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一中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阶段考试
高一生物 参考答案
1-5DACBC 6-10BCAAC 11-15DDDAC 16-20BDDBB
21(16分,除特别说明,每空2分)
(1)无关 单位时间内淀粉的剩余量(或单位时间内还原糖/麦芽糖的产生量)
(2加入淀粉酶和淀粉后再恒温 应当淀粉酶和可溶性淀粉分别恒温后再混合
(3)不科学 温度会直接影响H2O2的分解
(4)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约为7.0 6.0~8.0
22.(16分,除特别说明,每空2分)
(1)100 mmol/L NaCl+0 mmol/L CaCl2
(2) WYJ 10mmol/L CaCl2处理比5mmol/L CaCl2处理/较高浓度CaCl2处理减缓水稻净光合速率下降的效果更明显。
(3)C5 NADPH和ATP 增大
(4)分别取等量(相同部位的)CK、T1、T2(和T3)组IR36水稻叶片,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并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比较各组滤纸条最下方两条色素带的宽度(4分)
23(16分,除特别说明,每空2分)
(1)AABB aabb 遵循 F1自交得到的F2中四种表型之比符合9:3:3:1的比例
(2)分别将这两包小麦种子进行种植,让其进行自交获得F3,观察并统计F3的表型及比例(4分) F3全为抗病的植株 F3中抗病植株:感病植株为3:1(或“F3出现了感病植株”)
24(12分,除特别说明,每空1分)
(1)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2分) 分裂和分化(2分)
(2)解离、漂洗、染色(2分,只写2个且顺序对得1分) 分生 后期
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2分) 纺锤体(纺锤丝)
(3)细胞凋亡鹤山一中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阶段考试
高一生物试卷 2025.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寄生在人体肠道内的原生动物痢疾内变形虫无线粒体,能通过胞吐作用分泌蛋白分解酶,溶解人的肠壁组织,并通过胞吞作用“吃掉”肠壁组织细胞,进而引发阿米巴痢疾。这种病原体通过饮食传播,注意个人饮食卫生、加强公共卫生建设是预防阿米巴痢疾的关键措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胞吞和胞吐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B.胞吞和胞吐需要膜上蛋白质的参与
C.痢疾内变形虫消化肠壁细胞依赖其溶酶体内的水解酶
D.痢疾内变形虫的胞吞和胞吐过程需要消耗有氧呼吸所释放的能量
2.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是转运葡萄糖进入细胞的载体蛋白。我国科学家成功解析了人的 GLUT处于不同构象的晶体结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线粒体外膜上应分布着大量的GLUT
B.葡萄糖转运依赖于 GLUT 的构象改变
C.亲水的葡萄糖难以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D.GLUT的结构异常可能会引发细胞外葡萄糖浓度上升
3.生物大分子是构成细胞生命大厦的基本框架。据表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单体 生物大分子
葡萄糖 ①
② 蛋白质
核苷酸 ③
A.表中的三种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
B.①在植物细胞中可以是淀粉,在动物细胞中可以是糖原
C.蛋白质结构具有多样性的原因之一是②的连接方式不同
D.③在原核细胞中有DNA和RNA两种,在病毒中只有一种
4.《齐民要术》记载了“热进仓”贮麦法:将经暴晒后的小麦种子趁热进仓贮存,温度控制在46℃左右,贮藏7~10天后通风降温,该贮藏方法具有防霉、防虫的作用,且不影响种子的发芽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成熟的小麦种子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B.小麦种子暴晒后结合水含量减少,有利于贮存
C.种子萌发时自由水的比例增大,细胞代谢旺盛
D.46℃处理时间延长,种子不易发霉但发芽率降低
5.下图表示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a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会加快
B.在b点加入同种少量的酶,反应速率会加快
C.在c点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温度
D.在a点开始温度升高10℃,反应速率会变慢
6.研究者探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密闭容器内蓝莓果实的CO2,生成速率的变化,结果如图1和图2.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蓝莓果实细胞的有氧呼吸只在线粒体中进行
B.0.5℃时CO2生成速率低是因为酶的活性较低
C.蓝莓果实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CO2
D.容器内CO2浓度升高会促进果实的细胞呼吸
7.人体成熟的红细胞经过几个阶段发育而来,各阶段细胞特征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阶段 阶段1 阶段2 阶段3 阶段4
细胞特征 无血红蛋白,有较强 分裂能力 核糖体丰富,开始合成血红蛋白,有分裂能力 核糖体 等细胞器逐渐减少, 分裂能力减弱 无细胞核,无核糖体等细胞器,血红蛋白含量高,无分裂能力
A.阶段1至阶段4是红细胞分化的过程
B.细胞特征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C.阶段4失去分裂能力与红细胞的功能无关
D.核糖体增多有利于红细胞合成较多的血红蛋白
8.下列事实或依据中,不能支持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这一结论的是( )
A.叶绿体有双层膜,对物质具有很强的选择透过性
B.许多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增大叶绿体的膜面积
C.类囊体的薄膜上分布着许多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
