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下第6章第1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八下第6章第1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29 22:20: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地理八下第6章第1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单选题
1.下列河流全部属于北方地区的一组是( )
A.松花江,辽河,海河 B.辽河,淮河,京杭运河
C.长江,珠江,钱塘江 D.汉江,雅鲁藏布江,塔里木河
2.关于下图中甲、乙两地区的地理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区是“黄土地”,乙地区是“黑土地”
B.甲地区种“春小麦”,乙地区种“冬小麦”
C.甲地区多“暖温带”,乙地区多“寒温带”
D.甲地区有“辽中南”,乙地区有“长三角”
3.属于北方地区农产品的一组是( )
A.玉米、高粱、青稞 B.香蕉、菜油、稻米
C.蔗糖、蚕丝、葡萄干 D.苹果、花生油、面粉
近年来,我国瓶装水消费量增长迅速,于2013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瓶装水消费国。长白山地区因拥有丰富优质矿泉水水源,吸引了国内外资本投资建厂。右图为我国各省区人均水资源状况图和我国瓶装饮用水产量前十省份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瓶装饮用水产量居全国前十而水资源又极度短缺的省份是( )
A.广东、云南 B.湖北、湖南 C.吉林、四川 D.山东、河南
5.吉林省瓶装饮用水产量位居前列的有利条件是( )
A.市场需求量大 B.优质水资源丰富 C.劳动力资源丰富 D.交通运输便利
6.下列地区中严重缺水的地区是( )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珠江流域
7.关于北方地区的气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大部分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跨我国的寒温带、中温带和暖温带
C.冬季寒冷,夏季温暖是气候特点 D.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郑国渠开凿始于战国时期,开凿难度极大。古代劳动人民依靠双手,在崇山峻岭中,凿石挖土,肩挑背扛,挥汗如雨,前后苦干十年,开凿了一条长达150多千米的浩大河道,使渭河以北的大中沃野得到自流灌溉。读郑国渠及其附近区域地形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8.郑国渠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巧妙利用自然条件实现自流灌溉,郑国渠的流向是( )
A.东北向西南 B.西南向东北 C.东南向西北 D.西北向东南
9.“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粒粮食都来自劳动者的汗水,我国劳动人民在郑国渠白流灌溉的农田上辛勤耕种,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可能是( )
A.甜菜 B.甘蔗 C.水稻 D.小麦
长芦盐场是我国海盐产量最大的盐场。下图示意长芦盐场分布及其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长芦盐场濒临(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11.降水少、日照强、蒸发量大时适合晒盐。推测长芦盐场适合晒盐的季节是( )
A.春、夏季 B.夏、秋季 C.秋、冬季 D.春、秋季
12.下表为我国某区域一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调查记录当地的农事活动情况。根据表中信息推断,不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
时间 6月~9月 9月~次年6月
主要农作物种植 玉米生长与收割 小麦生长与收割
A.当地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玉米 B.当地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
C.该地农业机械化程度很高 D.该地可能位于我国的华北平原
13.关于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农业的生产条件、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广大,土壤肥沃,耕地连片集中
B.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以及甜菜、棉花、大豆等经济作物
C.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冬季,没有春旱
D.农业要持续发展,必须发展节水农业,推广滴灌喷灌等技术
读我国某地形区气候统计资料(表1),完成下面小题。
1月 7月 全年
平均气温/℃ -3.2 27.3 13.2
年降水量/毫米 3.3 13.7 669.4
14.该地区适宜发展表1我国某地形区气候统计资料( )
A.以小麦、棉花为主的旱作农业 B.以甜菜、棉花为主的绿洲农业
C.以瓜果、甘蔗为主的灌溉农业 D.以水稻为主的水田农业
15.该地可能位于(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塔里木盆地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北方的景观与南方有着明显的差异。结合北方地区地形分布示意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图中a、b两地形区之间的山脉是( )
A.阴山山脉 B.雪峰山脉
C.贺兰山脉 D.太行山脉
17.北京所在地形区春季的农业常受旱灾威胁,应该采取的措施有( )
