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3课出师表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疲弊(bì) 陛下(bì) 恢弘(hóng) 驽钝(nú)
B.裨补(bì) 阙漏(quē) 咨诹(zōu) 崩殂(zǔ)
C.猥自(wěi) 行阵(xíng) 陟罚(zhì) 臧否(pǐ)
D.归咎(jiù) 夙夜(sù) 忠谏(jiàn) 菲薄(fēi)
2.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B.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C.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D.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崩殂:____________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诚F:_____________
秋:______________
(3)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内:______________
(4)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外:______________
(5)盖追先帝之殊遇 追:______________
殊遇:____________
(6)以光先帝遗德 光:______________
(7)恢弘志士之气 恢弘:____________
(8)不宜妄自菲薄 薄:______________
(9)引喻失义 引喻:____________
义:______________
(10)陟罚臧否 陟:______________
罚:______________
臧:______________
否:______________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义
(1)诚宜开张圣听
古义:__________ 今义:指商店等设立后开始营业
(2)不宜异同
古义:__________ 今义: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
(3)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义:__________ 今义:极端地憎恨或悔恨
(4)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__________ 今义:言行恶劣,不道德
(5)由是感激
古义:__________ 今义:感动并产生谢意
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原意为:奸诈、奸邪,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
②此皆良实
原意为:善良、诚实,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
③优劣得所F
原意为:好的坏的,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
④攘除奸凶F
原意为:奸邪凶恶,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
6. 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诚宜开张圣听 帝感其诚
B. 引喻失义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C. 志虑忠纯 匹夫不可夺志也
D. 至于斟酌损益 香远益清
7. 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云归而岩穴暝
B.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更有痴似相公者
C. 悉以咨之 立天下之正位
D.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万钟于我何加焉
8. 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第5段将先汉“兴隆”和后汉“倾颓”作对比,并以桓帝、灵帝昏庸误国为告诫,由远及近,简洁有力地论证了“亲贤远佞”的利弊。
B. 文章第二部分以“臣本布衣”起笔,叙作者生平而直言伐魏的意义,进而表明自己“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决心,慷慨深沉,动人心魄。
C. 文中作者一直使用“布衣”“卑鄙”“驱驰”“谨慎”等自贬、自谦的词语形容自己,在轻描淡写中自然流露出自矜自持、自我肯定。
D. 本文语言质朴,情真意恳,多次提及“先帝”,是为了训斥并告诫后主一定要深追先帝遗德,效法先帝,知人善任,成就先帝未竟的大业。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3). 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4).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10、默写。
(1)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
(2) , ,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3)《出师表》中表明作者无意于功名利禄的句子是: , 。
(4)《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 。
(5)《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 , ”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④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⑦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⑧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依、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⑨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以光先帝遗德( )
⑵陟罚臧否( )
(3)先帝不以臣卑鄙( )
⑷遂许先帝以驱驰 (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一段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为全篇议论张本。
B.选文第二段中“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一句强调依法办事
C.选文第三段和第四段提出亲贤远佞的建议
D.选文以议论为主,寓情于议,在谈论形势、方针、政策和历史经验教训中贯穿一条明显的抒情线索。
14. 先帝深知诸葛亮“谨慎”,请结合课文说说诸葛亮的“谨慎”体现在哪些方面。
梁衡《武侯祠:一千七百年的沉思》中写道:“我默读着‘临表涕零,不知所言’,看那墨痕如涕如泪,笔锋如枪如戟,我听到忠臣遥隔九百年的灵魂共鸣。”《出师表》见证了诸葛亮的“忠”,说说课文中哪些具体内容能体现他的“忠”。
(二)阅读系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
二十一年①春正月,夷进攻威远、靖远诸台。守者羸兵数百,公②遣将恸哭请师,无应者。初,公之以海运入都也,时从故人饮酒肆中……已而叹曰:“丈夫受国恩有急死耳!终不为妻子计。”公老母年八十余,长子奎龙,吴淞参将,前卒。幼子先遣归。及是,乃缄一匣寄家人,坚不可开。公死后启视,则堕齿数枚,旧衣数袭而已。公既自度众寡不敌而援绝,乃决自为计,住靖远台,昼夜督战。已而夷大 ③奄至,公率游击麦廷章奋勇登台大呼,督厉士卒,士卒呼声撼山。海水沸扬,杳冥昼晦,自卯至未,所杀伤过当,而身亦受数十创,血淋漓,衣甲尽湿。
(节选自鲁一同《关忠节公家传》)
[注]①二十一年: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②公:关天培,清末将领。③ :舰队。
16.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臣本布衣 布衣:_________________
(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顾:___________________
(3)终不为妻子计 计:___________________
(4)公既自度众寡不敌而援绝 度:___________________
17.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需要断句,请在相应位置用“/”标出。
丈 夫 受 国 恩 有 急 死耳!
