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 生活中常用的有机物——烃的含氧衍生物 检测卷
一、 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乙醇和乙酸都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
B. 乙醇和乙酸的沸点和熔点都比C2H6、C2H4的沸点和熔点高
C. 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消去反应
D. 乙醇和乙酸之间能发生酯化反应
2. (徐州期中)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乙醇的官能团电子式:
B. 丙烯的键线式:
C. 对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
D. 乙炔的球棍模型:
3. (连云港灌南高级中学期中)1,4-二氧六环()主要用作溶剂、乳化剂、去垢剂等。下列关于1,4-二氧六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所有原子共平面 B. 与2-甲基丙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C. 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醚键 D. 可以由乙二醇脱水生成
4. 有机物R是一种有机消毒剂,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有机物R的分子式为C10H18O B. 有机物R与丙烯醇属于同系物
C. R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D. R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
5. (盐城一中、大丰中学等四校学情调研)某药物的合成“片段”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Y、Z的含碳官能团种类相同
B. X、Y均可以与钠反应
C. Y转化为Z的条件是NaOH醇溶液、加热
D. 1 mol Z与H2发生加成反应时,最多消耗5 mol H2
6. (南通海安高级中学月考)一种调味香精是由M、N、Q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三种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互为同分异构体
B. 所有碳原子均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C. 等质量的三种物质分别与足量H2反应,消耗H2的质量相同
D. 与HBr发生加成反应均只能生成一种产物
7. (徐州铜山期中)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 分离方法
A 苯(甲苯) 酸性KMnO4溶液、NaOH溶液 分液
B 乙烷(乙烯) 酸性KMnO4溶液 洗气
C 乙酸乙酯(乙酸) NaOH溶液 分液
D 苯(苯酚) 浓溴水 过滤
8. (南通中学期中)下列有关溴水的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
A. 除去苯中的苯酚:加入浓溴水后过滤
B. 鉴别乙醇、直馏汽油、裂化汽油:各取液体少许,加入溴水,振荡,静置,观察现象
C. 检验中的碳碳双键:加入足量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水浴加热,待反应充分后加入溴水,若溴水褪色,则证明有碳碳双键
D. 探究溴水与乙醛发生有机反应的类型:向溴水中加入足量乙醛溶液,检验褪色后溶液的酸碱性,若为酸性,则说明发生了氧化反应
9. (南京宁海中学期末)有机物Z是合成药物的中间体,Z的合成路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1 mol X最多能与2 mol NaOH反应
B. Y可以发生取代、氧化、加聚反应
C. 化合物Y存在顺反异构
D. Z与足量H2加成后,分子中含有6个手性碳原子
10. (南通海安开学考试)某研究小组在铑催化的研究区域成功实现对映选择性烯丙基膦化反应,如图所示(-Ph代表苯基,-Mc代表甲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A. 乙分子中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
B. 甲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 丙存在顺反异构体
D. 用酸性KMnO4溶液可以证明甲含有碳碳双键
11. (扬州邗江期中)一种药物中间体(Z)的部分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合物X转化为化合物Y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B. 化合物Y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消去反应
C. 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化合物Y和Z
D. 化合物Z与足量H2完全加成后的产物中含4个手性碳原子
12. (盐城中学月考)真菌聚酮(X)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一定条件下可分别转化为Y和Z。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的分子式为C18H26O5
B. X、Y和Z均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且均有气体生成
C. X、Y和Z中均不含手性碳原子
D. 等物质的量的X、Y和Z分别与足量的H2反应,消耗的H2物质的量之比为1∶1∶1
13. (盐城一中、大丰中学学情调研联考)羟甲香豆素(丙)是一种治疗胆结石的药物,部分合成路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羟甲香豆素)
A. 一定条件下,丙能与甲醛发生缩聚反应
B. 一定条件下,乙可被氧气氧化为含醛基的物质
C. 一定条件下,1 mol乙最多能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 1 mol甲与足量Br2的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2 mol Br2
