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 生活中常用的有机物_烃的含氧衍生物 B卷能力提升(含解析)高二化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单元测试AB卷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4 生活中常用的有机物_烃的含氧衍生物 B卷能力提升(含解析)高二化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单元测试AB卷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0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4-30 15:45: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4 生活中常用的有机物——烃的含氧衍生物(B卷能力提升)—高二化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单元测试AB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4分,共7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按照绿色化学的思想,最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就是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下列制备过程最符合“原子经济性反应”的是( )
A.乙二酸与乙二醇制聚乙二酸乙二酯
B.氯乙烯制聚氯乙烯
C.乙醇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制备乙烯
D.苯酚与甲醛制酚醛树脂
2.γ-崖柏素具天然活性,有酚的通性,结构如图。关于γ-崖柏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B.可与溶液反应
C.分子中的碳原子不可能全部共平面
D.与足量加成后,产物分子中含手性碳原子
3.下列提纯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括号中为杂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酸性溶液 洗气
B 溴苯() NaOH溶液 分液
C 新制生石灰 重结晶
D 乙酸乙酯(乙酸) 饱和溶液 蒸馏
A.A B.B C.C D.D
4.1-丁醇、溴化钠和70%的硫酸共热反应,经过回流、蒸馏、萃取分液制得1-溴丁烷粗产品,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I中回流的目的是减少物质的挥发,提高产率
B.装置Ⅱ中a为进水口,b为出水口
C.用装置Ⅲ萃取分液时,将分层的液体依次从下口放出
D.经装置Ⅲ得到的粗产品干燥后,使用装置Ⅱ再次蒸馏,可得到更纯的产品
5.已知:在加热条件下,烯烃可由卤代烃在NaOH醇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下列有关1-丁烯的制备、净化、收集、性质验证的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制备1-丁烯
B.用装置乙除去1-丁烯中混有的乙醇蒸气
C.用装置丙收集1-丁烯
D.用装置丁验证1-丁烯与酸性溶液反应
6.金丝桃苷是从中药材中提取的一种具有抗病毒作用的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式如下:
下列关于金丝桃苷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B.分子含21个碳原子
C.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D.不能与金属钠反应
7.一种活性物质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发生取代反应,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B.既是乙醇的同系物也是乙酸的同系物
C.与互为同分异构体
D.1 mol该物质与碳酸钠反应得
8.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化学性质的不同。下列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
A.乙苯能使酸性溶液褪色,乙烷不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B.苯酚能与NaOH溶液反应,乙醇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
C.苯能发生加成反应,环己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D.苯酚与溴水常温可以反应,而苯与溴水不能反应
9.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的是( )
A.装置甲验证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
B.装置乙探究酒精脱水生成乙烯
C.装置丙制备乙酸乙酯并提高其产率
D.装置丁分离乙醇和水
10.从中草药中提取的calebin A(结构简式如下)可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下列关于calebin A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B.其酸性水解的产物均可与溶液反应
