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下第五单元提升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下第五单元提升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29 17:32: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的“恶”与“丑恶”的“恶”读音和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深恶痛绝 B.不以恶小而为之 C.恶意 D.可恶
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B.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C.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D.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3.下面词语中字音或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
A.脆弱(chuì) 拒绝  加速  蛰手 B.恐怖(bù)   玻璃  盲人  齿轮
C.单调(diào) 呈现 神秘 和皆 D.丑恶(wù) 衣钵 唯恐 毒蝎
4.与“通国之善弈者也”中“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惟弈秋之为听 B.一人虽听之
C.思援弓缴而射之 D.虽与之俱学
5.对这篇科幻小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借助科幻故事告诉读者,未来的教育方式主要是人机对话。
B.通过玛琪的经历说明,依赖机器进行教学不利于学生学习。
C.通过150年前后的教学对比,强调未来的教育不会有前途。
二、填空题
6.认真拼读,准确书写。
dān diào chǐ lún jiā sù kǒng bù xī shuài
( ) ( ) ( ) ( ) ( )
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或词。
通国 鸿鹄将至
辩斗 孰为汝多知乎
8.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司( )见( )  ( )根( )源
无( )有( )  ( )微( )著
( )扑鼻  锲而( )
9.句子品析。
1.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1)句中的“?”指的是 ,“!”指的 。
(2)在你的学习生活中,一定有过把“?”拉直变成“!”的经历吧,请你用简练的话写一写。

2.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1)这句话点明发现真理的前提条件是 ,若能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 ,看到 ,并 ,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2)用加点的关联词语写一句话。

10.填入反义词
凉爽—— 开始—— 果断—— 专心致志——
三、语言表达
11.假如两小儿在你面前辩日,请你结合资料,用简练的语言为两小儿解释。(选做题)
资料一 早晨,太阳初升,人们以地面上的物体为对照物,因此早晨的太阳看起来又大又圆。而中午太阳高高升起,广阔浩瀚的天空是对照物,此时太阳就显得小了。 资料二 中午时,太阳光直射在地面上;早晨时,太阳光斜射在地面上。太阳光直射时,地面和空气在相同的时间里、相等的面积内接受太阳的辐射热较斜射时多,因而受热最强。所以中午较早晨热。
观点:
理由:
四、现代文阅读
片段阅读
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2.课文讲了那么多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
13.见微知著的含义?
14.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如果麦子没有考验
①上帝有一天心血来潮,来到他所创造的土地上散步,看到农田里的麦子果实累累,感到非常(开心 高兴)。一个在麦田里的农夫认出了他。农夫上前向上帝请安,说:“仁慈的上帝呀,您终于来了。这五十年来,我没有一天停止祈祷企盼着您的降临,您终于来了。”
②上帝说:“五十年来,你都在祈祷,到底是在祈祷什么呢?”
③“我总是在祈求风调雨顺,祈祷今年不要有大风雨,不要下雪,不要地震,不要干旱,不要有冰雹,不要有虫害,可是无论我怎么祈祷,总是不能如愿!”农夫说。
④农夫跪下来,吻上帝的脚:“全能的主呀!可不可以在明年允诺我的请求,只要一年的时间,不要风,不要雨,不要烈日与灾害,别人的田我不管,能不能给我一年的时间?”
⑤上帝说:“好吧!明年如你所愿。”
⑥第二年,农夫的田地果然结出许多麦穗,由于没有任何狂风、暴雨、烈日与灾害,麦穗比平常多了一倍,农夫 ,欢喜地等待收成的那一天。
⑦到了收成的时刻,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农夫的麦穗里竟然没有结出一粒麦子。
⑧农夫找到了上帝,问道:“ ?”
⑨上帝说:“我没有搞错任何事情,一旦避开了所有的(考验 风雨),麦子就变得无能了。对于一粒麦子,努力奋斗是不可避免的,风雨是必要的,烈日是必要的,蝗虫是必要的,它们可以唤醒麦子内在的灵魂;人的灵魂也和麦子的灵魂相同,如果没有任何考验,人也只是一个空壳罢了。”
15.在文中第⑥自然段的横线上填上一个表示农夫高兴的成语。
16.用“\”划去括号里不合适的词语。
17.想一想,下面这段话应加在第( )自然段和第( )自然段之间。
上帝回答:我创造世界,也创造了风雨,创造了干旱,也创造了蝗虫和鸟雀,我创造的是不能如所愿的世界。
18.联系上下文,在第⑧自然段的横线上填上一句合适的话。
19.读完本文后,你受到启示是什么?
五、书面表达
20.小练笔。(选做题)
现在回忆起小时候的想象,常常让人感觉不可思议,甚至感觉滑稽可笑,但这些想象却给我们留下了成长的印记。小时候的你有过这样的发现吗?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吧。
《第五单元》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C C C A C
1.C
2.C
3.C
4.A
5.C
6. 单调 齿轮 加速 恐怖 蟋蟀
7. 全。 指天鹅、大雁一类的鸟。 辩论,争论。 谁。
8. 空 惯 追 求 独 偶 见 知 香气 不舍
9. 发现的问题,不断地追问 通过探索解决了问题,发现了真理 在阅读古典名著时,我对许多词语的意思不理解,后来通过查工具书、向老师请教,终于弄明白了这些词语的意思。 见微知著 问题 本质 不断探索 只要明天天气晴朗,我们就可以一起去春游。
10. 炎热 结束 犹豫 心不在焉
11. 太阳在早晨和中午距离地球的远近是一样的。 同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显得大,而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则显得小。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人们感到凉快,中午太阳直射大地,人们感到热。但无论怎样,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是一样的。
12.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13.见到事物刚露出的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其本质和发展的趋向。 14.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真理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5.欣喜若狂 16.高兴 风雨 17. ③ ④ 18.上帝,我要的是丰收年,你是不是搞错了 19.失败是必要的,挫折是必要的,磨难是必要的。
20.示例:8岁那年,我拿着爸爸的放大镜在院子里玩,突然发现了一个奇异的亮点在墙上晃动。我放下放大镜,亮点没了,再举起来,又出现了。反复玩了几次后,我弄明白了,这个亮点是由放大镜变成的!为了更加清楚地观察它,我随手捡起一片干叶子,用放大镜照在上面。过了一会儿却发现叶子上出现了一个黑点,上面冒起了青烟!我兴奋极了,想着放大镜能把树叶烤焦,是不是也能把米饭烤熟呢。于是我找来大米,可是我举着放大镜对着米饭照了半天,胳膊都麻了,米饭也没有烤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