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参考答案
2025.1
说明:
1.本答案供阅卷评分时使用,考生若写出其他合理答案,请参照标准评分
2.化学专用名词出现错别字、元素符号错误不给分,化学用语书写不规范的酌情扣分。
3.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不配平的不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 2分,共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D 2.A 3.C 4.A 5. A 6.D 7.B 8.A 9.C 10.C
二、选择题(本题共 5小题,每小题 4分,共 20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
意,全部选对得 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分,有选错的得 0分。)
11.CD 12.CD 13.B 14.B 15. BC
16.(12分)(1)AB(2分) (2)N2 吸收 90 (2分)
(3)正 氢气或 H2 2H2+O2=2H2O
(4)等于 *N +3 *H→ *NH3(2分) (除注明外,每空 1分,共 12分)
17.(12分)(1)角(1分) OH- H2O H3O+ (2)Ca2+ Cl- S2- (3)HClO(1分)
或 Ca(ClO)2
(4)CaH2+2H2O = 2H2↑+Ca(OH)2 (5)H2S+H2SO4(浓)= 2H2O+SO2↑+S↓
(除注明外,每空 2分,共 12分)
18.(12 )(1) (2)A (3) >(1 ) = = (1 ) x/2t y/2t mol L-1min-分 小于 ① 分 ② 分 或 1
(4)NH3、H2O 、 NH3·H +2O、NH4 、OH- H+、 (每小一个微粒扣 1分)
(除注明外,每空 2分,共 12分)
19.(12分)(1)升华或 加热、冷凝结晶(1分) (2)过滤(1分) 分液漏斗、烧杯
(3)2NO -2 +4H++2I-= 2NO↑ + I2 + 2H2O 氯气、酸性高锰酸钾等都会继续氧化 I2
(4)滴加 Fe2(SO4)3溶液,振荡,溶液变蓝,说明滤液中含有 I- 滴加 Na2SO3溶液,
-
振荡,溶液变蓝,说明滤液中含有 IO3 (除注明外,每空 2分,共 12分)
20.(12分)(1)②③(1分) 2(1分) 探究(Na2S2O3)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
(2)出现浑浊(沉淀)及出现浑浊时的时间或单位时间产生气体的量 (3)② (1分)
(4)I2或碘单质(1分) (5)①KSCN溶液(或 K4[Fe(CN)6]溶液 )(1分) 溶液变成红色
(出现蓝色沉淀)(1分)
2I-② +2Fe3+ I2+2Fe3+ (不写“ ”扣 1分) (除注明外,每空 2分,共 12分)试卷类型:A
高一化学试题
2025.4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为 90分钟,满分 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将答.题.卡.收回。
选择题 共 4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Mn 55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同时可以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B.“东风夜放花千树”中燃放烟花涉及的焰色反应为化学变化
C.广泛运用的玻璃、水泥及陶瓷等硅酸盐属于纯净物
D.镧系元素中用于医疗核磁共振成像的钆(Gd)属于过渡元素
2.下列物质中,既含共价键,又含离子键的是
A.过氧化钠 B.氖 C.硫酸 D.氯化钙
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氯化氢的电子式:
B.12Mg2+的结构示意图:
C.足球烯的分子式:C60
D.用原子表示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4.下列变化一定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B.碘单质升华
C.颜色发生变化 D.6027Co衰变为 6028Ni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8O和 168O属于同种元素 B.CO和 CO2 互为同素异形体
C.O3和 O4互称同位素 D.元素的所有同位素均有放射性
高一化学试题 第 1页 共 6页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 1所示的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图 2 所示反应为吸热反应
C.锌锰干电池中,锌筒作正极
D.蓄电池充电时也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7.在实验室中,下列化学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A.金属钾保存于煤油中
B.HF 溶液保存在玻璃塞的玻璃试剂瓶中
C.碘单质密封保存于广口玻璃瓶中,置于低温避光处
D.液溴密封保存于玻璃塞的玻璃试剂瓶中,并加入少量蒸馏水,置于低温避光处
8.下列关于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递变情况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N、O、F元素的最高正价依次增大 B. H3PO4、H2SO4、HClO4的酸性依次增强
C. 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D. LiOH、NaOH、KOH的碱性依次增强
