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探秘水世界 综合评价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23年5月28日,我国自行研制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C919完成了首次商业航班飞行。飞机上以氯酸钠为产氧剂产生氧气。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A)
A.O2 B.2O C.O D.
2.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B)
A.植物油 B.白糖 C.沙子 D.玉米粉
3.小明的湿衣服在阳光下晒干了。下列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这一变化错误的是(A)
A.水分子的质量变小了
B.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
C.水分子在不断运动
D.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得越快
4.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C)
A.食醋 B.果汁 C.氧气 D.肥皂水
5.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B)
A.端午时节,粽叶飘香——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
B.将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蔗糖分子分解了
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
相同
D.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6.要使图中的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可以是(A)
A.氢氧化钠
B.蔗糖
C.硝酸铵
D.氯化钠
7.某学习小组制作的净水器如图,关于该净水器的说法正确的是(C)
A.能把自来水变成纯净物
B.能除尽水中的可溶性杂质
C.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D.净水时水最后流经小卵石
8.体育中考的考场上常有考生携带运动饮料。运动饮料中主要含有无机盐、维生素、氨基酸等成分。下列有关运动饮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
A.溶剂是水 B.只含有一种溶质
C.一定是饱和溶液 D.可以代替水长期饮用
9.下列变化既不属于分解反应,又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
A.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
B.铝+氧气氧化铝
C.碱式碳酸铜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D.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10.下列四位同学对溶液的理解正确的是(C)
A.甲:饱和溶液降温后一定会析出固体
B.乙: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C.丙:密封的生理盐水久置不会出现浑浊现象
D.丁:10%的农药溶液中药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10
11.要证明“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需要对比的实验组合是(B)
实验 ① ② ③
现象 固体溶解,形成紫红色溶液 固体几乎不溶解 固体溶解,形成棕色溶液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12.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M、N两导管口处收集的气体的体积之比是2∶1
B.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C.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M导管口处,木条会复燃
D.N导管口处收集到的气体,靠近火焰,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则说明不纯
13.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C)
A.元素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结构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C.粒子观: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转化观:水可以转化为氢气,氢气可以转化为水
14.实验室用固体氯化钠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所需固体氯化钠的质量是8.0 g
B.固体氯化钠可以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上称量
C.溶解固体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能增大氯化钠的最大溶解量
D.用量筒量取42 mL水时,若仰视读数,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15.将8 g固体粉末进行如图实验,对于该实验的过程及结果判断正确的是(B)
A.原固体是纯净物
B.溶液Ⅰ一定是某种物质的饱和溶液
C.剩余的2 g固体一定是纯净物
D.溶液Ⅱ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16.已知20 ℃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36 g。在20 ℃时小明在甲、乙、丙三个相同的杯子中各注入100 g蒸馏水,然后分别加入30 g、40 g和50 g食盐(如图)。充分溶解后这三杯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B)
A.甲<乙<丙 B.甲<乙=丙
C.丙<乙<甲 D.甲=乙<丙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填空简答题(共3小题,共19分)
17.(5分)请你各举一个实例,证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
(1)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实例: 碘酒(合理即可) 溶液不是无色的。
(2)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实例: 蒸馏水(合理即可) 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溶液。
(3)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实例: 酒精(合理即可) 可作溶质,但不是固体。
(4)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实例: 酒精(合理即可) 也可作溶剂。
(5)某溶液中的溶质只可能是一种,实例: 汽水中有柠檬酸、蔗糖等溶质(合理即可) 。
18.(6分)兴趣小组取校内池塘的水样进行净化实验: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的物质A是絮凝剂,其作用是 将水中的悬浮物吸附在其表面,形成较大的颗粒,使杂质沉降 。
(2)操作①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烧杯、漏斗、玻璃棒 。
(3)操作②可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该操作能除去液体C中的异味和色素,主要利用活性炭的 吸附 性,液体C应从 b (填“a”或“b”)口通入。
甲 乙
(4)操作③可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该操作的名称是 蒸馏 ;烧瓶中加入几粒碎瓷片的目的是 防止加热时出现暴沸 。
19.(8分)20 ℃时,向50 g水中加入31.6 g KNO3固体并进行如下一系列操作,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烧杯A、C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理由是 有固体没有溶解完 。
(2)若烧杯B中的溶液恰好饱和,则烧杯C中剩余固体的质量 = (填“>”“<”或“=”)20 g。
(3)操作a可采用的方法是 升高温度(合理即可) (答一条即可)。
(4)向烧杯B中恰好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充分搅拌后发现溶液变为蓝色,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ABD (填字母)。
