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联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联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29 14:24:53

文档简介

参考答案及解析
语文
2024一2025学年度高二年级4月联考
语文参考答案及解析
1.C【解析】“天水一带的葫芦河即因纪念伏羲出生
人通过诗、书法、瓷器制作等传统文化元素的互动,传
而得名”并非闻一多的观点,而是出自传说。
达出他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坚守,说“捡
2.C【解析】“其他地方的伏羲文化遗存相对缺乏历
瓷人“史长新坚守醴陵瓷文化不恰当。
史价值”无中生有。材料原文只说多地存在伏羲历
7.B【解析】此处环境描写没有推动后文情节发展的
史传说及对其崇拜的历史遗存,没有讨论这些遗存的
作用。
历史价值。
8.①史长新为杭州博物馆修补古瓷器,专业能力强,能
3.C【解析】材料二第二段是关于伏羲文化起源地的
识别各时期瓷器的碎片,具有过人才气。②史长新为
论述,认为“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大体上将伏羲文化的
了促进瓷器文化研究发展,不藏私,将捡到的瓷片寄
起源地指向甘肃天水”,只有C项能支撑这一论述。
给外省的地方博物馆同行,具有磊落的胸怀。③他对
4.①距今8000年前后“南稻北粟”二元农业体系初步形
书法艺术有较高的审美能力,一眼看出卫焰生书法有
成。②距今8000多年前应该就已经产生了“观象授
王羲之《兰亭序》帖的风韵,具有独特的审美趋向。
时”的传统。③在8000年前可能已经出现了稳定有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
序的社会。④距今8000年前,中国大部地区出现了
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的情给分》
秩序井然的社会和一定程度的社会分化,产生了较为
9.①表层义:“守窑人”指守护醴陵古瓷窑、名老瓷厂遗
先进复杂的思想观念和知识系统(文化已经初步交
址的人。(2分)②深层义和象征义:“守窑人”指守护
融联结为一个雏形的“早期中国文化圈”)。(每点1
中华工匠文化的文脉和精神的人:(2分)象征所有为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
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而努力的人。(2分)(意思
酌情给分)
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
5.①材料一的角度更宏观,从农业、社会、思想等多方面
给分)
综合论述中华文明起源的基础形态。(3分)②材料
10.DFH(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
二的角度相对微观和具体,以伏羲这一特定文化代表
给分)
事物为切入点,讨论其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地位和作
【解析】原句标点:诸伶出入宫掖,侮弄缙绅,群臣愤
用。(3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
嫉,莫能出气。
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11,B【解析】意思不相同,“三径就荒”的“就”意思是
6.D【解析】A.“更是因为‘陶'有快乐之意”错,从原
“接近、将要”。A项“书积几案,一不报”的“报”意
文句式看,史长新喜爱该店名原因的儿个短句是并列
思是“答复”。C项“张胜闻之,恐前语发”的“发”意
关系。B.“为显示自己的行书气韵”,矮化了史长新
思是“泄露”。
这一形象,与全文中史长新的整体形象不符。C.“传
12.C【解析】“与皇后共同诋毁郭崇韬和罗贯二人”
达出他们对醴陵瓷文化的热爱与坚守”错误,应是二
错,皇后与伶人宦官们共同诋毁的是罗贯。2024—2025学年度高二年级4月联考
语文参考答案及解析
1.C 【解析】 “天水一带的葫芦河即因纪念伏羲出生而得名”并非闻一多的观点,而是出自传说。
2.C 【解析】 “其他地方的伏羲文化遗存相对缺乏历史价值”无中生有。材料原文只说多地存在伏羲历史传说及对其崇拜的历史遗存,没有讨论这些遗存的历史价值。
