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下第10章中国在世界中 单元测试(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八下第10章中国在世界中 单元测试(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29 22:34: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地理八下第10章中国在世界中
一、单选题
1.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约1.8万公里的海岸线,下列对于海洋的保护和海洋权益的维护,叙述正确的是( )
①坚决维护我国海洋权益②完善海洋法律法规体系③无限制开采海洋资源④实施全年捕捞制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在国际竞争中,我国面临的挑战是( )
A.能源供应紧张,需从国外大量进口 B.技术落后,从发展中国家进口技术
C.主要出口农业初级产品,价格低廉 D.人口老龄化,需从国外输入劳动力
3.世界最大的货物出口国是( )
A.俄罗斯 B.美国 C.日本 D.中国
GDP是衡量一个地区或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下表为1990年、2019年部分国家人均GDP数值(单位:美元),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国家 中国 印度 蒙古 巴西 日本 全世界
1990年 317 367 1172 3100 25400 4283
2019年 10098 2171 4132 8796 40846 11355
4.通过近三十年的发展,世界各国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全世界人均GDP从4283美元增长到11355元,增长了近三倍,请算一算,表格中各国增长幅度最大的是( )
A.中国 B.日本 C.印度 D.巴西
5.我国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有( )
①粮食短缺,饥饿问题严重 ②人地关系不够协调
③区域发展不平衡 ④海洋权益受到严峻挑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读中国1978年至2014年三大产业变化对比表,完成下面小题。
6.2014年,中国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 )
A.31.2% B.37.1% C.42.9% D.48.1%
7.由表可知中国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占比在( )
A.不断上升 B.不断下降 C.先上升,再下降 D.先下降,再上升
8.第三产业比重越大,代表一个国家越发达,例如澳大利亚作为一个发达国家2015年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70.5%,由表可以看出中国第三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中国属于( )
A.发达国家 B.发展中国家
C.靠石油输出获得高收入的国家 D.世界最不发达国家
9.下列叙述体现了我国做负责任大国的是( )
①我国用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0%的人口
②我国人地关系不够和谐,区域发展不平衡,不是负责任的大国
③应对新冠疫情,我国向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防护物资支援
④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工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中国宣布在三沙市永暑礁设区后,越南提出抗议。反映出我国( )
A.人地关系不够协调 B.区域发展不够平衡
C.海洋权益面临挑战 D.综合实力不够强大
11.有关我国各区域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北京市是我国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 B.东北三省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C.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人地关系不够和谐 D.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是祖国大陆
“东数西算”(“数”指的是数据;“算”指的是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是指我国将东部地区所产生的数据传输到西部地区进行存储和计算的工程。此项工程既缓解了东部能源紧张的问题,也给西部开辟了一条发展新路。读我国“东数西算”枢纽节点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贵州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有利于( )
A.以数据为纽带,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B.提升东北地区的数据计算能力
C.加快粤港澳大湾区的能源开发 D.进一步发挥长江的运输功能
13.为了逐步缩小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我国正在大力实施的战略规划是( )
①实施西部大开发②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④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2004年,中国探月工程正式立项,从嫦娥一号升空,到嫦娥五号携月壤返回,中国人一步步将“上九天揽月”的神话变为现实,并计划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读中国探月历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14.月球是一颗( )
A.卫星 B.行星 C.恒星 D.彗星
15.中国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发射升空的时间主要在( )
A.春夏季 B.夏秋季 C.秋冬季 D.冬春季
16.探月工程对我国的重要意义有( )
①带动基础科学研究
②带动高新技术进步
③加深对地月空间环境的研究
④标志目前载人登月任务完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三洲五海之地”的西亚地区,“五海”中属于湖泊的是( )
A.地中海 B.黑海
C.里海 D.阿拉伯海
18.目前我国石油进口量位居世界前列的原因是( )
①石油是当今世界不可或缺的能源矿产和化工原料
②我国人均石油可开采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