A.一定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其他物质
B.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
C.相同条件下,硫酸铜的溶解能力比硝酸钾的溶解能力强
D.一种溶液中可以有多种溶质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共22分)
20.(11分)探究学习小组在制作“叶脉书签”时,需要将树叶放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如图甲所示为该小组配制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
甲
(1)图甲中仪器a的名称是 烧杯 ,该仪器 不能 (填“能”或“不能”)直接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2)操作B中,天平调平前,游码必须处在 零刻度线 ,称量时,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烧杯里,并置于托盘天平 左 (填“左”或“右”)盘进行称量。
乙
(3)操作D中,用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蒸馏水时还用到 胶头滴管 (填写仪器名称),某同学在读取量筒读数时的视线如图乙所示,若其他操作正确,则会造成所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 偏小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使用天平时,操作正确,如果用了5 g的砝码,游码处于2.5 g,则称取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7.5 g,如果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5%,则量取了 42.5 mL的水。
21.(11分)化学兴趣小组以水为主题开展了项目式学习。
活动一:了解自来水的生产过程
(1)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自来水厂参观自来水的生产过程,该过程主要包括:取水→加絮凝剂→过滤→吸附→ 投药消毒 →配水。
活动二:探究水的组成
(2)宏观辨识:
①同学们用图1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一段时间后,两个玻璃管内均产生了气体,均可以用 燃着的木条 来检验产生的气体,观察到的现象不同,说明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气体,其中负极产生的气体是 氢气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的。
②电解水时,向水中加入一定量氢氧化钠的作用是 增强导电性 。分别向100 mL水中加入不同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电解水的实验记录如表。对比三组实验,考虑课堂实验演示效果,应选择实验 C (填实验编号)。
实验编号 氢氧化钠 固体质量 负极气体 体积 正极气体 体积 收集时间
A 0.50 g 1.08 mL 0.5 mL 5 min
B 1.01 g 2.83 mL 1.32 mL
C 5.26 g 8.16 mL 4.03 mL
③理论上电解水产生氢气的体积是氧气的2倍,但上述实验中,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都略大于2∶1,可能的原因是 氢气比氧气更难溶于水(合理即可) (写一条,不考虑气密性问题)。
(3)微观探析: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请用粒子的观点解释该反应的过程: 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 。
图1
图2
(4)符号表征: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为 H2OH2+O2 。
四、计算题(共1小题,共11分)
22.(11分)预防流感现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用消毒液对空气消毒。某公司生产的二氧化氯消毒液是国际上公认的新一代强力、广谱、安全、高效的消毒剂。某校决定放学后对全校教室、寝室全面消毒。小陈观察到瓶上的标签如下表所示。
二氧化氯(ClO2) 1 000 mL
溶质的质量分数 80%
密度 1.2 g/cm3
强腐蚀性,阴冷、密封储藏
(1)500 mL二氧化氯消毒液含溶质二氧化氯 g。
(2)若将500 mL该二氧化氯消毒液与1 000 g水均匀混合,所得稀二氧化氯消毒液中二氧化氯的质量分数是 。
(3)该校欲配制30 kg质量分数为20%的稀二氧化氯消毒液用来消毒,需要多少升这种二氧化氯消毒液和多少升水
答案:(1)480 (2)30%
(3)解:1.2 g/cm3=1.2 g/mL,30 kg=30 000 g,
设需要80%的二氧化氯消毒液的体积为V,则:
30 000 g×20%=V×1.2 g/mL×80%
V=6 250 mL=6.25 L
需要水的质量为30 000 g-6 250 mL×1.2 g/mL=22 500 g
需要水的体积为22 500 g÷1 g/mL=22 500 mL=22.5 L
答:需要6.25 L这种二氧化氯消毒液和22.5 L水。第三单元 探秘水世界 综合评价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23年5月28日,我国自行研制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C919完成了首次商业航班飞行。飞机上以氯酸钠为产氧剂产生氧气。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A.O2 B.2O C.O D.
2.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植物油 B.白糖 C.沙子 D.玉米粉
3.小明的湿衣服在阳光下晒干了。下列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这一变化错误的是( )
A.水分子的质量变小了
B.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
C.水分子在不断运动
D.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得越快
4.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食醋 B.果汁 C.氧气 D.肥皂水
5.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端午时节,粽叶飘香——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
B.将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蔗糖分子分解了
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
相同
D.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6.要使图中的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可以是( )
A.氢氧化钠
B.蔗糖
C.硝酸铵
D.氯化钠
7.某学习小组制作的净水器如图,关于该净水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能把自来水变成纯净物
B.能除尽水中的可溶性杂质
C.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D.净水时水最后流经小卵石
8.体育中考的考场上常有考生携带运动饮料。运动饮料中主要含有无机盐、维生素、氨基酸等成分。下列有关运动饮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剂是水 B.只含有一种溶质
C.一定是饱和溶液 D.可以代替水长期饮用
9.下列变化既不属于分解反应,又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
B.铝+氧气氧化铝
C.碱式碳酸铜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D.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10.下列四位同学对溶液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甲:饱和溶液降温后一定会析出固体
B.乙: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C.丙:密封的生理盐水久置不会出现浑浊现象
D.丁:10%的农药溶液中药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10
11.要证明“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需要对比的实验组合是( )
实验 ① ② ③
现象 固体溶解,形成紫红色溶液 固体几乎不溶解 固体溶解,形成棕色溶液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12.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N两导管口处收集的气体的体积之比是2∶1
