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下第8章第2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八下第8章第2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29 22:29: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地理八下第8章第2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一、单选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边陲,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结合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新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河流绝大多数是外流河 B.天山山脉大致呈东西走向
C.乌鲁木齐位于塔里木盆地 D.城镇、交通线多分布在盆地中部
2.新疆目前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水污染 B.水土流失 C.大气污染 D.土地荒漠化
3.塔里木盆地地下蕴藏着丰富的( )
A.风能资源 B.铁矿资源 C.油气资源 D.森林资源
读坎儿井示意国,完成下面小题。
4.坎儿井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内蒙古自治区 B.青海省 C.甘肃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5.坎儿井的水源主要是( )
A.雨水 B.湖泊水 C.冰雪融水 D.河流水
6.坎儿井所在省级行政区最可能看到的风光是( )
A. B.
C. D.
7.关于我国正在进行的“西气东输”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气东输能够使东部地区的石油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
B.西气东输能够缓解西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C.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对于西部地区的环境改善十分有益
D.西气东输带动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
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是目前世界最长的贯穿流动沙漠区的高等级公路,连通了新疆资源勘探开发的主要油气田。下左图为塔里木盆地交通线分布图,右图为沙漠公路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沙漠广布的原因是( )
①纬度较低②深居内陆③距海遥远④山脉阻挡水汽进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沙漠公路面临的最大威胁是( )
A.气候干旱,路面易塌陷 B.冻土深厚,路基易变形
C.流沙侵入,路面被掩埋 D.景色单一,易迷失方向
10.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的开通( )
①提高了塔中地区油气资源开发的成本②缩短了轮南与塔中的运输距离
③促进了边疆稳定与民族团结④成为油、气向外输出的主要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读塔里木盆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影响塔里木盆地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地势 B.水源 C.交通 D.开发历史
12.塔里木盆地绿洲的水源主要来自( )
A.大气降水 B.河流补给
C.地下水 D.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
13.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是我国优质棉花的主产区之一,当地棉花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
A.夏季晴天多,光照强 B.劳动力充足
C.夏季昼夜温差大,降水多 D.引黄河水灌溉
读中国某地区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14.该地区分布面积最大的是( )
A.沙漠 B.河湖 C.油田 D.绿洲
15.喀什、和田、库尔勒等城市都分布在( )
A.绿洲附近 B.沙漠中心 C.东北方位 D.靠近油田
位于天山南麓的新疆阿克苏地区是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被称为“中国棉都”。精准扶贫政策下,东部地区大批棉纺、印染、服装企业进驻阿克苏。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6.新疆阿克苏地区成为我国优质棉生产基地的自然原因是( )
A.夏季气温高,晴天多,光照充足 B.棉花采摘机械化程度高,种植规模大
C.种植历史悠久,技术水平高 D.“坎儿井”提供了便利的灌溉条件
17.大批企业进驻阿克苏,为当地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
①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②有利于东西部文化交流和民族大融合
③调整产业结构,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 ④提供就业机会,增加人民收入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8.阿克苏所处绿洲,交通线常沿盆地边缘伸展,其主要原因是( )
A.盆地边缘地形平坦,减少建设成本 B.盆地边缘距离较短,减少运输成本
C.水源条件好,人口较多 D.光热资源丰富,土地肥沃
读塔里木盆地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塔里木盆地南北两条山脉分别是( )
A.天山和阿尔泰山 B.昆仑山和天山
C.昆仑山和祁连山 D.横断山和巫山
20.导致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的根本原因是( )
A.地势高,水汽难以到达 B.距海遥远,有高大山脉环抱,水汽不易到达
C.蒸发强烈,地表水难以保存 D.荒漠为主,植被稀少
