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素养检测卷-2024-2025学年语文一年级下册统编版
一、选择题
1.下面汉字的音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思—S B.窝—W C.道—D D.纯—CH
2.下面介绍姓氏的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古月胡 B.立早章 C.木子李 D.双人徐
3.《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中,( )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
A.乡亲们 B.战士们 C.周总理 D.毛主席
二、书写
4.拼一拼,把粮食(liánɡ shi)作物(zuò wù)名称(mínɡ chēnɡ)抄(chāo)写在下面的四线(xiàn)三格(ɡé)里。
三、连线题
5.根据课文内容连一连。
“我”提着水壶 走到桥上当月亮 帮爸爸浇田
“我”拿着镜子 挂在桥上荡秋千 照着妈妈梳头
“我”带着秋千 走到桥上洒水 花裙子成了彩云
四、判断题
判断下列说法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6.“么”的第二笔是撇折。( )
7.“白、回、国”笔顺规则都是先内后外再封口。( )
8.“阳”字的第一笔是竖。( )
9.“这”字第四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
10.“单”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d”。( )
五、填空题
11.我能把描写春天的词语补充完整。
( )回( )地 柳( )( )红
冰( )融( ) ( )( )齐放
12.按课文内容默写。
(1)夜来声,落知。
(2)举望,低头。
六、语言表达
13.读一读,仿一仿。
(1)例:小公鸡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小公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仿:小明跑过终点线。 小明( )跑过终点线。
(2)例:遥远的新疆,有美丽的天山,雪山上盛开着洁白的雪莲。
仿:遥远的 ,有 , 。
七、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端午粽(节选)
粽子是用( )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 )的糯米,中间有一颗( )的枣。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14.在选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15.照样子,写词语。
例:又黏又甜 又 又 又 又
16.选文共有 句话,依次介绍了粽子的 、 、 (填序号)。
①味道 ②样子 ③香味
快乐阅读。
树和喜鹊(节选)
①每天天一亮,喜鹊们叽叽喳喳叫几声,打着招呼一起飞出去了。天一黑,他们又叽叽喳喳地一起飞回窝里,安安静静地睡觉了。
②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17.在选文中圈出AABB式的词语,这样的词语我还知道___________。
18.仿照选文中画“______”的句子,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 也 。
19.树和喜鹊为什么很快乐?
20.选文告诉我们( )的道理。
①只有大家共同进步,才能快乐成长
②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有朋友才会快乐
八、书面表达
21.看图写话。
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用几句简单的话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期中素养检测卷-2024-2025学年语文一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答案 D D D
1.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汉字的音序。
音序应为音节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形式。
A选项,思的音节是sī,音序是:S。
B选项,窝的音节是wō,音序是:W。
C选项,道的音节是dào,音序是:D。
D选项,纯的音节是chún,音序是:C。
故答案为:D。
2.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字形结构的分析。
介绍姓氏的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D项,ABC三项都采用了拆字法,而D项是利用了偏旁来介绍姓氏的。
故选D。
3.D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学生平时注意养成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沙洲坝时带领人们深挖水井的故事,表达对前人的感谢与敬佩。
故选:D。
4.yù mǐ、ɡāo liɑnɡ、dà dòu、huā shēnɡ
【详解】略
5.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彩虹》是韦其麟写作的一篇短文。本文讲述了一个小女孩“我”看到天上的彩虹后产生了三个美好的愿望,表达了其爱爸爸、妈妈和哥哥的美好心愿。
根据原文:爸爸,如果我提着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走到桥上去,把水洒下来,不是我在下雨了吗?我把雨洒在山上的田地里,你就不用挑水浇了,你高兴吗?
妈妈,如果我拿着你梳头用的那面圆圆的镜子,走到桥上去,天上不是多了一个月亮吗?我拿着月亮照你梳头,你高兴吗?
哥哥,如果我把你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拿去挂在彩虹桥上,我坐着秋千荡来荡去的时候,我的花裙子不就成了一朵彩云飘来飘去吗?你看见了,高兴吗?
