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4-29 20:30:36

文档简介

博罗县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化学试题
本试卷共 20小题,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i 28 S 32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共 44 分。第 1~10 小题,每小题 2 分;第 11~16 小题,每
小题 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海上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下列古商品主要成分属于硅酸盐的是
A.马球纹铜镜 B.金璎珞胸佩 C.黑釉酱斑碗 D.木制圆漆盒
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S2-的结构示意 图:B.HClO 的结构式:H—O—Cl
C.CO2 的电子式: D.H 和 Cl 形成共价键的过程:
3.粗盐中的杂质有泥沙和可溶性的 Ca2+、Mg2+、SO2-4 ,在粗盐提纯中没有涉及到的操作是
A.过滤 B.蒸发 C.溶解 D.蒸馏
4.生产生活万千景,化学处处展奇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用氨气生产氮肥碳铵属于人工固氮
B.燃煤中加入氧化钙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C.葡萄酒中添加适量二氧化硫可以起到抗氧化的作用
D.手机、照相机等电器所用的锂离子电池为二次电池
5.5G 加速赋能千行百业,智能高铁跑出全球新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G 芯片的主要材质是 SiO2
B.量子通信材料螺旋碳纳米管与石墨烯互为同位素
C.高铁车厢使用的铝合金的熔点高于其成分金属的熔点
D.磁悬浮技术运用的超导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6.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
下列变化中,既属于放热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 B.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C.锌片与稀硫酸反应 D.氢氧化钡晶体的粉末和氯化铵晶体混合
7.劳动创造幸福。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关联不正确的是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施用铵态氮肥时将其埋在土
A 铵盐受热易分解

B 用铁槽车运输浓硫酸 常温下,Fe 与浓硫酸不反应
C 用铝粉和 NaOH 疏通管道 Al 与 NaOH 溶液反应释放出 H2
玻璃中的 SiO
D 2
可与氢氟酸发生反
用氢氟酸雕刻玻璃

8.氨气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进行实验,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制备 NH3 B.收集 NH3 C.探究 NH3 的性质 D.吸收 NH3 尾气
9.氮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如图 1 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 可用作制冷剂 B.实验室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b
C.e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 a D.a→b→c→d 是工业上制备硝酸的主要流程
10.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铁和稀硝酸反应:Fe + 2H+ == Fe2++ H2↑
B.Ba(OH)2 溶液与稀硫酸反应:H+ + OH- == H2O
C.向 AlCl3 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 + 3OH- == Al(OH)3↓
D.SO - 2-2 通入酸性 KMnO4 溶液中:5SO2 + 2MnO4 + 2H2O== 5SO 2+ + 4 + 2Mn + 4H 11.以
黄铁矿为原料来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如图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可以用硫黄代替黄铁矿制备 SO2
B.煅烧反应为 4FeS2 + 11O 高温2 ==== = 2Fe2O3 + 8SO2,还原产物只有 SO2
C.SO2 催化氧化时,鼓入足量空气是为了使 SO2 完全转化成 SO3
D.工业上也可以直接用水吸收 SO3 制取硫酸
12.W、X、Y、Z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变化
如图 3 所示。已知 W 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 18,中子数为 10;X 是短周期主族元素

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Y 的单质呈黄色,常见于火山口附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WB.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W>Y
C.Z 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强酸
D.X 与 W 形成的化合物只含离子键
13.已知化学反应 A2(g) + B2(g) = 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 4 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①→②→③的过程中有非极性键
的断裂和形成
C.1molA2(g)和 1molB2(g)反应生成 2molAB(g)吸收的热量为(a-b)kJ
D.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仅取决于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与物质状态无关
14.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可催化还原含 NO2 的尾气,反应为 8NH3 + 6NO 催化剂 2 ======= 7N2 +
12H2O。
设 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 1 mol N2,转移电子数目为 48 NA
B.常温常压下,2.3 g NO2 所含质子的数目为 2.3 NA
C.标准状况下,4.48 L NH3 和 N2 的混合气体所含分子总数为 0.2 NA
D.NA个 NH3 溶于 1 L 的水,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 mol·L-1 15.实验室常采用
点滴板来完成部分实验,这样既可以节约药品的用量,又便于观察实验现
象。图 5 中所示的实验点滴板上观察到的现象与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实验现象 结论

