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卷(含部分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卷(含部分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29 19:40:32

文档简介

丰城中学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地理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题号
2
3
4
6
7
8
9
10
答案
A
C
D
A
A
B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A
C
C
D
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答案】一分一点,酌情给分(18分)
(1)白川乡合掌村冬季盛行寒冷千燥(1分)的西北风(1分):经日本海增温(1分)增
湿(1分);遇山地或陆地冷空气阻挡抬升(1分),降温至0℃以下(1分),形成降雪。
(2)“合掌造”木造建筑物不用钉子,韧性强可随风而晃动(1分),分散风晃动产生的
破坏力(1分);屋顶以茅草覆盖(1分),减轻压力(1分);房顶呈“人”字形坡度大
(1分),减少积雪堆积(1分),防止房屋压垮。
(3)季风气候区降水量较多且变率大(1分),沟渠可汇水和排水(1分);当地种植水稻
多(1分),需引水灌溉(1分):山区聚落规模小且分散(1分),方便生活取用水(1
分);建筑为木制结构(1分),可防御火灾(1分)等。(答出其中3个要点即可,每个要
点2分)
18.【答案】一分一点,酌情给分(16分)
(1)恒河上游来沙量较大(1分),三角洲地势低平(1分),河网密布,多支叉(1分),
流速慢(1分),且受海水顶托影响(1分),大量泥沙在河道淤积(1分),露出河水水
面形成大量的江心洲。
(2)雨季(5月一10月),(1分)河水暴涨,淹没部分(或全部)江心洲(1分),农作
物种植面积减少(1分):旱季(11月一4月),(1分)枯水季节,河水水位降低,江心
洲面积增大(1分),农作物种植面积减大(1分)。
(3)该江心洲雨季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的生长;(1分)旱季降水少但热量较充足,适合
小麦的生长:(1分)采取水稻-小麦轮作充分利用水热资源(1分),提高土地利用率(1
分)。
19.【答案】一分一点,酌情给分(18分)
(1)北方平原多,耕地面积大,粮食播种面积大,产量大(1分),商品率高(1分);北方
地区(黄淮区和东北区)粮食增产明显(1分);南方地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1分),粮
食播种面积减小(1分);工业化、城市化大量占用耕地,耕地面积减少(1分)。
(2)加剧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1分);扩大种植面积,造成土地沙漠化(1分);大水漫灌,
加剧区域土壤盐碱化(1分);林地和湿地面积减小,区域生态环境恶化(1分)。
(3)加大粮食种植补贴力度(1分),提高粮食种植的积极性(1分):推进耕地适度规模经
营(1分),增加粮食种植收益(1分);改善粮食生产条件(1分),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1分),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1分);严格耕地用途管制(1分),确保粮食播种面
积稳定(1分)。
(其它答案若合理也可)
第1页共3页丰城中学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试卷
地 理
一、单项选择题。 (16小题,每小题 3分,共计 48分)
近年来,全球能源消费结构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同时受能源禀赋,技术、核事故等特殊事件的影响,能 源结构发展具有不确定性。近年来,日本化石能源份额逆向增加,煤炭份额也因此出现回升,而近年来 我国的能源自给率快速下降,煤炭在化石能源中所占的比例下降明显。下图示意 2018年全球及主要国家 或地区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完成下面小题。
1. 与欧盟相比,造成美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化石能源份额高的原因是美国( )
A. 化石能源丰富 B. 能源开发技术先进 C. 能源消费量大 D. 可再生能源较短缺
2. 若我国煤炭在化石能源中所占的比例快速下降,其影响是 ( )
A. 新能源开发受阻 B. 弃风弃光率上升 C. 能源安全度下降 D. 水资源短缺加剧
我国提出力争 2030年实现碳达峰和 2060年实现碳中和。实现 “ 双碳 ” 目标的关键是确保能源行业的碳 中和转型。下图中甲图是 2000-2018年黄河流域碳排放变化趋势,乙图是黄河流域地理分布图。据此完 成下面小题。