草方格,顾名思义是利用废弃的麦草一束来呈方格状铺在沙上,再用铁锹扎进沙中,留麦草的1/3或一半自然竖立在四边,然后将方格中心的沙子拨向四周麦草根部,使麦草牢牢地竖立在沙地上。下图为“塔里木盆地交通、城市、油气资源分布图和草方格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塔里木盆地( )
A.煤铁资源丰富 B.植被自东向西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C.油气资源丰富 D.人口、城市分布在地势平坦的盆地内部
22.草方格的作用是( )
A.抑制流沙 B.保护牧草 C.涵养水源 D.增加降水
23.图中所示油气管线工程建设的积极意义( )
A.缓解了新疆地区的能源紧张问题 B.把东部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C.带动了新疆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 D.加剧了长江三角洲的大气污染
24.关于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气东输能够使西部的矿产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
B.西气东输能够缓解西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C.西气东输能够有效改善东部地区的环境
D.西气东输对于西部地区的环境改善十分有益
读“某河流流域水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25.该河流是( )
A.长江 B.黄河 C.珠江 D.塔里木河
26.该河流的水源补给主要为( )
A.雨水 B.湖水 C.地下水 D.高山冰雪融水
27.该河流的汛期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8.读“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程经过了我国三级阶梯
B.工程只利于东部经济发展,对西部地区没有益处
C.工程跨越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
D.该工程缓解了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改善了环境质量
新疆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极富特色的地区之一。读塔里木盆地示意图,完成问题。
29.图中交通线沿塔里木盆地边缘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水源条件好,人口较多
B.盆地边缘距离较短,运输成本少
C.盆地边缘地形平坦,建设成本小
D.光热资源丰富,土地肥沃
30.图中所示油气管线的相关工程为东部地区带来的好处有( )
①缓解能源供应紧张局面
②使丰富的油气资源得到开发,增加财政收入
③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荒漠化治理的投入
④优化能源结构,提高环境质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新疆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极富特色的地区之一。读塔里木盆地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1.图中交通线沿塔里木盆地边缘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盆地边缘水源条件好,人口较多 B.盆地边缘距离较短,运输成本少
C.盆地边缘地形平坦,建设成本小 D.盆地边缘光热资源丰富,土壤肥沃
32.有关该区域河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均为内流河 B.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形式
C.径流量上游小于下游 D.夏季有断流现象
二、填空题
33.新疆形成了以 开发和 深加工为主,包括 和 开采、石油化学工业、钢铁、煤炭、纺织、建材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34.在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新疆采取 、 、治理水土流失等一系列得力措施,改善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35.新疆深居亚欧大陆腹地,高山环绕,海洋水汽不易到达,干旱少雨,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 ,属于典型的 气候。
36.新疆边境线漫长,与 、 等8个国家接壤。新疆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是中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
三、解答题
3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位置与范围
(1)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新疆 部, 山脉和 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 的盆地。
自然环境
(2)塔里木盆地远离 ,周围又有高大 环抱,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气候 ,降水 ,是我国极端 的地区,在盆地里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沙漠,被称为“ ”。在盆地 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分布着星星点点的 。它们的水源主要来自 和 。当地居民就生活在这些绿洲中。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交通线主要分布在盆地 ,呈 状分布。
油气资源的开发
(3)储量: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 资源,天然气储量占全国陆上天然气储量的1/4左右,是我国最大的 盆地。
西气东输:
(4)①线路:一线工程西起新疆 盆地的 油气田,东至 ;二线工程主干线于新疆 口岸将从 进口的天然气向南运至 。
(5)②对东西部地区的影响:发挥了西部地区的 优势,而且也缓解了我国东部地区的 供应紧张的局面,优化了东部地区的 ,改善了东部地区的 。
(6)③环境保护:塔里木盆地环境 ,在开发利用油气资源的同时,需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
