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温故知新
1、 “开元之治”是何时出现的治世局面?其措施有哪些?
2、列举唐朝农业中出现的新农具、新技术?
手工业中的制瓷中心及艺术珍品
商业中的大都市、长安城的布局特点?
3、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
唐玄宗前期;
重视人才、注重吏治、提倡节俭
曲辕犁和筒车、水稻育秧移植栽培
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
长安、洛阳、扬州、成都;市坊分开
安史之乱
课标要求
本课重点
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
科举制创立和完善过程。尤其是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位皇帝的作用。
《谁料皇榜中状元》
导入新课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统治期间,中国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持续发展的盛世局面。他们的统治措施中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是什么?(善于用人)那么,隋唐时期的封建统治者通过什么方式来选拔人才呢?请看视频《谁料皇榜中状元》。
科举制的创立
一、科举制创立的背景
二、科举制创立的过程
三、科举制创立的影响
讲解新课
1、魏晋以来,官员的选拔标准是什么?
标准
高门权贵的子弟
2、这种选拔官员的方式有何弊端?
弊端
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当官
门第高低
不利于国家选拔人才
3、如果你是当时的统治者你会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选官?
考试、开科取士
一、科举制创立的背景
自主学习
魏晋以来,设立中正官考察人品,把人按人品分为九个等级,得到上品评价的人就可以推荐做高品的官,这叫做“九品中正制”。
后来,高官大户把持了所有的高官显职,各级中正官也由他们任命或直接担任。于是门第出身作为品评的唯一标准,是世族就得到好评,祖宗没做过高官就一定得差评,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
科举制创立的背景
魏晋以来,官员的选拔标准是门第高低,这使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当官,不利于国家对人才的选拔。建议统治者可以通过考试、开科取士来官。
请同学们根据教材17-18页完成下面的表格。
科举制的完善 朝代 主要科目 关键人物 做法(措施)
二、科举制创立的过程
科举制的创立 朝代 关键人物 做法(措施)
隋朝
隋文帝
隋炀帝
分科考试
设置进士科
唐朝
进士
明经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扩充国学规模
开创殿试和武举
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内容
自主学习
科举制诞生朝代、关键人物和做法、标志?
a朝代
B人物及做法
c标志
隋朝
隋文帝: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
进士科的设立,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科举制完善朝代、主要科目、关键人物及做法?
a朝代
b主要科目
C 关键人物及做法
唐朝
进士、明经
唐太宗:重视人才的选拔培养,扩充国学规模;
武则天:创立殿试和武举;
唐玄宗:重视考诗赋
应试场面
贡院考场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太宗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一:“天下英雄,入吾穀中矣。”
材料二:“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
材料三:‘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含义是什么? 由此可见科举制的最大受益者是谁?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进士科考试中,考中第一名被称为什么?
(4)材料三说明了什么?
A含义:天下有才之士,都被我收罗了
B最大受益者:统治者(皇帝) 。
说明进士及第的困难,同时也说明科举制是知识分子出人头地的途径,也是统治者控制知识分子的手段。
状元
说明进士科是重要的科举科目,考中进士是一种很高的荣誉
状元之路
入学
童子试
乡试
会试
殿试
秀才
贡生(会元)
举人(解元)
进士(状元)
金榜题名
名落孙山
独占熬头
连中三元
结合以下四则材料分析科举制的影响:
材料一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唐太宗
材料二 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做到了不论出身、贫富皆可参加。不但大大扩宽了政府选拔人才的基础,还让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知识分子,有机会通过科考向社会上层流动。对维持整体社会的稳定起了相当的作用。
三、科举制创立的影响
论从史出
材料三 科举对于教育事业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亦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客观上由于科举入士成为了风尚,中国的文学艺术普遍得到了提高。
材料四 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大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思想被四书五经、八股文所朿;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限制。读书变成只为做官,光宗耀祖。
论从史出
科举制的影响?
