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课时教学设计
《9.1.3 约分》教学设计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他课
教学内容分析 《9.1.3 约分》是沪科版七年级下册第9章《分式》的第一节第三课时的内容。约分是分式章节的核心内容,位于分式的基本性质之后,是分式化简的关键步骤。本节内容既是对分式基本性质的直接应用,又为后续分式运算(加减乘除)奠定基础,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约分简化分式形式,降低计算复杂度,便于后续计算。
学习者分析 学生已掌握分数约分技巧,但分式约分需克服以下障碍: 1.因式分解能力不足导致公因式提取错误; 2.忽视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为零); 3.符号处理不当。 此外,学生易混淆约分与通分的操作步骤,需通过对比练习强化理解。
教学目标 1.能准确描述约分的概念,运用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完成分式约分,并判断分式是否为最简形式。 2.通过类比分数约分、小组讨论因式分解技巧,培养知识迁移与问题解决能力。 3.在自主探究中体会数学运算的严谨性,形成规范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点 约分的步骤与最简分式的判断。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因式分解进行约分。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新知导入教师活动1: 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_________________,分式的值不变. 用式子表示:都是整式,且≠0).学生活动1: 认真思考,举手回答问题活动意图说明:复习导入有利于衔接新旧知识,提高学习效率。通过旧知识引入新的知识有利于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环节二:探究新知教师活动2: 探究一:约分 思考:下列等式从左边到右边是怎样得到的? (1) (2) (3); (4) 【归纳】 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作分式的约分. 思考:约分的依据和关键是什么? 约分的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 约分的关键:找出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 探究二:最简分式 像, , 这样,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的分式,叫作最简分式.分式的约分是把分式化成最简分式或整式. 合作交流:你能归纳出确定分子、分母的公因式的方法吗? 分子、分母分子、分母的公因式单项式1.系数取各系数的最大公约数; 2.相同字母取字母的最低次幂多项式先把分子、分母进行因式分解,再确定公因式
学生活动2: 独立思考,探究分式的约分 认真听讲,了解约分的概念 认真思考 认真听讲,了解什么是最简分式 合作交流,探究确定分子、分母的公因式的方法 认真听讲活动意图说明: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还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环节三:例题精讲教师活动3: 例3约分:;;;. 解: (1)原式. (2)原式 (3)原式. (4)原式. 注意事项: 1.分式的约分一定要进行到底,约分的结果是最简分式或整式,即将分式化为最简形式. 2.约分时,当分子或分母含有负号时,一般把负号提到分式的前面.学生活动3: 学生认真思考,独立完成习题 学生认真听讲 学生认真听讲活动意图说明:让学生通过具体例题的教学理解和巩固数学基础知识,把数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理论的用途和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标。环节四:课堂总结教师活动4: 确定分子、分母的公因式的方法: 分子、分母分子、分母的公因式单项式1.系数取各系数的最大公约数; 2.相同字母取字母的最低次幂多项式先把分子、分母进行因式分解,再确定公因式
约分的注意事项: 1.分式的约分一定要进行到底,约分的结果是最简分式或整式,即将分式化为最简形式. 2.约分时,当分子或分母含有负号时,一般把负号提到分式的前面.学生活动4: 学生跟随教师对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梳理 活动意图说明:对课堂教学进行归纳梳理,给学生一个整体印象,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总结规律。
板书设计
课堂练习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代数式是分式 B.分式中都扩大3倍,分式的值不变 C.分式是最简分式 D.分式的值为0,则的值为 2.已知表示一个整式,若是最简分式,则整式可以是( ) A.8 B. C. D. 3.下列约分正确的有( ) ; ;;. A.个 B.个 C.个 D.个 选做题: 4.分式化简的结果是 . 5.在分式,,,中,最简分式有 个 6.约分:(1) ; (2) . 【综合拓展类作业】 7.已知有三个不为零的代数式:,,.请你任选两个分别作为分子和分母组成分式,并进行化简运算.
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1.化简分式需要先约分,则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是( ) A. B. C. D. 2.若表示的是一个最简分式,则可以是( ) A. B. C. D. 3.若,则( ) A. B. C. D. 【综合拓展类作业】 4.甲、乙两位同学各给出一个算式: 甲:;乙:. (1)______同学给出的算式是正确的; (2)对于不正确的算式,请你给出正确的计算过程,并直接写出结果为的条件.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自主探究→小组互评→教师点拨”模式,学生基本掌握约分方法,但作业反馈暴露以下问题: 1.约分不彻底; 2.因式分解错误; 3.忽视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改进建议包括: 增加“约分陷阱题”,强化条件意识; 设计“分层错题本”,针对不同错误类型提供个性化指导; 通过几何画板动态演示分式化简过程,直观理解约分的等价性。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