A Na2S 溶液中出现淡黄色沉淀 非金属性:Cl>S
B FeCl2 和 KSCN 溶液变红 FeCl2 具有还原性
C 淀粉 KI 溶液变蓝 氧化性:Cl2>I2
D 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氯气具有漂白性
16.纸电池的组成与传统电池类似,主要包括电极(铜片和锌片)和浸泡了饱和 NaCl 溶液的
隔离膜(如图 6 所示),电极和隔离膜均“嵌”在纸中,该电池工作时,总反应为:
2Zn+O2+2H2O=2Zn(OH)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实现了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
B.电子从锌片经电解液流向铜片
C.锌片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 - 2e- = Zn2+
D.纸电池具有轻薄柔软、可折叠等优点
二、非选择题:共 56 分。
17.(14 分)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承载着许多信息。元素①~⑩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
下,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填元素符号)。

(1)表中①~⑩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
(2)写出工业合成②的简单氢化物的化学方程式
(3)由③、⑤元素组成的淡黄色固体化合物的电子式 。
(4)金属性:⑥ ⑦(填“>”“<”或“=”),下列实验事实能说明该性质的是

A.碱性:Mg(OH)2 > Al(OH)3
B.相对原子质量:MgC.阳离子的氧化性:Mg2+D.其他条件相同,镁粉与铝粉分别与同浓度稀盐酸反应,镁粉比铝粉反应剧烈
(5)元素⑧在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第 族,写出⑧的最高价氧化物与 NaOH 溶液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 。
(6)已 知⑩ 元 素的信息如下,
则原子结构示意图中 x 的值为 ,⑨ 元素的单质 与 ⑩元 素的单质在加热时反应
的产物为 (填化学式)。
18.(14 分)
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用于制取 SO2 并验证其性质。
(1)装置 A 中导管 a 的作用为 。
(2)写出装置 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装置 B 中观察到品红溶液红色褪去,体现了 SO2 的 性,实验小组的学生甲为了进一步
探究该性质,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发现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请对该实验现象做出
合理解释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该实验小组的学生乙预测装置 C 中没有白色沉淀产生,但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现装置 C
中产生了少量白色沉淀。为进一步探究产生沉淀的原因,分别用煮沸和未煮沸的蒸馏水配
制的 BaCl2 溶液进行如图实验:
实验中 F、G 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
烧杯 实验现象
F 无白色沉淀产生,pH 传感器测得溶液 pH=5.3
G 有少量白色沉淀产生,pH 传感器测得溶液
pH=4.5
①根据现象,推测 C 中产生的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 。
②在 F 中加入下列试剂,不能使装置 F 中出现白色沉淀的有_____(填序号)。
A.双氧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氯水 D.盐酸
(5)该实验小组的学生丙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 SO2 的含量,若管道中空气流量为
a L/min,经过 b min,酸性 KMnO4 溶液恰好褪色,假定样品中的 SO2 可被完全吸收,
则该空气中 SO2 的含量为 g/L (用含 a、b的代数式表示)。
19.(14 分)
太阳能电池是把光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单质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材料。
工业上制取高纯硅的流程如下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石英砂的主要成分为 (填 化学式 ) ,工 业上用石英砂和过量焦炭在电弧炉中高
温加热生成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下列事实能作为“非金属性 C 比 Si 强”的证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
B.碳酸的热稳定性弱于硅酸
C.电弧炉制粗硅的反应中,C 作还原剂
D.碳化硅(SiC)的结构类似金刚石,硬度大
(3)制备过程必须严格控制无水无氧。SiHCl3 遇水会剧烈反应生成 H2SiO3、HCl 和 H2。从化
学反应和实验安全角度分析,在制备高纯硅的过程中若混入 O2,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4)整个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为 (填化学式)。
(5)某科研团队设计了一种以硅作为基底的微型直接氢气酸性燃料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
①电 池工作时,电子由 ( 填 “A ”或 “B ” ,下同) 电极流向 电极。
②电 池工作时, B 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③每 转移 2 mol 电子, A 电极消耗标准状况下 O2 的体积为 L 。
20.(14 分)
实验小组研究铜与过量浓、稀硝酸的反应。
(1)实验室用 14.0 mol·L-1 的浓 HNO3 配制 250 mL 0.50 mol·L-1 稀 HNO3,需要用到下图中
的仪器有_______(填标号),需量取浓 HNO3_______mL。
(2)进行如下实验(夹持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略)。
装置 编号 试剂 a 现象
4 mL 浓硝酸 铜片完全溶解,溶液变绿,出现大量