A改善了用人 制度,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
B使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 集中到朝廷,加强了中央集权。
C促进了 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 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唐诗 的繁荣。
国家
社会
个人
出身
才学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科举制度
开放
繁荣
报效
促进
第一次把个人和国家的命运真正的联系起来
材料表明中国的科举制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这说明中国的科举制对世界文明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思考:
科举制在中国的历程
诞生:隋朝——隋炀帝设置进士科
完善:唐朝——唐太宗扩充国学,
武则天殿试武举,
唐玄宗重视诗赋
僵化:明朝——八股取士
废除:清末——1905年废除
1300多年
在漫长的1300年的科举考试中,曾产生出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至于秀才就更不计其数了)。隋唐以后,几乎每一位知识分子都与科举考试有着不解之缘和密切关系,从未参加过科学考试的是极少数。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安邦的名臣、名相,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外交家、军事家等大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
巩固小结
科举制的背景:魏晋以来的门第高低选官
使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
不能为国家效力。
科举制的诞生:隋朝(隋文帝?隋炀帝?)
科举制的完善:唐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科举制的影响:3点(背诵)
1、科举制诞生于的时间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末
2、明经科举考试的“帖经”类似于今天的
A.选择题 B.填空题 C.问答题 D.作文题
3.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参政始于
A.东晋 B.西晋 C.南北朝 D.隋朝
4.下列对科举制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学的读书人能够做官
B.促进了文学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C.为高门权贵打开了做官之门
D.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5.科举制在我国正式形成是在
A.隋文帝时 B.唐太宗时
C.隋炀帝时 D.武则天时
6.正式设置进士科是在
A.隋文帝时 B.唐太宗时
C.隋炀帝时 D.武则天时
7科举制度在我国存在的时间是
A.500年 B.700年 C.900年 D.1300年
8.殿试开始时的皇帝是
A.隋文帝 B.唐太宗 C.隋炀帝 D.武则天
9、魏晋时期,官员大多数从高门权贵子弟中选拔,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到了三分之二,这种变化说明
A.唐政府不任用权贵子弟
B.唐政府力求以才学选官
C.唐朝社会文学艺术繁荣
D.唐朝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一单元 第四课 科举制的创立(教案)
课程标准:
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通过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通过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互相促进的能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习本课知识。通过小组讨论归纳,使学生认识到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政权选拔各级官吏的一项重要制度,影响极为深远,从而培养合作意识。21cnjy.com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科举制度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www.21-cn-jy.com
教学重点:
科举制创立和完善过程。尤其是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位皇帝的作用。
教学难点:
科举制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和其对中外的影响,并对科举制进行客观评价。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讲述法,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流程:
温故知新:
1、 “开元之治”是何时出现的治世局面?其措施有哪些?(唐玄宗前期;重视人才、注重吏治、提倡节俭)
2、列举唐朝农业中出现的新农 ( http: / / www.21cnjy.com )具、新技术?(曲辕犁和筒车、水稻育秧移植栽培)手工业中的制瓷中心及艺术珍品?(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商业中的大都市、长安城的布局特点?(长安、洛阳、扬州、成都;市坊分开)21教育网
3、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安史之乱)
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三位唐朝杰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的皇帝,请说出他们分别是谁?(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他们统治期间,中国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持续发展的盛世局面。他们的统治措施中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是什么?(善于用人)那么,你们是否知道,隋唐时期的封建统治者通过什么方式来选拔人才呢?请看视频《谁料皇榜中状元》选段——(引出科举制度)
新课讲解:
(一)科举制创立的背景
环节一:自主学习(学生根据自学提纲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阅读课文第17页第一自然段,回答:
1、魏晋以来,官员的选拔标准是什么 (门第高低)
2、这种选拔官员的方式有什么弊端?(出身低 ( http: / / www.21cnjy.com )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当官,不利于国家选拔人才) 21·世纪*教育网
3、如果你是当时的统治者,你会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选官? (考试、开科取士)
环节二:自学展示(学生展示自学成果,教师实施评价)
环节三:点拨深化(师生互助,利用多媒体课件深化讲解内容)
1、补充背景材料:
魏晋以来,设立中正官考察人品,把人按人品分为九个等级,得到上品评价的人就可以推荐做高品的官,这叫做“九品中正制”。 21*cnjy*com
后来,高官大户把持了所有的高官显职,各级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正官也由他们任命或直接担任。于是门第出身作为品评的唯一标准,是世族就得到好评,祖宗没做过高官就一定得差评,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来源:21cnj*y.co*m】
2、梳理自学问题:
魏晋以来,官员的选拔标准是门第高低,这使出身 ( http: / / www.21cnjy.com )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当官,不利于国家对人才的选拔。建议统治者可以通过考试、开科取士来选拔人才。
(二)科举制创立的过程
环节一:自主学习(学生根据自学提纲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请同学们根据教材17-18页完成下面的表格。
科举制的创立
朝代 关键人物 做法(措施)
隋朝 隋文帝 分科考试
隋炀帝 设置进士科
科举制的完善
朝代 主要科目 关键人物 做法(措施)
唐朝 进士明经 唐太宗 扩充国学规模
武则天 开创殿试和武举
唐玄宗 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内容
环节二:自学展示(学生展示自学成果,教师实施评价)
环节三:点拨深化(师生互助,利用多媒体课件深化讲解内容)
1、 结合自学表格梳理科举制创立的过程:
(1) 科举制诞生朝代、关键人物和做法、标志?
