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阶段复习卷-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
一、书写
1.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力求匀称、美观。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2.读拼音,写词语。
(1)在这jì jìng的夜里,méng long的月光洒在téng luó花上,勾起了我儿时的回忆。
(2)wèi jiè chí dùn yī sī bù gǒu
二、判断题
判断题,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3.“儿童急走追黄蝶”句中“急走”、“追”这两个动词,写出了儿童的天真烂漫,极富童趣。( )
4.“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这句话是说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充分展示了春季勃勃的生机。( )
5.说新闻时只能说好事,坏事不能说。 ( )
6.“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这一名句是艾青说的。( )
7.《我们家的猫》和《母鸡》这两篇作品都是老舍写的。( )
三、填空题
8.看拼音,写同音字。
huà计( ) 白( )树 píng( )风 花( ) ( )静
bà堤( ) ( )气十足 jì( )信 ( )静 成 ( )
xiáng 慈( ) ( )细 jié ( )报 ( )出 清( )
9.照样子,写词语。
房前屋后(含有近义词)
无忧无虑(ABAC)
10.根据提示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语气词。
(1)他们兴奋地喊道:“( ),他终于回来了!”(兴奋)
(2)皮球( ),线团( ),这些都是小猫的玩具。(宠爱)
11.判断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并填在括号里。
(1)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
(2)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
(3)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 )
(4)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
12.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童年的乐园随处可见,可以在小路上,“ ,飞入菜花无处寻”;可以在溪头,“最喜小儿亡赖, ”;可以在乡间田野中,“梅子金黄杏子肥, ”;还可以在雨过天晴的路旁,“炫耀着 ,一下子 ; 的小白菊, ”。
(2)艾青说过:“诗是人类 ,诗给人类 。”而诗词往往都寄托着诗人强烈的情感,毛泽东主席借“ ,犹有花枝俏”来表现革命者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美好情操。罗隐借“ ,为谁辛苦为谁甜?”来赞美劳动人民蜜蜂般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讽刺统治者的剥削。
四、语言表达
13.口语交际。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上面的句子是对母亲的赞颂,请你也用最真挚的语言赞颂一下自己的母亲。
五、句子训练
14.按要求写句子。
(1)都江堰是两千两百多年以前李冰父子在岷江中修筑的一条大堤。(缩句)
(2)多读课外书,可以增长我们的写作水平。(修改病句)
(3)这是一种不达目的不止的力。(改为反问句)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
白鹅<节选>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15.选文主要从 、 两方面描写的鹅。
16.第二自然段中描写鸭的步态的词语是 ,描写白鹅的步态的词语是 ,这样对比是为了突显 。
17.这两段文字反映了“我”对鹅的态度是( )
A.讨厌 B.无可奈何 C.喜爱 D.满不在乎
18.“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想象一下,若是鹅会说话,它会开口说些什么呢?请你写一写。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帮助
①一只蝶茧上裂开了一个小口,蝴蝶正艰难地将身体从那个小口中一点点地往外挣扎,几个小时过去了……蝴蝶似乎没有什么进展了。看样子它好像已经竭尽全力,不能再前进一步了……
②我看得实在心疼,决定帮助一下蝴蝶。我拿来一把剪刀,小心翼翼地将茧破开,蝴蝶很容易就挣脱出来了。
③但是,它的身形很萎缩,身体很小,翅膀紧紧地贴着身体。
④我接着观察,期待着在某一刻,蝴蝶的翅膀会打开并伸展起来,足以支撑它的身体,成为一只健康、美丽的蝴蝶。
⑤然而,这一刻始终没有出现!实际上,这只蝴蝶在余下的时间里都极其可怜地带着萎缩的身体和瘪塌的翅膀爬行,它永远也没能飞起来……
⑥这是为什么?原来,蝴蝶从茧上的小口挣扎而出,是其必须经过的关口,没有这挣扎的磨砺,就不会有脱茧而出后的展翅飞翔……事与愿违的“帮助”让我后悔莫及,为了铭记这违背自然之道的教训,我时刻提醒着自己,要学会尊重自然!