3.C 【解析】 材料二第二段是关于伏羲文化起源地的论述,认为“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大体上将伏羲文化的起源地指向甘肃天水”,只有C项能支撑这一论述。
4.①距今8000年前后“南稻北粟”二元农业体系初步形成。②距今8000多年前应该就已经产生了“观象授时”的传统。③在8000年前可能已经出现了稳定有序的社会。④距今8000年前,中国大部地区出现了秩序井然的社会和一定程度的社会分化,产生了较为先进复杂的思想观念和知识系统(文化已经初步交融联结为一个雏形的“早期中国文化圈”)。(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评分细则】
本题为信息概括题,根据题干要求:概括中华文明起源于8000年前的依据,要明确答题区间为材料一。根据材料一第一段相关语句:距今8000年前后“南稻北粟”二元农业体系初步形成,可以得知答案第一条。根据材料一第二段相关语句:这种“观象授时”的传统在距今8000多年前应该就已经产生了,可以得知答案第二条。根据材料一第三段相关语句:文明的形成有赖于一个稳定有序的社会,许多考古发现可以证明,这样的社会在8000年前可能已经出现了,可以得知答案第三条。根据材料一第四段相关语句:距今8000年前,中国大部地区出现了秩序井然的社会和一定程度的社会分化,产生了较为先进复杂的思想观念和知识系统,可以得知答案第四条。
要点一:答出:“南稻北粟”二元农业体系初步形成得1分。
要点二:答出:产生了“观象授时”的传统得1分。
要点一:答出:出现了稳定有序的社会得1分。
要点二:答出:“产生了较为先进复杂的思想观念和知识系统”或“文化已经初步交融联结为一个雏形的‘早期中国文化圈’”得1分。
①材料一的角度更宏观,从农业、社会、思想等多方面综合论述中华文明起源的基础形态。(3分)②材料二的角度相对微观和具体,以伏羲这一特定文化代表事物为切入点,讨论其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评分细则】
本题属于内容比较类,根据题干要求比较两则材料对“中华文明的起源”这一议题的阐述角度和内容的不同之处。从角度来看:材料一的角度更宏观。根据主体段落内容“发展农业最需要精准的农时”“文明的形成有赖于一个稳定有序的社会”“产生了较为先进复杂的思想观念和知识系统”可以得知主要从农业、社会、思想等多方面综合论述中华文明起源的基础形态,由此得出答案第一条。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主要围绕伏羲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研究而展开,角度相对微观和具体。以伏羲这一特定文化代表事物为切入点,讨论其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地位和作用,由此得出答案第二条。
要点一:答出:材料一的角度更宏观2分,具体分析1分。
要点二:答出:材料二的角度相对微观和具体,具体分析1分。
6.D 【解析】 A.“更是因为‘陶’有快乐之意”错,从原文句式看,史长新喜爱该店名原因的几个短句是并列关系。B.“为显示自己的行书气韵”,矮化了史长新这一形象,与全文中史长新的整体形象不符。C.“传达出他们对醴陵瓷文化的热爱与坚守”错误,应是二人通过诗、书法、瓷器制作等传统文化元素的互动,传达出他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坚守,说“捡瓷人”史长新坚守醴陵瓷文化不恰当。
7.B 【解析】 此处环境描写没有推动后文情节发展的作用。
8.①史长新为杭州博物馆修补古瓷器,专业能力强,能识别各时期瓷器的碎片,具有过人才气。②史长新为了促进瓷器文化研究发展,不藏私,将捡到的瓷片寄给外省的地方博物馆同行,具有磊落的胸怀。③他对书法艺术有较高的审美能力,一眼看出卫焰生书法有王羲之《兰亭序》帖的风韵,具有独特的审美趋向。(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评分细则】
