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朗读指导
别董大
唐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伴读音乐
朗读指导
赠汪伦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伴读音乐
芙蓉楼送辛渐
(送别诗)
唐 王昌龄
王昌龄
王昌龄曾在朝廷为官,为人刚正不阿,为官清廉,却屡遭奸倭小人诋毁诬陷,被两次贬官,但他始终不肯向恶势力屈服,顽强斗争,直到“安史之乱”时被濠州刺史杀害。他一生壮志未酬,这首诗是他第二次被贬时所作。
默读古诗,结合注释,寻找相关信息。
默读古诗,梳理要点
送别时间:
送别地点:
送别人物:
天气:
平明
芙蓉楼
王昌龄→辛渐
寒雨
再读古诗
自己练习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再读古诗
回忆方法
理解古诗的方法:
借助注释
拆字组词
借助插图
联系生活实际
疏通诗意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
用玉石制成的壶。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再读古诗
寒 雨 连 江 夜 入 吴,
平 明 送 客 楚 山 孤。
凄凉
愁苦
孤独
寂寞
洛 阳 亲 友 如 相 问,
一 片 冰 心 在 玉 壶。
冰清玉洁
高洁
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南朝]鲍照《代白头吟》
离心何所赠,自有玉壶冰。
——[初唐]骆宾王《送别》
洛 阳 亲 友 如 相 问,
一 片 冰 心 在 玉 壶。
朗读指导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伴读音乐
拓展阅读
芙蓉楼送辛渐 (其二)
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除越深。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再见/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能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芙蓉楼送辛渐》,能默写这首诗。
能理解“洛阳好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意思。
感受诗人洁身自好、高洁的精神品质。
教学过程
导入。
1.背诵古诗。
师:“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自古以来就是最永恒、最凄美的话题。多少文人墨客曾一度泼墨挥毫,成就了一篇篇美文佳作。光是古诗就数不胜数。有踏歌送别诗,有折柳送别诗,还有饮酒送别诗。你还记得我们学过的离别诗吗?
预设1.《赠汪伦》
预设2.《别董大》
2.引出诗题。
师:今天舒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一首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
生齐读课题两遍
师板书:芙蓉楼送辛渐 送别诗
过渡:这首诗的作者是(王昌龄)
3.介绍诗人。
师:王昌龄,唐朝著名边塞诗人,上学期我们学过王昌龄的哪首诗?
(1)《出塞》(全班背诵)
(2)了解诗人的经历。
王昌龄曾在朝廷为官,为人刚不阿,为官清廉,却屡遭奸倭小人诋毁诬陷,被两次贬官,但他始终不肯向恶势力屈服,顽强斗争,直到“安史之乱”时被濠州刺史杀害。他一生壮志未酬,这首诗是他第二次被贬时所作。
默读古诗,梳理要点。
过渡:那这首又写了王昌龄怎样的离别情怀呢?请你默读古诗寻找相关信息。
师板书
送别时间:平明
送别地点:芙蓉楼
送别人物:王昌龄→辛渐
天气:雨天
过渡:芙蓉楼究竟在哪儿?送别两人会说什么?王昌龄的心情又如何?……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诗句中,我们仔细去品读这首离别诗吧。
再读古诗,指导朗读。
朗读古诗。
(1)自由读古诗。【出示要求】
师:自己练习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全班齐读。
师:舒老师来检查一下你们读得怎么样。
(3)指导朗读:读出节奏,读流畅。
师范读前两句,生仿读后两句。
师:七言绝句节奏停顿一般是,二二三。
师: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生:洛阳/好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师:谁来试试?
(4)指名读。
(5)全班读。
2.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1)回忆理解古诗的方法。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理解诗句的意思吧!谁还记得我们学过的理解古诗的方法。
师板书 【出示课件】
预设:借助注释
拆字组词
联系生活实际
(2)分组讨论。
师:现在请同学们分小组,用这些方法,试着去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3)学生汇报交流情况。(2-3人)【出示图片】
师:请小组派代表来一句一句的说一说。
(4)师总结:
连绵不断的冷雨,下得很大,让江面升了浓雾,带给人无边的寒冷,在这凄风冷雨的夜晚,谁要到哪里去?
生:辛渐要到洛阳去。
师:辛渐远行,好朋友王昌龄当然要去送别。他们会说些什么?
预设:辛渐啊,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向你询问我的情况,请你一定要告诉他们,一片冰心在玉壶。
要点:“冰心”: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借助注释)
“玉壶”:用玉石制成的壶。(联系生活实际)
过渡:理解了诗句的意思,我相信你们能够把诗人依依不舍的情感读出来了。
3.全班齐读古诗
四、再读古诗,体会情感。
1.学习“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1)寻找离别景。
师: “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 请你在诗中标注出来。
要点:雨、江和楚山。【出示课件】
(2)感悟离别情。
思考:王昌龄将送别好友辛渐的离愁别绪,藏于这些景物中,请到诗句里找一找,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
从“寒”字看出,秋雨连江,漫天的雨就是他愁苦的泪水。“夜”幕之中,更显凄清,离愁更浓。(凄凉、愁苦)师板书
第二种是孤独离情。请到诗句里找一找。
生:从“孤”字看出。(孤独、寂寞)师板书
师:楚山非人,怎会孤独
好友辛渐远去,孤零零的王昌龄对着孤零零的楚山,相看两不厌的,只有楚山!诗人感觉自己“孤”零零的,所以他感到楚山也“孤”零零。
(3)练习朗读。
点拨:诗人融情于景。朗读诗句时,声音稍低,语调平缓,读出依依惜别及孤独之感。齐读这两句
过渡:这首诗如果只流于送别之情,也不会成为千古绝唱。诗人在诗中还表明了自己的心志,初心不改。
2.学习“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读懂内心志。
师:其实呀,“冰心”“玉壶”都是比喻。猜猜,比喻什么 请看一组图片。
要点:“冰心”比喻心地光明,冰清玉洁。
“玉壶”比喻高洁。
(2)讲解“冰心”“玉壶”的典故。
讲解:王昌龄之前,“冰心”“玉壶”就已被人写进诗中。【课件出示】
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南朝]鲍照《代白头吟》
译:人像垂下的红丝绳一样耿直,像玉壶里的冰一样清透。
离心何所赠,自有玉壶冰。
——[初唐]骆宾王《送别》
译:离别的时候心里拿什么赠送给你,我这自有如装在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的真情。
思考:鲍照用“玉壶冰”比喻清透的人品,骆宾王用“玉壶冰”比喻纯洁的真情。而“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则表现了王昌龄怎样的精神品格呢
预设:冰清玉洁、高洁
(1)指导朗读这两句诗。
总结:这是诗人的心声,同学们要读出叮咛和嘱托的意味,读出诗人依依不舍的情怀。
3.指导读诗诵诗。
(1)齐读古诗。
师:再来读读这首送别诗,读出诗人的离愁,更要读出诗人高洁的精神品格。
(2)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
五、拓展阅读,感受心境。
芙蓉楼送辛渐 (其二)
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称被除越深。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芙蓉楼送辛渐》。
2.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七、板书设计。
芙蓉楼送辛渐(送别诗)
送别人物:王昌龄→辛渐
送别时间:平明
送别地点:芙蓉楼
天气:雨天
寒 :凄凉、愁苦
孤 :孤独、寂寞
“冰心”比喻冰清玉洁。
“玉壶”比喻高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