9.对下列表中元素的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元素①既属于短周期元素,又属于主族元素
B.元素③和④属于长周期元素,元素④的焰色反应为紫色
C.元素②的氢化物稳定,原子半径是发现元素中最小的
D.元素⑤属于过渡元素,是金属元素,位于ⅣB族
10.86 号元素的不完整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预测错误的是
A.a=18 B.b=8
C.该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 86 D.该单质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 5小题,每小题 4分,共 20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符合
题意。部分分为 2分,多选、错选不得分。)
11.下图是用纯净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所绘制的图。下列有关说法正
确的是
A.CO2体积:CD段 > BC段
B.反应速率:OB段 > BC段
C.降低速率:相同条件下,可向上述反应的溶液中加入 NaCl溶液
D.BC段影响速率的因素:温度 > 浓度
高一化学试题 第 2页 共 6页
1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索铝电极在原电池中的作用,设计并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实验,
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电极材料 电解质溶液 电流计指针偏向
1 Mg、Al 稀盐酸 Al
2 Al、Cu 稀盐酸 Cu
3 Al、石墨 稀盐酸 石墨
4 Mg、Al 氢氧化钠溶液 M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实验 1中Mg电极反应式为 2H +2e →H2↑
B.实验 1和实验 2中 Al电极的作用相同
C.实验 3中铝电极反应式为 2Al 6e-- →2Al3+
-
D.实验 4中发生总反应式为 2Al+2OH +6H2O=3H2↑+2[Al(OH) ]-4
13.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由酸性 HCl >H2CO3 ,推断非金属性 Cl>C
B.由氧化性 F2>O2 ,推断 F2投入 H2O中发生 F2+2H2O =O2↑+4HF
C.由金属性 K >Mg ,推断 K投入MgCl + +2溶液中发生 2K+Mg2 =2K +Mg
D.由稳定性 H2O2 < NH3,推断非金属性 O < N
14.在一定温度下,对于恒压容器中进行的反应 2SO2(g)+O2(g) 2SO3(g),下列
说法中,能充分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消耗 SO2的速率与生成 SO3的速率相等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C. 生成 O2的速率与生成 SO3的速率相等
D.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发生变化
15.空气吹出法工艺是目前海水提溴的主要方法之一,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
A.海水中 Br 经氧化、吹出、吸收后,可实现溴的富集
B.该流程中,每提取 1 mol溴单质,理论上需要耗 44.8 L的 Cl2
C.溴中含少量 Cl2可用碘化钾溶液除去
“ - - +D. 吸收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r2+SO2+2H2O =SO42 +2Br +4H
高一化学试题 第 3页 共 6页
非选择题 共 60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5小题,共 60 分。)
16.(12 分)研究化学反应时,既要关注物质变化,又要关注能量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与如图一致的是 (填序号)。
A.碘晶体升华
B.碳酸氢钠与柠檬酸反应
C.镁与稀盐酸反应
D.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 N2和 O2反应,生成的 NOX会污染大气。如图是 N2和
O2反应生成 NO的能量变化。①图中三种分子最稳定的是 (写化学式)。②
若反应生成 1molNO气体,则 (填“吸收”或“放出 ”) kJ的能量。
(3)如图氢氧燃料电池的装置图。通入氧气的电极名称为 极;OH-离子移向
通入 气体的电极;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为 。
(4)合成氨反应的能量变化及微观历程的示意图如图。
图1 图2
其他条件相同,使用催化剂放出的能量 (填“大于”“等于”“小于”)不
使用催化剂放出的能量;反应③→④的过程表示为 (用*表
示物质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形态)。
17. (12 分)有 5种元素的原子序数按 X、Y、Z、D、E的顺序依次增大;X元素的原子
中没有中子,X和 Y可形成 X2Y和 X2Y2两种化合物;Z、D、E元素的离子的电子层
结构相同且最外层电子数均为 8,Z的 L层电子数与 K和M层电子数之和相等,E原
子的 K、L层电子数之和等于电子总数的一半。D与 Y形成的化合物常用作自来水的
消毒剂。试回答下列问题:
(1)X2Y分子的空间结构呈 形;X与 Y形成 10电子微粒的化学式为
(写 2种)。
高一化学试题 第 4页 共 6页
(2)Z、D和 E三种元素的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
