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
扬州市江都国际学校 毕老师组编
一、 基础达标 24分
1、 下列加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
A .归省 反省 省市 自省 B. 相当 互相 照相 旺相
C .行辈 银行 行当 行列 D. 称呼 对称 称赞 称职
2、依据课文内容填词 (2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 )在这水气里。淡黑的( )的连山,仿佛是( )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还以为船慢。
3、 下列文学常识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鲁迅,原名周树人,现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
B.《端午日》的作者是现代作家沈从文,其代表作是小说《边城》。
C.刘绍棠是当代作家,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浓郁的地方特色,被称为“乡土文学”。
D.艾青是享有世界声誉的我国现代诗人,其代表诗作是《大堰河——我的保姆》。
4、在诗句的后面写出所涉及的历史人物、风俗或传统节日。(4分)
(1)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
(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4)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
5.默写。(12分)
①今夜月明人尽望, 。(《十五夜望月》)
②青山有幸埋忠骨, 。(杭州岳墓对联)
③海纳百川, ; , 。(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
④谁道人生无再少? 。(《浣溪沙》)
⑤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十五夜望月》中诗人由月宫的凄清,引 ( http: / / www.21cnjy.com )入怀人之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表达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的美好祝愿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将下面尚未完成的“读书文摘卡”制作完整。(2分)
读书 文 摘 卡
书 名:《汤姆索亚历险记》 作 者:
主要故事内容:
最欣赏的人物及理由:
二、阅读理解(共36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7~9题。(8分)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 ( http: / / www.21cnjy.com )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词中直接写明月 (2分)
8. “起舞弄清影”中的“弄”字用得好在哪里?(2分)
9. 指出下面词语或句子所表达的情感。(4分)
(1)“何事长向别时圆”中的“何事”表达的情感: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情感:
(二)阅读《社戏》选段,完成10~12题。(9分)
社戏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 ( http: / / www.21cnjy.com )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0.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说说作者从什么角度写景,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
11.第2段写“我”在夜行途中的感受,哪些词集中体现了“我”的感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3分)
12.“……横笛,宛转,悠扬,使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句中的“他”指代什么?这里描写的心境与第一段描写的有什么不同?(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3~17题。(19分)
市声拾趣
我也走过不少的南北码头,所听到的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贩吆唤声,没有任何一地能赛过北平的。北平小贩的吆唤声,复杂而谐和,无论其是昼是夜,是寒是暑,都能给予听者一种深刻的印象。虽然这里面有部分是极简单的,如“羊头肉”“肥卤鸡”之类。可是他们能在声调上,助字句之不足。至于字句多的,那一份优美,就举不胜举,有的简直是一首歌谣。例如夏天卖冰酪的,他在胡同的绿槐荫下,歇着红木漆的担子,手扶了扁担,吆唤着道:“冰激凌,雪花酪,桂花糖,搁得多,又甜又凉又解渴。”这就让人听着感到趣味了。又像秋冬卖大花生的,他喊着:“落花生,香来个脆啦,芝麻酱的味儿啦。”这就含有一种幽默感了。