二、 非选择题:共2小题。
14. (镇江开学考试)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有机物A的结构和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通过质谱分析仪测定得有机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6。
实验二:1.66 g有机物A完全燃烧后,生成3.96 g CO2和0.90 g H2O。
实验三:用红外光谱分析得知有机物A中含有、—COOH和—OH。
实验四:A的1H核磁共振谱图显示六组峰,且峰面积比为3∶2∶2∶1∶1∶1。
(1) 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 。
(2) 有机物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的反应有 (填字母)。
a.消去反应 b.氧化反应 c.加聚反应 d.加成反应
(3) 有机物A在浓硫酸作用下可生成多种产物。其中一种产物B能和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则B的结构简式为 。另一种产物C是一种六元环状酯,则C的结构简式为 。
(4) 写出A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淮安郑梁梅高级中学月考)化合物F是有机合成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流程图如下:
(1) 化合物A中所有原子是否一定共面: (填“是”或“否”)。
(2) B→C的反应类型为 。
(3) 化合物D的分子式为C10H14O2,写出D的结构简式: 。
(4) B和乙醇反应的产物为G(C11H12O3),写出满足下列条件G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水解产物之一遇FeCl3溶液显紫色;
②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5) 已知:,以和丙二酸[CH2(COOH)2]为原料制备化合物,写出相应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
专题4 检测卷
1. C 生活常用调味品料酒和食醋的主要成分分别为乙醇和乙酸,A正确;乙酸和乙醇常温下为液体,而乙烷、乙烯为气体,B正确;乙醇被氧化为乙酸,乙酸燃烧生成CO2和H2O,均属于氧化反应,但乙酸不能发生消去反应,C错误;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催化下可发生酯化反应,D正确。
2. D 乙醇的官能团为羟基,羟基不带电,故其电子式为,A错误;丙烯的键线式:,B错误;对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C错误。
3. A 分子中含有4个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A错误;1,4 二氧六环与2 甲基丙酸的分子式均是C4H8O2,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B正确;根据结构简式可判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醚键,C正确;2分子乙二醇(HOCH2CH2OH)发生分子间脱水可以生成1,4 二氧六环,D正确。
4. B 根据R的结构可知其分子式为C10H18O,A正确;R中存在环状结构,丙烯醇是链状结构,二者不属于同系物,B错误;R中含有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C正确;R中含有羟基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D正确。
5. B X中含有羟基和羧基,Y中含有羟基和酯基,Z中含有酯基和碳碳双键,所以含碳官能团种类不同,A错误;羟基和羧基可以与Na反应,X中含有羟基和羧基,Y中含有羟基,B正确;Y转化为Z为醇的消去反应,反应条件为浓硫酸、加热,C错误;Z中1 mol苯环消耗3 mol氢气,1 mol碳碳双键消耗1 mol氢气,故1 mol Z最多消耗4 mol氢气,D错误。
6. D 三种物质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A正确;三种物质均含有与3个碳原子相连的饱和碳,所有碳原子均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B正确;三种物质分子中均含一个碳碳双键,且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故等质量的三种物质最多消耗H2的质量相同,C正确;所含碳碳双键均不对称,与HBr发生加成反应均能生成两种产物,D错误。
7. A 苯不能和酸性KMnO4溶液、NaOH溶液反应,甲苯能够和酸性KMnO4溶液反应生成苯甲酸,苯甲酸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苯甲酸钠,然后通过分液进行分离,A正确;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引入新杂质,应选溴水、洗气,B错误;乙酸、乙酸乙酯均与NaOH反应,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应选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C错误;苯酚与溴单质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2,4,6 三溴苯酚会溶于苯,不能通过过滤除去,应加入足量NaOH溶液,然后分液,D错误。
8. B 除杂时应能将杂质除去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苯中含有少量苯酚,加入浓溴水,苯酚和溴水反应生成2,4,6 三溴苯酚和溴化氢,2,4,6 三溴苯酚和过量的溴都能溶于苯,无法过滤,得不到纯净的苯,引入新的杂质,不能用来除杂,应加入NaOH溶液后分液,A错误;直馏汽油色层在上,水在下,裂化汽油能使溴水褪色最终得到分层的2层无色液体,乙醇与溴水互溶,B正确;水浴加热没有酸化,待反应充分后加入溴水,溴水与过量的碱反应而褪色,无法证明有碳碳双键,C错误;乙醛发生取代(生成HBr)或氧化(生成CH3COOH)反应,均使反应后溶液显酸性,D错误。