③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石油消费量不断增加,国内产量已经无法满足巨大的消费需求
④由于石油在开采过程中污染严重,我国将停止开采石油,改为向别的国家购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22年11月15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利岛,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呼吁各国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应当( )
A.争抢掠夺、霸权主义 B.共商共建、共享共赢
C.激烈竞争、排除异己 D.单打独斗、独善其身
20.下列事件能够体现我国是负责任大国的是( )
A.我国第39次南极科考开启航程 B.《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发布
C.我国首条跨海高铁全线铺轨贯通 D.中国对外援建最大水电站项目完工投产
21.下列关于我国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②地域辽阔,人均资源丰富
③东西差异小,南北差异大④人口众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2.“大国责任”要以尊重整个人类发展为前提,在任何一个方面都严格遵循国际规则,履行各项义务。下列不能体现我国“做负责任的大国”精神的是( )
A.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B.目前,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C.中国向其他国家提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援助
D.中国军人在圆满完成各种维和任务的同时,还积极传播友谊,为驻地建设勤奋工作
2024年6月2日至3日,我国嫦娥六号探测器顺利完成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智能快速采样。探测器还搭载了欧洲空间局、法国、意大利、巴基斯坦的科研设备,协同开展科学探测任务。完成下面小题。(发展与合作主题)
23.探测器顺利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智能快速采样,主要得益于我国( )
A.资源丰富 B.科技先进
C.人口众多 D.农业发达
24.探测器搭载多国科研设备,协同开展科学探测,体现了( )
①大国担当精神②共同发展理念③开放包容态度④共同富裕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5.为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各区域之间会发生联系,实现优势互补。下列各区域间的联系,属于人才交流的是( )
A.玉环的文旦销往仙居
B.浙江某大学生在网上查询深圳人才市场的信息
C.仙居的小杨老师到西藏支教
D.新疆的张某到上海做生意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一个地区的GDP越大,反映其发展水平越高。2022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果。读图表,完成下面小题。
2022我国东中西部地区GDP及其增长
地区 东部 中部 西部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622018 266513 256985
比上年增长(%) 2.5 4.0 3.2
26.由图可知,我国GDP增长速度变慢的阶段是( )
A.2018-2020 B.2019-2021 C.2020-2022 D.2018-2022
27.从表格的信息中我们可以推测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情况是( )
A.西部地区GDP最低,增长速度最慢 B.东部地区GDP最高,增长速度最快
C.我国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平衡 D.中西部地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28.我国积极协调人地关系,建设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主要是为了应对( )
①人口老龄化②能源紧缺③环境污染④生态环境恶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填空题
29.沿海地区的特色
(1)位置优势:海岸线漫长,拥有众多良港和岛屿,利于对外开放、加强国际联系。
(2)发展方式:建立众多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
(3)现状: 、 、 成为中国经济的核心地域,并拉动内地。
30.我国太空探索,自20世纪60年代起稳步发展。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 、 、 、 等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和成就,为人类探索太空贡献了中国力量。
31.做负责任的大国
(1)我国用占世界不到 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近 的人口,这对世界是一大贡献。
(2)我国坚定 、 、 、 的信念,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32.沿海地区: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称为中国经济的核心地位,并对广大内地产生越来越大的拉动作用。经济特区中,位于福建省的① ,位于广东省的有② 、③ 、④ ,位于海南省的是⑤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是 。
33.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中国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 , ,自然灾害加剧……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三、解答题
34.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2022年10月16日在北京召开,全国选举产生2296名党代表参会。
(1)此次代表大会的党代表绝大部分来自于我国人口分布界限AB线以东,即A -B腾冲一线。
(2)2296名代表中,来自湖南省的党代表数量65名,由图可以看出,湖南省的人口密度为 。
(3)C省级行政区位于我国北部边疆,共有42名代表参会,其中主要的少数民族代表就有12名,这个少数民族是 。
(4)中共二十大在北京召开,体现出北京的主要职能是: 。(选填“文化中心”或“政治中心”或“对外交流中心”)。