题干要求理解文本二画波浪线的句子,并结合文本一史长新这一人物形象。由此可知答题区间在文本一。首先从画波浪线句子:从中去挖掘他们身上的文化特质,多侧面地去展示他们的过人才气、磊落胸怀、审美趋向。可以得出三个关键词:过人才气、磊落胸怀和审美趋向。我们再结合文本一史长新这一人物形象找答案即可。根据文本一中相关语句:“这里从东汉中期就开始烧陶制瓷,五代后以烧青瓷为主,宋元两朝乃制青白瓷,明清时这块地方有制瓷作坊五百多家”“便猜想你应是馆里修补古瓷器的大师”“一个月后,卫焰生收到史长新寄来的一个礼物:用经过裁截、磨削的古旧瓷片,由锔铜钉拼接成的一个小茶铛,接缝处用金缮法施以金汁,称得上是巧夺天工”,可以得出答案第一条:史长新为杭州博物馆修补古瓷器,专业能力强,能识别各时期瓷器的碎片,具有过人才气。根据文本一中相关语句:“还有些快递包是寄给外省一些地方博物馆的同行的……”“这说明长新兄有大胸怀、大眼光”,可以得出答案第二条:史长新为了促进瓷器文化研究发展,不藏私,将捡到的瓷片寄给外省的地方博物馆同行,具有磊落的胸怀。根据文本一相关语句:“因为这几个字是焰生兄你的手笔。墙上也有你写的条幅,都是行书,有王羲之《兰亭序》帖的风韵,我喜欢……”可以得出答案第三条:他对书法艺术有较高的审美能力,一眼看出卫焰生书法有王羲之《兰亭序》帖的风韵,具有独特的审美趋向。
要点一、过人才气方面答出:修补古瓷器,专业能力强或者能识别各时期瓷器的碎片,即可得2分。
要点二、磊落胸怀方面答出:不藏私或者将捡到的瓷片寄给外省的地方博物馆同行,即可得2分。
要点三、审美趋向方面答出:书法艺术有较高的审美能力或者一眼看出卫焰生书法有王羲之《兰亭序》帖的风韵,即可得2分。
①表层义:“守窑人”指守护醴陵古瓷窑、名老瓷厂遗址的人。(2分)②深层义和象征义:“守窑人”指守护中华工匠文化的文脉和精神的人;(2分)象征所有为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而努力的人。(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评分细则】
题干要求赏析标题的丰富意蕴,小说标题往往承载着多重含义。分析标题的丰富意蕴,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一、表层含义(字面意思)1.字词解析:解释标题的字面意思。
情节关联:标题是否直接对应小说中的关键事件或物品。二、深层含义(象征、隐喻)
1.主题象征:标题是否象征小说的核心主题。2.人物命运:标题是否暗示人物结局。3.社会寓意:标题是否影射时代背景或社会问题。根据文本一相关内容:他只知道卫焰生是农民,是店主,还是这一片古瓷窑、名老瓷厂遗址的许多义务“守窑人”中的一个,可以得知“守窑人”的表层义指守护醴陵古瓷窑、名老瓷厂遗址的人,由此得出答案第一条。根据文本一相关语句:“应该的。我是‘守窑人’啊!”“这个名字真好,你们守护着一座座烧瓷窑的文脉,不,是守护着中华工匠文化的文脉!”可以得知“守窑人”深层义为指守护中华工匠文化的文脉和精神的人,由此得出答案第二条。根据文本二相关语句:我力图在塑造人物时,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转化为一种精神形态、精神境界,将人物升华为一种文化的精魂,可以得知“守窑人”的象征义为所有为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而努力的人。由此得出答案第三条。
10.D F H(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解析】 原句标点:诸伶出入宫掖,侮弄缙绅,群臣愤嫉,莫能出气。
11.B 【解析】 意思不相同,“三径就荒”的“就”意思是“接近、将要”。A项“书积几案,一不报”的“报”意思是“答复”。C项“张胜闻之,恐前语发”的“发”意思是“泄露”。
12.C 【解析】 “与皇后共同诋毁郭崇韬和罗贯二人”错,皇后与伶人宦官们共同诋毁的是罗贯。
13.(1)我已经答应周匝了,(若不照办)让我在这三个人面前感到惭愧,你的话虽然很有道理,你还是为我委屈心意这样做吧。(“许”“惭”“屈意”各1分,句意1分)
【评分细则】
“许”翻译为“答应”或者“允许”即可得分,“惭”翻译为“感到惭愧”即可得分。“屈意”翻译为“委屈心意”即可得分,句子翻译通顺,没有语法错误,没有漏句,可得1分。
庄宗大怒,把罗贯关进监狱;狱吏对他拷打,打得他体无完肤,第二天,就传下诏书处死他。(“下”“榜掠”“明日”各1分,句意1分)
【评分细则】
“下”翻译为“关进”或者“关押”即可得分,“榜掠”翻译为“拷打”或者“鞭打”即可得分。“明日”翻译为“第二天”即可得分,句子翻译通顺,没有语法错误,没有漏句,可得1分。
①庄宗因溺于音律而宠信伶人,致使伶人恃宠而骄、蠹政害人。②庄宗为伶人违背常理封官。③庄宗轻信伶人宦官与皇后的谗言,下诏书处死了罗贯。(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5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评分细则】
