小正方体的体积,求出小正方体的个数即可。
【详解】1米=10分米
(10×10×10)÷(1×1×1)
=1000÷1
=1000(个)
用1000个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能摆成棱长为1米的大正方体。
故答案为:C
5.A
【分析】三个连续的奇数中,两个相邻奇数间的差为2,即三个连续奇数的平均数是中间位置的奇数;用57除以3计算出中间的奇数,再用这个数减去2得到这三个连续奇数中最小的奇数。
【详解】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57,两个相邻奇数间的差为2,
则中间的奇数为:57÷3=19
19-2=17
因此这三个连续奇数中最小的是17。
故答案为:A
6.B
【分析】根据小正方体的表面积为6平方分米,可求出正方体每个面的面积,长方体木块锯成两个正方体后面积增加了两个正方形面积,将两个正方体表面积加起来减去两个正方形面的面积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6÷6×2
=1×2
=2(平方分米)
6×2-2
=12-2
=10(平方分米)
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是10平方分米。
故答案为:B
7.C
【分析】露在外面的面在前面、上面和右面,从前面看有3个小正方形,从上面看有3个小正方形,从右面看有4个小正方形,用小正方体棱长×棱长,求出一个面的面积,再乘露在外面小正方形的个数即可。
【详解】4×4×(3+3+4)
=16×10
=160(cm2)
露在外面的面积是160cm2。
故答案为:C
8.A
【分析】把新进卫生纸的总箱数看作单位“1”,抽纸占,求抽纸新进多少箱,用新进卫生纸的总箱数×解答。
【详解】49×=28(箱)
某超市新进了49箱卫生纸,其中抽纸占,该超市新进了28箱抽纸。
故答案为:A
9. /0.15
【分析】第一问,根据求平均数用除法计算,用除以4即可得解;第二问,把米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全长的。
【详解】(米)或0.15(米)
把米的铁丝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或0.15)米,每段是全长的。
10. 0.432/ 60850 5 320
【分析】根据进率:1m3=1000dm3,1m2=10000cm2,1L=1000mL;从高级单位向低级单位转换,乘进率;从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转换,除以进率;据此解答。
【详解】(1)432÷1000=0.432(m3)
432dm3=0.432m3
(2)6.085×10000=60850(cm2)
6.085m2=60850cm2
(3)5.32L=5L+0.32L
0.32×1000=320(mL)
5.32L=5L320mL
11.930
【分析】将五年级和六年级的人数相加,求出人数和。将全校学生人数看作单位“1”,单位“1”未知,将两个年级的人数和除以对应的分率,求出这个学校一共有多少人。
【详解】(166+144)÷
=310÷
=310×3
=930(人)
所以,这个学校一共有930名学生。
12.
【分析】一根12m长的绳子,剪去,求剪去多少m,也就是求12的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总长12m分别减去第一次剪去的长度和第二次剪去的米,所得差即为最后剩下多少m。
【详解】(m)
(m)
因此一根12m长的绳子,剪去,剪去m;又剪去米,最后剩下m。
13. 64 80
【分析】根据题意,结合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无盖的正方体表面积=5×棱长×棱长,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体积:4×4×4
=16×4
=64()
表面积:5×4×4
=20×4
=80()
所以体积是64,至少需要硬纸板80。
14.;32.4
【分析】九折表示现价是原价的,把原价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36×即可求出打九折后的价格。
【详解】九折=
36×=32.4(元)
九折是指现价是原价的,一本书的原价是36元,打九折后的价格是32.4元。
15.√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根据积一定,一个数乘的数越大其本身越小,进行分析。
【详解】甲的与乙的相等,即甲=乙,<,所以甲大,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6.×
【分析】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完全一样,前面和左面不是相对的面,从前面和左面观察到的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举例说明即可。
【详解】
如图,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是,从左面观察到的图形是,从前面和左面观察到的图形是不相同的,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7.√
【分析】采用赋值法进行分析,假设丙是3,将乙看作单位“1”,丙÷对应分率=乙;再将甲看作单位“1”,乙÷对应分率=甲,甲÷丙=甲是丙的几倍,据此分析。
【详解】假设丙是3。
乙:3÷=3×=4
甲:4÷=4×3=12
12÷3=4
乙是甲的,丙是乙的,那么甲是丙的4倍,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关键是确定单位“1”,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18.√