C.苯环上氢原子发生氯代时,一氯代物有6种
D.1 mol该分子最多与发生加成反应
11.一种利用卡宾有机催化剂合成多取代香豆素Z的方法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
B.含3个酚羟基且与Y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共6种
C.1 mol Z分子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2 mol NaOH
D.可用酸性溶液检验是否有Z生成
12.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
A. B. C. D.
13.化合物Z是一种抗骨质疏松药的重要中间体,可由下列反应制得。下列有关X、Y、Z的说法正确的是( )
A.Y的分子式为
B.Z可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和消去反应
C.可用氯化铁溶液鉴别Y、Z两种物质
D.Z与足量氢气加成后的产物中含有5个手性碳原子
14.肉桂酸是一种香料,具有很好的保香作用。利用苯甲醛与乙酸酐发生Perkin反应可制备肉桂酸,方法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苯甲醛和肉桂酸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肉桂酸与安息香酸()不互为同系物
C.可以利用银镜反应检验粗产品中是否含有苯甲醛
D.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碱性环境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15.某药物中间体合成路线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步骤①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B.A的结构简式为
C.B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银镜反应
D.E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的产物无顺反异构体二
16.苯甲酸异丙酯为无色油状液体,留香时间长,常用于制香精。苯甲酸异丙酯的制备反应为:
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对苯甲酸异丙酯的制备进行探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适当增加的用量可增大苯甲酸的转化率
B.仪器b可用仪器c代替
C.实验后混合液经NaOH溶液、水洗涤后可获得粗品
D.分水器中水层高度不变时可停止加热a
17.止吐药米格列奈中间体N的合成反应如下(已知:Ph为苯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中间体N的分子式为
B.物质的量相同的M与N最多消耗NaOH的量相等
C.M合成N的反应为取代反应
D.M、N都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18.已知醛或酮可与格氏试剂()发生加成反应,所得产物经水解可得醇:
其中R为H或烃基。若用此种方法制取,可选用的醛或酮与格氏试剂是( )
A.与 B.与
C.与 D.与
二.非选择题(共28分)
19.(15分)化合物G属于黄酮醋酸类化合物,具有保肝作用。一种合成化合物G的路线如下:
(1)C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
(2)写出物质A与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的分子式是,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X同时符合下列条件。写出X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既能发生银镜反应,也能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②含1个手性碳原子,分子中含6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5)设计以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选)。
20.(13分)华法林(物质F)是一种香豆素类抗凝剂,在体内有对抗维生素K的作用,可用于预防栓塞性疾病。某种合成华法林的路线如下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的氧化剂可以是__________(填字母)。
a.银氨溶液 b.氧气
c.新制悬浊液 d.酸性溶液
(2)B→C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
(3)C→D的反应同时生成物质X,则X的名称为________。
(4)一定条件下F与足量H,完全反应后的产物每个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数目为_________。
(5)M是C的同系物,相对分子质量比C大14。物质M的一种或几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写出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
①能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②能发生水解反应,也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核磁共振氢谱中有4组吸收峰。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乙二酸与乙二醇制聚乙二酸乙二酯的反应属于缩聚反应,还生成水;氯乙烯制备聚氯乙烯的反应属于加聚反应,氯乙烯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聚氯乙烯;乙醇和浓硫酸混合加热至170℃生成乙烯,还生成水苯酚与甲醛制备酚醛树脂的反应属于缩聚反应,还生成水。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
2.答案:B
解析:γ-崖柏素具有酚的性质,且羟基邻位C原子上有H,故γ-崖柏素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A项正确;酚羟基不与溶液反应,故该物质不能与溶液反应,B项错误;异丙基中间碳原子与其相连的3个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项正确;γ-崖柏素与足量加成后分子中含手性碳原子(标“*”的C原子:),D项正确;故选B。