38.下图为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城镇和交通线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找出塔里木盆地的主要城镇,说出它们的分布特点。
(2)讨论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交通线分布与水源、绿洲分布的关系。
(3)图中有两条纵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猜测修建这两条公路的原因。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D
【解析】1.新疆气候干旱,河流绝大部分是内流河,唯一的外流河是额尔齐斯河,A错误;天山山脉大致呈东西走向,B正确;乌鲁木齐位于准噶尔盆地的边缘,C错误;人口、城镇和交通线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山麓的绿洲,D错误。故选B。
2.新疆受气候因素的影响,降水稀少,目前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故选D。
3.C
【详解】塔里木盆地地下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是中国最大的含油气沉积盆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D 5.C 6.A
【解析】4.坎儿井是一种古老的引水工程,长期为新疆的绿洲居民所利用。故选D。
5.在中国西北部,其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连绵。吐鲁番地区的人民更是依靠古老的灌溉设施一坎儿井,获得宝贵的水源。人们利用坎儿并将高山积雪融水经过暗渠引到农田里,从而对绿洲农业进行灌溉,减少了水分的蒸发,保存了水量。故选C。
6.A是西北地区,B是南方地区,C是南方地区,D是南方地区,新疆属于西北地区,故选A。
7.D
【详解】“西气东输”,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管道,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上海。西气东输是将西部地区丰富的天然气输送到东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石油资源开发无关联,A错误;西气东输能够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B错误;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对于东部地区的环境改善十分有益,C错误;西气东输带动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D正确;故选D。
8.D 9.C 10.B
【解析】8.新疆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再加上山脉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沙漠广布。与纬度较低无关,故②③④正确,故选D。
9.新疆沙漠广布,植被稀少,流动沙漠多,所以沙漠公路面临的最大威胁是流沙侵入,路面被掩埋。路面易塌陷、冻土深厚和景色单一不是沙漠公路面临的威胁,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10.读图可知,公路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的开通促进了边疆稳定与民族团结;缩短了轮南与塔中的运输距离;减少了塔中油气资源开发的成本;塔里木盆地油气向外运输的主要方式是管道运输。故②③正确,所以正确的是B。
11.B 12.D 13.A
【解析】11.读图可知,塔里木盆地人口、城市及交通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该地带水源丰富,影响塔里木盆地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水源,地形地势、交通及开发历史不是主要因素,B正确,故选B。
12.读图可知,塔里木盆地绿洲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这里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位于山麓地带,所以水源主要来自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D正确。故选D。
13.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是我国长绒棉的主产区之一,其生产棉花的有利条件是夏季晴天多,光照强,利于棉花生长,A正确;塔里木盆地地广人稀,劳动力相对不足,B错;该地气候干旱,降水少,C错;引塔里木河水灌溉,D错。故选A。
14.A 15.A
【解析】14.读图例可知,该地区分布面积最大的是沙漠,A正确;河湖、油田、绿洲的面积都不大,排除BCD,故选A。
15.读图可知,该区域为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降水较少,水源主要依靠高山积雪融水补给,而盆地边缘高山较多,最容易获得水源补给,从而形成绿洲。因此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上,这里地形平坦,邻近水源,交通便利,适宜人类居住。故喀什、和田、库尔勒等城市都分布在绿洲附近,A正确,排除BCD,故选A。
16.A 17.C 18.C
【解析】16.结合所学知识并读图可知,新疆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少,夏季气温高,晴天多,光照充足,有利于棉花的生长,使其疆阿克苏地区成为我国优质棉生产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A正确;而“棉花采摘机械化程度高,种植规模大”和“种植历史悠久,技术水平高”属于社会经济因素,而非自然原因,BC错误;“坎儿井”提供了便利的灌溉条件虽然对棉花的生长有一定帮助,但并非阿克苏地区成为我国优质棉生产基地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A。
17.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批企业进驻阿克苏,可以为当地带来的有利影响是:④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入民收入;③调整产业结构,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②有利于东西部文化交流和民族大融合;不能起到①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甚至会破坏,②③④正确,①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8.阿克苏所处绿洲,交通线常沿盆地边缘伸展,其主要原因是水源条件好,人口较多,C正确;地形平坦并不是交通线沿盆地边缘伸展的主要原因,A错误;距离是否短取决于起点和终点的位置,而不是交通线为何选择沿盆地边缘,B错误;光热资源和土地肥沃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但它们与交通线沿盆地边缘伸展的原因不直接相关,D错误。故选C。