D.类囊体薄膜和叶绿体基质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9.如图为某细胞(2n=4)有丝分裂的模式图,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在DE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减半
B.图乙有8个DNA分子、8条染色体
C.图乙细胞的下一时期,核膜、核仁重新出现
D.图乙细胞处于图甲的DF段
10.紫苏叶片是紫苏合成有机物的主要器官。紫苏叶片呈紫色与其细胞内含有的花青素有关。花青素易溶于水、乙醇等极性溶剂中。某同学欲提取紫苏叶片中的色素,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实验材料应选取新鲜的紫苏叶片
B.研磨叶片时添加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充分
C.研磨叶片时需要添加蒸馏水以溶解叶片中的各种色素
D.研磨液需经单层尼龙布过滤后收集滤液
11.为研究两个新育品种P1、P2幼苗的光合作用特性,研究人员分别测定了两种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本实验的自变量为光照强度和幼苗种类
B.当光照强度为a时,P1和P2的净光合速率相等
C.光照强度由b增加到c,P1的净光合速率限制因素不变
D.与P2相比,P1更适合在林下弱光环境中种植
12.下表是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实验探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实验材料 实验试剂或处理方法 实验记录
1 水绵和好氧细菌 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用 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 观察细菌分布的部位
2 某种植物 给两组该种植物分别提 供H218O+CO2和H2O+C18O2 测定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
3 小球藻 提供适宜的光照和14CO2 追踪放射性14C的去向
4 菠菜叶 无水乙醇、层析液等 色素带的宽度、位置与颜色
A.第1组实验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且需要光照条件
B.第2组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O2中氧原子全部来自H2O
C.第3组实验的小球藻细胞中的C3、丙酮酸都可能检测到14C
D.第4组实验中色素带的宽度反映的是色素的溶解度高低
13.下列关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待豌豆花开放后除去母本所有的雄蕊
B.豌豆的子叶黄色与花瓣红色是一对相对性状
C.孟德尔采用豌豆自交实验检验他的假说正确与否
D.孟德尔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
14.番茄的红果色(R)对黄果色(r)为显性。以下关于一株结红果的番茄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通过与黄果纯合子杂交来鉴定
B.不能通过该红果自交来鉴定
C.可通过与红果纯合子杂交来鉴定
D.不能通过与红果杂合子杂交来鉴定
15.玉米中因含支链淀粉多而具有黏性(由遗传因子W控制)的籽粒和花粉遇碘不变蓝;含直链淀粉多而不具有黏性(由遗传因子w控制)的籽粒和花粉遇碘变蓝色。W对w完全显性。把WW和ww杂交得到的种子播种下去,先后获取花粉和籽粒,分别滴加碘液观察统计,结果应为( )
A.花粉1/2变蓝、籽粒3/4变蓝
B.花粉、籽粒各3/4变蓝
C.花粉1/2变蓝、籽粒1/4变蓝
D.花粉、籽粒全部变蓝
16.拉布拉多猎犬毛色分为黑色,巧克力色和米白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将纯合黑色犬与米白色犬杂交,F1均为黑色犬。将F1黑色犬相互交配,F2犬毛色及比例为黑色:巧克力色:米白色=9:3:4。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米白色相对于黑色为显性
B.F2米白色犬有3种基因型
C.F2巧克力色犬相互交配,后代米白色犬比例为1/16
D.F2米白色犬相互交配,后代可能发生性状分离
17.某同学将一株生长正常的小麦置于密闭容器中,在适宜且恒定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培养,发现容器内CO2含量初期逐渐降低,之后保持相对稳定。关于这一实验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初期光合速率逐渐升高,之后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B.初期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均降低,之后呼吸速率保持稳定
C.初期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之后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
D.初期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之后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18.某同学把材质、大小相同的两种颜色的球等量标记后,放入罐①、②、③中模拟自由组合定律,如图所示。以下是其他同学对该做法的评价,其中正确的是( )
A.同学甲认为从罐子①里摸出两个球并记录就能模拟自由组合定律
B.同学乙认为从罐子①里摸出四个球并记录才能模拟自由组合定律
C.同学丙认为把罐子②标记为雄、罐子③标记为雌,分别摸一球并记录就能模拟自由组合定律
D.同学丁认为把罐子①里的白球换成大球,摇匀后,每次摸一大一小两球并记录就能模拟自由组合定律
19.已知某植物的商茎(A)对矮茎(a)为显性,花的着生位置顶生(B)对腋生(b)为显性。某高茎顶生植株与矮茎顶生植株杂交,子代中有3/8的植株为高茎顶生植株,则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 )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20.下图为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图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制作临时装片依次经过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甲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C.乙细胞中着丝粒分裂后,染色单体的数量加倍
