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单元阶段测试卷-2024-2025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苏教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单元阶段测试卷-2024-2025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苏教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6.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4-29 13:26: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6单元阶段测试卷-2024-2025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神24”电力机车牵引动力刷新了世界纪录,被称为“重载铁路动力之王”,仅单机功率就能达到28800千瓦。下面对28800这个数表示正确的是( )。
A. B.2×10000+8×1000+8×100
C.由2个万、8个百和8个十组成 D.
2.甲和乙参加长跑比赛,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和乙同时出发 B.甲跑的路程多一些
C.甲的平均速度比乙慢 D.乙先到达终点
3.小明画图表示四(1)班课外书的情况,列式(105+15)÷2求出的是( )。
A.科技书的本数 B.文艺书的本数
C.科技书和文艺书的总本数 D.科技书比文艺书多的本数
4.学校准备购买33个篮球,每个篮球128元,一共要花多少元?关于a和b,说法正确的是( )。
①a和b表示的数完全相同
②a表示的是3个篮球的价格,b表示的是30个篮球的价格
③a和b表示的计数单位完全相同
④a表示384个一,b表示384个十
A.①和③ B.②和④ C.①和② D.只有④
5.小明的计算器上数字键“5”坏了,在计算456×32时,下面不能得到正确结果的是( )。
A.446×32+320 B.228×64 C.114×4×32 D.446×32+32
6.下列综合算式中,去掉小括号后得数不变的是( )。
A.90-(47+32) B.100÷(10÷2)
C.43×(7×20) D.963-(63-39)
7.下面四道算式中,与其他三道算式的积不相等的是( )。
A.250×70 B.7×25×100 C.25×700 D.25×7×10
8.在29□450≈29万中,□里可以填( )。
A.1~4 B.0~4 C.5~9 D.6~9
二、填空题
9.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半圆有( )条对称轴。
10.下面算盘上的数是由( )个万和( )个一组成的,读作(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大约是( )万。在下面直线上用“·”表示出算盘上数的位置。
11.如图,风车①绕点O( )时针旋转90°,得到风车②;风车①绕点O逆时针旋转( )°得到风车③。
12.1枚1元硬币厚度约为2毫米,重约6克,10000枚1元硬币的厚度是( )米,100000枚1元硬币重约( )千克。
13.在计算器上计算47+25×2时,如果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按出数字和符号,那么最后的结果是( ),比正确的结果多( )。
14.如果12×3=36,那么12×300=( );( )×3=36000。
三、判断题
15.下面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
16.如果两个因数的末尾各有一个0,那么积的末尾可能有3个0。( )
17.十亿零三十万五千零三十,写作:1000305030。( )
18.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自然数是0。( )
四、计算题
19.直接写出得数。
700×70= 4×800= 15×30= 320×20=
13×300= 65×100= 800×11= 600×50=
20.用竖式计算。
229×14= 502×39=
250×80= 465×16=
21.用递等式计算。
24×5+318÷3 620-720÷48×15 98×[(128+672)÷8]
五、解答题
22.一辆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两地之间的公路长948千米,客车已经行驶了8小时,还要4小时才能到达,客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3.有一个长65米、宽45米的长方形鱼塘,如果要把它扩建成正方形鱼塘,面积至少增加多少平方米?(先在图上画一画,再解答)
24.学校小农场中有一块长方形菜地用来种番茄和黄瓜,种番茄的面积比长方形菜地面积的一半多8平方米,剩下的25平方米种黄瓜,这个长方形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5.书店原有漫画书和童话书共232本,漫画书比童话书少12本。漫画书和童话书各有多少本?(先画出线段图,再解答)
26.甲乙两车在相距38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甲车行1小时后乙车开始出发,经过3小时两车相遇,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7.超市开展优惠购物活动,购买一种巧克力的优惠方案如下:
购买数量/千克 1~10 11~20 21以上
单价(元/千克) 130 115 105
四年级一班、二班、三班分别需要购买这种巧克力15千克、10千克、14千克。
(1)如果三个班分开购买,各需要多少元?
(2)如果三个班合起来购买,一共需要多少元?