①跨流域调水 ②大力建设海水淡化工厂 ③发展节水农业 ④修建水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下列有关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a、b两地形区被称为“黄土地” ②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③东北平原盛产棉花、甘蔗 ④全部为半湿润地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读北方地区轮廓图,完成下面题。
19.我国北方地区各地共同具有的自然特征是( )
A.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B.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
C.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秋季 D.植被类型都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0.下列关于①②两地地理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为“暖温带”,②地为“寒温带” B.①地种“冬小麦”,②地种“春小麦”
C.①地是“黑土地”,②地是“黄土地” D.①地属“半湿润区”,②地属“湿润区”
2023年12月22日,山东威海,农历冬至,“雪窝”山东威海暴雪持续加剧,自19日夜开始已经持续三天三夜,积雪厚度超过70厘米,打破山东积雪深度54厘米的纪录,持续低温造成道路积雪结冰,严重影响交通出行。读山东半岛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1.关于图中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单一,多平原 B.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C.河流有结冰期 D.盛产苹果、香蕉等温带水果
22.与烟台、威海成为“中国雪窝”关系不大的因素是( )
A.海陆因素 B.纬度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二、填空题
23.北方地区的气候主要是 ,夏季 ,冬季 。受气候影响本区的河流有 期,含沙量 ,水量较 。
24.黄土高原上的渭河平原是我国 小麦的重要产区
25.黑土地、黄土地
(1)位置:北方地区在 高原以东, 以南, 以北,东临 海和黄海。
(2)地形:以 和 为主。东部有广阔的 平原和 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 。
(3)气候:地跨我国的 、 和 ,大部分地区属于 气候。
(4)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 ”。
26.概况
描述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大漠孤烟直
位置 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地形 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主要是内蒙古高原,西部高山和盆地相间分布(三山夹两盆)
气候 以 气候为主(成因:①深居内陆,距海较远;②山岭重重阻隔,湿润气候难以到达。) 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在400mm以下,超过一半地区降水量不足200mm,有的甚至在50mm以下
河流 多为季节性河流,是我国内流河主要分布区(原因:气候干旱)
植被景观 自西向东:
27.根据石家庄的气候图讨论北方地区农业特点及发展条件
(1)有利:①地形 ,②气候 ,③土壤 。
(2)不利:①东北:纬度高,气温 , 不足,②华北:春旱 , 不足。
(3)作物熟制: (东北); (华北、黄土高原)。
(4)耕地类型: 。
(5)主要农作物及分布:
①粮食作物: 、玉米、谷子等。
②经济作物: (糖料作物), (油料作物)。
三、解答题
28.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1)经纬度位置:约33°N-53°N;103°E-135°E。地跨 、中温带和 。
(2)海陆位置:位于我国北方,东临 海、 海。
(3)范围: 、青藏高原以东, 以南, 以北。
(4)面积:15个省级行政区域,占全国面积的 。
29.下图为北方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方地区位于秦岭一淮河以北,青藏高原以东,西北大致以大兴安岭和长城为界与西北地区相接,东临渤海和 海。
(2)华北平原是我国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区,分析其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白居易《杜陵叟》诗节选)。
(3)诗中杜陵现位于西安市。“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此诗句描写的是发生在北方地区 季的旱灾。该季节北方地区发生旱灾的主要原因: ,加之多风。
(4)下列关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部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B.山脉主要有长白山、阴山、大兴安岭
C.黄河流经北方地区最后注入海洋
D.位于太行山以东的地形区是东北平原
30.关于华北平原的农业生产,玲玲和贝贝表达了各自的看法。
看法如下:①农业以旱作为主。②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③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棉花、玉米,甜菜等。④平原广阔,耕地面积广。⑤盛产苹果、梨等温带水果。⑥这里的水资源明显不足。
他们的看法有道理吗?写出你的判断理由。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京杭运河的部分河段在江浙地区,不全属于北方地区,B错误;我国地理上对南北方的划分是以秦岭-淮河一线划分的,长江,珠江,钱塘江,汉江在淮河以南,是南方地区的河流,CD错误;松花江,辽河,海河在秦岭-淮河以北的温带季风气候区,属于我国北方地区,A正确。故选A。
2.B