科举制诞生于隋朝,关键人物是隋文帝和隋炀帝,隋文帝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官,隋炀帝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诞生。
(2) 科举制完善朝代、主要科目、关键人物及做法?
科举制完善于唐朝,主要科目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士和明经,关键人物是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唐太宗:重视人才的选拔培养,扩充国学规模;武则天:创立殿试和武举;唐玄宗:重视考诗赋。21·cn·jy·com
2、 出示一组反映科举制的图片:如应试 ( http: / / www.21cnjy.com )场面、考场、皇榜、新科进士鱼贯而出等,来说明可能科举制的严谨性和不易考中,同时也说明它是国家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
3、 出示问题,引领学生对科举制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下英雄,入吾穀中矣。”
材料二:“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
材料三:‘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请回答:
(1) 材料一的含义是什么? 由此可见科举制的最大受益者是谁?
(A含义:天下有才之士,都被我收罗了 B最大受益者:统治者(皇帝) 。)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说明进士及第的困难,同时也说明科举制是知识分子出人头地的途径,也是统治者控制知识分子的手段。)www-2-1-cnjy-com
(3)进士科考试中,考中第一名被称为什么?(状元)
(4)材料三说明了什么?(说明进士科是重要的科举科目,考中进士是一种很高的荣誉)
4、以图示说明“状元之路”,并出示关于一些科举制的成语。
“状元之路”:入学——童子试(秀才)——乡试(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贡生,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成语:金榜题名、名落孙山、独占熬头、连中三元
(三)科举制创立的影响
环节一:自主学习(学生根据自学提纲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结合教材谈影响:(教材17页最后两行和教材19页第一自然段)
A积极影响:
1、科举制改善了 用人 制度,使得门第不高的读书 人可以凭 才学 做官 。
2、科举制使选拔官吏的权利从 地方 集中到 中央 。
3、科举制也促进了教育事业 和 文学艺术 的发展,大大有利于 唐诗 的繁荣。
B消极影响:科举制束缚了思想,不利于人们自由思想的发挥。
环节二:自学展示(学生展示自学成果,教师实施评价)
环节三:点拨深化(师生互助,利用多媒体课件深化讲解内容)
1、 论从史出:出示关于科举制影响的材料,要求学生依据材料讨论科举制的影响:
材料一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唐太宗
材料二 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做到了不论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身、贫富皆可参加。不但大大扩宽了政府选拔人才的基础,还让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知识分子,有机会通过科考向社会上层流动。对维持整体社会的稳定起了相当的作用。2-1-c-n-j-y
材料三 科举对于教育事业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亦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客观上由于科举入士成为了风尚,中国的文学艺术普遍得到了提高。【版权所有:21教育】
材料四 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 ( http: / / www.21cnjy.com )入僵化,大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思想被四书五经、八股文所朿;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限制。读书变成只为做官,光宗耀祖。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学生讨论,发表见解,教师总结:
A改善了用人 制度,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
B使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 集中到朝廷,加强了中央集权。
C促进了 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 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唐诗 的繁荣。
2、 以图示说明:第一次把个人和国家的命运真正的联系起来。
3、 讨论课本21页:2.阅读分析,教师参与指导:
材料表明中国的科举制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这说明中国的科举制对世界文明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小结升华:(科举制的历程)
诞生:隋朝——隋炀帝设置进士科
完善:唐朝——唐太宗扩充国学, 武则天殿试武举, 唐玄宗重视诗赋
僵化:明朝——八股取士 废除:清末——1905年废除
在漫长的1300年的科举考试中,曾 ( http: / / www.21cnjy.com )产生出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至于秀才就更不计其数了)。隋唐以后,几乎每一位知识分子都与科举考试有着不解之缘和密切关系,从未参加过科学考试的是极少数。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安邦的名臣、名相,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外交家、军事家等大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2·1·c·n·j·y
板书设计:(利用幻灯片梳理)
科举制的背景:门第高低选官使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当官
科举制的诞生:隋朝(隋文帝?隋炀帝?)