此题为内容概括题,概括材料二中的“智勇多困于所溺”在材料一中是如何体现的。答题区间在材料一。首先理解“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含义,“智勇多困于所溺”是说:智慧和勇气被所溺爱的事物困扰。根据材料一第一段相关语句:上帝幼善音律,故伶人多有宠,常侍左右。意思为:后唐庄宗李存勖自幼就擅长音律,所以伶人有很多受到他的宠爱,常常陪伴在他身边。再结合相关语句:其尤蠹政害人者,景进为之首。意思为:那祸乱朝政、危害百姓最严重的,景进是第一个,由此得出答案第一条。根据材料一第二段相关语句:今大功始就,封赏未及一人,而先以伶人为刺史,恐失天下心。意思为:如今大功刚刚告成,还没有封赏一个有功之人,却先任命伶人为刺史,恐怕会失去天下人的心。再结合相关语句:以俊为景州刺史,德源为宪州刺史。时亲军有从帝百战未得刺史者,莫不愤叹。意思为:于是任命陈俊为景州刺史,储德源为宪州刺史。当时皇帝的亲军中那些跟随庄宗身经百战却没有得到刺史职位的人,无不感到愤怒和叹息,由此得出答案第二条。根据材料一第三段相关语句:河南尹张全义亦以贯高伉,恶之,遣婢诉于皇后,后与伶宦共毁之。意思为:河南尹张全义也因为罗贯高傲刚直,讨厌他,就派婢女向皇后哭诉,皇后与伶人宦官们一起诋毁罗贯。再结合相关语句:帝怒,下贯狱;狱吏榜掠,体无完肤,明日,传诏杀之。意思为:庄宗大怒,把罗贯关进监狱;狱吏对他拷打,打得他体无完肤,第二天,就传下诏书处死他,由此得出答案第三条。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后唐庄宗李存勖自幼就擅长音律,所以伶人有很多受到他的宠爱,常常陪伴在他身边;庄宗有时候亲自敷粉施墨,与伶人一起在庭院中演戏。这些伶人在宫廷中自由出入,侮辱戏弄朝中大臣,众位大臣愤怒且嫉恨,却又无处发泄;反而还有一些人依附于他们,希望借此得到皇帝的恩泽,各地的藩镇长官也争相用财物贿赂来结交他们。那祸乱朝政、危害百姓最严重的,景进是第一个。景进喜欢收集民间一些粗俗琐碎的小事报告给庄宗,庄宗也想了解外面的事情,于是就把景进当作自己的耳目。景进每次奏报事情时,庄宗常常让身边的人退下(单独询问他),因此景进得以施展他的邪恶奸佞手段,干预朝廷政事。从将相到大臣们都害怕他。
当初,在胡柳之战中,伶人周匝被后梁俘虏,庄宗常常思念他;进入汴州的时候,周匝在马前拜见,庄宗非常高兴。周匝哭泣着说:“我之所以能够保全性命,全都是后梁教坊使陈俊、内园栽接使储德源的功劳,希望陛下能赏赐给他们两个州,以报答他们的恩情。”庄宗答应了他。郭崇韬说:“和陛下您一起夺取天下的,都是英雄豪杰、忠诚勇敢的人。如今大功刚刚告成,还没有封赏一个有功之人,却先任命伶人为刺史,恐怕会失去天下人的心。”庄宗对郭崇韬说:“我已经答应周匝了,(若不照办)让我在这三个人面前感到惭愧,你的话虽然很有道理,你还是为我委屈心意这样做吧。”于是任命陈俊为景州刺史,储德源为宪州刺史。当时皇帝的亲军中那些跟随庄宗身经百战却没有得到刺史职位的人,无不感到愤怒和叹息。
当初,罗贯担任礼部员外郎,他生性刚直,被郭崇韬赏识,郭崇韬任用他为河南令。罗贯处理政务不回避权贵豪强,伶人宦官们请托办事的书信堆满了几案,他一概不回复,并且把这些书信都出示给郭崇韬看。郭崇韬上奏给庄宗,因此伶人宦官们便怀恨在心。河南尹张全义也因为罗贯高傲刚直,讨厌他,就派婢女向皇后哭诉,皇后与伶人宦官们一起诋毁罗贯,庄宗心里含着怒气但还没有发作。恰逢庄宗亲自前往寿安视察修筑坤陵的役夫,道路泥泞不堪,桥梁大多损坏。庄宗问主管的人是谁,宦官回答说是河南府。庄宗大怒,把罗贯关进监狱;狱吏对他拷打,打得他体无完肤,第二天,就传下诏书处死他。
材料二:
难道是得天下艰难而失天下容易吗?还是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方面的原因呢?《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逸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因此,当他兴盛的时候,全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就自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讥笑。可见祸患常常是由微小的事情积累而成的,聪明勇敢的人反而常被自己所溺爱的人或事困扰,难道仅仅是伶人的事吗?