19.B 20.B
【解析】19.塔里木盆地南侧的山脉是昆仑山脉,北侧是天山山脉,B正确;阿尔泰山位于新疆最北部,祁连山处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处,巫山位于地势二三阶梯交界处,ACD错误。故选B。
20.塔里木盆地远离海洋,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地势不高,蒸发强、植被稀疏受海陆位置的影响,不是原因,是结果,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1.C 22.A 23.C
【解析】21.塔里木盆地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铁矿少,A错误、C正确。塔里木盆地植被以荒漠为主,B错误。人口、城市分布在盆地的边缘绿洲,水资源较充足,D错误。故选C。
22.读题干可知,草方格是利用废弃的麦草一束来呈方格状铺在沙上,再用铁锹扎进沙中,作用是降低风速,抑制流沙,A正确。当地主要是荒漠,不是为了保护牧草,不能起到涵养水源、增加降水的作用,BCD错误。故选A。
23.图中所示油气管线工程建设是西气东输工程,该工程有利于西部新疆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带动了新疆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缓解了长江三角洲的能源紧张问题,改善长江三角洲的能源消费结构,降低了长江三角洲的大气污染,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4.C
【详解】“西气东输”中的“气”指的是天然气,因此“西气东输”能够使本地的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但对其他矿产资源的开发影响不大,A错误;西部地区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丰富,东部地区能源短缺,西气东输能够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B错误;西气东输能够有效优化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对于东部地区的环境改善十分有益,C正确;西气东输不能起到改善西部环境的作用,D错误。故选C。
25.D 26.D 27.B
【解析】25.读图可知,图中位于天山和昆仑山之间的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内最大的河流是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故D正确,ABC不正确。故选D。
26.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距海遥远,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河水的补给水源主要来自天山和昆仑山的高山冰雪融水。故D正确,ABC不正确。故根据题意选D。
27.塔里木河的水源主要来自天山和昆仑山的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气温最高,冰雪融水最多,所以该河流的汛期出现在夏季。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8.D
【详解】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经过我国二、三级阶梯,跨越西北、北方和南方三大地理区域,该工程对推动和加快新疆及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同时有效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问题。故选D。
29.A 30.C
【解析】29.交通线沿塔里木盆地边缘分布,是因为这里水源条件好,是新疆主要的农耕区,人口城市较多,A正确;距离、地形及光热条件等都不是交通线沿塔里木盆地边缘分布的主要原因,BCD错误。故选A。
30.图中所示油气管线为西气东输工程,为东部地区带来的好处有:可以缓解东部地区能源供应紧张局面,优化能源结构,提高环境质量。为西部地区带来的好处有:使丰富的油气资源得到开发,增加财政收入,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荒漠化治理的投入。①④符合题意。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1.A 32.A
【解析】31.新疆气候干旱,缺少灌溉水源就不可能发展农业。在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地带,依靠高山冰雪融水的灌溉,分布着较多的绿洲农业区,所以新疆的城市、人口和交通主要分布在绿洲地带,呈环状分布,故 A 正确。盆地边缘距离较长,运输成本多,故B错误;盆地边缘地形较为崎岖,建设成本大,故C错误;盆地边缘光热资源并不丰富,故D错误。故选A。
32.新疆塔里木盆地的河流均为内流河,以季节性积雪融水(春季)或冰川融水(夏季)为主要补给形式,径流量上游大于下游,冬季由于气温低,水源补给不足有断流现象,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
原因:新疆位于西北内陆,降水稀少。绿洲处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而且有较充足的淡水资源。所以绿洲处农业较发达,人口密集,大多数城市主要分布在绿洲处,交通线路也从人口稠密处穿过。
33. 矿产资源 农副产品 石油 天然气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疆,涉及新疆的经济发展知识,旨在考查识记能力和运用能力。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疆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石油、天然气,农副产品质高价廉,因此新疆逐渐形成了以矿产资源和农产品深加工的工业体系。主要包括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等。
34. 休耕 轮牧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疆,涉及新疆的经济发展知识,旨在考查识记能力和运用能力。
