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第 1 课时 数数、数的组成
【学习内容】教材 24-25 页及相关内容
【学习目标】
通过数一数的活动,能正确数出 100 以内的物体个数,能说出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感受“十”在计数中的作用。(教学重点)
借助数数工具小棒或小方块,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十”在数数中的作用。在数数过程中突出一一对应,帮助学生突破“拐弯数”的难点,培养初步的数感(教学难点)
感受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数数的兴趣,愿意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数出 100 以内的物体个数,能说出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难点:能从具体情境中数数,尝试不同的数数方法数物体。
【学习准备】课件、小棒、小方块
【教学结构】
【学习过程】
活动一:扣子有几颗?
出示:主题图教材 P23。
提问: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想问的?预设 1:纽扣拼成的熊猫图。
预设 2:这里有多少粒纽扣?
提问:大家觉得一共有多少粒纽扣呢?想办法估一估。预设 1:应该有好几十粒。
预设 2:我猜是 100 粒,因为我觉得这里很多。预设 3:我认为有 85 粒。
谈话:同学们估计的数已经超过了我们认识的 20,到底有多少粒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 100 以内的数。
【设计意图:纽扣创意“熊猫吃竹子”的引入,一方面渗透了保护野生动物的理念,另一方面为数数提供素材,激发学生数数的兴趣,产生数更大数的需求。】
活动二:数数游戏
认识 100 我们要从数数开始(板书:数数),比比看谁是今天的数数小高手!
(一)数小棒
老师在同学们的桌面上准备了一堆小棒。(出示教材第 24 页小棒图,教师提供和教材小棒图数量一样的实物小棒)
提问:这些一共有多少根小棒?你打算怎么数?
预设 1:1 根 1 根数(我们开始学习数数时就是 1 个 1 个地数)预设 2:2 根 2 根数,5 根 5 根数
追问:怎么你们不想 1 根 1 根数呢?(确实如此,小棒太多了,1 根 1 根数数的次数太多,花的时间长。还可以怎么数?)
预设 3:10 根 10 根数。(这可是我们上个学期就学过的,还记得我们的约定吗?数够 10 根我们可以将小棒怎样?如果我们用十个一捆来数,会发生什么?)
选择合适的方法试着数一数吧,并将数的结果记录下来。(学生进行数小棒的活动。)
提问:数出一共有多少根小棒了吗?为什么大家数的数量不一样?还有同学没有数出来,你们遇到了什么困难?
预设 1:我数到 35 根后面就忘了哪根数过,哪根没有数过了。预设 2:我数到 29,不知道后面是多少了。
预设 3:数到一半,就忘记数到几了。 4.借助“十”,师生一起数小棒。
谈话:看来小棒的根数太多了,有的同学数着数着就乱了,有的同学数到 29 的时候不知道后面是多少了?应该怎样数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谁来做老师的小助手?
提问:数到 10 了,要做什么?(师生一起将 10 根小棒捆成 1 捆)
(板书:贴图 ,10 个一是 1 个十)
①接着数,21,22……29,再添上 1 根呢?(9 根和 1 根合起来是 10 根,凑成了 1 个十,29 再添上 1 是 3 个是十,也就是 30。)
板书:二十添 1 是二十一 二十九添 1 是三十
②继续数,39 根添上 1 根呢?你是怎么知道的?(9 根和 1 根合起来是 10 根,凑成
了 1 个十,39 再添上 1 是 4 个是十,就是 40。接着数,一共是 46 根。
③看看整理后的小棒,想一想还可以怎样数。
预设:先 1 捆 1 捆地数,1 捆是 1 个十。1 个十、2 个十、3 个十、4 个十。再数单根的,有 6 根。
(板书:贴图 ,(4)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四十六)
总结:4 个十和 6 个一合起来就是四十六。
提问: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数清楚小棒的根数的?你有什么好的数数经验与大家分享?(学生交流分享)
预设 1:1 根 1 根地数,数够 10 根要捆成一捆。
预设 2:先整理小棒,数出 10 根捆成一捆,然后再 10 根 10 根地数,不够一捆的再 1
根 1 根地数。
5.评价:通过第一轮数数的活动,自我评 一评能拿到几颗星?
(二)数方块
基于数数经验,合作数小方块
借助刚才的数数经验,两人一组合作数出小方块的个数(70 个),再记录下数的结果。 (学生合作完成)
思考:怎样摆才能让人一眼看出有多少个小方块? 2.汇报交流数数方法。
预设:1 个 1 个地数,数到 10 个,拼成 1 条,10 个一是 1 个十,再继续数。又数够
10 个,在拼成 1 条,2 个十是 20,再继续数……
追问:39 添上 1 是多少?59 添上 1 呢?一共是几个十?也就是多少?
预设:我们发现小方块的大小一下,10 个一条的长度是一样的,我比对着拼上去,就可以很快得到 1 个十。
追问:你们发现这里有几个十?也就是多少?(板书:7 个十是七十) 2.评价:通过第二轮数数的活动,自我评一评能
拿到几颗星?
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设计意图:在交流中唤醒学生已有的数数经验,在数数过程中,满 10 根小棒就捆
成 1 捆,够 10 个小方块就拼成 1 条,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十”在数数中的作用。在数数过程中突出一一对应,帮助学生突破“拐弯数”的难点。】
活动三:我会运用 1.填一填:完成教材第 25 页“做一做”第 1、3 题。
数一数:完成教材第 25 页“做一做”第 2 题。
要求:学生先独立数数,再分享交流自己的数数方法。
汇报:怎样数才能不重不漏地数清楚?怎样数能很快看清多少个?
完成教材第 25 页“做一做”第 4 题。(对估数的方法进行指导)
思考:为什么要先圈出 10 颗再估?
小结:先找到标准,再以标准作参照估数。
【评价设计】
“数数、数的组成”评价单
维度 评价标准 自评
素养表现 1.我能用“十”“一”正确数出小棒、小方块的数量。 ☆ ☆ ☆
2.我能说出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 ☆ ☆
情感态度 1.我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 ☆ ☆
2.我能看懂、听懂其他同学的方法,并学习改进。 ☆ ☆ ☆
【作业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作业)谁是数数小高手?
★基础(教材 23 页熊猫图)
数一数:三种颜色的纽扣各有多少粒?
想一想:怎样整理再数能保证数正确?
★提升(数生活中的物品)
准备工具:需要家长协助准备。
物品:准备数量不超过 100 的物品。(大米、豆子、夹子、彩笔……)
工具:数数工具,
计数杯子(可用一次性杯子代替)小十格卡片
10 个一条的计数条
……
数一数并记录数的结果。
评价标准
水平一 我能用数数工具数物品。
水平二 我能用数数工具正确数出物品的个数。
水平三 能在数完物品的个数后,进行反思改进数的方法。
【板书设计】
数数、数的组成
二十添 1 是二十一 4 个十和 6 个一是四十六
二十九添 1 是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