也许是我们有点主观,我们在北平住久了的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总觉得北平小贩的吆唤声,很能和环境适合,情调非常之美。如现在是冬天,当早上的时候,黄黄的太阳,穿过院树落叶的枯条,晒在人家的粉墙上,胡同的犄角儿上,兀自堆着大大小小的残雪。这里很少行人,两三个小学生背着书包上学,于是有辆平头车子,推着一个木火桶,上面烤了大大小小二三十个白薯,歇在胡同中间。小贩穿了件老羊毛背心儿,腰上来了条板带,两手插在背心里,喷着两条如云的白气,站在车把里叫道:“噢……热啦……烤白薯啦……又甜又粉,栗子味。”当你早上在大门外一站,感到又冷又饿的时候,你就会因这种引诱,要买他几大枚白薯吃。
在北平住家稍久的人,都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这么一种感觉,卖硬面饽饽的人极为可怜,因为他总是在深夜里出来的。当那万籁俱寂、漫天风雪的时候,屋子外的寒气,像尖刀那般割人。这位小贩,却在胡同遥远的深处,发出那漫长的声音:“硬面……饽饽哟……”我们在暖温的屋子里,听了这声音,觉得既凄凉,又惨厉,像深夜钟声那样动人,你不能不对穷苦者给予一个充分的同情。
其实,市声的大部分,都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给人一种喜悦的,不然,它也就不能吸引人了。例如:炎夏日子,卖甜瓜的,他这样一串的吆唤着:“哦!吃啦甜来一个脆,又香又凉冰激凌的味儿。吃啦,嫩藕似的苹果青脆甜瓜啦!”在碧槐高处一蝉吟的当儿,这吆唤是够刺激人的。因此,市声刺激,北平人是有着趣味的存在,小孩子就喜欢学,甚至借此凑出许多趣话。例如卖馄饨的,他吆喝着第一句是“馄饨开锅”,声音宏亮,极像大花脸喝倒板,于是他们就用纯土音编了一篇戏词来唱:“馄饨开锅……自己称面自己和,自己剁馅自己包,虾米香菜又白饶。吆唤了半天,一个子儿没卖着,没留神饶去了我两把勺。”因此,也可以想到北平人对于小贩吆唤声的趣味之浓了。 (张恨水/文)
13.根据文意,北平吆唤声有什么特点?请用原文回答。(3分)
14.文中的景物描写和吆喝声相得益彰,请任选一处,说说其妙处。(4分)
15.请你赏析下面句子的艺术特点。(4分)
冰激凌,雪花酪,桂花糖,搁得多,又甜又凉又解渴。
16. 在萧乾的《吆喝》一文中也写到了硬面饽饽的叫卖声,说说这两种叫卖声有何不同。(4分)
从吆喝来说,我更喜欢卖硬面饽饽的:声音厚实,词儿朴素,就一声“硬面——饽饽”,光宣布卖的是什么,一点也不吹嘘什么。
17.文章题目是“市声拾趣”,结合具体例子说说吆唤声的趣味表现在何处?(4分)
四、写作(40分)
18.命题作文:《我会记得__________》
记忆是阵阵花香,带来往事的香甜,在你的记忆中一定有值得珍藏的往事,写下来,让记忆成为永恒。
要求:1.诗歌除外,文体不限;2. 600字左右;3.作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所在地地名、校名等信息。
提示:1.撷取生活中点滴的珍贵,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2.把字写工整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参考答案:
1. C
2. 朦胧 起伏 踊跃
3. A
4 (1)屈原 端午节 划龙舟等(2)重阳节 登高 (3)清明节 扫墓(4)春节
5. ⑴不知秋思落谁家 ⑵白铁无辜铸佞臣⑶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 无欲则刚⑷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5)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6)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略。
7.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8. “玩弄、欣赏”的意思,表明舞姿的不断变化,使人想象到舞姿的美妙。
9.示例: ⑴不能和亲人团聚的惆怅 ⑵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乐观旷达的情怀
10.“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作者从视觉的角度写景,不仅写出船行的速度快,更衬托出“我”看社戏的迫切心情。
11.“沉静”“自失”。“我”当时的心情非常愉快——马上就要看到社戏了,更主要的是途中的优美景致使“我”陶醉了。
12.指代宛转、悠扬的笛声。第1段表达“我”急于看到社戏的急切心情。第2段表达“我”被笛声、景色陶醉的轻松愉悦的心情。
13.北平小贩的吆唤声,复杂而谐和,无论其是昼是夜,是寒是暑,都能给予听者一种深刻的印象。
14.景物(环境)描写。突出了吆唤声"很能和环境适合,情调非常之美。
15.既生动形象地说出了做冰激凌所用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材料,又说出了冰激凌的特点——又甜又凉又解渴,勾起了人们无限的食欲。另外这个吆唤声多采用短语,三字一顿,吆唤起来有节奏、有气势,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16.张恨水一文中重在突出叫卖声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漫长悠远,表现对穷苦者的同情。以吆唤声中少有的悲来衬托市声的大部分是喜悦的。萧乾的《吆喝》着重表现吆喝声本身的厚实,词语的朴实。
17.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