《第1-6单元阶段测试卷-2024-2025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苏教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B A B D C D B
1.B
【分析】28800是由2个万,8个千,8个百组成的一个五位数,逐项分析判断。
【详解】A.图中20000到30000之间平均分成10小格,每个是1000,从20000起再数8小格是28000,箭头所指即为28000,原题说法错误;
B.2×10000+8×1000+8×100
=20000+8000+800
=28800
表示正确;
C.由2个万、8个百和8个十组成的数是20880,表示不正确;
D.算盘上珠一个表示5,下珠一个表示1,图中表示2个万,3个千,8个百,5个十是23850,表示不正确;
故答案为:B
2.B
【分析】由图可知,甲和乙参加长跑比赛,他们同时出发,乙在时间1的时候跑到了终点,甲在时间2的时候跑到了终点。他们两人跑的路程相同,乙用的时间更短,所以乙先到达终点。据此解答。
【详解】A.由分析得,甲和乙同时出发。该选项说法正确。
B.由分析得,甲和乙跑的路程相同。该选项说法错误。
C.由分析得,甲乙两人跑的路程相同,乙用的时间更短,甲用的时间更长,所以甲的平均速度比乙慢。该选项说法正确。
D.由分析得,乙先到达终点。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3.A
【分析】根据图示可知,科技书和文艺书一共有105本,且科技书比文艺书多15本。用105+15,求的就是科技书的2倍,除以2,就是科技书的数量;以此答题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小明画图表示四(1)班课外书的情况,列式(105+15)÷2求出的是科技书的本数。
故答案为:A
4.B
【分析】根据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a是128×3的结果,128是每个篮球的价格,a代表3个篮球的价格;b是128×30的结果,b代表30个篮球的价格,据此分析每句话后选择即可。
【详解】①a表示384,b表示3840,说法错误;
②128×3=384(元),a表示的是3个篮球的价格,128×30=3840(元),b表示的是30个篮球的价格,说法正确;
③a表示384个一,b表示384个十,计数单位不相同,说法错误;
④a表示384个一,b表示384个十,说法正确。
说法正确的是②和④。
故答案为:B
5.D
【分析】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数与第三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商不变;由题意得,小明的计算器上数字键“5”坏了,在计算456×32时,小明需要把算式456×32转化为其它与其相等但不含数字“5”的算式。据此解答。
【详解】A.456×32=(446+10)×32=446×32+10×32。10×32=320,所以446×32+10×32=446×32+320,即算式446×32+320可以得到正确结果。
B.456×32=(456÷2)×(32×2)=228×64。所以算式228×64可以得到正确结果。
C.456×32=(114×4)×32=114×4×32。所以算式228×64可以得到正确结果。
D.456×32=(446+10)×32=446×32+10×32。10×32=320,所以446×32+10×32=446×32+320,即算式446×32+32不能得到正确结果。
故答案为:D
6.C
【分析】根据四则混合运算法则的运算顺序:有括号时先计算括号内的,没有括号时,先计算乘法或除法,再计算加法或减法,算出的得数进行对比,解答此题即可。
【详解】A.90-(47+32)
=90-79
=11
90-47+32
=43+32
=75
11≠75,去掉小括号后得数改变,不符合题意;
B.100÷(10÷2)
=100÷5
=20
100÷10÷2
=10÷2
=5
20≠5,去掉小括号后得数改变,不符合题意;
C.43×(7×20)
=43×140
=6020
43×7×20
=301×20
=6020
6020=6020,去掉小括号后得数不变,符合题意;
D.963-(63-39)
=963-24
=939
963-63-39
=900-39
=861
939≠861,去掉小括号后得数改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D
【分析】末尾有0的两个数相乘,先把两个乘数中“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乘数中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由题意得,分别计算出几个算式的结果,然后再比较它们的结果即可。
【详解】A.250×70=17500
B.7×25×100=175×100=17500
C.25×700=17500
D.25×7×10=175×10=1750
17500=17500=17500>1750,所以与其他三道算式的积不相等的算式是25×7×10。
故答案为:D
8.B
【分析】四舍五入到万位,要看千位上的数,大于等于5的数进1,小于5的数舍去,29□450≈29万,则□里应该是小于5的数。所以□里应填0~4。
【详解】在29□450≈29万中,□里可以填0~4。
故答案为:B
9.1
【分析】
半圆的对称轴是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半圆直径的直线,沿着这条直线对折,半圆的两部分能够完全重合。如图:,半圆只有1条对称轴。
【详解】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半圆有(1)条对称轴。
