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幼稚(zhì) 瞪眼(dènɡ) B.严峻(jùn) 避免(pì)
C.皮靴(xuē) 苦刑(xínɡ) D.啃食(kěn) 袍子(páo)
2.烈火焚烧若等闲( )
A.平常 B.随便,轻易 C.无端
3.下面诗句停顿划分不正确的是( )
A.烈火/焚烧/若等闲
B.要留/清白/在人间
C.咬定/青山/不放松
D.立根/原在/破/岩中
4.依次填入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方法 ( )环境 ( )缺点
A.改变 改进 改正 B.改变 改正 改进
C.改正 改变 改进 D.改进 改变 改正
5.下列诗句中描写的事物没有被赋予人的志向或品格的一项是( )
A.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B.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C.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二、填空题
6.读拼音,写词语。
李大钊被捕后,mó ɡuǐ( )般的反动军阀对他用尽了kù xínɡ( )。为了bì miǎn( )党组织被破坏,他誓死保守党的机密。
7.照样子,写词语:
(1)例:千 锤 万 凿
千( )万( ) 千( )万( )
千( )万( ) 千( )万( )
(2)例:粉骨碎身
、
8.积累与拓展。
(1)良药苦口利于病, 。
(2) ,莫把无时当有时。
(3)树欲静而风不止, 。
(4)“荷尽已无擎雨盖, ”是托物言志的诗句,这类诗句我还知道:“ , 。”
9.根据古诗理解完成填空。
《竹石》是郑燮的诗,这是题在一幅竹石画上的。诗人由画想到了竹子坚韧的品格。首先是立根于坚硬的岩石中,生存的基础很差;其次是生活的环境恶劣,有风霜雨雪的袭击。但是就在这样的条件中,看似柔韧的竹子还是“ ”,这种“ ”的品格,令人敬佩。
10.读一读,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1)他那披散的长头发中间露出一张苍白的脸,显然是受过苦刑了。( )
(2)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 )
(3)“是的,我是最大的。”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说了。( )
(4)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 )
三、语言表达
11.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表达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特点?
四、现代文阅读
重点段落品析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 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
12.五湖四海的含义。
13.作者是谁,外界的评价?
14.我们的目标是什么?
阅读课文精彩片段,完成练习。
①敌人的机枪更疯狂了,子弹扑哧扑哧打在董存瑞身边,激起了点点尘土,四周冒起了白烟。董存瑞夹紧炸药包,一会儿忽左忽右地匍匐前进,一会儿又向前滚上好几米。敌人的机枪一齐向董存瑞扫射,在他面前交织成一道火网。突然,他身子一震,左腿中了一枪。他用手一摸,全是血。这时,他离暗堡只有几十米了。他隐蔽在一小块凹地里。郅顺义接二连三地扔手榴弹。趁着腾起的黑烟,董存瑞猛冲到桥下。
②董存瑞看看四周,这座桥有一人多高,两边是光滑的斜坡。炸药包放在哪儿呢 他想把炸药包放在河沿上,试了两次,都滑了下来。要是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无法炸毁暗堡。就在这时候,嘹亮的冲锋号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15.根据文章内容填一填。
道路被封锁→① →负伤前行→② →解放隆化
16.选段2通过对董存瑞 、 、 的描写,表现了董存瑞 、 的英雄气概。
17.“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这句话写出了董存瑞怎样的形象?分析句子的表达特色。
18.从第1自然段中找出“场面”描写的一句话,结合相关内容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19.读画“ ”的句子,说说作者写时间的流逝的用意是什么。
20.2022年5月25日是董存瑞牺牲74周年的纪念日,让我们再读选段,记住英雄的光辉形象,用一两句话写出此时此刻最真实的感受。
五、书面表达
21.小练笔。(选做题)
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与开头都谈到李大钊遇害的具体日期,首尾呼应,这样写使文章结构严谨。请你用首尾呼应的方法构思“我心目中的英雄”的开头和结尾。
开头:
结尾:
《第四单元》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B A D D D
1.B
2.A
3.D
4.D
5.D
6. 魔鬼 酷刑 避免
7. 言 语 辛 苦 山 水 家 户 精雕细琢 深思熟虑
8. 忠言逆耳利于行 常将有日思无日 子欲养而亲不待 菊残犹有傲霜枝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9. 咬定青山不放松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0. 外貌描写 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11.(1)《马诗》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可以为国建功立业的志向。
《石灰吟》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的情操。
《竹石》借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
(2)这三首古诗有一个共同点,即看起来描写的是物,实际上是在赞颂人的一种精神。
这三首古诗都是咏物诗,都突出了所咏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点。
《马诗》通过马表现贤才的雄心壮志及其怀才不遇的愤慨;《石灰吟》突出了石灰不怕击打、不怕烈火,甘愿粉骨碎身而把白白的粉末奉献给人们的特点;《竹石》突出了竹子扎根于岩缝之中坚韧不拔的特点。
在表达方式上都是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12.是指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现有时也比喻广泛的团结。 13.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14.为人民服务。
15. 请求任务 舍身炸暗堡 16. 动作 神态 语言 英勇无畏 视死如归 17.写出了董存瑞视死如归、顶天立地的形象。用“巨人”凸显董存瑞形象高大,对目光细致的描写表现董存瑞坚定的信念。 18.场面的描写的句子有:“敌人的机枪更疯狂了,子弹扑哧扑哧打在董存瑞身边,地上冒起了点点尘土和白烟。”
场面的描写句子写出了敌人的凶猛,敌方火力的密集。 19.表现出情况的紧急,在这种情况下董存瑞没有退缩,更突显了他坚定不移、不畏牺牲的英雄形象。 20.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无私付出,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21. 你有崇拜的人吗?你心目中的英雄是什么样子的呢?2020年,疫情突然袭来。在这危难时刻,许多出身平凡的英雄毅然挺身而出,逆“风”而行,奔赴抗疫前线,筑起守护人民健康的一道道防线。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这些“最美逆行者”,就是我们身边真正的英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