【详解】读图可知,甲地是东北平原,乙地是华北平原,东北平原以肥沃的黑土著称,有黑土地之称,该地区种植春小麦,主要属于中温带,华北平原属于黄土地,主要属于暖温带,种植冬小麦,故AC选项错误;辽中南工业基地位于辽宁省的中南部,位于东北平原的南部,长三角位于长中下游平原,故D错误;故排除ACD选项,故选B。
3.D
【详解】青稞是青藏高原的特色农作物,不在北方地区,A错误;稻米主要是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北方地区热量条件不足以种植香蕉,B错误;甘蔗是南方地区的作物,C错误;苹果和小麦都是温带作物,在北方地区普遍种植,花生在北方地区也有较大面积种植,D正确。故选D。
4.D 5.B 6.A
【解析】4.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华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广东、云南、湖北、湖南位于南方地区降水丰富,水资源丰富,故AB错误;吉林位于东北地区,四川位于南方地区降水丰富,水资源丰富,故C错误;山东、河南位于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故D正确。依据题意,故选D
5.吉林东部为长白山,降水丰富,河流众多,水质好,瓶装饮用水产量高,故B正确。市场需求量大是所有地区所有品牌饮用水的共同条件,故A错误。瓶装饮用水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较少,因此劳动力资源丰富不是其主要有利条件,故C错误;交通运输便利有利于更快速的占领市场,但是决定产量大小的最根本条件是水资源的品质,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B。
6.我国南方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其径流量却占全国总径流量的80%以上;北方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但不足全国总径流量的20%,西北干旱地区缺水尤为严重。华北地区的耕地占全国耕地的38%以上,且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而水资源约占全国的6%,用水十分紧张,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成为我国最缺水的地区;因此说,我国严重缺水的地区是华北和西北地区。分析四个选项,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7.A
【详解】北方地区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温暖,故A错误,C正确;北方地区跨寒温带、中温带和暖温带,故B正确;北方地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故D正确。故选A。
8.B 9.D
【解析】8.读图可知,王桥镇海拔在400~600米之间,晋城村的海拔在400米以下,由此可知郑国渠的流向大致是自西南流向东北,B正确,排除ACD,故选B。
9.读题干材料“使渭河以北的大中沃野得到自流灌溉”得知关中平原地处我国北方地区,该区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甜菜是经济作物,排除A,D正确;甘蔗和水稻主要种植在南方区域,排除BC,故选D。
【点睛】秦岭是我国的重要地理界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该山脉以北属于暖温带,耕地类型为旱地,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
10.A 11.D
【解析】10.长芦盐场是我国最大的盐场,位于我国渤海沿岸的天津市与河北省境内,这里海滩面积广,降水少,适合晒盐。A正确,排除BCD。故选A。
11.由题干可知,降水少、日照强、蒸发量大时适合晒盐。长芦盐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不适合晒盐,排除AB;冬季气温低,不适合晒盐,排除C;故相对来讲,春、秋季节气温较高,降水少,最适合晒盐,D正确。故选D。
12.C
【详解】由表可知,表中所示的地区种植的是冬小麦,该地形区位于我国的华北平原,华北平原又叫黄淮海平原,该地的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很高的地区是东北地区。C符合题意,故选C。
13.C
【详解】我国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广大,土壤肥沃,耕地连片集中,A正确;北方地区大量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甜菜、棉花、大豆等经济作物,B正确;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该地区春旱尤为严重,C错误;农业要持续发展,必须发展节水农业,推广滴灌喷灌等技术,D正确;故选C。
14.A 15.B
【解析】14.从气候资料上看,该地1月平均气温为-3.2℃,接近0℃等温线,靠近秦岭—淮河一线,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全年降水600多毫米,可判断是温带季风气候的华北平原区。华北平原由于春旱、盐碱和风沙危害较大,导致有大面积的中、低产田,这就决定了本区以旱作为主,以小麦、棉花为主的旱作农业,A正确。甜菜的主产区位于我国的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以及新疆等地区,B错误;甘蔗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台湾、广东、广西、云南、海南以及四川等省,C错误;水稻位于南方地区,D错误。故选A。
15.从气候资料上看,该地1月平均气温为-3.2℃,接近0℃等温线,靠近秦岭—淮河一线,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全年降水600多毫米,可判断是温带季风气候的华北平原区,B正确。东北平原1月平均气温在零下10℃以下,A错误。珠江三角洲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C错误。塔里木盆地位于西北内陆,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D错误。故选B。
