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赵州桥》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读准“拱”“济”等字,会写“省”“县”等字,理解“世界闻名”“创举”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围绕一个关键词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表达方式,借助关键词清楚、流利地介绍赵州桥。 3、体会赵州桥的设计是个“创举”,初步感受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教学重难点 体会赵州桥的设计是个“创举”,初步感受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教法和教具 课件,课堂学习单,板贴词卡,马克笔。
预设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揭示课题,初识“世界闻名” 1.揭题、释题:这座桥在河北省赵县,(板书:赵)古称赵州,(板书:州)所以这座桥就叫赵州桥。(板书:桥) 2.理解“世界闻名”:“世界闻名”是什么意思?还可用哪些四字词语来形容? 二、预习反馈,介绍基本信息 1.重点反馈预习单第三大题一填写赵州桥的基本信息,结合巩固第一、二大题的字词。 (1)名称:有人填“赵州桥”,有人填“安济桥”,有人两个都填了一你怎么看?(“安济桥”正音。这是北宋哲宗皇帝赵煦赐的名,有“安世济民”的意思) (2)地点:“省”“县”,指导书写,关注重点笔画。 (3)朝代:隋朝。初步了解隋朝。 (4)设计者姓名:李春。了解“石匠”,积累与“匠”有关的手艺人。“石匠”是从事石料采集或加工的手工业者。从事本头加王的应该叫一(木匠)。打铁的呢?(铁匠)整天跟泥水打交道呢?(泥水匠)这些人加在一起,有一个总的称呼,叫一(工匠)。像李春这样工艺技术高明的手工业者,我们尊称他们为一(能工巧匠)。赵州桥就是一群跟李春一样的能工巧匠一起建造的。 (5)材料:石头。 2.学做小导游,介绍赵州桥的基本信息。 (1)现场情境的营造:现在你就是小导游,你就站在洨河边向游客介绍赵州桥,你觉得哪些可以不讲,哪些要讲清楚? (2)自由练习后全班反馈。 三、交流词卡,梳理“世界闻名” 1.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分组讨论填词卡,说说赵州桥世界闻名的理由。 2.反馈交流,归纳梳理关键词。(古老、雄伟、创举、坚固、美观) 四、读思品悟,介绍设计“创举” 1.图文对照,理解“创举”设计特点。 (1)赵州桥的设计是一个怎样的“创举”呢?(出示图片)这儿有李春当时设计的三份草图。第一、二幅都是参考前人,在以前的古桥基础上进行设计的,但他最终没有选用。他最后选用的是自己反复勘测、反复计算、反复思考后定下来的第三份设计。 (2)读读这段话,再对比一下:他的设计独一无二表现在哪里? (3)多种方式读:引读、填空读、展读,为导游解说做好准备。 小结:这样的设计在李春之前,从来没有人设计出来过一—这就是“创举”。 2.再读图文,理解“创举”设计好处。 (1)针对设计特点,学生质疑,交流反馈。 (2)引读升华,出示: 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关注“既…又…”,指导读) 引读1:欧洲人建造同样的桥,比中国整整晚了600年。这种世界领先的独特设计,就叫一创举。(齐读这段话) 引读2:赵州桥的坚固来自它的独特设计,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齐读这段话) 引读3:通过查资料,老师还了解到一赵州桥经历了8次以上的地震,50次以上的水灾,无数次的战争考验,仍巍然立于洨河之上。(齐读这段话) 3.资料拓展,赞叹“创举”的意义。 (1)世界上很多人都慕名而来,尤其是桥梁专业的人以访赵州桥为荣,韩国人、日本人、英国人、德国人、美国人…都知道我们中国有这么一座石拱桥,这就叫一世界闻名。 (2)读到这里,你除了赞叹这个“创举”,你还赞叹什么? 4.做小导游,介绍“创举”。同桌介绍,全班交流。 五、表达实践,内化“世界闻名” 1.略学“雄伟”,了解用数字写清楚的方法。 作者真厉害,一个词,一百多个字就把“创举”说清楚了。我们的小导游也很厉害,用自己的话也介绍清楚了。作者又是怎样把“雄伟”介绍清楚的呢?找一找,读一读,说一说。 2.课后延伸:将“名桥档案”中整理的信息,用上“世界闻名”“雄伟”“创举”,把赵州桥介绍给爸爸妈妈听。 1.通过扩词、找近义词等方法理解“世界闻名”。 学会从文章当中梳理提取信息,完成预习单中赵州桥的基本信息部分。 师生交流、评议赵州桥的基本信息 在评议中认读生字。 能围绕已知的基本信息向同学介绍赵州桥。 6.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分组讨论填词卡,说说赵州桥世界闻名的理由。 7.师生交流关键词。 欣赏、理解图片,感受创举(独一无二、史无前例)的原因。 9.再读图文,理解“创举”设计好处。 10.在师生合作读中感悟赵州桥这一创举。 结合前面所交流的关键词以及创举的原因,向同学介绍赵州桥。 12.略学“雄伟”。 13.完成对应的课后作业
作业布置 将“名桥档案”中整理的信息,用上“世界闻名”“雄伟”“创举”,把赵州桥介绍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