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引领课《短诗三首》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精读引领课《短诗三首》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29 18:19: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精读引领课备课设计
课题 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短诗三首》备课设计
课 标 分 析 教 材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学 习 目 标 课 时 任 务 本文的三首短诗均出自冰心的第一部诗集《繁星》,对母爱、童心和白然的赞美是其永恒的主题。该诗集出164首短诗组成,本课选用了其中的第71、第131、第159首短诗,并按顺序编排。 《繁星(七一)》紧扣“回忆”一词展开。一、二行点明了“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三、四、五行运用三组结构相同的短语,营造出具体的情境,一方面将回忆的场景具象化,另一方面为回忆的内容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体现了诗人对母亲的依恋和母爱的温馨。 《繁星(一三一)》中,诗人由大海联想到星光和花香,并通过比较,说明了大海对于在海边长大的诗人而言,影响深远。首行直抒胸臆,接着用三个反问句体现诗人对于大海的情感,就如同星星有光辉,花儿有香气一样,是自然而然、始终如一的。这首诗的二、三、五行最后一个字分别为“光、香、响”,形成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繁星(一五九)》和第一首诗相似,也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依恋。首行将情感化为一句感叹,接着采用比喻的手法,把自己比作小鸟,把母亲的怀抱比作鸟巢,并由自然界的“风雨”过渡到“心中的风雨”,当“风雨”来临,心底最无助的时候,母亲的怀抱便是白己的倚靠,说明母亲永远是自己心灵的温暖港湾。诗中两处“风雨”的内涵有别,“天上的风雨”指狂风暴雨等恶劣天气,“心中的风雨”则是指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挫折与苦难。 三首现代诗虽然短小,却饱含深情,意蕴丰富。 维度已知未知困难障碍突破措施知识经验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了大量的诗歌,对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富有节奏感这一个特点有感性的把握。知道诗歌往往饱含着真挚的情感。对诗歌语言表达独特,以及诗歌的情感是借助什么表达的诗模糊不清的。1. 对诗歌语言表达独特,以及诗歌的情感是借助什么表达的诗模糊不清的。2.对诗歌蕴含丰富的想象,语言表达的独特性这一个特点了解,会限制学生对关键词句在表达作者情感方面的深入思考。 3.不知道怎样把收集到的资料怎样进行整理。不知道怎样把自己生活中的这种体验采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 2.学习和运用名著阅读方法阅读,从场景与细节寻找、甄别、关注、分类、整合、取舍、概括所获取的知识、方法、情感等内容的能力很弱。 1.进行任务分解,借助阅读拓展资源,采用课内补救和作业补救相结合的形式,层层落实任务,最终完成总的学习任务。 2.通过不同形式的反复朗读,情境创设,补白想象,补充资料等教学策略,发现现代诗歌的特点:朗朗上口,富有节奏,蕴含丰富想象,饱含真挚情感。生活经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美好景物带给自己的美好体验,在和父母及家人的交往中,对周围人对自己的爱与关心有自己的独特的体验及理解。不知道怎样把自己生活中的这种体验采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策略经验学生在四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学会了多角度做批注,并会运用批注的方法进行阅读。学生借助这些方法,能够根据课文中的助读系统开展自学,提出诗歌学习中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抓关键词体会关键词句在文中的作用。在四年级上学期的第七单元中孩子已经初步学习了查阅资料的方法,知道怎样查阅自己需要的资料。对诗歌蕴含丰富的想象,语言表达的独特性这一个特点了解,会限制学生对关键词句在表达作者情感方面的深入思考。不知道怎样把收集到的资料怎样进行整理。
童语诵诗——为诗写段推荐词 请你先认真读读其他小诗人仿写的作品,帮你的学习伙伴进行评价,如果你觉得写得不错,可以给他的诗写一段推荐词,也可以针对不足之处帮他改一改哦!
