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三单元 第2课
安全带未系提醒
(桂科版)六年级
下
1
核心素养目标
3
新知讲解
5
拓展延伸
7
板书设计
2
新知导入
4
课堂练习
6
课堂总结
课后作业
8
01
核心素养目标
。
信息意识
计算思维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信息社会责任
明确在网络活动中必须遵守法律法规,文明上网。在与同学在线讨论安全带未系提醒系统时,尊重他人的观点和知识产权。
学生借助互联网,自主探索安全带未系提醒的知识,查找不同车型的安全带未系提醒系统的差异,培养自主学习和信息检索能力。
理解系统通过座椅压力传感器检测座椅上是否有人,同时检测安全带锁舌是否插入锁扣,依据输入信息进行判断并输出提醒。
知道安全带未系提醒系统的功能和模块组成,在学习安全带未系提醒系统知识时,引导学生对汽车安全相关信息保持敏锐感知。
02
新知导入
活动目标
1、了解安全带未系提醒系统。
2、熟练绘制安全带未系提醒算法流程图。
3、了解利用计算机编程验证方案。
02
新知导入
活动背景
壮壮和爸爸妈妈准备外出游玩,妈妈刚坐上副驾驶座位,还没来得及系好安全带就接到外婆的电话,粗心的爸爸开动汽车后,汽车通过语音提醒要系好安全带。壮壮好奇地问:“它是怎么知道妈妈没系好安全带的?”
03
新知讲解
一、议一议
当座位上有人时,提醒系统是如何工作的?与小组成员讨论并完善安全带未系提醒系统工作过程示意图。
小贴士
安全带未系提醒系统通过座椅上的压力传感器来检测座椅上是否有人,同时会检测安全带的锁舌是否插入锁扣中。
03
新知讲解
一、议一议
座椅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信号;安全带锁扣处检测到的开关量信号
当计算模块生成提醒指令时,输出信号控制提醒装置;若无提醒指令生成,则不进行提醒动作。
03
新知讲解
任务拓展
座椅压力传感器多基于压阻效应原理工作。当有物体施加压力在座椅上,传感器内部的敏感材料电阻值会发生变化。
比如,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压力传感器中,压力作用下其内部晶格结构发生微小形变,导致电子迁移率改变,从而使电阻值改变。这种电阻变化通过电路转换为电信号,传输给计算模块,以此判断座位上是否有人。
而安全带锁扣处的检测,是利用微动开关。当安全带锁舌插入锁扣,微动开关闭合,形成通路,输出的电信号表示安全带已系;锁舌拔出,微动开关断开,输出信号表示未系。
03
新知讲解
二、想一想
用模块 A 表示安全带检测,模块C表示警报。模块A满足什么条件可以让模块 C发出警报
当模块 A 检测到安全带未系时,可以让模块 C 发出警报。
03
新知讲解
任务拓展
声音警报拓展:常见的声音警报是蜂鸣器发出的声音。不同车型的蜂鸣器声音频率、响度和持续时间有所差异。有些车辆会根据车速等因素调整蜂鸣器的警报策略,如在低速行驶时,蜂鸣器声音相对柔和、频率较低;在高速行驶时,声音更响亮、频率更高,以引起驾乘人员足够注意。此外,部分高端车型还会采用语音提示的方式,如 “请系好安全带” 等语音信息,更加直观易懂。
03
新知讲解
三、填一填
用真值 1(表示“是”)和 0(表示“否”)表示模块 A、模块C的状态,完成输入和输出状态真值表。
输入 输出
模块A(安全带系好) 模块C(发出警报)
1
0
1
0
03
新知讲解
四、绘一绘
结合下列各项,绘制安全带未系提醒系统算法流程图。
否
是
该流程图描述一个简单逻辑过程。从 “开始” ,输入 A 后判断 A 是否为 1 。若 A 为 1 ,令 C 为 0;若 A 不为 1 ,令 C 为 1 ,最后流程 “结束” ,体现条件分支的基本逻辑。
03
新知讲解
五、做一做
在搭建智能小车(如下图)的基础上编写安全带未系提醒系统程序并运行结果。
03
新知讲解
在下列程序空白处填人“请系好安全带!”或“安全带已系好!
