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1、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
2、掌握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及其重大作用。
3、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022课标要求
民族团结
祖国统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成功实践:港澳回归
共同繁荣发展
理论指引:台湾问题
趋势: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
推动
促进
单元导读
祖国统一
民族团结
提出“一国两制”方针
《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达成“九二共识”
“汪辜会谈”
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
香港回归
澳门回归
1947年
1949年
1979年
1984年
1987年
1992年
1993年
1995年
1997年
7月1日
1999年
12月20日
20世纪
80年代初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苏联解体
联合国成立
华约成立
两极格局
世界
1995年
1991年底
1945年
1955年
1999年
巴拿马收回运河区全部主权
时空定位
任务一、根据图片,回顾中国古代历史上与边疆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
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
唐朝时期:《步辇图》
元朝时期:设置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清朝时期: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派遣使者,加强联系
和亲,遣嫁公主
设置机构,直接管辖
军事平叛,打击地方叛乱
藏族
藏族
维吾尔族
历史特点: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民族国家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在哪些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自治区域有哪些有哪些权限?
民族自治区域有哪些不同级别?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行使自治权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含义: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说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其确立的历程是什么?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949
1954
1984
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共同纲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实施情况
5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30 个自治州
120 个自治县(旗)。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10
内蒙古自治区,1947.5
西藏自治区,1965.9
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3
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10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根据材料谈谈你对民族区域自治的认识?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保障了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权利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
①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②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方面 措施 结果
政治
经济
文化
国家策略
6.谈谈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措施
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人民翻身做主人
采取优惠政策,促进经济发展
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保护少数民族文化
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有重要作用
西部大开发战略
兴边富民行动
促进民族地区发展
孔繁森
吉祥的天路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促进西藏发展的相关措施
时期 措施 影响
1951年
一五计划
1959年
1965年
20世纪末
2006年
西藏和平解放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实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废除封建剥削,,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
青藏铁路通车
川藏、青藏、新藏公路
密切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设立西藏自治区
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7.通过对比中美两国不同的民族政策所导致的后果,你能得出怎样结论?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能为我国的民族团结做出哪些努力呢?
2020年5月25日,美国非裔男子,乔治·弗洛伊德遭警方暴力执法,被跪压致死。弗洛伊德之死引起了美国国内爆发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
结论:
民族对立阻碍国家发展
民族团结促进国家发展
努力:1.奉行民族平等的原则,尊重班级里少数民族的同学,尊重他们不同的生活习俗;
2.向身边的人们宣传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观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 1951年,西南民族学院成立。1952年初,学院拟订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五年计划(1953-1957)初步方案》,确定在此期间以培训政治干部为主,同时举办民族地区急需的专业技术班。这反映出政府( )
A.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 B.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
C.开展实行“一五”计划 D.实施了兴边富民行动
2. 1957年,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工业总产值为29.5亿元,1965年为66.8亿元,增长126.4%。1963年与1958年相比,民族自治地方的发电量增长25倍,钢产量增长3.5倍。这表明,我国民族自治地方( )
A.工业取得较大成就 B.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C.彻底摆脱贫困落后 D.文化教育事业迅速发展
A
A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840年,《南京条约》英割占香港岛
1.香港问题由来
1860年,《北京条约》英割占九龙司
1898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
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
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
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
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
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
……母亲!
——闻一多《七子之歌》
2.澳门问题由来
1840年鸦片战争后,葡萄牙人相继侵占了澳门南面的凼仔岛和路环岛。1887年,葡萄牙迫使清政府先后签订《中葡会议草约》和《中葡北京条约》。
1553年,葡萄牙人在澳门停靠船舶,进行贸易。1557年,葡萄牙人未经明朝政府许可,开始在澳门非法居留。
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3.提出构想
原因
时间
提出者
内容
意义
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解决港澳台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香港问题也是这样,一个中国,两种制度。
——邓小平:《稳定世界局势的新办法》(1984年2月22日)
邓小平
一国两制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一国两制
一个中国
两种制度
大陆:社会主义制度
港澳台:资本主义制度
地位:“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前提和基础
主体
补充
最早为了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
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4.回顾中国近现代历史,想一想:为什么香港能够顺利回归?
