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长水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长水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29 14:23:54

文档简介

长水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质量检测(4月)·高二语文 参考答案
1.D【解析】A项于文无据,材料一中“就算你的是‘阳春白雪’吧,这暂时既然是少数人享用的东西”“现在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统一的问题,是提高和普及统一的问题”强调“暂时”和“两者统一”的问题,并非“阳春白雪”就“不能带给人民群众真实的利益,不是好的作品”;B项“取决于这个时代的作品是否反映国家的文化创作水平”强加因果,材料二中“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并没有说取决于“反映国家的文化创作水平”;C项“这些问题都与市场经济大潮相关”错误,材料二提到的文艺创作问题还有创作者自身浮躁等原因,“市场经济大潮”并非唯一原因。
2.A【解析】根据材料一提到的“一切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只有联系群众,表现群众,把自己当作群众的忠实的代言人,他们的工作才有意义”,A项“那么他一定是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过于绝对。
3.C【解析】C项李煜创作的词句“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并没有“使人民群众得到真实的利益”,是“狭隘的功利主义”,不属于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的作品。
4.①群众是文艺创作的根基,艺术价值应以群众利益为衡量标准。②文艺对群众具有引导与提升作用,通过文艺的宣传普及,提高群众的审美水平。(每点2分,共4分;其他答案如果合理也可酌情给分)
5.两者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不同时期的人民群众的需求不同,针对的解决问题也不同。①材料一时期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文艺欣赏水平有限,为了解决文艺创作脱离群众的问题,强调“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要统一,以便更好地向人民群众普及文艺作品。②材料二时期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多样化,审美需求也更加多元,为了创作出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需求,强调优秀作品要不拘一格,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每点3分,共6分;只答总括句1分;不答总括句不扣分;其他答案如果合理也可酌情给分)
6.C【解析】C项“金昌焕勤俭节约,做事细致”错,本文刻画的金昌焕是一个自私、无耻的人,“不顾文告是否过期”“收集布告栏的空白处”体现的是对他的鄙夷,有钱买肉却无钱买纸;“将它们分门别类,裁剪整齐”足见其无聊,符合“怪”的评价。
7.D【解析】D项“‘鸡毛’是贯穿小说的线索”错误。“鸡毛”不是文章线索,线索需要串联所有情节,而本文只是在最后提到三堆不同颜色的鸡毛。
8.①“鸡毛”不仅仅是指文嫂发现的鸡毛,更是一种象征,它寓指人生中的琐碎之事。通过文嫂丢鸡、发现鸡毛等琐碎事件,反映了生命的苦难和人性的丑恶。②“鸡毛”这个标题具有一定的漫画意味,与金昌焕“鸡毛”的性格特点相契合。暗指金昌焕所有东西都挂着,从不买纸,每天吃块肉的吝啬、自私且遭人鄙弃等特点。(每点2分,共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9.①文嫂热爱生活,积极乐观:文嫂生活艰难,但仍对生活存着希望和美好。即使女婿遭遇车祸,她也不曾绝望,仍坚强过日子,继续劳作。这种乐观的精神贯穿全文,使读者在阅读悲剧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生活的希望和力量。②文嫂家庭的温暖:文嫂生活自给,养鸡喂鸡,洗衣缝被,养活女儿;女婿孝顺,经常带回外地特产,还答应养文嫂一辈子,突出了文嫂家庭的温暖。③人与人之间的善良美好:小说中的人物展现了世道人心的温暖。文嫂尊重学生,洁身自好;联大主事不逼文嫂搬走,还给她建新房,盖鸡窝;许多青年学生毕业前请文嫂挑拣带不走的旧衣物等,都体现了人性中美好的善良和关怀,为小说增添了一抹温情。(每点2分,共6分;其他答案如果合理也可酌情给分)