填一填
请系好安全带
安全带已系好
03
新知讲解
任务拓展
了解安全带未系提醒系统由检测模块和提醒模块两部分组成。当我们加入汽车感受座位是否有人的判断条件后,安全带未系提醒的流程图又是如何绘制的呢 请和同学一起讨论,然后补充完善这个流程图。
点亮指示灯
安全带已系好
结束
开始
04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安全带未系提醒系统检测座椅上是否有人是通过( )。
A. 安全带锁扣 B. 座椅压力传感器 C. 汽车速度传感器 D. 车内摄像头
2.当模块 A(安全带检测)检测到安全带未系时,模块 C(警报)会( )。
A. 发出警报 B. 不发出警报 C. 随机动作 D. 发出错误提示
答案:A
3.在绘制安全带未系提醒系统算法流程图时,以下哪个不是必要的判断条件?( )
A. 座位上是否有人 B. 安全带是否系好 C. 汽车是否启动 D. 以上都是
C
B
A
04
课堂练习
二、判断正误,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X”
1.安全带未系提醒系统只需要检测安全带是否系好,不需要检测座位上是否有人。( )
2.在安全带未系提醒系统算法流程图中,只要检测到有人坐在座位上,就会发出警报。 ( )
3.在编写安全带未系提醒系统程序时,只能使用一种编程语言。( )
4.互联网企业为了盈利,可以适当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不用考虑用户的隐私。( )
5.国产操作系统在保护学生个人信息安全方面没有任何优势。( )
×
×
×
×
×
05
拓展延伸
安全带未系提醒系统技术演进
早期简易检测技术:早期安全带未系提醒系统较为简单,部分仅通过在安全带锁扣处设置简单的机械开关来检测。
未来智能融合技术:未来的安全带未系提醒系统将与多种先进技术深度融合。
05
拓展延伸
安全带未系提醒与交通安全法规
各国法规差异:不同国家对安全带未系提醒系统的法规要求存在差异。在一些发达国家,不仅要求前排座位配备安全带未系提醒装置,后排座位也必须安装。
法规推动产业发展:严格的交通安全法规促使汽车行业不断优化安全带未系提醒系统。
05
拓展延伸
安全带未系提醒系统在特殊场景应用
共享出行场景:在共享汽车、网约车等共享出行领域,安全带未系提醒系统尤为重要。由于乘客流动性大,对车辆安全设施熟悉度低,系统需更有效发挥作用。
自动驾驶场景: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在部分自动驾驶模式下,乘客可能放松对安全带使用的警惕。安全带未系提醒系统可与自动驾驶系统深度融合。
05
拓展延伸
信息安全与互联网企业责任在相关领域延伸
车辆数据安全风险:汽车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安全带未系提醒系统产生的数据也面临安全风险。这些数据若被黑客攻击获取,可能导致用户隐私泄露,如车辆行驶轨迹、人员乘坐信息等。
互联网企业的应对责任:互联网企业在车辆数据安全方面承担重要责任。
06
课堂总结
1
引入新知内容
2
了解安全带未系提醒系统
3
熟练绘制算法流程图
4
完成课题练习
5
进行相关知识拓展
1
2
3
4
5
安全带未系提醒
07
板书设计
安全带未系提醒
1、进行新知引入
2、了解安全带未系提醒系统
3、熟练绘制算法流程图
4、完成课堂练习
5、进行知识拓展
课后作业。
1、操作题
08
课后作业
用真值 1(表示 “是”)和 0(表示 “否”)表示,当安全带系好时,模块 A(安全带检测)的状态为______,模块 C(发出警报)的状态为______。
1
0
08
课后作业
2、操作题
利用家里常见的材料(如纸盒、导线、电池盒、电池、小电机、回形针、锡纸、蜂鸣器、开关),制作一个简易的安全带未系提醒模型。当模拟有人坐在座位上(用触发装置模拟)且安全带未系(用连接状态模拟)时,蜂鸣器发出声音提醒。请写出制作步骤。
08
课后作业
准备材料与规划结构:准备好纸盒、导线、电池盒、电池、小电机、回形针、锡纸、蜂鸣器、开关等材料。用纸盒制作模拟的汽车座椅和车身部分,规划好各部件的安装位置。
制作压力触发装置:将锡纸剪成合适大小,贴在纸盒模拟座椅的表面,作为压力感应区域。把回形针一端固定在纸盒内部靠近锡纸处,另一端连接导线。当有物体压在锡纸上时,会使回形针与锡纸接触,形成通路,模拟人坐在座位上触发检测。
连接电路:将电池放入电池盒,用导线连接电池盒的正极到开关一端,开关另一端连接到小电机和蜂鸣器的正极(小电机和蜂鸣器并联连接) 。从回形针连接的导线再连接到小电机和蜂鸣器负极,形成完整的串联电路。注意连接稳固,避免虚接。
模拟安全带连接检测:用一段导线模拟安全带,一端连接在靠近座椅前端位置,另一端连接一个金属片。在对应位置安装另一个金属片,当两个金属片接触(模拟安全带系好)时,电路会被短路,蜂鸣器不响;当分开(模拟未系安全带)时,电路正常,蜂鸣器工作。
安装与测试:将制作好的触发装置、电路部件等安装固定在纸盒相应位置。打开开关,用手指按压锡纸模拟人坐在座位上,同时调整模拟安全带的金属片连接状态,观察蜂鸣器是否按照预期工作,即模拟人坐且安全带未系时蜂鸣器发声,若不正常则检查电路连接并调整。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