3. 关于 2000-2018年黄河流域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趋势,说法正确的是( )
A. 碳排放量呈中游>上游>下游空间分异
B. 上游碳排放占比呈上升趋势,地区产业结构优化
C. 中游碳排放占比呈下降趋势,对能源依赖性较弱
D. 下游碳排放占比呈先升后降趋势,经济发展质量提高
4. 黄河中游地区能源消费碳排放占比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 )
A. 地区产业结构 B. 经济发展水平 C. 地区人口总量 D. 工业技术水平
5. 为实现我国 “ 双碳” 目标,下列黄河流域减排措施,合理的是( )
①下游地区侧重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低碳理念
②中游地区注重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利用效率提高
③上游地区转移高耗能产业,继续保持低碳优势
④鼓励科技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发展循环经济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希巴姆古城位于阿拉伯半岛南端的也门,建在哈德拉毛河河谷旁边的小山丘上,所在区域总体属于热带 沙漠气候,但年降水量能达 1000毫米以上。古城建筑使用黏土和椰枣树根茎建造而成,具有墙厚、窗小、 分排(上排窗靠近屋顶,下排窗贴近地面)的特点,被列为濒危世界遗产。根据所学知识和图文材料,完 成下面小题。
6. 古城选在山丘上,主要是为了 ( )
A. 气候凉爽 B. 防避洪涝 C. 阻挡风沙 D. 军事防御
7. 下列关于古城建筑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
A. 使用椰枣树根茎是为了促进林业发展 B. 墙厚是为了应对地震 C. 窗小是为了防风沙 D. 分排是为了泄洪排水
江西鄱阳湖区域共有 11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2个。近十年来,受长江上游干支流水 库群汛后蓄水影响,鄱阳湖连续出现枯水时间提前、枯水期延长、水位超低等情况,严重影响了湖泊区 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为此,江西省计划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该工程采用开放式全闸,汛 期闸门全开,枯水期通过闸门进行水位调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 江西鄱阳湖区域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 )
A. 湿地生态系统 B. 大气环境质量 C. 丰富旅游资源 D. 社会经济发展
9. 从水资源安全角度看,鄱阳湖建水闸的作用有( )
①恢复自然植被 ②作为应急水源 ③提高自净能力 ④保障枯水期用水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 下列对自然保护区内部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核心区:只准许从事科研活动 B. 缓冲区:只准许参观考察活动
C. 外围区:准许旅游、驯化活动 D. 实验区:只准许进行繁殖活动
“ 尚奥保护区 ” 处于三种不同气候类型的交汇地带,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野生动物的活动范围在此相互覆 盖。在其北部地区,当地村民为了取水而凿井,并逐渐形成了一个蓄水池塘,这个水塘便成为野生动物 的固定饮水地,也成为动物摄影爱好者观测和拍摄动物行为的绝佳场所。下图示意肯尼亚西南部地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与甲、乙、丙三地气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 甲: 热带草原气候 乙:热带雨林气候 丙:裂谷干旱气候 B. 甲:热带草原气候 乙:裂谷干旱气候 丙:热带雨林气候 C. 甲:热带雨林气候 乙:热带草原气候 丙:裂谷干旱气候 D. 甲:热带雨林气候 乙:裂谷干旱气候 丙:热带草原气候 12. 图示区域内动植物多样性异常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
A. 地势起伏大 B. 地处热带地区 C. 水资源丰富 D. 受人类干扰少
13. 保护区内降水集中在 3月底-6月中旬及 10月底-12月初。摄影爱好者前往动物观测点拍摄的最佳月 份及动物迁徙趋向是 ( )
A. 1月、 向北 B. 4月、 向北 C. 7月、 向北 D. 11月、 向南