10.CEG【解析】句意:赵、魏、韩怨恨齐国不与他们联合,必然会向东边进攻齐国。这就是我所说的齐国必有后患,您倒不如迅速派兵与赵、魏、韩三国联合。“三晋怒齐不与己也”中的“齐”既是“怒”的宾语,又是“不与己”的主语,兼语句,语意完整,“也”是句末语气词,其后停顿,在C处断开;“必东攻齐”是省略主语“三晋”的动宾结构,语意完整,其后停顿,在E处断开;“齐必有大忧”主谓宾结构,语意完整,其后停顿,在G处断开。
11.D【解析】A项正确,分别是名词“怜惜、怜悯”和动词“看重、推崇”,意思和用法都不同。B项正确,都是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立自强自”“娱自乐自”;同时,“强、立、娱、乐”都是形容词的使用用法。C项正确,“俯察品类之盛”的“察”译为“察览、观看”,与文中的“察”意思不同。D项错误,分别译为“恢复”和“再次”,意思不同。
12.C【解析】C项“陈轸认为齐国不会步韩、魏的后尘”错,后文说“今齐将近矣”是说秦国灭掉韩魏之后,齐国就要有后患了。
13.(1)希望陛下能怜恤臣的衷情,应许臣微小的心愿,希望刘氏能幸运地(蒙您恩典),(得以)终其余年。(“矜愍”,怜恤;“听”,应许;“庶”,希望,以上各1分;句意1分)
(2)古代王者出兵讨伐,想要匡正天下,建立功业,来使后世得利。(“伐”,出兵讨伐;“正”,使动用法,使……正,匡正;“利”,使动用法使……得利,有利于,以上各1分;句意1分)
14.①他们都站在了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使对方看到了相应做法的合理性。②李密分析了晋武帝暂时同意他不去为官的好处。③陈轸分析了齐王不“以兵合于三晋”的危害。(每点1分,共3分;其他答案如果合理也可酌情给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我俯伏思量,圣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健在的元老、旧臣,尚且蒙受朝廷的怜惜养育,何况臣孤单凄苦,情况更是严重。况且臣年轻时做伪朝的官,历任郎官的衙署,本来就希图官职显达,并不想顾惜名誉与节操。如今我是卑贱的亡国之俘,身份卑微鄙陋至极,过分地受到提拔,荣宠优厚,怎么敢犹疑不决,有非分的愿望呢?只是因为刘氏就像太阳快要落山,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早晨不能想到晚上怎样。臣如果没有祖母的抚育,没有办法活到今天;祖母如果失去了我的奉养,也无法度完她的余生。祖孙二人,相依为命,因此就臣自己的私情而言,不能停止奉养而远离(祖母)。
臣李密今年四十四岁,祖母刘氏今年九十六岁,这样看来臣为陛下尽忠效力的时日长,报答奉养刘氏的时日却很短了。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希望求得奉养祖母以终其天年。臣的辛酸悲苦,不仅是蜀地人士和梁州、益州的长官明明白白知道的,天地神明实在也都看得清清楚楚的。希望陛下能怜恤臣的衷情,应许臣微小的心愿,希望刘氏能幸运地(蒙您恩典),(得以)终其余年。臣活着将不惜性命为国出力,死后也要结草报恩。臣怀着像犬马一样惶恐不安的心情,恭谨地上表章奏闻陛下。
材料二:
秦国攻打魏国,陈轸联络赵、魏、韩三国联合东去齐国,对齐王说:“古代王者出兵讨伐,想要匡正天下,建立功业,来使后世得利。现在齐、楚、燕、赵、韩、魏六国互相激烈地攻打,这是不能建立功业,流传美名的,正好可以使秦国强大而削弱自己,不是六国的上策。真正能颠覆六国的,只有强秦。六国不去担心强秦,却互相攻打,彼此削弱,把双方都交给秦国控制,这是我深为山东六国所忧虑的。诸侯为了秦国互相残杀,可是秦国并不需要用刀;诸侯为了秦国互相煎熬,可是秦国并不提供柴火。为什么秦国就那样聪明,而山东六国就这样愚蠢呢?希望大王明察。
“古代五帝、三王、五霸,他们出兵讨伐,是讨伐昏庸无道之君。现在秦国出兵讨伐诸侯却不是这样,它必然是想要违反古道的。国君一定会受辱而死,百姓一定会被俘而亡。现在韩、魏民众的眼泪从未干过,而齐国的百姓独独不是这样,并不是因为秦国与齐国关系密切,与韩、魏关系疏远,而是因为秦国距离齐国遥远,距离韩、魏更近。现在齐国与秦国的距离就要拉近了!现在秦国想要进攻魏国的绛、安邑,秦国占领了绛、安邑两地之后沿黄河东下,那就会控制黄河两侧,向东进发攻打齐国,攻占齐国后,(秦国的领土)一直延伸到东海,南边将使楚、韩、魏孤立,北边将使燕、赵孤立,(如果南北不能呼应,)齐国就会没有什么办法可想了。希望大王深思熟虑!
