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赴汤蹈火(热水) B.走马观花(慢走)
C.不以为然(正确) D.过犹不及(达到)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僧人(sēng)脱缰(jiāng) B.吞噬(shí)琼楼玉宇(qióng)
C.王妃(fēi)獠牙(liào) D.敦厚(guō)演绎(yì)
3.下面关于藏戏特色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多选)
A.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
B.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
C.所有的剧情全靠艺人们用说唱来描述。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
D.情节可以任其拖延,艺人们的唱腔、舞蹈动作可以随意发挥,一出戏演他个三五天毫不稀奇。
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僧人(sēng) 吞噬(shì) B.琼浆(qióng) 獠牙(liáo)
C.演绎(yì) 王妃(fēi) D.缰绳(jiān) 敦厚(dūn)
5.课文介绍了藏戏的形成及艺术特色,采取的结构形式是( )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二、填空题
6.把诗句补充完整。
1.春城无处不飞花, 。 ,轻烟散入五侯家。
2. ,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 。终日不成章, 。河汉清且浅, ?盈盈一水间, 。
3. ,冷露无声湿桂花。 ,不知秋思落谁家。
7.填空。
《迢迢牵牛星》这首诗一共十句,其中有六句用了叠词,它们分别是迢迢、 、 、 、 和 ,这些叠词展示了这首诗的韵律美、节奏美和音乐美。含有叠词的四字词语在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如,形容路途遥远时,可以用 ;形容饱含温情,默默地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感情时,可以用 。请你再写出两个含有叠词的四字词语: 、 。
8.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然( )同 ( )灯结( ) ( )歌( )舞
( )不得( ) 万( )更( ) 七( )八( )
9.于是,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架桥,为民造福。——无所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只有一阵哄堂大笑。
宏愿的意思是:
人们哄堂大笑是因为:
10.联系课文《北京的春节》内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色味双美:
2.“腊七腊八,冻死寒鸦”:
三、语言表达
品读句子,回答下列问题。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
11.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具有节奏美、旋律美,突出了灯 、 的特点。
12.请运用此句的修辞手法,仿写一句话。
13.“张记面馆”今年元宵节想要悬挂有《水浒传》彩绘故事的灯笼,下面带有哪个故事的灯笼会入选呢?请选一选吧!( )(填序号)
A.宝钗扑蝶 B.三顾茅庐 C.武松打虎 D.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E.黛玉葬花 F.杨志卖刀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14.对选段内容概括最为准确的是哪一项?( )
A.初一的热闹场景。 B.除夕的热闹场景。
C.元宵节的热闹场景。 D.春节的热闹场景。
15.在文中处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6.划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你觉得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17.读了选段,你想到了家乡元宵节的哪些风俗呢?试着写一写。
阅读理解。
腊八粥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口上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并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的装着,大匙大匙朝口里塞灌呢!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一个人出出进进灶房,看到那一大锅正在叹气的粥,碗盏都已预备得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他妈总说是时候还早。
他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锅里的粥也象是益发浓稠了。
“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要到夜里!”其实他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子中,有声无力的叹气正还在继续。
“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你们想,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 并且八儿所说的饿,也不可靠,不过因为一进灶房,就听到那锅子中叹气又象是正在呻唤的东西,因好奇而急于想尝尝这奇怪东西罢了。
“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 ”
“是呀!孥孥说得对。”
“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卜……”锅内又叹了声气。八儿回过头来了。
比灶矮了许多的八儿,回过头来的结果,亦不过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而已!
锅中的一切,这在八儿,只能猜想……栗子会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罢,赤饭豆会煮得浑身透肿成了患水臌胀病那样子了罢,花生仁儿吃来总已是面东东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作多了,它会起锅巴……“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罢!”于是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恶……”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
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他曾见过跌进到黄焖鸡锅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赤饭豆害水臌肿,那也是往常熬粥时常见的事。
花生仁儿脱了他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不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怎么,黑的!”八儿还同时想起染缸里的脏水。
“枣子同赤豆搁多了。”妈的解释的结果,是捡了一枚特别大得吓人的赤枣给了八儿。
虽说是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但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了。
夜饭桌边,靠到他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如在热天,总免不了又要为他妈的手掌麻烦一番罢。在他身边桌上那两只筷子,很浪漫的摆成一个十字。桌上那大青花碗中的半碗陈腊肉,八儿的爹同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
18.第14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19.“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请赏析语句。
五、书面表达
20.小练笔。
沈从文笔下的腊八粥令人垂涎欲滴。请你再仿照第一自然段,写一种你最喜爱的食物,不少于100字。
《第一单元》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B A ABCD D C
1.B
2.A
3.ABCD
4.D
5.C
6.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迢迢牵牛星 札札弄机杼 泣涕零如雨 相去复几许 脉脉不得语 中庭地白树栖鸦 今夜月明人尽望
7. 皎皎 纤纤 札札 盈盈 脉脉 千里迢迢 含情脉脉 波光粼粼 息息相关
8. 截 不 张 彩 载 载 万 已 象 新 零 碎
9. 伟大的志愿。 人们认为唐东杰布口出狂言。
10. 样子和味道都很好 现在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能把耐寒的寒鸦都冻死
11. 排比 种类多 数量多 12.示例:友谊是焦渴时的甘泉,友谊是黑暗中的明灯,友谊是快乐时的分享,友谊是忧伤时的抚慰。 13.CDF
14.C 15., , , ; 《 》《 》 。 16.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将元宵和除夕、大年初一进行对比,突出元宵明月当空、悬灯结彩的特点。
17.我家乡的元宵节有游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18.突出腊八粥在八儿头脑中的初步印象,为描写实际看到的腊八粥做铺垫。 19.该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选取了三个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腊八粥的态度,以点带面,说明腊八粥所有人都喜爱。
20.刚刚上幼儿园的小孩子,能出去赚钱的大孩子,满头银发的老孩子,提到大白兔奶糖,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感觉呢?把蛋白,细砂糖,奶粉,黄油,炼乳等合拢来,按比例用锅搅拌均匀,把它用糖纸包好。单看糖纸上那只可爱的大白兔,闻闻搅拌的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包大包的装着,大颗大颗往嘴里塞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