10.2048;500;二千零四十八万零五百;2048;见详解
【分析】用算盘表示数时,一颗上珠表示5,一颗下珠表示1。由题意得,百位上有1颗上珠,百位上的数是5。万位上有1颗上珠和3颗下珠,万位上的数是8。十万位上有4颗下珠,十万位上的数是4。千万位上有2颗下珠,千万位上的数是2。其余数位上的数都是0,所以这个数是20480500。这个数万级上的数是2048,个级上的数是500,所以这个数是由2048个万和500个一组成的;亿以内的数的读法:先分级,再从最高级读起;万级的数都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读完万级的数,要加“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一个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并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需要看千位上数的大小,用“四舍五入”法求它的近似数,然后再省略万位后面的4个0并添上一个“万”字;由图可知,2000万和2100万之间被平均分成了10小格,每小格代表10万。20480500应该在2040万和2050万之间且更接近2050万,所以20480500在2000万之后的第4个小格和第5个小格之间且更接近第5个小格。
【详解】由分析得,算盘上的数是20480500,它是由2048个万和500个一组成的,20480500读作:二千零四十八万零五百。20480500的千位上的数是0,需要舍去,所以20480500≈2048万。
11. 顺 180
【分析】判断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看绕O点旋转时,以O为顶点的一条边按时针旋转方向(顺时针)旋转90°旋转到图形②,还是以O为顶点的一条边按时针旋转的反方向(逆时针)旋转90°旋转到图形②。
风车①中的黑色三角形以O为顶点引出的一条边逆时针绕着点O旋转,当终止位置是风车③和起始位置成一直线时,所成的角是平角。说明旋转了180度。
【详解】由分析可知:如图,风车①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风车②;风车①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得到风车③。
12. 20 600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硬币的枚数乘2求出总厚度是多少毫米,根据1米=1000毫米,据此换算成毫米为单位即可;用枚数乘6求出总重多少克,根据1千克=1000克,据此换算成千克为单位即可。
【详解】10000×2=20000(毫米)
20000毫米=20米
100000×6=600000(克)
600000克=600千克
1枚1元硬币厚度约为2毫米,重约6克,10000枚1元硬币的厚度是20米,100000枚1元硬币重约600千克。
13. 144 47
【分析】根据题意,在计算器上计算47+25×2时,如果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按出数字和符号,就是先计算出47+25=72,再加上72×2=144;结果是144。根据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正确的结果是先计算25×2=50,再计算50+47=97;144-97=47;可知比正确的结果多47;以此答题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47+25=72
72×2=144
47+25×2
=47+50
=97
144-97=47
在计算器上计算47+25×2时,如果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按出数字和符号,那么最后的结果是144,比正确的结果多47。
14. 3600 12000
【分析】积的变化规律: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或除以几。由题意得,对比算式12×3=36和算式12×300可知,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100,所以积也需要乘100;对比算式12×3=36和算式( )×3=36000可知,一个乘数不变,积乘了1000,那么另一个乘数也应该乘1000。
【详解】36×100=3600,所以12×300=3600。
12×1000=12000,所以12000×3=36000。
如果12×3=36,那么12×300=3600,12000×3=36000。
15.×
【分析】沿着一条直线对折,折线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的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是对称轴。据此尝试画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即可判断这些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详解】
是轴对称图形。没有对称轴,不是轴对称图形。所以,这些图形不全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
16.√
【分析】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各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如果两个因数的末尾各有一个0,那么积的末尾至少会有2个0,因为5和2、4、6、8相乘时,积的末尾也会有0,所以积的末尾可能会有3个0,可以举例说明。