【详解】由于新疆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在发展过程中新疆采取休耕和轮牧、治理水土流失等措施,改善生态环境。
35. 很大 温带大陆性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疆的概况,旨在考查识记能力。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疆深居内陆,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较大,形成了典型的温带大陆气候。
36. 俄罗斯 哈萨克斯坦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疆的概况,旨在考查识记能力。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疆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接壤等。
37.(1) 南 天山 昆仑 最大
(2) 海洋 山脉 干旱 稀少 干旱 塔克拉玛干 死亡之海 边缘 绿洲 山地降水 冰雪融水 边缘 环
(3) 油气 内陆含油气
(4) 塔里木 轮南 上海 霍尔果斯 中亚 广州
(5) 资源 能源 能源结构 环境
(6)脆弱
【分析】本题以塔里木盆地和西气东输工程为材料,涉及到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灌溉农业、丰富的油气资源、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及应当注意的问题,考查学生对区域地理的认知能力及分析地理事物联系性的核心素养。
【详解】(1)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
(2)塔里木盆地远离海洋,周围又有高大的山脉环抱,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是我国极端干旱的地区。塔里木盆地内部因蒸发强烈,地表水难以保存,沙漠、戈壁广布,在塔里木盆地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因极端干旱,生存条件极其恶劣,有“死亡之海”称号。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分布着星星点点的绿洲,水源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
(3)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新疆南部,天山和昆仑山脉之间,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尤其是天然气储量占全国陆上天然气总储量的1/4左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含油气盆地。
(4)目前,塔里木盆地已建设了十几座大型的油气田,并通过西气东输工程将这里的天然气运送到我国东部地区。其中一线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东至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二线工程主干线从新疆西北部的霍尔果斯将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输送到广州。
(5)这些油气资源的开发,不仅为新疆带来了经济发展的机遇,发挥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有力地促进了新疆等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有利于促进沿线10个省市区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和经济效益提高,拉动机械、电力、化工、冶金、建材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对于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而且也缓解了我国东部地区能源供应紧张局面,优化了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减少了对煤炭的依赖,使东部地区的环境得到了改善。
(6)塔里木盆地距海远,降水稀少,沙漠广布,环境十分脆弱,破坏后很难恢复;所以在开发利用油气资源的同时,需要采取多种措施避免破坏环境,井加强对绿洲的环境保护。
38.(1)这些城镇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上,呈环状分布。
(2)绿洲位于水源充足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水源地区,农业发达,逐渐形成了城镇,为了方便城镇之间的经济、生活联系,在盆地边缘修建了交通线,将各城镇联系起来。
(3)修建纵贯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可以方便塔里木盆地的南北交通,使沙漠内部的油气资源得到大规模的开发。
【分析】本题以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城镇和交通线的分布示意图为材料,共设3个小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塔里木盆地的城镇分布、交通、水源等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详解】(1)由图可知,根据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城镇和交通线的分布示意图,可以判断出塔里木盆地的主要城镇,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上,呈环状分布。
(2)结合所学知识,塔里木盆地位于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水资源缺乏,该地的绿洲主要位于水源充足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水源地区,农业发达,逐渐形成了城镇,为了方便城镇之间的经济、生活联系,在盆地边缘修建了交通线,将各城镇联系起来。
(3)结合所学知识,塔里木盆地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在该沙漠中有两条纵贯全境的沙漠公路,修建这两条公路主要是为了方便塔里木盆地的南北交通,使沙漠内部的油气资源得到大规模的开发。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