16.D 17.C 18.A
【解析】16.a地形区是黄土高原,b地形区是华北平原,两个地形区之间的山脉是太行山脉。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7.北京所在地形区是华北平原,属于华北地区,降水较少,且集中在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目前,国家为缓解华北地区,尤其是京津地区淡水资源不足的状况,采取了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此外,兴修水库、沟渠、打机井可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华北地区的春早,但从长远来看,发展节水农业,推广滴灌、喷灌技术,才是这里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8.a地形区是黄土高原,b地形区是华北平原,两地区被称为“黄土地”,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①②正确;东北平原不盛产棉花、甘蔗 ,③错误,北方地区为半湿润地区、湿润地区,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9.A 20.C
【解析】19.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线(1月0℃等温线)以北,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A正确;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等,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B错误;北方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C错误;我国北方地区没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D错误。故选A。
20.由图可知,①是东北平原,主要位于中温带,分布着肥沃的黑土地,种植春小麦,湿润区和半湿润区都有分布;②是华北平原,主要位于暖温带,黄土广布,种植冬小麦,属于半湿润区,ABD错误,C正确。故选C。
21.C 22.D
【解析】2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山地的海拔在500米以上,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丘陵的海拔多在200~500米,地势起伏较大;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据此可知,图中区域地形多样,包括平原、丘陵、山地等多种地形类型,A错误。山东半岛位于中国的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B错误。该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冬季最冷气温在0℃以下,河流有结冰期,C正确。该区域盛产苹果,香蕉是热带水果,不适宜在该区域种植,D错误。故选C。
22.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烟台和威海北临黄海,北靠山地丘陵,恰好处于由海洋吹来的冬季风的迎风坡,当一股股的冷流流经渤海和黄海暖湿海面时,其低层空气变得暖而潮湿,登陆后受山地阻挡,被迫抬升,该地区纬度较高,冬季较寒冷,从而形成降雪,使烟台、威海成为“雪窝子”,综上所述,海陆因素、纬度因素和地形因素均与烟台、威海成为“中国雪窝”有关系,即ABC不符合题意;烟台、威海成为“中国雪窝”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不大,D符合题意。故选D。
23. 温带季风气候 高温多雨 寒冷干燥 结冰 大 小
【详解】北方地区,耕地以旱地为主,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降水较少,雨季短,冬季寒冷,所以河流一般汛期较短,有结冰期,河流流量较小,含沙量较大。
24.冬
【详解】小麦是我国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主要分布于秦岭淮河的以北区域,一般以长城为界,以北大体为春小麦,以南则为冬小麦,长城以南的渭河平原,气温相对较高,冬小麦能够越冬,因此是我国冬小麦的重要产区。
25.(1) 青藏 内蒙古高原 秦岭—淮河 渤
(2) 平原 高原 东北 华北 黄土高原
(3)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温带季风
(4) 黑土地 黄土地
【详解】(1)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我国的地理区域分为四个,分别为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北方地区在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北方地区东部有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3)纬度跨度大,但纬度较高,地跨我国的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大部分地区以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4)东北平原黑土广布,土壤肥沃,被称为“黑土地”;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黄土广布,被称为“黄土地”。
26. 温带大陆性 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解析】略
27.(1) 平坦 雨热同期 肥沃
(2) 较低 热量 严重 灌溉水源
(3)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4)旱地
(5) 小麦 甜菜 大豆