(过量) 红棕色气体
4 mL 稀硝酸 铜片完全溶解,溶液变蓝,试管口附

(过量) 近气体呈浅红棕色
①实验Ⅰ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对实验Ⅰ产生 NO2 和实验Ⅱ产生 NO 的原因作出解释。
i.硝酸浓度越稀,溶液中单位体积内的 NO - 3 数目越少。被还原时,每个 NO - 3 从铜片处获
得较多电子的机会越 (填“大”或“小”),因此越易被还原为较低价态
的含氮物质,如 NO、NH4+。实验室检验某溶液中含有 NH4+ 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写出
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ii.浓硝酸具有较强的 性(填“氧化”或“还原”),可将 NO 转化为 NO2。
③有同学针对Ⅰ中溶液呈绿色的原因,提出假设:
假设 1:Cu2+的浓度较大所致; 假设 2:溶解了生成的 NO2。
探究如下:取Ⅰ中绿色溶液,分为两等份。
i.取一份溶液于如图所示装置中,向上拉动活塞 a, (填现象),证
实Ⅰ中溶解了 NO2。
ii.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 (填化学试剂),溶液变为蓝色。
证实假设 1 不成立,假设 2 成立。博罗县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高一化学参考答

一、 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共 44 分。第 1~10 小题,每小题 2 分;第 11~16 小题,每小
题 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D A D C B A B D
11 12 13 14 15 16
A B C C D B
二、 非选择题:共 56 分。
17.(14分)
(1)F(1分) (2)N2+3H2 2NH3(2 分)
(3) (2 分)
(4) >(1分) ACD(2分)
(5) 三 IVA(2分) SiO2+2OH- = SiO 2-3 +H2O(2 分)
(6) 2(1 分) FeS(1分)
18.(14分)
(1)平衡气压,便于液体顺利滴下(2分)
(2)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2 分)
(3)漂白(2分) SO2+Cl2+2H2O=SO 2-4 +2Cl-+4H+(2分)
8 10 3
(4)①BaSO4(2分) ②D(2分) (5) ab (2分)
19.(14分)
(1)SiO2(1分) SiO2+2C 高温==== Si+2CO↑(2分)
(2)A(2分)
(3)氧气与氢气混合,可能引起爆炸;氧气也可能会氧化 SiHCl3(2分)
(4)HCl、H2(2分)
(5)①B(1分) A(1分)
②H2-2e-=2H+(1 分) ③ 11.2(2分)
{ lwgCQkFQACZ6KEwVCCgqQkJERLQoOBUAUqAQqwQNIFCA=}#}
20.(14分)
(1)ac(2 分) 8.9(2分)
(2)①Cu+4HNO3(浓)=Cu(NO3)2+2NO2↑+2H2O(2分)
②i.大(1分) 取适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浓 NaOH 溶液并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
试纸放于试管口,试纸变蓝,说明该溶液中含有 NH4+ (2分)
ii.氧化(1分)
③i.试管内液面上方出现红棕色气体(2分) ii.足量铜粉(2 分) [写出一种能增大
Cu2+浓度的固体试剂,如 Cu(NO3)2 固体、CuO、Cu(OH)2、Cu2(OH)2CO3等,合理即
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