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 有机化学的发展及研究思路 检测卷 (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苏教版2019)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1 有机化学的发展及研究思路 检测卷 (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苏教版2019)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4-29 15:47: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1  有机化学的发展及研究思路 检测卷
一、 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连云港灌南高级中学月考)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分子式为C15H22O5)对疟疾的治疗作用而成为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之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利用青蒿研究青蒿素结构的基本步骤:元素分析确定结构式→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分子式→波谱分析确定实验式
B. 青蒿素属于有机物
C. 人工合成青蒿素经过了长期的实验研究,实验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D. 现代化学分析测试中,可用元素分析仪确定青蒿素中的C、H、O元素
2. (扬州中学月考)由江苏团队参与生产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首创以复合碳纤维为外壳材料,以氢气为燃料,在出火口格栅喷涂碱金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石化产品碳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B. 不选丙烷选氢气,主要是因为后者的燃点低、易压缩
C. 工业上可以通过甲烷的裂解生产绿氢
D. 喷涂碱金属目的是利用焰色反应让火焰可视化
3. 下列有关有机物的分离、提纯或鉴别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蒸馏的方法除去丁醇中的乙醚
B. 用分液的方法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
C. 用 Na2CO3溶液鉴别乙酸和乙酸乙酯
D. 用核磁共振氢谱鉴别 CH3COOCH2CH3与CH3CH2COOCH3
4. (衡水安平中学月考)下列分别是某有机物的质谱图、核磁共振氢谱图,其结构简式为(  )
      
A. CH3CH2OH B. CH3CHO C. CH3CH2COOH D. HCOOH
5. (扬州江都大桥高级中学月考)青蒿素是高效的抗疟疾药,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有机溶剂,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为156~157 ℃,热稳定性差。提取青蒿素的主要工艺如下(已知:乙醚的沸点为3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破碎的目的是增大青蒿与乙醚的接触面积,提高青蒿素浸取率
B. 操作Ⅰ为过滤
C. 操作Ⅱ蒸馏时最好选用水浴加热
D. 操作Ⅲ的主要过程为加水溶解后进行重结晶
6. (开封期末)某化学研究小组通过以下步骤研究乙醇的结构,其中错误的是(  )
A. 利用燃烧法确定该有机物的实验式为C2H6O
B. 利用红外光谱图确定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
C. 利用核磁共振氢谱确定该有机物分子中有3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
D. 利用是否与Na反应确定该有机物中氧原子的连接方式
7. (无锡江阴四校期中联考)3.2 g某有机化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将生成物依次通入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和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实验测得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增重3.6 g,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增重4.4 g。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该有机物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 该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数和氢原子数之比是1∶2
C. 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一定为CH4O
D. 根据题目条件可求出该有机物的实验式,无法求出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8. (湖北部分省级示范高中期末)溴化苄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工业原料,可由苯甲醇为原料合成,实验原理及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先加热至反应温度,然后从冷凝管接口b处通水
B. 该实验适宜用热水浴加热
C. 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
D. 反应液可按下列步骤分离和纯化:静置→分液→水洗→纯碱洗→水洗→干燥→减压蒸馏
9. (南通海安高级中学月考)下列各组物质,最适宜使用红外光谱法进行区分的是(  )
A.
B. CH3CH2CH2OH,CH3CH2CH2CH2OH
C.