9. D X中的酚酯基能和NaOH反应,故1 mol X最多能与2 mol NaOH反应,A正确;Y中苯环上的H可以被卤素原子、硝基、磺酸基等取代,含有羧基能发生酯化、成肽等取代,含碳碳双键易发生氧化反应、加聚反应,B正确;Y中形成碳碳双键的两个C均连有两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存在顺反异构,C正确;如图,Z与足量H2加成后,分子中含有5个手性碳原子,D错误。
10. A 根据手性碳原子的定义以及乙的结构简式,与—OH、—Mc所连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乙分子中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A正确;根据甲的结构简式,甲中不含酚羟基,因此甲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B错误;根据丙的结构简式,丙中碳碳双键上有一个碳原子连有相同的氢原子,不存在顺反异构,C错误;甲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和羟基,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此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证明甲中含有碳碳双键,D错误。
11. A 化合物X上CH3COO—邻位碳上的H与CH3CO—相互取代转化为化合物Y,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A正确;化合物Y中碳氟键、酚羟基有邻位上的H能发生取代反应,苯环、羰基能发生加成反应,含有酚羟基能发生氧化反应,但不能发生消去反应,B错误;Y中含有酚羟基、Z中含有碳碳双键,均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化合物Y和Z,C错误;化合物Z与足量H2完全加成后的产物中含5个手性碳原子,D错误。
12. A X分子中碳、氢、氧原子数分别为18、26、5,故分子式为C18H26O5,A正确;Y分子中含有—COOH,表现出羧酸的性质,能够与Na2CO3反应且生成CO2气体,而X、Y、Z分子中的酚羟基与Na2CO3反应生成NaHCO3,B错误;手性碳原子是连有四个不同基团的碳原子;Z分子中右侧六元环上正上方碳为手性碳,C错误;苯环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X、Y中羰基能和氢气加成,而酯基、羧基、酚羟基不会和氢气反应,故等物质的量的X、Y和Z分别与足量的H2反应,消耗的H2物质的量之比为4∶4∶3,D错误。
13. B 丙分子中含有酚羟基,且与酚羟基相连碳的邻位碳上有氢,可以和甲醛发生酚醛缩聚,A正确;乙中连接羟基的碳上没有氢不能被催化氧化为醛基,B错误;乙中含有一个苯环可以和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C正确;连接羟基的邻位和对位都能和溴水反应,一个位置需要1 mol Br2,故最多消耗2 mol Br2,D正确。
14. (1) CCH3OHCOOH
(2) abd
(3)
(4) +2Na―→+H2↑
解析:3.96 g CO2的物质的量为=0.09 mol,n(C)=0.09 mol,m(C)=1.08 g;0.90 g H2O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n(H)=0.1 mol,m(H)=0.1 g;故含有m(O)=1.66 g-1.08 g-0.1 g=0.48 g,n(O)=0.03 mol;故N(C)∶N(H)∶N(O)=0.09 mol∶0.1 mol∶0.03 mol=9∶10∶3,最简式为(C9H10O3)n,有机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6,则166n=166,n=1,故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9H10O3。(1) 用红外光谱分析得知有机物A中含有、—COOH和—OH,A的1H核磁共振谱图显示六组峰,且峰面积比为3∶2∶2∶1∶1∶1,故应该还有一个甲基,符合条件的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2) 有机物含有羟基、羧基,分子中含有羟基且与羟基相连的碳的相邻的碳上有氢原子,能发生消去反应,a正确;该物质可以燃烧,燃烧属于氧化反应,b正确;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不能发生加聚反应,c错误;分子中含有苯环,能发生加成反应,d正确。(3) 有机物A在浓硫酸作用下可生成多种产物。其中一种产物B能和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则B含有碳碳双键,应该为A发生消去反应而得,故B的结构简式为;另一种产物C是一种六元环状酯,则为两分子A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环酯,故C的结构简式为。
15. (1) 否
(2) 还原反应
(3)
(4) 或
(5)
解析:A和丙二酸[CH2(COOH)2]、C5H11N反应生成B,B和LiAlH4、四氢呋喃反应生成C,C在一氯甲烷、KOH作用下反应生成D,D催化氧化生成E,E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F。(1) 化合物A的苯环中原子共平面,醛基共平面,碳碳单键可以旋转,因此A中所有原子不一定共面。(2) B中的羧基被LiAlH4还原为羟基,碳碳双键被还原为碳碳单键,即发生了还原反应。(3) 化合物D的分子式为C10H14O2,C到D发生取代反应,因此D的结构简式为。(4) B和乙醇反应的产物为G(C11H12O3),G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满足下列条件:①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水解产物之一遇FeCl3溶液显紫色,则不含有醛基,水解后的产物含有酚羟基;②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说明有对称性。据此写出结构简式。(5) 和氢氧化钠醇溶液发生消去反应生成,根据信息在臭氧、锌、水作用下反应生成,在丙二酸[CH2(COOH)2]、C5H11N作用下反应生成,再与LiAlH4、四氢呋喃反应生成,催化氧化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