1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2)公遣将恸哭请师,无应者。
19. 诸葛亮和关天培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质?请结合【甲】【乙】文段概括并简要分析。
(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彭玉麟谕子
余近日以军务倥偬①,寝食不安。吾家本诗礼门阀②,勤与朴为余处世立身之道,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余虽在军中,尚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看后,用朱笔圈批,日必了此功课为佳。偶遇事冗③,虽明日补书补看亦不欢,故必忙里偷闲而为之。然此策尚下,故必早起数时以为之。决不肯今日耽搁,谓有明日可补;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选自《清代四名人家书》,有删改)
【注释】①倥偬(kǒng zǒng):事多,繁忙。②门阀:名门贵室。③事冗:事务繁忙复杂。
20.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寝食不安( )
(2)然此策尚下( )
(3)早起数时以为之( )
(4)今日预为( )
21.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如 是 者 数 年 未 尝 间 断 亦 无 所 苦
22. 文中指出读书可以传承“___________”家风,培养“_____________”品质。
23. 文中有多种读书方法值得我们借鉴,试找出相关语句并概括读书方法。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
答案
1、A 2.C 3.(1)指帝王之死 (2)确实,实在 时候 (3)朝廷 (4)这里指疆场 (5)追念 特殊的礼遇 (6)发扬光大 (7)发扬,扩展(8)看轻 (9)称引、譬喻 道理 (10)提拔、晋升 处罚 赞扬 批评 4.(1)扩大 (2)这里指不同 (3)痛心、遗憾 (4)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5)感奋激发 5.①奸邪事情 ②忠良诚实的人 ③德才高低的人 ④奸邪凶恶的人 6.C 7.B 8.D 9.(1). 这真是处在万分危急、存亡难料的时候。
(2). 绝不应随意地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从而堵了忠诚进谏的道路。
(3). 事情无论大小,都要询问他的意见,就一定能够使行伍团结和睦,德才高低的人各有合适的安排。
(4). 亲近贤臣,远避小人,这是西汉所以能够兴盛的原因。
(5). 亲近小人,远避贤臣,这是东汉所以衰败的原因。
10、(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亲贤臣 远小人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3)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4)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5)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
11.(1)发扬光大 (2)奖惩 (3) 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4)奔走效劳
12.(1)只求在乱世中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
(2)应当鼓励和统率全军,北伐平定中原地区。我希望竭尽自己低下的才能,消灭奸邪势力,复兴汉朝王室,回到原来的国都。
13.C
14、接受先帝遗命以来,日夜担忧,怕先帝托付的大任没有效果,从而损害先帝的英明;出师北伐之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觉得已经具备了出师北伐的先决条件,才上表出师;北伐之前明确各方面责任,严于律己,严格要求朝廷诸臣,并向后主提出希望。
15、①向后主提出了三条建议。②诸葛亮想要以对刘禅的尽心来报答先帝。③从政治、军事两方面向刘禅推荐了很多得力人才。④回忆和先帝谈论先汉、后汉的事情,着重激励后主必须亲贤远佞。
16、①. 平民 ②. 拜访 ③. 考虑 ④. 估计
17. 丈夫受国恩/有急/死耳!
18. (1)自那时以来(已有)二十一年了。
(2)关天培派遣将领痛哭着求救兵,没有人答应。
19. 勇于担当,忠诚报国。诸葛亮、关天培都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勇担重任。诸葛亮鞠躬尽瘁,兴复汉室;关天培舍生取义,保家卫国。
20、(1)安稳 (2)计策 (3)几,几个 (4)事先
21、如 是 者 数 年 /未 尝 间 断 /亦 无 所 苦
22、诗礼 勤朴
23、(1)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 定量读书 (2)用朱笔圈批 圈点批注
(3)决不肯今日耽搁,谓有明日可补;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 定时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