D.甲和乙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DNA数目均相同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60分)
21.下面的表格分别是某兴趣小组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和探究某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的实验结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Ⅰ.实验一: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
实验分组 甲组 乙组 丙组
实验步骤 1 加入淀粉酶溶液 0.1mL 0.1mL 0.1mL
2 加入可溶性淀粉溶液 5mL 5mL 5mL
3 控制温度 0℃ 60℃ 100℃
4 测定(1)
(1)在实验一中,pH属于________变量。表格中最后一步需要测定________________的量来代表淀粉酶的活性。
(2)实验一的实验设计有两处错误,请指出错误并改正: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温度的梯度设置不合理,应当等梯度设置温度。
(3)如果将实验一的新鲜淀粉酶和可溶性淀粉溶液换成新鲜肝脏研磨液和H2O2,你认为实验是否科学合理?__________,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实验二:探究某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的实验
组别 A组 B组 C组 D组 E组
pH 5.0 6.0 7.0 8.0 9.0
H2O2完全分解所需时间(s) 300 180 90 192 284
(4)分析实验二的结果,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实验二是预实验的实验结果,在正式实验时,应当在pH为________________之间设置梯度进行研究。
22.水稻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为研究外源Ca2+对盐胁迫下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以2个水稻品种(WYJ和IR36)为材料做了相关实验,每个品种设置4个处理组:CK(0mmol/LNaCl+0mmol/LCaCl2)、T1、T2(100mmol/LNaCl+5mmol/LCaCl2)、T3(100mmol/LNaCl+10mmol/LCaCl2)。处理7天后采样测定各项指标,结果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题干信息可知,T1组的处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甲可知,耐盐性较高的水稻品种是__________。分析图甲,可知Ca2+能减缓盐胁迫引起的水稻净光合速率的下降,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绿叶通过气孔从外界吸收的CO2,在特定酶的作用下,与__________结合,形成的产物可以接受____________________释放的能量,并且被还原。根据图乙可知,Ca2+可以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气孔导度。
(4)有结果表明:Ca2+能缓解盐胁迫引起IR36水稻叶肉细胞中叶绿素含量的降低。请你利用题中材料,设计实验验证此结论,要求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用写预期结果)。
23.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因此优质高产的小麦一直是育种学家们的追求目标。小麦的高杆与矮秆、抗病与感病分别受等位基因A/a、Bb的控制,某研究组利用纯合高秆抗病小麦品种甲与矮秆感病品种乙进行了下图所示杂交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F2表型及数据分析,小麦品种甲、乙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F2代产生的种子进行单株收获后保存,现有两袋矮秆抗病的小麦种子,因标签遗失无法确定其基因型。请设计一个实验思路通过一次的简捷实验确定这两袋小麦种子的基因型。
①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果预测:
a.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袋种子的基因型为aaBB;
b.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袋种子的基因型为aaBb。
24.福橘是我国的传统名果,科研人员以航天搭载的福橘茎尖为材料,进行了相关研究。请回答问题:
(1)福橘茎尖经组织培养后可形成完整的植株,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此过程发生了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探索航天搭载对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科研人员对组织培养的福橘茎尖细胞进行显微观察。观察时拍摄的两幅显微照片如右图所示。
①本实验在进行观察前,需要对实验材料进行________________和制片等处理。在显微镜下使用低倍镜观察时,必须找到__________区细胞,才能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
②照片a和b中的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和______期。正常情况下,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之后_________________,成为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两极。
③图中箭头所指位置出现了落后的染色体。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_____________的牵引下运动,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落后染色体的出现很可能是其结构异常导致的。
(3)研究人员发现,变异后的细胞常会出现染色质凝集等现象,最终自动死亡,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因此,若要保留更多的变异类型,还需进一步探索适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