15.B 【解析】 “以哀景写哀情”抒情方式判断失当,应是以“碧草春色”“黄鹂好啼”的乐景反衬祠堂冷落与荒凉,暗含对英雄身后寂寞的悲叹。
16.同:都对诸葛亮的才略、功绩和忠诚极为崇敬,都为诸葛亮未能完成兴复汉室大业而惋惜。(2分)
异:薛诗赞赏诸葛亮《出师表》留下的精神能激励后世。(2分)杜诗侧重抒发诸葛亮壮志未酬身先死给后人带来的沉痛的哀伤,借此表达诗人对自己人生遭遇的哀叹。(2分)
(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评分细则】
本题为情感态度比较题型。题干要求概括两首诗对诸葛亮的情感态度的异同。先答同再答异。根据薛诗相关语句:武侯倔起赞訏谟。身依豪杰倾心术,目对云山演阵图,意思为:诸葛武侯(诸葛亮)挺身而出,辅佐蜀汉,其宏图大略令人赞叹。他依托刘备这样的豪杰,倾尽毕生智谋,面对险峻山川,排布兵法阵图。可以得知诗人赞美了诸葛亮的才略、功绩和忠诚。根据薛诗相关语句:赤伏运衰功莫就,皇纲力振命先徂,意思为:蜀汉的气运已衰,他的大业终未成功,尽管竭力匡扶社稷,生命却先一步逝去。可以得知诗人为诸葛亮未能完成兴复汉室大业而惋惜。根据杜诗中相关语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意思为:当年刘备三顾茅庐,咨询天下大计,诸葛亮辅佐两朝君主,竭尽老臣的忠心。可惜北伐未成,他却先病逝军中,千百年来,让多少英雄为此泪洒衣襟!可以得知诗人杜甫也对诸葛亮的才略、功绩和忠诚极为崇敬,都为诸葛亮未能完成兴复汉室大业而惋惜。由此得出答案第一条。
根据薛诗相关语句:出师表上留遗恳,犹自千年激壮夫,意思为:《出师表》中留下的未尽之志,至今仍激励着后世的志士仁人,可以得出不同点中的第一条:薛诗赞赏诸葛亮《出师表》留下的精神能激励后世。根据杜诗相关语句:长使英雄泪满襟,意思为:千百年来,让多少英雄为此泪洒衣襟。可以得知:杜诗侧重抒发诸葛亮壮志未酬身先死给后人带来的沉痛的哀伤,借此表达诗人对自己人生遭遇的哀叹,由此得出答案不同点的第二条。
相同点:答出都对诸葛亮的才略(功绩和忠诚)极为崇敬,得1分。答出都为诸葛亮未能完成兴复汉室大业而惋惜,得1分。
不同点:
要点一:答出赞赏诸葛亮《出师表》留下的精神能激励后世,得2分;
要点二:答出借此表达诗人对自己人生遭遇的哀叹,得2分。
17.(1)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
(2)其志洁 故其称物芳
(3)户盈罗绮 竞豪奢
(每句1分)
评卷时,关注“啼”“称”“盈”“竞”的写法。
18.①句,修改为:风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天气现象之一。(或“风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
④句,修改为:大气无时无刻不处于运动之中。(或“大气每时每刻都处于运动之中”)
(每改对一处给2分)
【解析】 ①句成分赘余,“一种”和“之一”表意重复。④句不合逻辑,“无时无刻”意为没有时刻,通常与“不”搭配使用,表示“时时刻刻都”的意思。
19.甲:肆意妄为(横行无忌、肆意横行)
乙:无影无踪
(每词1分,符合语境的成语均可,注意成语中出现错别字的不给分,不是成语的自创词语不给分。)
20.A风常常是妖魔登场的前奏
B风便停止了
(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
【评分细则】
本题为补写句子,语意连贯题,要有语境意识,结合上下文来看。A处位于开头为总起句,根据下文相关语句“猪八戒首次出场便是驾着狂风而来”和“黄风怪的三昧神风更是威力惊人”,可知“风”和“妖魔登场”相关联,由此得出答案。B处根据上文“可待他到达高老庄后”再结合下文“如同现实中的雷雨大风,来得快去得也快”,可知此处应该填“风停止了”,由此可以得出答案。
注意字数不超过12个字,不符合要求要适度扣分。
要点一:答出关键词“风”1分,答出“妖魔登场”1分。
要点二:答出关键词“风”1分,答出关键词“停止”1分。
21.C 【解析】 《风力等级》是国家标准文件,可以用书名号。
22.示例一:天边红日失色,地下黄沙漫卷。演武厅前,武将心惊胆战;汇文阁内,文官惊惧不已。
示例二:红日失色在天边,黄沙狂舞于地面。演武厅前武将恐,汇文阁内文官惊。
(5分,意思对即可)
【评分细则】
本题句式变换题,根据题干要求“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整句”。散句改整句的核心技巧有以下几个方面:1.统一句式(主谓、动宾、偏正等结构一致)。2. 调整语序(使句子成分对称)。3.运用修辞(排比、对偶等增强节奏感)。4.控制字数(使句子长短相近)。本题中:前半部分如果以“天边红日失色”为标准句,它为主谓结构,那么“地下黄沙漫天狂舞,肆意翻卷”也要调整为主谓结构,且字数要保持一致,可调整为:“地下黄沙漫卷”。如果突出地点,可以调整为:红日失色在天边,黄沙狂舞于地面。后半部分,如果以“演武厅前,武将心惊胆战”为标准句,先地点+后主谓句,则“汇文阁内的文官们面对此景惊惧不已”可以调整为:汇文阁内,文官惊惧不已。如果地点放在中间,且控制字数,则可以调整为:演武厅前武将恐,汇文阁内文官惊。由此可以得出答案。