D. CH3CH2CH2CH2OH、CH3CH2CH2CH2Br
10. (常州前黄高级中学调研测试)麻黄素有平喘作用,我国药物学家从中药麻黄中提取麻黄素作为平喘药。某实验兴趣小组用李比希法、现代仪器等测定麻黄素的分子式,测得含C、H、O、N四种元素中的若干种,其中含氮8.48%;同时将5.0 g麻黄素完全燃烧可得13.335 g CO2,4.09 g H2O,据此,判断麻黄素的分子式为(  )
A. C2H3NO B. C10H15N2 C. C10H15NO D. C15H15N2O
11. 为了提纯下表所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有关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的选择均正确的是(  )
选项 被提纯的物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己烷(己烯) 溴水 分液
B 淀粉溶液(NaCl) 水 过滤
C CH3CH2OH(CH3COOH) CaO 蒸馏
D CH3COOC2H5(CH3COOH) NaOH溶液 分液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右图可能是CH3CH2OH的核磁共振氢谱
B. 乙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的反应为自由基反应
C. 所有的有机化合物都易燃烧
D. 除去甲烷中的乙烯可以将气体通入盛有足量酸性KMnO4溶液的洗气瓶
13. (常州前黄高级中学学情检测)烃的含氧衍生物X的蒸气密度是相同状况下H2的37倍。将7.4 g X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并将产物依次通过足量浓硫酸和碱石灰,分别增重9.0 g 和17.6 g,X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气体,其核磁共振氢谱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的结构简式为CH3CH(OH)CH2CH3
B. X在铜催化作用下能被O2氧化成醛
C. X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 X的同分异构体共有3种
二、 非选择题:共2小题。
14. (盐城响水中学期初检测)有机物M(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具有令人愉悦的牛奶香气,主要用于配制奶油、乳品、酸奶和草莓等香精,是我国批准使用的香料产品,其沸点为148 ℃。某化学兴趣小组从粗品中分离提纯有机物M,然后借助李比希法、现代科学仪器测定有机物M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具体实验过程如下:
步骤一:将粗品用蒸馏法进行纯化。
(1) 蒸馏装置如图1所示,仪器a的名称是    ,图中虚线框内应选用图中的    (填“仪器x”或“仪器y”)。
图1
步骤二:确定M的实验式和分子式。
(2) 利用元素分析仪测得有机物M中碳的质量分数为54.5%,氢的质量分数为9.1%。
①M的实验式为    。
②已知M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二氧化碳密度的2倍,则M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分子式为    。
步骤三:确定M的结构简式。
(3) 用核磁共振仪测出M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2所示,图中峰面积之比为1∶3∶1∶3;利用红外光谱仪测得M的红外光谱如图3所示。
图2 图3
M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M的结构简式为       。
15. (常州前黄高级中学学情检测)有机物A常用于食品行业。已知9.0 g A在足量O2中充分燃烧,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和碱石灰,质量分别增加5.4 g和13.2 g,经检验剩余气体为O2
(1) A分子的质谱图如图所示,A的分子式是    。
(2) A能与NaHCO3溶液发生反应,则A一定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
(3) A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个峰,峰面积之比是1∶1∶1∶3,则A的结构简式是      。
(4) 0.1 mol A与足量Na反应,在标准状况下产生H2的体积是    L。
专题1 检测卷
1. A 利用青蒿研究青蒿素结构的基本步骤为分离、提纯→元素分析确定实验式→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分子式→波谱分析确定结构式,A错误;青蒿素属于有机物,B正确;实验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C正确;现代化学分析测试中,可用元素分析仪确定青蒿素中的C、H、O元素,D正确。
2. D 碳纤维属于碳单质,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属于有机物,A错误;选择氢气的原因是氢气燃烧只生成水,不生成二氧化碳,B错误;甲烷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分解成碳单质和氢气,而裂解专指石油中高级烃断裂成含碳原子少的烃,C错误;碱金属燃烧火焰带有颜色,因此喷涂碱金属的目的是利用焰色反应让火焰可视化,D正确。