【分析】本题以石家庄的气候图为载体,设置五道小题,涉及北方地区农业特点及发展条件等内容,重点考查学生的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北方地区大部分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气候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大部分位于第三级阶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有利于发展种植业。
(2)东北地区地处我国东北部,由于纬度高,太阳辐射弱,气温低,热量不足。华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较强;夏季风弱,雨季未到,降水较少;春耕需水量大,但雨季未到,地下水位低,,因此春旱严重,灌溉水源不足。
(3)大部分地处中温带的东北地区,由于纬度高,热量不足,农作物为一年一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大部分位于暖温带,气温相对较高,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4)北方地区大部分年降水量都在800mm以下,位于半湿润区,耕地类型为旱地。
(5)我国北方地区地处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玉米、谷子等,主要的经济作物有大豆(油料作物)、甜菜(糖料作物)、花生(油料作物)、棉花等。
28.(1) 寒温带 暖温带
(2) 渤海 黄海
(3) 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秦岭—淮河
(4)1/5
【分析】本大题以北方地区为材料,共设置四道小题,涉及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详解】(1)我国温度带划分主要依据积温的多少,从北到南依次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还有一个高原气候区。北方地区约在33°N-53°N这个纬度范围,地跨寒温带、中温带和暖温带。
(2)渤海是我国的内海,黄海是我国重要的边缘海之一,这两个海域处于北方地区的东部沿海位置。
(3)北方地区的范围是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大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划分了我国的东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等地形区;内蒙古高原在北方地区的北侧;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划分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方地区包含15个省级行政区域,其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1/5。
29.(1)黄海
(2)平原地形,地势低平便于耕作;土壤肥沃便于耕作;温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雨热同期,利于种植业发展;有河流流经提供灌溉水源等
(3) 春季 降水少升温快(迅速),蒸发量大 作物返青需要大量水分
(4)C
【分析】本题以我国北方地区示意图为材料,涉及我国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农业生产条件、自然灾害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分析运用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北方地区地处五带中的北温带;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青藏高原以东,西北大致以大兴安岭和长城为界与西北地区相接,东临渤海和黄海。
(2)华北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平原地形,地势低平便于耕作;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温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雨热同期,利于种植业发展;有河流流经提供灌溉水源等。
(3)据诗句中“三月”可知,此诗句描写的是发生在北方地区春季的旱灾。北方地区春季时雨带尚未进入北方地区,降水少,该地区是典型的季风气候,春季增温快,蒸发量较大,作物返青需要大量水分,春季的旱灾严重。
(4)北方地区,地势位于我国第二、三级阶梯,A错误;阴山位于西北地区,B错误;黄河流经北方地区最后注入渤海,C正确;位于太行山以东的地形区是华北平原,D错误,故选C。
30.②③没道理,①④⑤⑥有道理。华北平原农业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①正确;华北平原位于暖温带,其农作物熟制是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主要的农作物是冬小麦,棉花、花生等,冬小麦能够越冬,春小麦和甜菜主要种植在东北平原,②③错误;华北平原面积广阔,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④正确;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盛产苹果、梨等温带水果,且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工农业用水量大,且人口稠密,这里的水资源明显不足,⑤⑥正确。
【详解】华北平原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华北平原主要的农作物是冬小麦、棉花、花生,该地形区平原面积广阔,是我国三大平原之一,耕地面积广,农业以旱作为主,华北平原位于暖温带,农作物熟制是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盛产苹果、梨等温带水果,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且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工农业用水量大,且人口稠密,这里的水资源明显不足。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