19.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摆脱——( ) 收缩——( ) 违反——( )
20.为了“帮助”蝴蝶,“我”做了什么?在短文中用“______”画出来。结果又是怎样?在文中用“ ”画出来。
21.“为了铭记这违背自然之道的教训”中的“自然之道”和“我”得到的教训是( )
A.蝴蝶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从茧上的小口挣扎而出,才能展翅飞翔;不能随便剪开蝶茧
B.蝴蝶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从茧上的小口挣扎而出,才能展翅飞翔;要学会尊重自然
七、书面表达
22.学写作文。
校园是我们最熟悉的地方,我们对它都有很多期待。未来的学校会是什么样?还有老师吗?同学们怎样学习?请你大胆想象,以“未来的学校”为题写一篇习作。
《期中阶段复习卷-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1.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详解】此题考查书写能力。书写时,要注意字体结构,字面工整,格式正确。
2.(1)寂静 朦胧 藤萝
(2)慰藉 迟钝 一丝不苟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容易写错的。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3.√ 4.√ 5.× 6.× 7.√
【解析】3.此题考查诗词中字词的运用与赏析能力。“儿童急走追黄蝶”句中“急走”、“追”这两个动词,写出了儿童的天真烂漫,极富童趣。
4.此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雨后春笋”是说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充分展示了春季勃勃的生机。
5.此题考查新闻常识。新闻是包含海量资讯的新闻服务平台,真实反映每时每刻的重要事件。
6.此题是对名人名言的考查。平时多积累名人名言,学会分类积累。
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朱光潜
7.此题考查作家作品的掌握情况。解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 《我们家的猫》和《母鸡》这两篇作品都是老舍写的。
8. 划 桦 屏 瓶 平 坝 霸 寄 寂 绩 祥 详 捷 杰 洁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同音字组成的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注意区分同音不同义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9. 争奇斗艳 降龙伏虎 五颜六色 无休无止 绘声绘色 无法无天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要求在分析清楚例词特点的基础上仿写词语。
10. 啊 啦 啦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语气助词的使用,根据句子后面的关于句子感彩的提示词,写出相应的语气词即可。注意不同的语气词要符合不同的场景以及逻辑和常识。
11. 拟人 比喻 排比 反问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辨析。
(1)此题中赋予了鲜嫩的笋以人的动作;
(2)把三月的桃花水比作春天的明镜;
(3)连用了三个以上的“……是……”的句式;
(4)问句中可以得到肯定的答案,是反问句。
12. 儿童急走追黄蝶 溪头卧剥莲蓬 麦花雪白菜花稀 新绿的小草 洗净了尘垢 不再胆怯 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向未来寄发的信息 以朝向理想的勇气 已是悬崖百丈冰 采得百花成蜜后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并要求学生灵活运用。
(1)“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出自宋代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选自宋代范成大的《夏日田园杂兴》;
(2)“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选择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选自唐代罗隐的《蜂》。
13.妈妈是我最伟大的老师,一个充满爱的老师。如果说爱如花般甜美,那么我的母亲就是那朵最甜美的花。
【详解】考查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回想自己母亲的瞬间,用简洁通顺的语言写出即可。
如:妈妈,您是母亲、知己和朋友的完美结合!您给了我在磨砺中闯下去的勇气,您教会了我为人处世的社会道理。
14. 都江堰是大堤。 多读课外书,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这难道不是一种不达目的不止的力吗?
【详解】(1)本题考查了缩句的能力。做本题的时候,我们要根据缩写的步骤,先把句子分成“谁”“干什么”,找出句子的主干词语,去掉修饰部分。本句中,去掉句子的枝叶“两千两百多年以前李冰父子在岷江中修筑的、一条”,保留句子的主干,即:都江堰是大堤。
(2)本题考查了修改病句的能力。本句属于搭配不当,“增长写作水平”搭配不合适,应将“增长”改为“提高”。
(3)本题考查了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能力。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是:1. 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2. 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3. 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4. 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所以本题可改为:这难道不是一种不达目的不止的力吗?
15. 叫声 步态 16. 急速、局促不安 从容、大模大样 白鹅步态傲慢的特点 17.C 18.你是谁?为什么进来我的家?没礼貌的家伙,别想进来干坏事。
【解析】15.考查短文内容理解。
借助第①自然段“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和第②自然段“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可知短文主要从鹅的“叫声和步态”两方面来写的。
16.考查寻找关键词及表达效果。
从第②自然段“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可知鸭的步态的词语是:急速、局促不安;“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可知鹅的步态的词语是:从容、大模大样。
通过将鸭和鹅的步态进行对比,突出了白鹅的步态傲慢的特点。
17.考查内容理解。
第①自然段写鹅的叫声严肃郑重,第②自然段写鹅的步态傲慢,都是明贬实褒,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故选C。
18.考查语言表达。
围绕鹅的“厉声叫嚣”表现出鹅的高傲即可。
如:你是哪里来的,你来我家,经过我主人的允许了吗?