3. B 丁醇、乙醚互溶,但沸点不同,可用蒸馏分离,A正确;乙酸乙酯和乙醇互溶,不能通过分液的方法分离,应选蒸馏法,B错误;乙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气体,乙酸乙酯与碳酸钠溶液分层,现象不同可鉴别,C正确;CH3COOCH2CH3与CH3CH2COOCH3中均含3种H,但各类氢原子的具体位置不同,则二者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峰的位置不相同,可以用核磁共振氢谱来鉴别,D正确。
4. A 质谱图中最大质荷比为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观察质谱图可知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A、D符合;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组吸收峰,说明该有机物有3种处于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CH3CH2OH有3种处于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HCOOH有2种处于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故选A。
5. D 破碎的目的是增大青蒿与乙醚的接触面积,提高青蒿素浸取率,A正确;操作Ⅰ为分离固体和溶液的操作,为过滤,B正确;青蒿素的热稳定性差,操作Ⅱ蒸馏时最好选用略高于35 ℃的水浴加热,控制温度,防止青蒿素分解,C正确;青蒿素易溶于有机溶剂,在水中几乎不溶,无法通过加水溶解进行重结晶,D错误。
6. B 利用燃烧法可确定该有机物的实验式为C2H6O,A正确;利用红外光谱图确定该有机物的化学键和官能团,用质谱法确定相对分子质量为46,B错误;核磁共振氢谱可用于测定有机物中氢的化学环境,故利用核磁共振氢谱确定该有机物分子中含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C正确;利用是否与Na反应确定该有机物中氧原子的连接方式,若为—O—H 则能反应产生氢气,若为—C—O—C— 则不能反应产生氢气,D正确。
7. C 有机化合物3.2 g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将生成物依次通入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和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实验测得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增重3.6 g,故n(H2O)==0.2 mol,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增重4.4 g,故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n(CO2)==0.1 mol。有机化合物中O元素的质量为3.2-0.2×2-0.1×12=1.6 g,n(O)==0.1 mol,n(C)∶n(H)∶n(O)=0.1∶0.4∶0.1=1∶4∶1,该有机物的实验式为CH4O。根据分析可知该有机物含有C、H、O三种元素,A错误;根据分析可知该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数和氢原子数之比是1∶4,B错误;根据题目条件可求出该有机物的实验式为CH4O,氢原子已经饱和,可以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一定为CH4O,C正确,D错误。
8. A 为防止原料加热蒸发损失,应先从冷凝管接口b处通水,再加热至反应温度,A错误;该实验要求温度较准确,适宜用热水浴加热,以便控制温度,B正确;从反应方程式看,浓硫酸作催化剂,产物中有水,通过浓硫酸吸水,促进反应更完全,C正确;反应液经水洗可溶解反应物中的醇类,碱洗可除去氢溴酸,再水洗除去碱和盐类,可按下列步骤分离和纯化:静置→分液→水洗→纯碱洗→水洗→干燥→减压蒸馏,D正确。
9. D 红外光谱法可以测定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所含的化学键或官能团,若两种有机化合物中的化学键或官能团不同,则可以用红外光谱法进行区分。A项分子中都没有官能团,化学键相同(C—C和C—H),无法用红外光谱法进行区分,A错误;B项分子中的官能团都是—OH,化学键相同(C—C、C—H、C—O和O—H),无法用红外光谱法进行区分,B错误;C项分子中都没有官能团,化学键相同,无法用红外光谱法进行区分,C错误;CH3CH2CH2CH2OH的官能团是—OH,CH3CH2CH2CH2Br的官能团是碳溴键,化学键不完全相同,可以用红外光谱法进行区分,D正确。
10. C 5.0 g麻黄素其中含氮8.48%,含N质量为5.0 g×8.48%=0.424 g,含N的物质的量为=0.03 mol;完全燃烧可得13.335 g CO2,物质的量为=0.30 mol,C为0.30 mol、C的质量为0.30 mol×12 g·mol-1=3.6 g;4.09 g H2O的物质的量为=0.227 mol,其中H的物质的量为0.45 mol、H质量为0.45 g;则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5.0 g-3.6 g-0.45 g-0.424 g=0.526 g,为0.03 mol,则C、H、N、O原子数目比为0.3∶0.45∶0.03∶0.03=10∶15∶1∶1,对照4个答案可知,分子式为C10H15NO,故选C。
11. C 向A试样中加入溴水,己烯与Br2反应的产物与己烷仍互溶,用分液法不能将己烷提纯,A错误;B中淀粉溶液和NaCl溶液均可透过滤纸,B错误;C中CaO与CH3COOH反应,用蒸馏法将CH3CH2OH蒸出,C正确;D中CH3COOC2H5能与NaOH溶液发生水解反应而被消耗,应选用饱和Na2CO3溶液降低乙酸乙酯溶解度并与CH3COOH反应除去乙酸,然后用分液的方法分离,D错误。