科举制的完善:唐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科举制的影响:3点(背诵)
当堂检测:
1、科举制诞生于的时间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末
2、明经科举考试的“帖经”类似于今天的
A.选择题 B.填空题 C.问答题 D.作文题
3.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参政始于
A.东晋 B.西晋 C.南北朝 D.隋朝
4.下列对科举制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学的读书人能够做官
B.促进了文学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C.为高门权贵打开了做官之门
D.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始于
5.科举制在我国正式形成是在
A.隋文帝时 B.唐太宗时 C.隋炀帝时 D.武则天时
6.正式设置进士科是在
A.隋文帝时 B.唐太宗时 C.隋炀帝时 D.武则天时
7科举制度在我国存在的时间是
A.500年 B.700年 C.900年 D.1300年
8.殿试开始时的皇帝是
A.隋文帝 B.唐太宗 C.隋炀帝 D.武则天
9、魏晋时期,官员大多数从高门权贵子弟中选拔,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到了三分之二,这种变化说明( )【出处:21教育名师】
A.唐政府不任用权贵子弟 B.唐政府力求以才学选官
C.唐朝社会文学艺术繁荣 D.唐朝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
答案:1、A 2、B 3、D 4、C 5、A 6、C 7、D 8、D 9、B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第 6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一单元 第四课 科举制的创立(习题)
1.考试是一种比较公平和公正的选拔人才的方式,世界上很多国家的选官制度就是借鉴了我国古代的科举制。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是在(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唐玄宗时 .武则天时 C.唐太宗时 D.隋炀帝时
2.1905年我国废除了科举制,结束了科举制在我国1300多年的历史。那么科举制的历史最早应追溯到( )21·世纪*教育网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3.科举制考中第一名的称为“状元”,“武状元”最早出现于( )
A.唐太宗时期 B.唐高宗时期 C.武则天时期 D.唐玄宗时期
4.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了科举制的正式诞生,而诗赋科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开始于(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 唐玄宗
5.唐朝时科举制的完善时期,其中殿试开始时的皇帝是 ( )
A.隋文帝 B.唐太宗 C.隋炀帝 D.武则天
6、科举制在中国存在了1300多年,那么废除科举制的时间 ( )
A.西晋 B.元 C.南北朝 D.清末
7、唐朝的科举制有一重要的科目是明经,明经科举考试的“帖经”类似于今天的 ( )
A.选择题 B.填空题 C.问答题 D.作文题
8.魏晋以来,选拔官吏的主要标准是门第的高低,而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参政始于( ) 2·1·c·n·j·y
A.东晋 B.西晋 C.南北朝 D.隋朝
9.科举制不仅对我国而且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对科举制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21*cnjy*com
A.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学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B.促进了文学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C.为高门权贵打开了做官之门
D.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10、魏晋时期,官员大多数从高门权贵子弟中选拔,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到了三分之二,这种变化说明( )【来源:21cnj*y.co*m】
A.唐政府不任用权贵子弟 B.唐政府力求以才学选官
C.唐朝社会文学艺术繁荣 D.唐朝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
11、 材料一: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材料二:唐代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请回答:(1)材料一中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为改变材料一所反映的弊端,隋文帝和隋炀帝个采取了什么措施?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材料二中提到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除唐太宗外,完善这种制度的关键人物还有哪两位?这种制度何时被废除?
(3)依据材料二,说明这种制度产生的积极作用。
12、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相反,制度的僵化与滞后则
会严重阻碍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www.21-cn-jy.com
请回答:(1)“中国所采用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指哪种制度?这一制度诞生的标
志是什么?唐朝完善这一制度的三个关键人物及做法分别是什么?