“现在赵、魏、韩已经组成联合阵线,恢复了兄弟友好关系,派出了精锐部队驻扎在绛、安邑,这是千秋万世的长远大计。齐国如果不立刻派出精锐部队与三国联合,一定会有后患。赵、魏、韩三国如果联合,秦国一定不敢攻打魏国,一定会南下进攻楚国,楚、秦交战之后,赵、魏、韩怨恨齐国不与他们联合,必然会向东边进攻齐国。这就是我所说的齐国必有后患,您倒不如迅速派兵与赵、魏、韩三国联合。”
齐王敬从他的指教,果真派兵与赵、魏、韩三国联合。
15.C【解析】“突出了诗人空明澄澈的心境”错。颈联“池边转觉虚无尽”中的“虚无尽”并非指诗人心境变得空明澄澈,而是通过池水的空旷浩渺,暗喻诗人对官场生涯的虚无感和无奈,为后文“酩酊归”的解脱做铺垫。
16.①春日美景陶醉:晴日雁飞、春云垂柳等美景,诗人借酒抒发喜爱陶醉之情。②与友人同游欢乐:与同僚同游宴饮,情谊深厚,氛围欢乐,因而畅饮至醉。③暂时解脱官场:州县为官生活无奈,宴饮时光让其暂脱束缚烦恼,借酒沉醉解脱。(每点2分,共6分;其他答案如果合理也可酌情给分)
17.(1)明月半墙 桂影斑驳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3)示例一: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示例二: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写“古人云 死生亦大矣”给1分。标点符号不准确不影响得分)
示例三: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每句1分,共6分,有错字、漏字、多字均不得分)
18.甲:还和茶林混生有关 乙:为了预防虫害(每句2分,共4分;其他答案如果合理且不改变句意也可酌情给分)
19.句子②,应该为:改造成台地式茶园。句子④,应改为:景迈山的古茶林景观;句子⑦,应改为:景迈山古茶林“因祸得福”。(每改对一处得2分,共6分;其他改法合理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②“创造成台地式茶园”搭配不当,“创造”改为“改造”;④语序不当,“景迈山”不是“现代化茶园前茶树种植方式的代表”,“古茶林景观”才是,应改为“景迈山的古茶林景观”;⑦“使得景迈山古茶林‘因祸得福’介词滥用导致主语缺失,应该删去“使得”。
示例:A.屏息静气/屏气凝神 B.绵延不绝/绵绵不断 C.空空如也/一无所有(每空1分,共3分;其他答案合理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A处根据上文“小心翼翼”和下文“尽量避免脚步、气息和全身衣物的悉窣之声惊扰……沉默”可知,此处应该填“屏息静气”等表示“不敢大声呼吸出声”的词语;B处通过上文满目裸露的土块可知,此处应该填“绵延不断”等表示“延续不断”意思的词语;C处通过上文“满满当当”和表转折的“却”字可知,此处应填“空空如也”等与“满满当当”意思相反的词。
21.“蕃”改为“番”;“悉”改为“窸”;“颗”改为“棵”;“伥”改为“怅”(每处1分,共3分,找出任意三处即可)
22.①“高高低低”“大大小小”“宽宽窄窄”“长长短短”生动地写出了土堡、土墩、土壑、土柱的特点,给人以具体形象之感。②连续使用多个叠词和并列短语,具有强调作用,读起来有韵律感,朗朗上口。(每点2分,共4分;其他答案如果合理也可酌情给分)
23.【参考范文】
守得匠心待星河