(5)党的二十大提出进一步加强区域协同发展,湖南、江西近些年逐步成为④海域附近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转移主阵地,湖南、江西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对比,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是 (选填“科技发达”或“劳动力充足且廉价”)。
35.2021年12月3日,连接中国昆明与老挝万象的中老铁路正式运营。该铁路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建设运营全过程,积极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的美丽铁路;助推“一带一路”建设向更高质量发展。根据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一带一路·友谊之路】
老挝地处内陆,没有出海口,不易接近国际市场;资金有限、技术落后,国内铁路总长仅有3.5公里,运输成本是周边其他国家的两倍。该国矿产、森林、水能等资源丰富,以出口初级农矿产品为主,工业用品主要依赖进口。中国工业发展迅速,部门齐全,是世界第一工业制造大国,也是全球资源能源消费大国。
(1)结合材料,分析中老两国积极推进中老铁路建设的原因。a ,b 。
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位于中国云南省和老挝南塔省交界区域,地处中老铁路、昆曼国际公路以及老挝南北公路的关键节点,是中国与中南半岛的交通枢纽中心之一,在深化中老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共同推进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具有重要地位。
(2)说出加快建设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的意义。
(3)中国与老挝之间的社会经济和人文合作交流属于 (“南南合作”/“南北对话”)。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无限制开采海洋资源,不利于可持续发展,③错误;实施全年捕捞制度,会导致海洋渔业资源枯竭,④错误;坚决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完善海洋法律法规体系,有利于我国海洋资源的保护和开发,①②正确。依据题意故选A。
2.A
【详解】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能源需求显著增加,能源供应紧张,例如石油资源需大量向国外进口,故A正确;我国主要向发展中经济体出口技术,故B错误;我国主要向发展中经济体进口初级产品,再向发达经济体出口中间产品,故C错误;我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但是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现阶段也没有从国外输入劳动力,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A。
3.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根据2009年世界贸易组织公布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货物出口国,超过德国和美国。ABC错误,D正确。故选D。
4.A 5.D
【解析】4.比较表格中数据可知,表格中各国增长幅度最大的是中国,增长了约31.8倍,日本增长了约1.6倍、印度增长了约5.9倍、巴西增长了约2.8倍。A正确,BCD错误,故选A。
5.中国粮食库存充足,粮食短缺,饥饿问题并不严重,①错误。我国存在着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人地关系不够协调,②正确。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西部地区差距较大,③正确。近年来,中国周边海洋争端风波四起,海洋权益受到严峻挑战,④正确。故选D。
6.D 7.A 8.B
【解析】6.由图可以看出,2014年,我国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100%-42.7%-9.2%=48.1%,D正确,ABC错误。故选D。
7.从图可以看出,从1978年,我国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占比在不断上升,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提高,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第三产业比重越大,代表一个国家越发达,大部分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占比重超过70%,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第三产业占比还不到一半,还属于发展中国家,B正确,ACD错误。故选B。
9.C
【详解】我国是负责任的大国,故②错,我国用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0%的人口、应对新冠疫情,我国向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防护物资支援、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工作,体现负责任大国,故①③④正确,本题选C。
10.C
【详解】我国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众多,主要是人口众多,城乡差距大,区域发展不平衡;人地关系不够和谐;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中国宣布在三沙市永暑礁设区后,越南提出抗议。反映出我国海洋权益面临挑战,C正确;与人地关系、区域发展不平衡、综合实力不够强大无关,排除ABD,故选C。
11.A
【详解】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政治、文化、国际交往中心,经济中心是上海,A符合题意;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是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B不符合题意;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发展快,西部地区发展慢,人地关系不够和谐,人多地少,C不符合题意;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大的贸易伙伴是祖国大陆,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2.A 13.D
【解析】1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贵州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有利于以数据为纽带,在缓解东部能源紧张问题的同时,给西部开辟一条发展新路,促进了区域间的协同发展,A正确;位于西南地区的贵州实施“东数西算”与提升东北地区的数据计算能力无关,B错误;贵州实施“东数西算”与位于东南沿海的粤港澳大湾区的能源开发也无关,C错误;“东数西算”与长江的运输功能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A。