④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
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②“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指导;
③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
根本原因
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5.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意义
材料:香港回归中国之际,阿根廷总统梅内姆表示要仿效香港的“一国两制”方式与英国和平解决马岛主权问题。
国 内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A.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
B.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国 际
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范例
国 际
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阶段
阶段 港、澳回归后 新时代
政策 (方针、原则)
措施
意义
“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
“一国两制”、依法管治、“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
2003年,内地与港澳分别签署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逐步开放内地居民个人赴港澳游。
①2020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推动香港进入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
②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强化了内地与港澳之间的经贸人文纽带,实现互利共赢。
香港、澳门经济快速发展,与内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香港、澳门回归后,为了保持繁荣稳定,国家在不同阶段采取了哪些不同的措施?
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1.“改变,意味着进步与成长;不变,则是对历史与现实的尊重。”下列选项能反映港澳回归所带来的“改变”是( )
A.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B.原有的生活方式 C.主权的行使 D.同根同源的血脉
C
2.2022年5月3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推出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主题曲——《前》。歌曲呈现出香港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繁荣局面。使香港“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原因是( )
A.地理位置优越 B.人民共同心愿
C.科技发展进步 D.实行“一国两制”
D
3.近年来,驻澳军队广泛开展“中国故事”系列文化联谊活动,创作了《可爱的中国》《澳门同胞的中国心》《吉祥澳门》等作品,受到澳门民众的热烈欢迎。这些举措( )
A.是对“九二共识”的认同 B.促进了内地与澳门的经贸联系
C.彰显了澳门的高度自治权 D.增强了澳门民众的祖国认同感
D
1.台湾问题的由来
知识回顾:回顾已学知识,了解历史上的台湾。
三国时期,孙权派卫温到达夷州。
元设澎湖巡检司,台湾正式归属中央管辖。
清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海峡两岸的交往
1.台湾问题的由来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明朝,荷兰侵占台湾
1895年,《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收复台湾
第一次分离及回归
第二次分离及回归
1949年,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败逃盘踞台湾。造成两岸分离和隔绝,形成“台湾问题”。
第三次分离
依据所学,对比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港澳问题:由外国殖民侵略造成,属于中国主权问题。
台湾问题:由国共内战导致的,是内战遗留问题,
属于中国的内政问题。
三、海峡两岸的交往
由 来 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台湾问题属于中国的内政问题
两岸关系 两岸停火 1979年大陆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停止炮击台湾
两岸探亲 1987年,台湾开放居民回大陆探亲,打破两岸隔绝状态
九二共识 1992年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党首见面 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胡锦涛会见
两岸三通 2008年,两岸实现三通
领导人见面 2015年,习近平会见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
对台方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推动因素 两岸血脉亲戚,渴望统一; 大陆综合国力增强;“一国两制”政策
阻碍因素 台独势力;国际反华势力
三、海峡两岸的交往
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特别行政区的异同
项目 民族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经济特区
不同点 目的 稳定社会,解决民族问题 祖国和平统一 发展经济,促进现代化建设
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权限 可根据本地区、本民族的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令、政策的自治区 拥有除外交、国防外的高度自治权 实行特殊的经济管理政策
范围 5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港、澳、台(台湾尚未回归) 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
相同点 ①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行政区域(非主权实体); ②都是中央和地方关系; ③都是中国的一部分
对比归纳
【易错易混】
1)民族区域自治地区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也与“特别行政区”有区别。
2).“一国两制”的提出,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但首先是在香港成功付诸实施的。
3).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的区别:港澳问题,涉及古代、近代我国被西方殖民国家侵略的历史,其解决主要通过外交途径;台湾问题,是1949年解放战争胜利,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地区所形成的,是中国内政。
易错易混
材料一:邓小平曾说:“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对西藏的主权不容否定,西藏独立不行,半独立不行,变相独立也不行。”
材料二: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祖国大陆全体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材料三:由于历史的原因,海峡两岸的亲人经历了将近四十年的骨肉分离之苦,1987年,台湾同胞终于被允许回祖国大陆探亲,实现了与亲人团聚的梦想。
(1)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是怎样解决西藏问题的?并在西藏实行了什么制度?
(2)为解决材料二中的历史遗留问题,邓小平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使港澳顺利回归?香港是什么时候回归?港澳的回归有何历史意义?
西藏和平解放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国两制 1997年7月1日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根据材料,联系所学知识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观点:综合国力的强大是实现祖国统一的重要条件。
论述:近代中国,清朝政治腐败,国力衰微。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为香港、澳门回归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总结:我们应该不断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争取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