12. B 乙醇中含有3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且峰面积之比为3∶2∶1,所以题图不是乙醇的核磁共振氢谱,A错误。乙烷与氯气反应,先是链引发阶段,Cl2先在光照或高温条件下均裂成两个氯自由基,就相当于氯原子;然后链增长阶段第一步:Cl·(氯自由基)+CH3CH3―→CH3CH2·(乙基自由基)+HCl,接着再继续第二步:CH3CH2·+ Cl2―→CH3CH2Cl+Cl·,新生成的氯自由基再重复第一步,所以乙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的反应为自由基反应,B正确。四氯化碳等有机物不易燃烧,C错误。乙烯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虽然乙烯被除去但又引入新的杂质二氧化碳,D错误。
13. B X的蒸气密度是相同状况下H2的37倍,所以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7×2=74,7.4 g X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并将产物依次通过足量浓硫酸和碱石灰,分别增重9.0 g和17.6 g,则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0.5 mol,生成CO2的物质的量为=0.4 mol,据元素守恒,0.1 mol X中含有0.5 mol×2=1 mol 氢原子和0.4 mol C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7.4 g X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7.4 g-1 mol×1 g·mol-1-0.4 mol×12 g·mol-1=1.6 g,故含有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1 mol,该有机物中C、H、O的个数比为4∶10∶1,X的分子式为C4H10O,根据核磁共振氢谱可知,X中含4种化学环境的氢,峰面积之比为1∶1∶2∶6,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气体,则X为醇,含有醇羟基,由此推知该物质的结构简式为(CH3)2CHCH2OH,A错误;该物质的结构简式为(CH3)2CHCH2OH,在铜催化作用下能被氧气氧化生成(CH3)2CHCHO,B正确;X为醇,不具有酸性,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错误;X的同分异构体共有CH3CH2CH2CH2OH、CH3CH(OH)CH2CH3、(CH3)3COH、
CH3OCH2CH2CH3、CH3CH2OCH2CH3等,不止3种,D错误。
14. (1) 蒸馏烧瓶 仪器y
(2) ①C2H4O ②88 C4H8O2
(3) 羟基、羰基 
解析:(1) 根据装置图,仪器a的名称为蒸馏烧瓶;蒸馏时使用直形冷凝管,球形冷凝管一般用于冷凝回流装置中,选仪器y。(2) ①M中碳的质量分数为54.5%,氢的质量分数为9.1%,所以该有机物中还一定含有氧元素,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w(O)=100%-54.5%-9.1%=36.4%,分子内各元素原子的个数比N(C)∶N(H)∶N(O)=∶∶=2∶4∶1,所以实验式为C2H4O。②同温同压,密度比等于相对分子量之比,M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二氧化碳密度的2倍,则M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4=88,设分子式为(C2H4O)n,则44n=88,n=2,分子式为C4H8O2。(3) 根据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4组峰,说明分子中含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且个数比为1∶3∶1∶3,结合红外光谱图所示含有C—H、H—O、C===O等化学键,其结构简式为,所含官能团为羟基、羰基。
15. (1) C3H6O3
(2) 羧基
(3)
(4) 2.24
解析: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浓硫酸前后质量差为水的质量,即水的物质的量为=0.3 mol,碱石灰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碱石灰前后质量差为二氧化碳的质量,即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3 mol,根据原子守恒,有机物中含碳的物质的量为0.3 mol,氢原子物质的量为0.6 mol,碳原子、氢原子质量和为0.3 mol×12 g·mol-1+0.6 mol×1 g·mol-1=4.2 g,说明该有机物还含有氧元素,则氧原子物质的量为=0.3 mol,则该有机物的实验式为CH2O。(1) 根据质谱图,有机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则A的化学式为C3H6O3。(2) A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发生反应,说明A中含有羧基。(3) A中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个峰,说明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根据峰面积之比,说明A中含有甲基,根据分子式,推出A中还含有羟基,即A的结构简式为。(4) 羧基、羟基均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因此0.1 mol A与足量Na反应,标准状况下生成氢气的体积为0.1 mol×22.4 L·mol-1=2.24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