19. 挣脱 萎缩 违背 20.我拿来一把剪刀,小心翼翼地将茧破开,蝴蝶很容易就挣脱出来了。 这只蝴蝶在余下的时间里都极其可怜地带着萎缩的身体和瘪塌的翅膀爬行,它永远也没能飞起来…… 21.B
【解析】19.本题考查近义词。
第②段“我拿来一把剪刀,小心翼翼地将茧破开,蝴蝶很容易就挣脱出来了。”这个句子中“挣脱”的意思是蝴蝶通过力量或动作,成功地从茧的束缚中摆脱或逃离出来。因为“摆脱”的意思是冲破束缚和障碍而获得自由。故“摆脱”近义词为文中的“挣脱”。
第⑤段“这只蝴蝶在余下的时间里都极其可怜地带着萎缩的身体和瘪塌的翅膀爬行,它永远也没能飞起来……”这个句子中的“萎缩”是指蝴蝶的身体部分或整体因为某种原因而变小、变弱或变得不正常。因为“收缩”的意思是变小、变短或减少。故“收缩”的近义词为文中的“萎缩”。
第⑥段“为了铭记这违背自然之道的教训,我时刻提醒着自己,要学会尊重自然!”这个句子中“违背”这里指的是,“我”通过人为的方式背离了自然规律去破茧帮助蝴蝶出来。因为“违反”的意思是不符合;不遵守。故“违反”近义词为文中的“违背”。
20.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结合第②段的句子“我拿来一把剪刀,小心翼翼地将茧破开,蝴蝶很容易就挣脱出来了。”可知为了“帮助”蝴蝶,“我”做了什么。
结合第⑤段的句子“这只蝴蝶在余下的时间里都极其可怜地带着萎缩的身体和瘪塌的翅膀爬行,它永远也没能飞起来……”可知蝴蝶的最后结果怎样。
2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结合第⑥段句子“原来,蝴蝶从茧上的小口挣扎而出,是其必须经过的关口,没有这挣扎的磨砺,就不会有脱茧而出后的展翅飞翔……事与愿违的‘帮助’让我后悔莫及,为了铭记这违背自然之道的教训,我时刻提醒着自己,要学会尊重自然!”可知,“自然之道”指的是蝴蝶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从茧上的小口挣扎而出,才能展翅飞翔;“我”得到的教训是要学会尊重自然。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22.例文:
未来的学校
博士研究生毕业了,我穿着博士服,戴着博士帽,来到我的母校。一踏进校门口,就被眼前的景物吸引住了:教学楼变成了塑料的,表面十分美观,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光彩夺目。同学们都走到楼顶上的平台做早操,每个动作都做得非常标准,可棒了!
我感到十分奇怪,同学们都到楼顶上做早操,那么操场留下来干什么呢?带着这个疑问,我来到操场上,操场简直是植物的乐园,有婀娜多姿的垂柳,有高大挺拔的白杨,有清淡雅致的水仙花,可美丽了!这样的景色,简直成了同学们美术写生的大课堂。
我来到教室,等了很久都不见老师来。我正在纳闷,突然,在教室墙壁上的液晶屏幕上,出现了老师那亲切慈祥的面容,老师通过网络给同学们上课,同学们听得入了神了!原来,电脑网络早已成了老师和同学们交流的工具了。真棒!
经过老师的办公室,看到老师们正在利用机器人来批改作业呢!每当机器人发现了错误的时候,都会向老师们报告:“滴,滴,报告老师,这位学生做错了这一道题。”我查阅了资料,原来这些机器人叫做“批改声音机器人”这种机器人能够帮助老师们批改作业。这样,老师们就轻松多了!
哎呀,未来的母校原来这么先进啊!我不禁深深地感慨着。
【详解】本题考查习作的能力。
本题要求以“未来的学校”为题写一篇习作。发挥想象,将未来的学校描绘出来,可将操场、教室、老师……等事物的变化写出来。
开头:简单的介绍未来学校的整体特征。
中间:根据自己的理想,充分发挥想象。可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把学校的样子、所具备的功能,进行详细的描述。还可以将未来的学校与现在的学校进行对比,突出未来科技的发展所带来的变化,想象合理、充分即可。
结尾:总结全文,表达自己的感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