景德镇的陶工说,上好的青花瓷要在窑火中沉睡三个月,方能在开窑时呈现“雨过天青云破处”的惊世之美;龙泉的铸剑师说,一把能劈开秋霜的宝剑,要在锻铁炉前捶打万次,让火星在时光里慢慢凝结成锋芒。《今胜昔》的漫画正像一帧定格的时光切片,在古今创作的对比中,悄然展开了关于匠心与速成的思辨:真正的传世之作,从不是时间的速朽品,而是岁月在匠人掌心磨出的茧、在笔尖凝成的霜。
历史的星空中,那些闪耀的名字都刻着时光的刻度。曹雪芹在“蓬牖茅椽,绳床瓦灶”中写了十年《红楼梦》,将人生的悲欢酿成“满纸荒唐言”;李时珍踏遍青山三十载,让千万种草木在《本草纲目》中获得永生;徐霞客用三十四年丈量九州山水,让青苔与云雾都在《游记》里有了体温。这些在时光中沉潜的身影,让我们懂得:所谓经典,不过是匠人把自己的光阴熬成了墨,让每个字都浸透岁月的沉香。就像敦煌的画工在幽暗洞窟中一笔一画勾勒飞天,他们未必想到千年后壁画会惊艳世界,但每一道线条里都住着不被时光磨损的认真。
当现代社会的齿轮开始以秒速转动,“两年出四本”的宣言里藏着危险的急躁。某网络作家年均产出三百万字,却在抄袭丑闻中露出急功近利的马脚;某科研团队为追求论文数量,在数据造假中迷失了学术初心。这些现象背后,是把创作当成了流水线作业的谬误——当我们用KPI衡量思想的重量,用字数计算智慧的价值,就像把古琴弦绷在电锯上,永远弹不出《高山流水》的清音;就像景德镇那些为追赶订单而少了火候沉淀的陶瓷,终究只是工业时代的复制品,难有让人心动的温度。
真正的匠心,是对时间的敬畏,对细节的虔诚。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才有了“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兰亭序》;达芬奇画《蒙娜丽莎》,光嘴角的弧度就修改了二十四年,让那抹微笑穿越五个世纪仍在流动。这种“慢”不是效率的反义词,而是对完美的极致追求。就像故宫的文物修复师,用三载光阴补一幅古画,用十年时间磨一把刻刀,他们修复的不仅是文物,更是在快时代里守住一颗不被浮躁灼伤的心。作为高中生的我们,在题海中跋涉时,何尝不需要这样的匠心?那些在错题本上反复推敲的夜晚,在作文稿上数易其稿的清晨,都将会成为时光在我们生命里雕刻的艺术。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无论是“独上高楼”的眺望,还是“衣带渐宽”的坚守,最终都要在“灯火阑珊处”与匠心相遇。当我们羡慕古人笔下的璀璨星河时,不妨以匠心为舟,于岁月的长河中缓缓划行。
【写作指导】这是一道图画式材料作文题。写作时应围绕漫画内容和寓意展开。漫画中,曹雪芹用了10年,“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写成名著《红楼梦》;李时珍花费30年,跋山涉水,写成医药典籍《本草纲目》;徐霞客一生游历,花34年,写成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而当今的某个作家利用“剪刀”与“浆糊”仅用两年时间,就完成了4本书。漫画中还有一个细节,就是第四幅图中散落一地的剪刀、浆糊和纸片,说明他的“写作”是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缺乏原创性的。漫画的标题是“今胜昔”,前三个为“昔”,第四个为“今”。“胜”在何处?显然是胜在“剪刀+浆糊”的手段,用时短,成果多,但无一是经典。一个“胜”字,是褒奖,还是讽刺?
“今胜昔”通常意味着现代超越了过去,代表着进步。然而在这幅漫画中,“今胜昔”却成了一种反讽。它促使我们思考:在追求速度和数量的现代社会,我们是否丢失了对质量和内涵的追求?在创作领域,速度和数量是否真的能够代表进步?我们是否在看似繁荣的创作景象下,忽略了作品的深度和文化价值?