(3)只含上述五种元素中的三种元素且能用于漂白的物质的化学为 ;电子
式为 。
(4)写出X与E形成的化合物EX2与X2Y反应生成碱和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5)上述五种元素中,氢化物能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化学方程式
为 。
18. (12分)哈伯因在合成氨方面的巨大贡献而获得 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研究氨的性质及
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合成氨反应原理为:N2(g)+3H2(g) 2NH3(g),常温下,
每生成 2 molNH3放出 92.4 kJ的热量。试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时,将 1 molN2和 3 molH2放入合成容器中,放出的热量 92.4 kJ(填:
“大于”、“等于”、“小于”)。
(2)一定条件下的密闭恒容容器中,发生合成氨反应,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下列
条件能够加快反应,缩短到达平衡时间的是 (填标号)。
A.使用催化剂 B.充入惰性气体 C.降低温度
(3)一定温度下的 2 L密闭容器中发生:N2(g)+3H2(g) 2NH3(g)反应,n(NH3)和
n(H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点a的正反应速率 点 b的正反应速
率(填:“>”或“=”或“<”);点 e和点 d两点中,
N2的浓度大小关系为:点 e 点 d(填:“>”或
“=”或“<”)。
②x和 y的关系是 x y(填:“>”或“=”或
“<”);反应达 t时,v(N2)= 。
(4)氨水存在下列转化,NH3+ H2O NH3·H2O NH + -4 +OH ,
H O H+ -2 +OH 。氨水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 。
19. (12 分)从海水制盐所得到的卤水中可以提取碘。实验室用卤水采取不同方案提取碘的
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资料显示:
Ⅰ.pH=2 -时,NaNO2溶液只能将 I 氧化为 I2,同时生成 NO
Ⅱ.I2+5Cl2+6H2O = 2HIO3+10HCl 3I2+6NaOH(浓) = NaIO3+5NaI+3H2O
Ⅲ.5SO32-+2IO -3 +2H+= I -2+5SO42 +H2O
高一化学试题 第 5页 共 6页
回答下列问题:
(1)方案甲:分离操作 X的方法是 。
(2)方案丙:操作 M的名称是 ;操作 Y所用的玻璃仪器是 。
(3)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 。Cl2、酸性 KMnO4等都是常用的强氧化剂,但
-
该工艺中氧化卤水中的 I 却选择了价格较高的 NaNO2,原因是 。
- -
(4)方案乙中,已知反应③过滤后,滤液中仍存在少量的 I2、I 、IO3 。请分别检验滤
I-液中的 、IO -3 ,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实验中可供选择的试剂:稀 H2SO4、淀粉溶液、
Fe2(SO4)3溶液、Na2SO3溶液)。
a.滤液用 CCl4多次萃取、分液,取每一次的水层并滴加淀粉溶液直到溶液不变色。
b.从最后一次的水层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 ;
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加硫酸酸化, 。
20. (12 分)为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与化学反应限度的存在,某中学实验小组进行
以下两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Ⅰ)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 +已知 S2O32 +2H = SO2↑+S↓+H2O)。信息如表。
参加反应的物质
组号 反应温度/℃ Na2S2O3 H2SO4 H2O
V mL c mol/L V mL c mol/L V mL
① 10 5 0.1 3 0.1 V1
② 10 3 0.1 3 0.1 4
③ 30 3 0.1 V2 0.1 4
④ 30 3 0.2 3 0.2 4
(1)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组号是 ;V1= ;
实验组①②对比的实验目的是 。
(2)实验过程中,需要观察和记录 ,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
(3)上述四组实验中,反应速率最慢的是 。
(Ⅱ)验证铁离子与碘离子反应存在限度,相关试剂及实验步骤如下。
药品选择:0.01 mol L-1KI -溶液、0.01 mol L 1 FeCl3溶液、淀粉溶液、 试剂 N
实验步骤:
a.取 5 mL 0.01 mol L-1KI 溶液,滴入 5~6滴 0.01 mol L-1FeCl3溶液,充分反应后,
将所得溶液分成甲、乙两等份; b.向甲中滴加 2滴淀粉溶液,充分振荡;c.向乙中滴加
试剂 N。回答下列问题:
(4)步骤 b 甲试管可证明反应有 (写化学式)生成。
(5)证明实验 a中的反应存在限度。①乙试管中加入试剂 N是_______;反应的现象是
_______。②写出实验步骤 a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高一化学试题 第 6页 共 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