【详解】假如这两个末尾各有一个0的因数分别是150和20,160和50:
150×20=3000,3000的末尾有3个0。
160×50=8000,8000的末尾有3个0。
所以如果两个因数的末尾各有一个0,那么积的末尾可能有3个0。
故答案为:√
17.√
【分析】十亿零三十万五千零三十是一个十位数,十亿位上是1,十万位上是3,千位上是5,十位上是3,其他数位上是0,写数时,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十亿零三十万五千零三十,写作:1000305030,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8.√
【分析】在数物体个数时,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故判断为:√
【点睛】此题考查对自然数的认识。
19.49000;3200;450;6400;
3900;6500;8800;30000
【详解】略
20.3206;19578
20000;7440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两位数分别依次乘三位数中的每一位数,每次乘得结果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写上相应的积,然后将两次的积相加。
【详解】229×14=3206 502×39=19578

250×80=20000 465×16=7440

21.226;395;9800
【分析】先算乘法和除法,再算加法。
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减法;
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的除法,最后算括号外的乘法。
【详解】24×5+318÷3
=120+106
=226
620-720÷48×15
=620-15×15
=620-225
=395
98×[(128+672)÷8]
=98×[800÷8]
=98×100
=9800
22.79千米
【分析】根据题意,客车已经行驶了8小时,还要4小时才能到达,则一共需要(8+4)小时才能到达;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据此求出速度即可。
【详解】948÷(8+4)
=948÷12
=79(千米/时)
答:客车平均每小时行驶79千米。
23.画图见详解;
1300平方米;
【分析】我们要先明确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长方形面积=长×宽。要把长方形鱼塘扩建成正方形鱼塘且面积增加最少,那么正方形的边长应该是原来长方形的长,就需要把宽增加一定的长度和长一样长。先求出原来长方形的宽增加的长度,再去乘原来长方形的长,就能得出面积至少增加多少平方米。
【详解】
(65-45)×65
=20×65
=1300(平方米)
答:面积至少增加1300平方米。
24.66平方米
【分析】根据题意,种番茄的面积比长方形菜地面积的一半多8平方米,则种黄瓜的面积比长方形菜地面积的一半少8平方米,先用种黄瓜的面积加8求出菜地面积的一半是多少平方米,乘2即可求出这个长方形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详解】(25+8)×2
=33×2
=66(平方米)
答:这个长方形菜地的面积是66平方米。
25.漫画书有110本;童话书有122本
【分析】根据题意,首先根据漫画书和童话书的和与差画出线段图,然后根据图可知,漫画书比童话书多12本,可将两种书的总数先减去12,即232-12=220(本),此时结果为漫画书的2倍,此时可用除法即算出漫画书的数量,然后根据漫画书比童话书少12本,可列式算出童话书的数量。如此可得出答案。
【详解】根据分析画如下:
232-12=220(本)
220÷2=110(本)
110+12=122(本)
答:漫画书有110本,童话书有122本。
26.
60千米
【分析】甲车行1小时后乙车开始出发,则甲和乙的共同的路程=总路程-甲行驶的1个小时的路程,路程=速度×时间,则甲1个小时行驶50千米。甲和乙的共同的路程的路程需要3个小时相遇,在相遇问题里面,速度和=路程÷相遇的时间,再减去甲的速度即可。
【详解】(380-50)÷3-50
=330÷3-50
=110-50
=60(千米)
答: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
【点睛】
27.(1)一班:1725元;二班:1300元;三班:1610元;
(2)4095元
【分析】(1)由题意得,四年级一班、二班、三班分别需要购买巧克力15千克、10千克、14千克。如果三个班分开购买,那么一班购买时每千克巧克力需要115元,二班购买时每千克巧克力需要130元,三班购买时每千克巧克力需要115元,直接用单价乘上对应的数量即可算出三个班购买各需要多少钱。
(2)如果三个班合起来购买,那么每千克巧克力需要105元。可以先用加法算出他们一共购买了多少千克巧克力,然后再乘上105即可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
【详解】(1)115×15=1725(元)
130×10=1300(元)
115×14=1610(元)
答:如果三个班分开购买,一班需要1725元,二班需要1300元,三班需要1610元。
(2)(15+10+14)×105
=(25+14)×105
=39×105
=4095(元)
答:如果三个班合起来购买,一共需要4095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