13.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东西部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东部 交通便利,经济发展水平高。为了逐渐缩小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我国正实施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推动城乡发 展一体化来实现各区域均衡发展,①②③④都正确,故选D。
14.A 15.C 16.A
【解析】14.月球是地球的卫星,A正确。地球是行星,太阳是恒星,彗星是绕太阳运动的一种天体。BCD错误。故选A。
15.嫦娥一号发射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左右。嫦娥二号发射时间:2010年10月1日18时59 分57秒;嫦娥三号发射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 嫦娥四号发射时间:2018年12月8日;嫦娥五号发射时间: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由此可知,中国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发射升空的时间主要在秋冬季。故选C。
16.探月工程对我国的重要意义有:带动基础科学研究,带动高新技术进步,加深对地月空间环境的研究,①②③说法正确。探月工程并不能标志目前载人登月任务完成,④说法错误。故选A。
17.C 18.A
【解析】17.“三洲五海之地”中的“五海”指的是红海、阿拉伯海、黑海、里海、地中海,其中属于湖泊的是里海,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C正确;地中海、黑海、阿拉伯海都与大洋相连,是真正的海,ABD错误。故选C。
18.目前我国石油进口量位居世界前列的原因是:石油是当今世界不可或缺的能源矿产和化工原料,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大量需要石油资源,①正确;我国人口众多,虽然开采总量多,但我国人均石油可开采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②正确;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石油消费量不断增加,国内产量已经无法满足巨大的消费需求,所以需要大量进口,③正确;石油在开采过程中确实会产生一定的环境问题,但为了经济发展,我国不会停止开采石油,④错误。①②③正确,故选A。
19.B 20.D
【解析】19.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应当共商共建、共享共赢,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故选B。
20.我国第39次南极科考开启航程、《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发布、 我国首条跨海高铁全线铺轨贯通是我国的成就,而中国对外援建最大水电站项目完工投产能够体现我国是负责任大国。故D正确。
21.C
【详解】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土面积大,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但是人均资源不足。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巨大。人口众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①④正确。本题选择C。
22.B
【详解】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一贯支持联合国在世界和平与安全等重大问题上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参与维和行动,中国军人在圆满完成各种维和任务的同时,还积极传播友谊,为驻地建设勤奋工作;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救援,在全球抗疫背景下,中国政府积极向其他国家提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援助 ,共享抗疫研究成果,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ACD不符合题意。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能体现我国“做负责任的大国”精神,B符合题意。故选B。
23.B 24.A
【解析】23.探测器顺利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智能快速采样,属于航空航天工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核心影响因素是科技,故B正确。与资源、人口、农业关系不大,故ACD错误。故选B。
24.我国探测器搭载多国科研设备,协同开展科学探测,是我国大国担当的体现,表明了我国开放包容的态度,同时展现了我国与各国共同发展的理念;故①②③正确。协同开展科学探测,属于深空科学发展领域,与共同富裕思想关系不大。故④错误。故选A。
25.C
【详解】人才交流是指人才根据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需要,以个人愿望和单位的需求为基础,通过人才交流 活动,在不同的部门、地区、行业、单位之间交流组合。仙居的小杨老师到西藏支教属于人才交流,故C正确。玉环的文旦销往仙居 浙江某大学生在网上查询深圳人才市场的信息不属于人才交流,AB不符合题意,新疆的张某到上海做生意,属于经济上的交流,故D错误。故根据题意选C。
26.A 27.D 28.D
【分析】26.GDP增长速度变慢的阶段,即GDP增长率降低的阶段,2018-2020年,GDP增长率由6.7%到6%到2.2%,逐步降低,增长率变慢,A正确。2019-2021年,GDP增长率由6%到2.2%到8.4%,先降后升,不是变慢,B错误。2020-2022年,GDP增长率由2.2%到8.4%到3%,先升后降,不是变慢,C错误。2018-2022年,GDP增长率由6.7%到6.0%到2.2%到8.4%到3%,先降后升再降,不是变慢,D错误。故选A。
27.读表格,西部地区GDP最低,但增长速度最慢是东部,A错误;东部地区GDP最高,增长速度最慢,B错误;我国东、中、西部区域发展不平衡,C错误;中西部地区GDP没有东部高,但增长速度较快,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D正确。故选D。