咸海曾是中亚面积最大的内陆湖,阿姆河是其重要入湖河流之一。近年来咸海面积大幅度减小,即将面 临消失的危险。下图为阿姆河流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咸海面积大幅度减小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围湖造田 B. 降水减少 C. 用水增多 D. 污染加重
15. 咸海面积减小会导致( )
A. 全球气候变暖 B. 湖水盐度下降 C. 阿姆河流量减少 D. 生物多样性减少
16. 缓解咸海面积缩小的有效措施是 ( )
A. 发展节水农业 B. 禁止流域开发 C. 推进退田还湖 D. 上游兴修水库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3小题,共 52分)
17. 冷流雪是天气现象中的 “ 大湖效应” (图3)的一种, 日本靠近日本海一侧以及从本州北部到北海道 地区,由于经常出现冷流雪天气,被称为 “ 豪雪地带 ” 。日本岐阜县白川乡是日本有名的 “ 豪雪地带 ” (如图 1) ,曾经有过积雪 53cm的记录,白川乡有日本规模最大的 “ 合掌造 ” 村落:位于山区,村落小而 散,沟渠众多,有独特的 “ 合掌造” 传统民居(如图 2) 。 “ 合掌造” 为木造建筑物,不用一根钉子,屋 顶以七八十厘米的茅草覆盖,呈 “ 人 ” 字形,两侧约有 60° 夹角,如同双手合十,因此得名。阅读图文 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8分)
(1)分析白川乡合掌村冷流雪的形成过程。 (6分)
(2)结合房屋构造特点,说明 “ 合掌造” 在防御雪灾中的作用。 (6分)
(3)合掌村沟渠纵横,分析该沟渠在农业生产及村民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作用。 (6分)
18. 恒河三角洲是世界最大的三角洲,面积6. 5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不足 10米。三角洲内水网密布, 河流多支叉,游移不定,是孟加拉国与印度重要的农业区。恒河三角洲发育众多的江心洲(河中高出年平 均水位的陆地) ,当地农户为适应该地的自然环境,在江心洲上采取水稻-小麦轮作, 一年中江心洲面积 变化巨大。下图示意恒河三角洲地区位置及某江心沙洲地形和气候状况。。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6分)
(1)说明恒河三角洲地区江心洲分布数量众多的原因。 (6分)
(2)分析一年中江心洲农作物种植面积变化特点的原因。 (6分)
(3)分析当地农民采取水稻-小麦轮作制度的好处。 (4分)
19. 不同生态区的耕地面积、经济水平发展变化、耕地 “ 非粮化 ” 会对我国粮食生产空间格局的变化造成 重大影响。 1985—2015年,中国粮食生产空间格局发生重大变化,逐步形成了 “ 北粮南运 ” 的格局,这 对我国不同生态区的土地利用、资源分配、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了一定影响。下图 1示意中国各区粮食 产量变化,图 2为2015年我国 13个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状况表。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8 分)
(备注:耕地由种植粮食作物改种非粮食作物的现象,称作种植结构 “ 非粮化” )
序号 省份 粮食产量 (万吨) 占全国比例 人均粮食产 量 省人均/国 人均
1 黑龙江 7503 11. 30% 1994 4. 20
2 河南 6695. 4 10. 09% 696 1. 47
3 山东 5357 8. 07% 533 1. 12
4 安徽 4054 6. 11% 639 1. 35
5 吉林 3877. 9 5. 84% 1438 3. 03
6 河北 3739. 2 5. 63% 494 1. 04
7 江苏 3706. 2 5. 58% 460 0. 97
8 内蒙 3652. 5 5. 50% 1440 3. 03
9 四川 3498. 5 5. 27% 419 0. 88
10 湖南 2974. 8 4. 48% 431 0. 91
11 湖北 2725 4. 10% 460 0. 97
12 辽宁 2430 3. 66% 558 1. 17
13 江西 2157. 5 3. 25% 463 0. 97
图 2
(1)结合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我国逐渐出现 “ 北粮南运” 的主要原因。 (6分)
(2)简述我国粮食生产重心的变化对北方地区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4分)
(3)为保障粮食安全,请为南方地区提出防止耕地种植结构 “ 非粮化” 的合理建议。 (8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