对于这一现象,我们可进一步探究原因:古人写书,耐得住寂寞,坐得冷板凳,以踏实作风、严谨态度、匠心精神,慢工出细活;而今人处于一个喧嚣浮躁、功利实用的物质时代,时间成本更高昂,经受的诱惑更多,因而写作者多有不顾质量、只求速度的习气。由此及彼,我们还可以从著书层面延伸到诸多行业领域,比如读书、做学问、搞科研,加以对举、分析、反思,从而肯定“匠心”“专注”“笃志”“沉潜”等品质的可贵。指出前三幅图中的古人对作品的执着和认真的态度值得我们珍视和学习;结合第四幅图的内容,批判现代社会中部分人的功利和浮躁心态。
【参考立意】
①抵制诱惑,沉心静气做学问;
②身处浮躁时代,葆有工匠品质;
③数量诚可贵,质量价更高;
④保持勤勉本心,切勿急功近利;
⑤一生择一事,慢工出细活;
⑥踏实沉潜专注,方可成就经典。
作文评分标准:
类别分值 审题立意 语言表达 主要特征
一类文:56~60 审题精准,立意深刻或新颖 语言有特色,言近旨远,言简义丰 充分体现题意,能基于材料,紧扣主题形成独到的观点。文章角度选择精当,结构精巧独特。例证和议论精准、灵动、深刻、有层次,情理相互交融,思维品质突出。文体正确,有较强的“身份”意识
二类文:51~55 审题准确,立意清晰,有见识 语言通畅、连贯、言能尽意 能体现题意,基于材料生发观点。文章有亮点,层次分明。观点正确,角度恰当,说理透彻,有逻辑性。文体正确,具有“身份”意识
三类文:46~50 审题基本清楚,立意基本清楚 语言通顺,言能达意 能体现题意的主体内涵,基于材料生发观点。思路清晰,结构完整。观点明确,用例正确,说理清晰。文体正确,具有“身份”意识
四类文:41~45 审题基本清楚,立意基本清楚 语言大致通顺,偶有不尽规范、准确之处 基本能体现题意的主体内涵。观点大致成立,论证不够有力,内在逻辑不够严谨。满足于简单理解材料,或一味举例,缺乏必要的分析论证。文体、“身份”意识不强
五类文:36~40 审题不完整,立意不清晰 语言不够通顺,偶有不尽规范、准确之处 体现了题意的部分内涵。观点大致成立。但整体论证已超出材料和话题范围,且论证不够有力,文章基本是观点加材料。缺乏文体和“身份”意识
六类文:26~35 貌合神离 语言拙劣,多有语病,标点随意 材料理解不当,貌似相关实则无关,写作水平较差。缺乏文体和“身份”意识
七类文:0~25 自说自话 语言粗俗,混乱,基本功差 全然不顾材料,写作水平差。观点和立意与材料完全不沾边,不会论证,没有条理和逻辑。缺乏文体和“身份”意识
其他细则补充:
1.仿作套作扩写(所谓仿作套作:材料老套,在评卷时不断出现),在正常评分的情况下降类评分;三分之二以上篇幅与原作相同,确认为抄袭,最高不得超过10分;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得超过5分;扩写作文题材料者不得及格。
2.写成诗歌的,提交问题卷。
3.完篇而字数不足(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正常评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少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或字数不足600字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不能超过35分(不满100字,0~4分;200字左右,5~8分;300字左右,9~15分;400字左右,16~24分;500字左右,25~29分;600字左右,30~35分)。
4.游戏人生、语言格调低下的“问题卷”,评分最高不得超过29分;凡思想情感庸俗低下,即使切题完,评分最高不得超过17分;如果内容恶俗不堪,评分最高不得超过8分。
5.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一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
6.不写作文题目的,扣2分。长水教育集团2024一2025学年第二学期质量检测(4月)
高二语文
考生注意:
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
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
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十第三单元第9课十《兰亭集序》。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一切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只有联系群众,表现群众,把自己当作群众的忠实的代言人,他们的工
作才有意义。只有代表群众才能教育群众,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如果把自己看作
群众的主人,看作高器于“下等人”头上的贵族,那末,不管他们有多大的才能,也是群众所不需要的,
他们的工作是没有前途的。
我们的这种态度是不是功利主义的?唯物主义者并不一般地反对功利主义,但是反对封建阶级
的、资产阶级的、小资产阶级的功利主义,反对那种口头上反对功利主义、实际上抱着最自私最短视
的功利主义的伪善者。世界上没有什么超功利主义,在价级社会里,不是这一阶级的功利主义,就是
那一阶级的功利主义。我们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我们是以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
最广大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的,所以我们是以最广和最远为目标的革命的功
利主义者,而不是只看到局部和目前的狭阻的功利主义者。例如,某种作品,只为少效人所偏爱,而
为多数人所不需要,甚至对多数人有害,硬要拿来上市,拿来向群众宣传,以求其个人的或狭隘集团
的功利,还要责备群众的功利主义,这就不但侮辱群众,也太无自知之明了。任何一种东西,必须能
使人民群众得到真实的利益,才是好的东西。就算你的是“阳春白雪”吧,这暂时既然是少数人享用
的东西,群众还是在那里唱“下里巴人”,那末,你不去捉高它,只顾骂人,那就怎样骂也是空的。现在
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统一的问题,是提高和普及统一的问题。不统一,任何专门家的最高级
的艺术也不免成为最狭隘的功利主义;要说这也是清高,那只是自封为清高,群众是不会批准的。
(摘编自《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高二语文第1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