【分析】把甲地到乙地的路程看作单位“1”,行了全程的,正好行了72千米,即72千米是全程的,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即可求出全程,据此判断。
【详解】72÷
=72×
=108(千米)
甲地到乙地有108千米。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除法的应用,找出单位“1”,单位“1”未知,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解答。
19.×
【分析】根据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例如2×0.5=1,那么2是0.5的倒数或者0.5是2的倒数,据此即可判断。
【详解】由分析可知:
4×0.25=1,所以4是0.25的倒数,0.25也是4的倒数,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倒数的意义,熟练掌握倒数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20.;;;35
;34;3.3;1.8
【解析】略
21.3;5;15
【分析】(1)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2)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3)把0.375化成,把除以化成乘,再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详解】(1)+÷
=+×
=+3
=3
(2)100×(--)
=100×-100×-100×
=50-25-20
=25-20
=5
(3)25×0.375+14÷+
=25×+14×+
=(25+14+1)×
=(39+1) ×
=40×
=15
22.(1);(2);(3)
【分析】(1)根据等式的性质1,将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加上即可;
(2)根据等式的性质1,将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去即可;
(3)根据等式的性质2,将方程左右两边同时乘即可。
【详解】(1)
解:
(2)
解:
(3)
解:
23.107厘米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彩带的长度=4条高+2条长+2条宽+接头处,代入数据解答即可。
【详解】8×4+15×2+10×2+25
=32+30+20+25
=107(厘米)
答:一共需要107厘米彩带。
24.图见详解;公顷
【分析】把图中的长方形看作1公顷,平均分成6份,其中的5份就是公顷,再把公顷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1份,即表示种玫瑰花的公顷数,用这块地的面积×,即可解答。
【详解】如图:
×=(公顷)
答:种玫瑰花的面积是公顷。
25.2.36平方米;2分米
【分析】求用铁皮的面积,就是求这个长方体水箱的表面积,根据长方体表面积公式: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再根据长方体体积公式:体积=长×宽×高,高=体积÷长÷宽,代入数据,求出水深,注意单位名数的换算。
【详解】(0.8×0.6+0.8×0.5+0.6×0.5)×2
=(0.48+0.4+0.3)×2
=(0.88+0.3)×2
=1.18×2
=2.36(平方米)
96升=96立方分米;0.8米=8分米;0.6米=6分米。
96÷8÷6
=12÷6
=2(分米)
答:做这个水箱至少要用2.36平方米铁皮,水深2分米。
26.70人;40名;作图见详解
【分析】画一条线段表示全校人数,其中的是六年级人数,再从六年级人数中选取,是六年级女生人数,据此作图;将全校学生总数看作单位“1”,全校学生总数×六年级对应分率=六年级人数;再将六年级总人数看作单位“1”,六年级总人数×女生对应分率=六年级女生人数,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
350×=70(人)
70×=40(名)
答:六年级有70人,六年级有40名女生。
27.600千米
【分析】把西安到太原的路程看作单位“1”, 驾车行驶了全程的,还剩全程的(1-),剩下的路程是330千米,根据单位“1”未知,求单位“1”,用对应的数量除以对应的分率即可解答,用330÷(1-)列式解答。
【详解】330÷(1-)
=330÷
=330×
=600(千米)
答:西安到太原的路程是600千米。
28.(1)不对;红薯的体积等于溢出的水的体积加上上升1厘米高水的体积
(2)320立方厘米
【分析】(1)由题意可知,往里面倒入一些水,此时水面距离玻璃缸口1厘米,即水面高度为17-1=16厘米,说明水没有倒满,小玲把红薯放入水中,再把红薯取出,这时水面高12厘米,这时水的高度少了(16-12)厘米,因此,红薯的体积等于溢出的水的体积+上升1厘米高水的体积。
(2)由(1)可知,红薯的体积溢出的水的体积+上升1厘米高水的体积,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可知,底面积是8×8=64平方厘米,高为(16-12+1),把数据代入公式即可求出红薯的体积。
【详解】(1)由分析可知:
小玲根据课堂经验认为溢出的水的体积就是红薯的体积,此说法不正确,红薯的体积等于溢出的水的体积加上上升1厘米高水的体积。
(2)17-1=16(厘米)
8×8×(16-12+1)
=64×(4+1)
=64×5
=320(立方厘米)
答:红薯的体积是320立方厘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