环节 学教活动 评价标准
环节一 读 文 理 脉 (目标1) 任务1:导入课题,释义诗题—看荷花图,复习组诗,理解单元导语 活动1:配图欣赏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朱自清; 我是一朵盛开的夏荷,多希望,你能看见现在的我——席慕容。 1.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什么是美的,并读诗歌感悟, 2.齐读单元导语,初步感受诗歌之美。 活动2:朗读单元导语,课题。 请同学齐读单元导语,初步感受诗歌之美。 评价任务一:配音频朗读 评价维度评价指标正确度能说出本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表现力能说出关于荷花的美诗美文流畅度字正腔圆,语句流畅★
环节二:熟 读 精 思 (目标2) 任务2 :有板有眼,读出节奏—发现现代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的秘密。 现代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试着发现这其中的秘密。 活动1:朗读《繁星》(一五九),发现韵脚,读出节奏 1.发现韵脚:发现“了”“里”,了解同字成韵。 2.读出节奏:指导分句朗读,读出分句间的强弱对比,感受现代诗高低起伏的节奏。 指导: 1.“?”读出上扬的语气。 2.指名读,合作读,引导节奏稍快一点。 随机补救: 点拨“思潮”。 2.发现现代诗押韵的特点。 3.我发现现代诗字数不要求相同的特点。 活动2:发现特点,读出节奏。 1.发现特点:发现无韵诗,句式相同,节奏相仿的特点。 2.读出节奏:朗读“母亲的膝-上--”读出节奏,引发思考。 活动3:比较思考,读出节奏 读着读着,你不仅发现了现代诗的节奏,你还发现了现代诗的什么特点呢 说出读诗歌要有节奏、押韵、字数不要求相同等特点。 1.比较思考:现代诗与古诗之间的异同,发现诗“韵”。 2.读出节奏:感知“光”“香”“响”ɑnɡ的韵脚,了解同音成韵,关注问号的语气,读出节奏。 3.情境朗读:师生合作,接读“哪一…… ”排比句式,理解“思潮”。
环节三:有声有色,读出想象 (【目标3) 任务3 :朗读《繁星》(一五九),读出想象,读出感情 活动1:朗读《繁星》(一五九),读出想象 1.想象“风雨”:想象“天上的风雨”是怎样的景象,朗读重音,分角色朗读,想象“风雨” 景象。 2.经历“风雨”:想象“心中的风雨”是什么。 指导: 抓住韵脚读出韵味 抓住关键读出想象 补救: 通过标红,重读“风雨”“巢里”“怀里”,引导读出变化。 随机补救: 1.教师范读,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 预设:狂风暴雨、倾盆大雨、暴雨如注…… 预设:困难、悲伤、挫折、痛苦…… 活动2:朗读《繁星》(一五九),读出感情 1.品读“风雨”:在补白想象的基础上,感受母亲怀抱中浓浓的母爱。 2.体会情感:结合作者经历和搜集到的材料, 补充资料,理解“心中风雨”的内涵,通过复沓朗读体会情感。 3.思考躲到母亲的怀里,她会感受到? 指导: 配乐朗读 理解心中的风雨:风雨是景象,是心情,更是对母亲怀抱的依恋。 总结:风雨是景象,是心情,更是对母亲怀抱的依恋。 补救: 拓展资料,结合作者经历理解心中的“风雨”,不断删减诗歌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能够熟读成诵。 ◎1900 年出生的冰心,从小 便体弱多病,每次生病就会想起, 母亲啊—— ◎1911 年,辛亥革命爆发,对 11 岁的冰心来讲是可怕的,是枪林弹雨,是无家可归……想到这些,冰心有些害怕,冰心会说,母亲啊— ◎1921 年,冰心创作了她人 生的第一本诗集《繁星》,她把对母亲的爱写在这首诗中 ,母亲啊— 任务4 :情动辞发,仿写《繁星》 活动1:仿写《繁星》,分享朗读。 1.学生完成仿写。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 )的( ), ( )的( ), ( )的( )。 教师引读,学生跟读 和老师一起拿起星卡,一边诵读,一边将这繁星冉冉升起,和作者重温这段星光之旅…… 3.星卡渐起,齐诵三首《繁星》。 小结:这三首短诗因你们的读,悦耳动听,让诗中充满了无限的想象,并在其中体会到了浓浓的情感,这就是诗的味道。(板书: 味) 4.记录作业,拓展延伸。 朗读现代诗集《繁星·春水》, 摘录喜爱的现代诗,写清作者和出处,和家人或朋友一起分享,开展班级诗歌朗诵会。 评价任务三:朗读《繁星》(一五九),读出想象,读出感情 1.想象“风雨”:想象“天上的风雨”是怎样的景象,朗读重音,分角色朗读,想象“风雨” 景象。 2.经历“风雨”:想象“心中的风雨”是什么。 评价维度评价指标正确度抓字眼,找准词语★条理度说明理由,谈出体会★表现力声音洪亮,语气自然★情感表现能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独特体会★
环节四:综 合 运 用 (目标4) 童语诵诗——为诗写段推荐词 请你先认真读读其他小诗人仿写的作品,帮你的学习伙伴进行评价,如果你觉得写得不错,可以给他的诗写一段推荐词,也可以针对不足之处帮他改一改哦!
祖作业 1.基础作业:背诵《短诗三首》 2.拓展作业:阅读现代诗。阅读主题丛书二第8、9、10篇,就诗歌表达的情感做批注。 3.实践作业:演“名著故事”。阅读《繁星》,搜集喜欢的现代诗歌写在星星卡上,作者和出处写在背面。
板 书 设 计 短诗三首 繁星 节奏 想象 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