3.答案:B
解析:甲烷与不反应,乙烯与反应生成,会引入杂质气体,A错误;溴苯难溶于水,溴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无机盐溶解于水,与溴苯分层,用分液法可分离,B正确;CaO与水反应生成,与乙醇的沸点差较大,可以用蒸馏法进行分离,C错误;乙酸乙酯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乙酸与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醋酸钠,与乙酸乙酯分层,用分液法可分离,D错误。
4.答案:AD
解析:1-丁醇易挥发,冷凝回流可使其充分反应,提高产率,A项正确;蒸馏时冷水应从下口进上口出,B项错误;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要从上口倒出,C项错误;再次蒸馏,能使产物更纯,D项正确。
5.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1-溴丁烷在NaOH醇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1-丁烯,A正确;1-丁烯不溶于水,乙醇易溶于水,因此可将混合气体通入水中除去1-丁烯中混有的乙醇蒸气,B正确;1-丁烯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排空法收集时应该从长导管通入1-丁烯,从短导管排出空气,C错误;1-丁烯中存在碳碳双键,能使酸性溶液褪色,D正确。
6.答案:D
解析:A项,金丝桃苷分子中存在苯环及碳碳双键,它们都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正确;B项,根据题给结构可知,此有机物每个分子中共有21个碳原子,正确;C项,此有机物分子中存在羟基,可以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正确;D项,无论是酚羟基还是醇羟基,都能与金属钠反应产生,错误。
7.答案:C
解析:A项,由于给定物质含有碳碳双键,所以可以发生加成反应,错误;B项,该物质含有羟基、碳碳双键和羧基,既不是乙醇的同系物也不是乙酸的同系物,错误;C项,该活性物质和C项中物质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正确;D项,一个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一个羧基,1 mol该物质与碳酸钠反应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最多为22 g,错误。
8.答案:C
解析:乙烷和苯都不能使酸性溶液褪色,而乙苯能使酸性溶液褪色,说明苯环的影响使侧链乙基易被氧化,A不符合题意;苯酚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说明苯环的影响使酚羟基上的氢更活泼,B不符合题意;苯能发生加成反应,环己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是分子自身的结构导致的,不是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导致的,C符合题意;苯酚与溴水反应可制得三溴苯酚,而苯与溴水不能反应,说明酚羟基的影响使苯环上的氢更活泼,D不符合题意。
9.答案:C
解析:苯与液溴在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由于溴具有挥发性,溴蒸气也会进入硝酸银溶液,溴和水反应生成的HBr也会与溶液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AgBr,A不符合题意;在浓硫酸作用下,170℃时酒精脱水生成乙烯,140℃时酒精脱水生成乙醚,需要测定溶液的温度,温度计水银球需浸没在混合液中,碎瓷片用于防止暴沸,由于乙醇具有挥发性,也会进入酸性,溶液中,具有还原性的乙醇也可以使酸性溶液褪色,B不符合题意;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但由于乙酸、乙醇和水都有挥发性,会随着乙酸乙酯一起蒸出,故利用分水器将水分离出使酯化反应正向进行,从而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C符合题意;水和乙醇的沸点相差较小,直接蒸馏会得到一种共沸物,无法完全将二者分离,故分离乙醇和水时,需要先加入生石灰,使水与CaO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再经过蒸馏,可以达到分离的目的,D不符合题意。
10.答案:D
解析:A项,calebin A的结构中含酚羟基,故可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正确;B项,calebin A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为和,二者均可与溶液反应,正确;C项,两个苯环上共有6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故苯环上氢原子发生氯代时,一氯代物有6种,正确;D项,1个该分子中含2个苯环、2个碳碳双键、1个碳氧双键(羰基),酯基中的碳氧双键不可与发生加成反应,故1 mol该分子最多与9 mol ,发生加成反应,错误。
11.答案:B
解析:X分子中含有饱和碳原子,故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A错误;Y的不饱和度为5,共含有7个C原子,其同分异构体含3个酚羟基,则必含苯环,还剩1个不饱和度、1个C原子和1个O原子,说明苯环上还连有1个醛基,若3个羟基相邻,苯环上有2种H原子可被醛基取代,若2个羟基相邻,苯环上有3种H原子可被醛基取代,若3个羟基处于间位,苯环上有1种H原子可被醛基取代,共2十3十1=6种,B正确;2 mol酯基水解生成的2 mol羧基和1 mol酚羟基均与NaOH溶液反应,则1molZ分子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 mol NaOH,C错误;X、Y、Z均含碳碳双键,均能使酸性溶液褪色,侧不能用酸性溶液检验是否有Z生成,D错误。
12.答案:D
解析:冰醋酸、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A涉及;导出乙酸乙酯的导气管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上方可以防止倒吸,B涉及;乙酸乙酯难溶于水,浮在溶液上方,可以用分液法分离出乙酸乙酯,C涉及:蒸发是使易溶固体从其溶液中析出,D不涉及。
13.答案:C