28.我国积极协调人地关系,建设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主要是为了应对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不是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要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应该是要优化人口政策,①不符合题意,②③④符合题意。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9. 京津冀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详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打开国门,沿海地区率先得以开发,众多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相继崛起,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这里交通便利,地形平坦,人口众多,成为中国经济的核心地域,并对广大内地产生越来越大的拉动作用。
30. 人造地球卫星 载人航天与空间站建设 月球与火星探测 太空观测
【详解】我国在太空探索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主要体现在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与空间站建设、月球与火星探测、太空观测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和成就。这些成就不仅展示了我国的科技实力,也为全球太空探索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31.(1) 10% 20%
(2) 和平 发展 合作 共赢
【详解】(1)我国用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近20%的人口,这对世界是一大贡献。
(2)我国坚定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信念,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充分体现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2. 京津冀 厦门 汕头 深圳 珠海 海南岛 喀什
【详解】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打开国门,沿海地区率先得以开发,众多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相继崛起,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成为中国经济的核心地域,并对广大内地产生越来越大的拉动作用。经济特区中,位于福建省的是厦门,位于广东省的有汕头、深圳、珠海,位于海南省的是海南岛,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是喀什。
33. 水土流失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分析】本题以中国开发建设带来的经济发展以及其他问题为材料,涉及环境问题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
【详解】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促进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导致重要的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破坏严重,例如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同时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有所增加,这些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34.(1)黑河
(2)300-500人/平方千米
(3)蒙古族
(4)政治中心
(5)劳动力充足且廉价
【分析】本题以二十大召开和我国人口分布图为材料,涉及到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省区人口密度、少数民族分布、北京的城市职能和东西部差异,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答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1)此次代表大会的党代表绝大部分来自于我国人口分布界限AB线以东,即A是黑龙江的黑河市,B是云南省腾冲一线。
(2)2296名代表中,来自湖南省的党代表数量65名,由图可以看出,湖南省的人口密度为300-500人/平方千米。
(3)C内蒙古自治区于我国北部边疆,共有42名代表参会,其中主要的少数民族代表就有12名,主要是蒙古族。
(4)对于未来的发展,北京做出了长远规划,北京市未来的建设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政治中心)、世界城市(国际交往中心)、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二十大在北京召开,这说明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
(5)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东西部经济发展差异很大,湖南、江西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对比,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是劳动力充足且廉价,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优势是科技发达。
35.(1) 高 需求大
(2)促进了两国大宗商品的贸易;提高了经济合作区的服务范围以及经济合作区的物资周转率及周转量,从而提高了经济合作区的规模及经济效益。
(3)南南合作
【分析】本题以一带一路为材料,设置三个小题,涉及中老铁路建设的原因、两国合作的意义以及南北关系的判读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老挝经济水平较低,运输矿产和森林资源的成本高,交通落后;中国工业发展迅速,门类齐全,对资源能源需求量大,因此中老两国积极推进中老铁路建设。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加快建设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的意义有改变了老挝的交通运输格局,使老挝从“陆锁国”到“陆联国”,促进了两国大宗商品的贸易;通过铁路将两国的商品运送到两国更远的地区,提高了经济合作区的服务范围;铁路运输速度快运量大,提高了经济合作区的物资周转率及周转量,从而提高了经济合作区的规模及经济效益。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和老挝属于发展中国家,中国与老挝之间的社会经济和人文合作交流属于“南南合作”。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