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文言文二则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孔子不能决也”说明孔子( )
A.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值得推崇。
B.根本没有什么学问,只不过好为人师罢了。
2.对《两小儿辩日》一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要敢于对自然现象进行探求和质疑。
B.宇宙无限,知识无涯,学无止境,即使是知识广博的圣人也会有所不知。
C.要敢于否定一切大学问者,不迷信权威。
D.观察事物要注意本质,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也不能以偏概全。
3.对句子“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为是其智弗若与”要读出反问的语气,“曰:非然也”要读出肯定的语气。
B.这是一个设问句。
C.学习结果不同,不是因为两人在智力上有多大的差别。
D.学习结果不同,主要是两人在智力上有差别。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一人专心致志,一心一意;一人三心二意,心不在焉。
B.《学弈》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
C.《学弈》告诉人们学习必须不怕困难,知难而进。
5.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
A.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C.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D.孰/为汝/多知∕乎?
二、填空题
6.解释带点的词,并翻译句子。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通国:
善:
弈:
句意:
7.课本直译
1.学弈翻译:
2.两小儿辩日翻译:
8.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盂( ) 沧( ) 孰( ) 汝( ) 多知( )乎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学弈》主要写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学生“ ”,另一个学生却“ ”。结果,“ ”。这件事告诉我们: 。
(2)《学弈》通过讲述弈秋教两个人下棋,一个人 (填成语),一个人 (填成语),另一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
(3)《学弈》这篇文言文讲述了关于学习的问题,告诉我们学习要 。我们曾学过的《论语》也有关于学习的论述,请写出其中的两则。
① ②
(4)《两小儿辩日》讲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小孩在争论的故事。一儿认为“ , ”,理由是“ ”;一儿认为“ ”,理由是“ 。” 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 ,孔子“ ”。
10.解释带点的词,并翻译句子。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通国:
善:
弈:
句意:
2.孰为汝多知乎?
孰:
汝:
句意:
三、语言表达
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弈秋诲二人弈。
(2)为是其智弗若与
四、文言文阅读
12.课内阅读。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 ),( );一人虽听之,( ),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按照原文填空。
(2)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通国 援 然
(3)给“之”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 ②一人虽听之。( )
③思援弓缴而射之。( ) ④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A.代词,指他,一心听教诲的那个人。 B.代词,指天鹅、大雁。
C.助词,相当于“的”。 D.代词,指弈秋的教诲。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 ,一心以为 ,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 。
13.把小古文补充完整。
14.请你分别用一个成语形容学弈的两个人: 、 。
15.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文中两个条件差不多的学生跟随一个老师学习,效果却不同?
。
16.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意图说明什么道理?
。
17.为是其智弗若与?
(1)句中“为”的意思是 ,“智”的意思是 。
(2)“为是其智弗若与?”的意思是 。
(3)这句话的断句为: 。(用“/”标出)
五、书面表达
18.小练笔。(选做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是一句很有名的俗语,它告诉人们只要勤奋,就没有什么做不成的事。请你用“具体的事例+观点”的方法来说明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14.文言文二则》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A C D C B
1.A
2.C
3.D
4.C
5.B
6. 全国。 善于,擅长。 下棋。 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7. 弈秋是全国有名的下棋高手。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也听讲,可是心里却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来,便想拿拉弓搭箭去射它。于是乎这个人虽然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成绩却不如那个人。是说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回答:并非这样。 孔子向东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就问他们在争辩的原因。
一个小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子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远,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近。
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时像车的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时就如同盘子一般小了,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凉爽,到了中午的时候热得如同把手伸进热水中,这不是近的就感觉热,而远就觉得凉的道理吗?”
孔子听了之后不能判断他们俩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子笑着对孔子说:“是谁说你智慧多呢?”
8. yú cāng shú rǔ zhì
9. 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弗若之矣 学习要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专心致志 三心二意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专心致志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焉。 日始出时去人近 而日中时远也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有理有据 不能决也
10. 全国 善于,擅长 下棋 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谁 你 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11. (1)让他教两个人下棋。 (2)是他的智力不如那个人吗
12.(1)其一人专心致志 惟弈秋之为听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2) 全国 引,拉 这样
(3) C D B A
13.专心致志 听之 有鸿鹄将至 弗若之矣 非然也 14. 专心致志 三心二意 15.因为两个人的学习态度不同,一个人专心致志,一个人三心二意,所以效果不同。 16.说明做一件事要专心致志,才能做得好,切不可三心二意。 17. 因为 智力 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 为是/其智/弗若与?
18.示例:王羲之是东晋的大书法家。他勤奋好学,自幼爱好书法。他经常坐在池子边练字,每次练完字就在池水里洗笔,天长日久竟将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他所写的《兰亭集序》被历代书法家公认为“天下第一行书”,而他也因为书法上的成就被人们誉为“书圣”。是他比别人聪明吗?不是的。是他下了比别人更多的功夫,付出了更多的努力,这就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