本题可分为两组:第一组:天边红日失色,地下黄沙漫卷(红日失色在天边,黄沙狂舞于地面)。第二组:演武厅前,武将心惊胆战;汇文阁内,文官惊惧不已(演武厅前武将恐,汇文阁内文官惊)。答对一组3分,两组5分。
23.【写作指导】
曾国藩的这句话是谈读书的,他把读书比喻成交友,读书方法应包括“择善而从”“久而敬”两个层面。生活中交友需谨慎选择,读书亦如此。挑选富有内涵的经典好书,就如同结交良师益友。经典好书是人类文化的结晶,承载着历史、思想、艺术等方面的宝贵财富,读之可以汲取其中的营养和智慧;经典好书是时间筛出的“诤友”,读书不必贪多,但求精粹,读真正有营养的好书,才能助力自身成长。像长久维系友情,读书也要持之以恒。选出好书后,要长久地敬重书籍,只有对好书保持持久的敬重与热爱,书中的人物事迹和思想观念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读者的品格,也只有长期阅读好书,才可以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就像让好朋友的优点完善自我一样,坚持不懈地带着敬意阅读,才能学有所得。
立意参考:①善择好书,汲取智慧;②读书持之以恒,方能深度感悟;③以敬友之心敬书。
【评分细则】
第一:文章要紧密结合材料,主要围绕“善择好书”“读书持之以恒”“以敬友之心敬书”三个角度展开论述,符合此内容即可45分以上。
第二:文章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内容充实,就可以50分以上。
第三、结构清晰,论证严谨,语言富于文采,字迹清晰,就可以55分以上。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1)基础等级
基础等级的评分,以题意、内容、文体、语言等为重点,全面衡量。
(2)发展等级
基础分要与发展等级分相匹配。发展等级的几个项目,其实体现的是作文中的亮点,依次有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只要有若干点突出就可以按等评分,其给分与内容和表达的给分一般来说是相应的。在符合题意的前提下,要鼓励考生作文出亮点。对于亮点突出,确实写得好的文章,就应该依据评分标准给予高分。
(二)其他
  1.错别字
  缺标题扣2分;每少50个字扣1分;每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最多扣3分。
  2. 标点错误
  错3~5处扣1分,6处以上扣2分,最多扣2分。
  3. 字数扣分
①400字以上的文章,主体已写出,只是没有结尾的作文,按基础等级标准评分,不影响发展等级的评分。 每少50个字扣1分;
②400字以下的文章,主体没有写出的作文,在20分(包括20分)以下给分,不再扣字数分。
③200字以下的文章,主体没有写出的作文,在10分(包括10分)以下给分,不再扣字数分。
④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⑤只写标题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⑥完全空白的,评0分
 4. 文不对题
  凡是与材料内容含意没有任何联系的作文,可视为文不对题,此类在10分以下(包括10分)给分。
 5. 套作和抄袭的作文
  ①没有自己的构思及立意,仅对原材料进行简单扩写或对已有文章进行简单改写的,均视为套作。
  ②怀疑为抄袭的作文,经提供抄袭文章的线索,确认后,此类作文基础等级在四等内给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6. 有严重问题的作文:
  ①内容有严重政治倾向性错误;
  ②答卷雷同;
  ③前后笔迹不一致;
  ④有特殊标记;
⑤泄露个人信息。此类答卷由题组长提交学科领导组审核处。
作文(55分):
书香酿岁月 深交见文章
每当我们推开泛黄的书页,都恍若叩响先贤的门环。古人在竹简绢帛上以刀笔刻录思想,今人于纸墨清香间追寻智慧光芒。曾国藩将读书喻为交友之道,恰似一盏明灯,照亮了知识瀚海中的航向:择经典如遇良朋,持恒心似守旧友,唯有在时光里浸润发酵的书香,方能酿出穿透光阴的思想醇醪。
择善而从是深度阅读的基础,需以沙里淘金的智慧甄选经典。苏轼在黄州贬谪期间,随身携带的唯有《汉书》《周易》等典籍。这些经过岁月淘洗的经典,如同老友般抚慰着他困顿的心灵。当他在赤壁江头写下“大江东去”的千古绝唱时,那些早已融入血脉的典籍智慧,早已化作他观照世界的目光。正如明代藏书家范钦建造天一阁时所言:“藏书非为充栋,但取有神者藏之。”真正的读书人懂得,与其在文字浮华中迷失,不如与经典结成莫逆之交。