小女孩的三个愿望是:①“我”提着水壶,走到桥上洒水,帮爸爸浇田。
②“我”拿着镜子,走到桥上当月亮,照着妈妈梳头。
③“我”带着秋千,挂在桥上荡秋千,花裙子成了彩云。
6.√ 7.× 8.× 9.√ 10.×
【解析】6.本题主要考查对笔画的掌握。
“么”笔顺:撇,撇折,点,第二笔是撇折。正确。
7.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所学汉字的笔顺掌握情况。
“白”的笔顺:撇、竖、横折、横、横。
“回”的笔顺:竖、横折、竖、横折、横、横。
“国”的笔顺:竖、横折、横、横、竖、横、点、横。“白”是上下结构的字,先写“撇”,再写“日”;
“回”与“国”是全包围结构的字,笔顺规则是“先外后内再封口”。
故说法错误。
8.本题主要考查对笔画的掌握。
“阳”笔顺: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竖,横折,横,横。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故说法错误。
9.主要考查对笔画的掌握。
“这”笔顺:点,横,撇,点,点,横折折撇,捺,“这”字第四笔是点,不要写成捺。正确。
10.本题主要考查查字典。
“单”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D”。故说法错误。
11. 春 大 绿 花 雪 化 百 花
【详解】本题考查补充四字成语。
要求学生熟记课内词语,补充词语时要注意不要写错字。
春回大地:严冬过去,春天再度降临大地。
柳绿花红: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
冰雪融化:比喻万物重新充满生机、生机勃勃的场面。
百花齐放: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
12.(1)
(2)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古诗背默。首先要能背诵古诗内容,简单理解诗句意思,并能正确默写。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出自唐孟浩然《春晓》,全诗为: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全诗意思是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自唐李白《静夜思》,全诗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全诗意思是明亮的月光洒在井上的栏杆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13. 飞快地 西藏 一座雄伟的布达拉宫 依山而建,重楼重叠,非常壮观
【详解】略
14.青青 白白 红红 15. 细 长 大 圆 16. 3/三 ② ③ ①
【导语】这篇《端午粽》节选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展现了传统美食的文化韵味。文本以“青翠箬竹叶”“雪白糯米”“红润枣”的视觉三原色构建画面,用“清香”“又黏又甜”打通嗅觉与味觉通道。第二人称叙述视角(外婆)的加入,使场景更具生活温度。ABAC式词语训练设计巧妙,既巩固语言点又呼应文本特色。全文仅三句话却完成从原料到成品的完整叙事,体现微型文本的教学价值。建议可适当增加地域文化元素的深度挖掘。
14.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根据题意,填入表示颜色的词语。“箬竹叶”是青色的,故填“青青”的。“糯米”是白色的,故填“白白”的。“枣”是红色的,故填“红红”的。
15.本题考查仿写词语。
这类“又……又……”结构的词语,是用两个形容词来同时描述一个事物的两种特征。所填的两个形容词要符合逻辑,可以从形状、大小、颜色、性格等不同方面来考虑,如“又香又脆”“又快又好”等。
示例:又香又甜 又红又圆
16.本题考查数句子和文章内容的概况和理解。
判断句子数量是看句末标点(句号、问号、感叹号),文中有三个句末标点(句号),所以是3句话。
第一句“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介绍了粽子是用什么包的、里面有什么,这属于描述粽子的样子,故选②;第二句“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写的是粽子的香味,故选③;第三句 “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讲的是粽子的味道,故选①。
17.叽叽喳喳 安安静静 开开心心 18. 爸爸喜欢看书 我 喜欢看书 19.因为树和喜鹊有了朋友,大家互助友爱,所以他们很快乐。 20.②
【导语】这篇短文通过树和喜鹊的互动,展现了和谐共生的自然画面。语言简洁明快,运用AABB式叠词增强韵律感,符合儿童阅读特点。文本采用递进式结构:先描写喜鹊的日常活动,再点明“快乐”主题,最后引发读者思考。画线句的并列句式值得模仿,能训练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两个选项的设计引导孩子理解“友谊带来快乐”的朴素哲理,体现了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17.本题考查的是仿写词语。
“AABB 式”词语的特点是:前两个字相同,后两个字也相同,通过重复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选文中“AABB 式”的词语是“叽叽喳喳”和“安安静静”。“叽叽喳喳”形容喜鹊们叫声的热闹,体现出它们的活力;“安安静静”则描绘了喜鹊们回窝后安静的状态,与白天的热闹形成对比。
类似的词语有很多,例如: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等。
18.本题考查的是补充句子。
画线句子为文章第②自然段的“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是说两种不同的事物都具有相同的状态。据此仿写及补充句子。
示例:小鸟很自由,白云也很自由。
19.本题考查的是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从文中第①自然段“每天天一亮,喜鹊们叽叽喳喳叫几声,打着招呼一起飞出去了。天一黑,他们又叽叽喳喳地一起飞回窝里,安安静静地睡觉了”可以看出,喜鹊们白天一起出去,晚上一起回来,生活十分规律且热闹。
对于树来说,喜鹊们的陪伴让它不再孤单,有了生机和活力;对于喜鹊而言,树是它们生活的家园,给它们提供了栖息的地方,它们相互陪伴。
故因为树有了喜鹊做伴,喜鹊也有了树做伴,他们不再孤单,所以很快乐。
20.本题考查的是文章的主旨。
文章主要围绕树和喜鹊的生活展开,一开始树和喜鹊都是孤单的,后来喜鹊们来到树上,它们相互陪伴。
①中“共同进步”在选文中没有相关内容体现,不符合文意。
②从文章第②自然段“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可以看出,是朋友的陪伴让它们变得快乐,这体现了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有朋友才会快乐的道理。
故选②。
21.示例:星期天,芳芳和明明去花园里给花浇水。他们浇得很认真。你瞧,花儿在他们的照顾下长得多高,开得多漂亮啊!
【详解】图上画的是两个小朋友在浇花,结合生活实际,我们可以猜想小朋友们在花园里,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很开心、很认真。把从图中看到的信息用几句简单的话写下来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