(2)这种制度为隋唐的社会带来了哪些方面的影响?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分析】科举制诞生于隋朝,关键人物是隋文帝和隋炀帝,隋文帝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官,隋炀帝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诞生。21cnjy.com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历史识记水平,抓住题干中的“正式诞生”即可。
2、答案:C
解析:【分析】科举制诞生于隋朝,关键人物是隋文帝和隋炀帝,隋文帝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官,隋炀帝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诞生。www-2-1-cnjy-com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历史识记水平,抓住题干中的“最早”即可。
3、答案:C
解析:【分析】科举制完善于唐朝,主要科目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士和明经,关键人物是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唐太宗:重视人才的选拔培养,扩充国学规模;武则天:创立殿试和武举;唐玄宗:重视考诗赋。21教育网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历史识记水平,抓住题干中的“武状元”即可。
4、答案:D
解析:【分析】科举制完善于唐朝,主要科目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士和明经,关键人物是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唐太宗:重视人才的选拔培养,扩充国学规模;武则天:创立殿试和武举;唐玄宗:重视考诗赋。【出处:21教育名师】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历史识记水平,抓住题干中的“诗赋”即可。
5、答案:D
解析:【分析】科举制完善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唐朝,主要科目是进士和明经,关键人物是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唐太宗:重视人才的选拔培养,扩充国学规模;武则天:创立殿试和武举;唐玄宗:重视考诗赋。21*cnjy*com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历史识记水平,抓住题干中的“殿试”即可。
6、答案:D
解析:【分析】科举制诞生于隋朝,科举制完善于唐朝,僵化于明朝,废除于清朝(1905年),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版权所有:21教育】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历史识记水平,抓住题干中的“废除时间”即可。
7、答案:B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什么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帖经”,“帖经”是指考官任意选取五经中的某一段,用纸条遮盖其中的几个字或几句话,要求考生将其默写出来。
【点评】本题考查对科举制中的“帖经”的理解,根据其涵义可以得知它类似于今天的填空题。
8、答案:D
解析:【分析】科举制的诞生改善了用人 制度,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使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 集中到朝廷,加强了中央集权。
【点评】本题考查是对科举制的诞生的影响的理解,因为科举制诞生于隋朝,所以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参政始于隋朝。
9、答案:C
解析:【分析】科举制的诞生改善了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 制度,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使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 集中到朝廷,加强了中央集权; 促进了 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 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唐诗 的繁荣。科举制还对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点评】本题考查是对科举制的诞生的影响的理解,根据所学内容可以知道科举制限制了高门权贵的做官之门,为门第不高的读书人打开了仕途。21·cn·jy·com
10、答案:B
解析:【分析】唐朝采用科举制来选官 ( http: / / www.21cnjy.com ),注重了才学。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点评】本题考查是对科举制的影响的理解,选官的标准从注重门第逐步转变到注重才学,有才学的读书人通过科举制通往仕途。
11、答案:(1)门第。隋文帝用分科考试选官,隋炀帝设置进士科。
(2)科举制。武则天、唐玄宗。1905年(清朝末年)。
(3)科举制的诞生改善了用人 制度,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使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 集中到朝廷,加强了中央集权。2-1-c-n-j-y
解析:【分析】魏晋以来用门第高低来选官不能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家选拔真正的人才,隋朝隋文帝用分科考试选官,隋炀帝设置进士科,这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诞生。唐朝时科举制不断完善,关键人物是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科举制的诞生改善了用人 制度,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使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 集中到朝廷,加强了中央集权; 促进了 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 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唐诗 的繁荣。科举制还对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点评】本题是一道关于科举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的综合性题目,从科举制诞生的背景、人物做法,科举制的完善、影响等角度考查,另外还注重对材料的解读,要求学生通过材料得出问题的结论。
12、答案:(1)A制度:科举制度
B标志:隋炀帝设置进士科
C关键人物及其做法:唐太宗扩充国学, 武则天开创殿试和武举, 唐玄宗时诗赋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
(2)影响:改善了用人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科举制度,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利从地方集中到中央;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文学艺术的发展,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解析:【分析】隋炀帝设置进士科,这标志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科举制的正式诞生。唐朝时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是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科举制的诞生改善了用人 制度,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使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 集中到朝廷,加强了中央集权; 促进了 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 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唐诗 的繁荣。科举制还对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点评】本题是一道关于科举制的综合性题目,从科举制诞生的标志,科举制的人物和做法、科举制的影响等角度考查。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第 5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