持之以恒是深度阅读的关键,当以滴水穿石的毅力深耕经典。王羲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挥毫写下《兰亭集序》时,背后是数十年临池学书的坚持。池水因他日日洗笔而染作墨色,正如思想因持续阅读而沉淀出光华。清代学者顾炎武著《日知录》,每日读书必作札记,三十余年未尝间断。这种持久的功夫,让他的学问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而日有所长。读书的深度,往往藏在年复一年的坚持里。
敬畏之心是深度阅读的保障,须用朝圣者的虔诚对话文明精粹。钱钟书在清华园读书时,曾将《昭明文选》批注得密密麻麻,字里行间皆是与古人的神交。这种近乎朝圣的阅读态度,让他后来写下《管锥编》时,能如数家珍般引用两千余种典籍。北宋理学家程颢读书时“如对至尊”,明代张溥读书必焚香沐浴,这些仪式感的背后,是对智慧的敬畏之心。当我们以这样的虔诚打开书卷,文字便不再是平面的符号,而会化作滋养心灵的甘泉。
如今的我们站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之巅,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这种古典的读书智慧。当碎片化阅读成为常态,当海量信息扑面而来,唯有像古人那样择善从之、久而敬之,才能在文字的海岸线上寻得精神的港湾。那些被岁月打磨过的经典,如同沧海遗珠,等待我们用恒心与敬意将其擦亮。当我们的目光穿越墨香浸润的纸页,便是在与人类最优秀的头脑促膝长谈,在时光的长河中完成精神的接力。2024一2025学年度高二年级4月联考
“早期中国”的萌芽。因此,8000年前已经迈开了中华文明起源的第一步。
(摘编自韩建业《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及其长存之道》)
语文试题
材料二: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传说伏羲仰观天象、俯察地理,结网制器、建屋养畜,引导先民摆脱茹毛饮血、巢穴群
注意事项:
居、鸿蒙未启的原始状态,用一系列发明创造让先民告别洪荒迈向文明。伏羲的传说承载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
着中华民族的独特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伏羲成为中华民族所敬仰的人文始祖,被尊为
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百王之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强调,伏羲庙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要将这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份宝贵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好,让祖先的智慧和创造永励后人,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
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心。伏羲文化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不断积累和发展中,形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
成了比较完整的文化体系。有关伏羲的传世资料、文化遗存、考古发现、神话传说等构成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伏羲文化的丰富内涵,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人文意义,也为探讨中华文明起源提供了重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要线索。
一、阅读(72分)
中国许多地方都有伏羲的历史传说,也发现了有关伏羲崇拜的文化遗存,但多学科的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研究成果大体上将伏羲文化的起源地指向甘肃天水。从西汉开始,有关伏羲出生地及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动区域的记载逐渐清晰。西汉纬书《遁甲开山图》有“伏羲生成纪,徙治陈仓”“仇池山四
材料一:
绝孤立,太吴之治,伏袭生处”等记载,第一次将伏羲的出生地界定在成纪与仇池山一带
中华大地上最早的人类已有大约200万年的历史,后来连续演化并融合西来人种成
20世纪40年代,闻一多完成《伏羲考》,意味着现代意义上对伏羲学术研究的开始,他从
分形成中华民族的先祖。距今1万多年稻作和粟作农业在南、北方分别起源,距今8000
语音关系考查“伏羲”本为“匏欹”(即今所说的葫芦)。有传说认为,今天水一带的葫芦