解析:Y的化学式为,A错误;Z中酚羟基邻位的H原子可与溴水中的溴发生取代反应,苯环和羰基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Z中无醇羟基和碳卤键,不能发生消去反应,B错误;Z中有酚羟基而Y中没有,Z能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使溶液呈紫色,而Y不能,故可用溶液鉴别Y和Z,C正确;连接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Z中的苯环和羰基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Z与足量加成后的产物为(标“*”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该产物中有4个手性碳原子,D错误。
14.答案:D
解析:苯甲醛含有醛基,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肉桂酸含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则苯甲醛和肉桂酸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项正确;肉桂酸含碳碳双键,安息香酸不含碳碳双键,二者结构不相似,不互为同系物,B项正确;从题给反应来看,所涉及物质只有苯甲醛含醛基,因此可以利用银镜反应检验粗产品中是否含有苯甲醛,C项正确;苯甲醛与乙酸酐发生Perkin反应的机理可理解为和先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发生醇的消去反应生成,再水解得和,不是单纯的发生取代反应,D项错误。
15.答案:B
解析:综合流程图分析可知,E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则E为,D为,A与乙酸反应生成B,B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C发生水解反应得到D,则C为,B为,则A为,据此作答。由A生成B的反应条件可知,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A与发生酯化反应生成B,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A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B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B为,其中含有的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含有的酯基能发生水解反应,C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E为,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的产物为,形成碳碳双键的一个不饱和碳原子上连接2个氢原子,故无顺反异构体,D正确。
16.答案:C
解析: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适当增加的用量可增大苯甲酸的转化率,A正确;球形冷凝管和蛇形冷凝管均可以冷凝回流,所以仪器b可用仪器c代替,B正确;实验后混合液用NaOH溶液洗涤会使苯甲酸异丙酯水解,造成产率下降,C错误;分水器中水层高度不变时表示反应达到平衡,可停止加热,D正确。
17.答案:B
解析:由N的结构可知其分子式为,A项正确;1 mol M含有2 mol羧基,能消耗2 mol NaOH,1 mol N含有2 mol由酚羟基与羧基形成的酯基,则1 mol N能消耗4 mol NaOH,物质的量相同的两者最多消耗NaOH的量不同,B项错误;M合成N是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C项正确;、中苯的侧链上有H原子(圆圈圈起来的位置),都能被酸性溶液氧化而使酸性溶液褪色,D项正确。
18.答案:A
解析:丙酮与反应后水解生成,故A选;与反应后水解生成,故B不选;与反应后水解生成,故C不选;HCHO与反应后水解生成,故D不选。
19.答案:
(1)羰基、羟基(2分)
(2)(3分)
(3)(3分)
(4)(3分)
(5)(4分)
解析:A的简式为,与反应生成B(),B与硝基苯反应生成C(),C与甲醛、HC1发生加成反应生成D,D与NaCN反应生成E,由E的结构简式和D的分子式可知,D的结构简式为,E与OHCBr在碱性条件下加热生成F(),F与碘单质和硫酸在DMSO反应中生成G()。
(1)由C的结构简式可知,C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羰基。
(2)A与反应生成和Ona。
(3)由D的分子式是和E的结构简式可分析出D的结构简式为。
(4)1个B分子中含有8个C原子、2个O原子和5个不饱和度,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X同时符合下列条件,①既能发生银镜反应,也能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X的结构中含有苯环,且苯环上直接连有羟基,能发生银镜反应,还含有醛基;②含1个手性碳原子,分子中含6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则其中一个C原子应该连有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且结构比较对称,则满足条件的结构为。
(5)采用逆合成分析,目标物质的结构与G相似,依次进行推断,→→→→。
20.答案:(1)ac(2分)
(2)浓硫酸、加热(2分)
(3)乙酸(3分)
(4)6(3分)
(5)或(3分)
解析:(1)A→B醛基变为羧基,但酚羟基不反应,因此只能用弱的氧化剂,即氧化剂可以是银氨溶液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不能用氧气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两者都会将酚羟基氧化。
(2)B→C是发生酯化反应,其反应条件是浓硫酸、加热。
(3)C→D的反应是取代反应,生成D的同时生成物质,则X的名称为乙酸。
(4)一定条件下F与足量完全反应后的产物为,每个分子中含有的手性碳原子数目为6,用“*”标记为。
(5)M是C的同系物,相对分子质量比C大14,①能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含有酚羟基;②能发生水解反应,说明含有酯基,也能发生银镜反应,根据氧原子分析,说明是甲酸酯;③核磁共振氢谱中有4组吸收峰,说明有四种氢原子,则M为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