B.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C.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M导管口处,木条会复燃
D.N导管口处收集到的气体,靠近火焰,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则说明不纯
13.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元素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结构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C.粒子观: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转化观:水可以转化为氢气,氢气可以转化为水
14.实验室用固体氯化钠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需固体氯化钠的质量是8.0 g
B.固体氯化钠可以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上称量
C.溶解固体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能增大氯化钠的最大溶解量
D.用量筒量取42 mL水时,若仰视读数,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15.将8 g固体粉末进行如图实验,对于该实验的过程及结果判断正确的是( )
A.原固体是纯净物
B.溶液Ⅰ一定是某种物质的饱和溶液
C.剩余的2 g固体一定是纯净物
D.溶液Ⅱ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16.已知20 ℃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36 g。在20 ℃时小明在甲、乙、丙三个相同的杯子中各注入100 g蒸馏水,然后分别加入30 g、40 g和50 g食盐(如图)。充分溶解后这三杯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
A.甲<乙<丙 B.甲<乙=丙
C.丙<乙<甲 D.甲=乙<丙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填空简答题(共3小题,共19分)
17.(5分)请你各举一个实例,证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
(1)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实例: 溶液不是无色的。
(2)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实例: 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溶液。
(3)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实例: 可作溶质,但不是固体。
(4)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实例: 也可作溶剂。
(5)某溶液中的溶质只可能是一种,实例: 。
18.(6分)兴趣小组取校内池塘的水样进行净化实验: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的物质A是絮凝剂,其作用是 。
(2)操作①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
(3)操作②可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该操作能除去液体C中的异味和色素,主要利用活性炭的 性,液体C应从 (填“a”或“b”)口通入。
甲 乙
(4)操作③可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该操作的名称是 ;烧瓶中加入几粒碎瓷片的目的是 。
19.(8分)20 ℃时,向50 g水中加入31.6 g KNO3固体并进行如下一系列操作,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烧杯A、C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理由是 。
(2)若烧杯B中的溶液恰好饱和,则烧杯C中剩余固体的质量 (填“>”“<”或“=”)20 g。
(3)操作a可采用的方法是 (答一条即可)。
(4)向烧杯B中恰好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充分搅拌后发现溶液变为蓝色,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填字母)。
A.一定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其他物质
B.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
C.相同条件下,硫酸铜的溶解能力比硝酸钾的溶解能力强
D.一种溶液中可以有多种溶质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共22分)
20.(11分)探究学习小组在制作“叶脉书签”时,需要将树叶放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如图甲所示为该小组配制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
甲
(1)图甲中仪器a的名称是 ,该仪器 (填“能”或“不能”)直接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2)操作B中,天平调平前,游码必须处在 ,称量时,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烧杯里,并置于托盘天平 (填“左”或“右”)盘进行称量。
乙
(3)操作D中,用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蒸馏水时还用到 (填写仪器名称),某同学在读取量筒读数时的视线如图乙所示,若其他操作正确,则会造成所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使用天平时,操作正确,如果用了5 g的砝码,游码处于2.5 g,则称取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g,如果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5%,则量取了 mL的水。
21.(11分)化学兴趣小组以水为主题开展了项目式学习。
活动一:了解自来水的生产过程
(1)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自来水厂参观自来水的生产过程,该过程主要包括:取水→加絮凝剂→过滤→吸附→ →配水。
活动二:探究水的组成
(2)宏观辨识:
①同学们用图1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一段时间后,两个玻璃管内均产生了气体,均可以用 来检验产生的气体,观察到的现象不同,说明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气体,其中负极产生的气体是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②电解水时,向水中加入一定量氢氧化钠的作用是 。分别向100 mL水中加入不同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电解水的实验记录如表。对比三组实验,考虑课堂实验演示效果,应选择实验 (填实验编号)。
实验编号 氢氧化钠 固体质量 负极气体 体积 正极气体 体积 收集时间
A 0.50 g 1.08 mL 0.5 mL 5 min
B 1.01 g 2.83 mL 1.32 mL
C 5.26 g 8.16 mL 4.03 mL
③理论上电解水产生氢气的体积是氧气的2倍,但上述实验中,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都略大于2∶1,可能的原因是 (写一条,不考虑气密性问题)。
(3)微观探析: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请用粒子的观点解释该反应的过程: 。
图1
图2
(4)符号表征: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为 。
四、计算题(共1小题,共11分)
22.(11分)预防流感现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用消毒液对空气消毒。某公司生产的二氧化氯消毒液是国际上公认的新一代强力、广谱、安全、高效的消毒剂。某校决定放学后对全校教室、寝室全面消毒。小陈观察到瓶上的标签如下表所示。
二氧化氯(ClO2) 1 000 mL
溶质的质量分数 80%
密度 1.2 g/cm3
强腐蚀性,阴冷、密封储藏
(1)500 mL二氧化氯消毒液含溶质二氧化氯 g。
(2)若将500 mL该二氧化氯消毒液与1 000 g水均匀混合,所得稀二氧化氯消毒液中二氧化氯的质量分数是 。
(3)该校欲配制30 kg质量分数为20%的稀二氧化氯消毒液用来消毒,需要多少升这种二氧化氯消毒液和多少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