年前后“南稻北粟”二元农业体系初步形成,距今6000多年南、北方都已是典型的农业社
河,即因纪念伏羲出生而得名。
会。中国有着广大的适合发展农业的地理空间和自然环境,加上其特有的二元农业体系,
关于中华文明的早期起源,司马迁把黄帝“著为本纪书首”,构建了完整的五帝体系。
能够最大程度保障食物供给的稳定性,奠定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的坚实基础。
他虽未为伏羲立传,但在《太史公自序》中指出:“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
发展农业最需要特准的农时,这只有观测相当稳定的天象才能做到。比如民间谚语
卦。’”八卦理论是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司马迁在正史中记载了当时“先
说“二月二,龙抬头”,指的就是东方的龙角星在地平线升起的时刻,也是华北地区开始春
人”的说法,肯定了伏羲的历史地位。20世纪20年代疑古风潮兴起,一些学者对古史材料
耕播种的时节。这种“观象授时”的传统在距今8000多年前应该就已经产生了。河南舞
的真实性提出疑问,对传统古史体系展开批判,五帝体系说面临挑战。因此,要探明中华
阳贾湖遗址发现的一种一端双叉、一端有把手的骨器,类似汉代画像上伏羲、女娲拿的天
文明起源、形成的历史,实证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不仅涉及对传世文献的理解与认
规,还有一类骨尺类器物,这很可能就是“观象授时”使用的“规矩”。“观象授时”自然会
知,更需依靠考古发掘来研究和证实。
引发对天的崇拜信仰,以及向天地神灵的卜问。贾湖发现的装有石子的龟甲、浙江义乌桥
研究表明,伏羲氏是渔猎时代的代表,这一时期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早中期。1958年
头和萧山跨湖桥遗址发现的六画一组的“八卦”类符号,都是比较明确的数卜证据。此外,
天水附近发现了大地湾遗址(距今8000年-5000年),其文化特征所展示的时代与伏羲
贾湖龟甲上还刻有可能表示占卜结果的符号,类似符号还见于甘肃秦安大地湾等遗址。
时代大体相符。在大地湾及其附近的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骨针、骨镞、纺轮、刀、斧
令人称奇的是,湖南洪江的高庙遗址和相距遥远的西辽河流域,同时出现了大口獠牙的
及网坠等生产生活工具,还发现了旱作农业标本、宫殿遗迹、文字符号、地画和彩陶等。这
“见首不见尾”的龙形象,暗示早在七八千年前中国大江南北已出现“一元”信仰或宇
些发现使伏羲作易、作八卦、创嫁娶之礼等诸多作为“人文始祖”的贡献得到了考古学上的
宙观
支撑。可以说,有关伏羲的远古传说、历史文献及考古成果在时空上的重合与内容上的契
文明的形成有赖于一个稳定有序的社会,许多考古发现可以证明,这样的社会在8000
合,为研究中华文明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
年前可能已经出现了。黄河流域裴李岗文化、白家文化等有着土葬的“族葬”墓地,这在同
(摘编自刘再聪《伏羲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研究》)
时期的亚欧大陆其他地区罕见。这些墓葬将逝去的人深埋地下,齐整的装殓、丰厚的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葬,寄托着对逝者特别的关爱与敬重,表明已有了显著的祖先崇拜观念。同一墓地分区分
A.中国适合发展农业的地域广袤,加之“南稻北粟”二元农业体系的食物供给保障,奠
群,成排成列,秩序井然,可能体现同一氏族(宗族)的人群在亲疏关系、辈分大小等方面的
定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的基础。
秩序。同一墓地延续一二百年甚至数百年之久,说明族人对祖坟有着长久的记忆和坚守,
B.湘辽两地遗址同期出现“见首不见尾”的大口獠牙龙形象,暗示中国大江南北早在七
也为后世子孙在这块地方长期耕种生活提供了正当理由和“合法性”
八千年前就已出现“一元”信仰或宇宙观。
距今8000年前,中国大部地区出现了秩序井然的社会和一定程度的社会分化,产生
C.现代意义上对伏羲的学术研究始于闻一多的《伏羲考》,他认为天水一带的葫芦河即
了较为先进复杂的思想观念和知识系统,包括宇宙观、伦理观、历史观以及天文、数学、音
因纪念伏羲出生而得名。
乐等,这些思想观念和知识系统传承至今,构成中华文明的核心内涵。更进一步来说,当
D.由司马迁构建的完整的五帝体系在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疑古风潮中面临桃战,一
时中国大部地区文化已经初步交融,联结为一个雏形的“早期中国文化圈”,有了文化上
些学者对古史材料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