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 压强 2025年中考物理基础知识考点专题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七 压强 2025年中考物理基础知识考点专题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35.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5-04 11:26: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七 压强
命题点1 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112考)
1.(2024深圳)如图是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3D动画模拟图,嫦娥六号着落架下方安装圆盘型“脚”,其目的是 ( )
A.减小压力
B.增大压力
C.减小压强
D.增大压强
2.(2024长沙)(多选)在下列生产生活的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图钉尖做得很细 B.书包背带做得较宽
C.菜刀磨得很锋利 D.货车限载保护路面
3.(2023 随州)物理课《压强》正在愉快地进行,在“举例与辩论”环节小刚与小强成了“正方与反方”.小刚主张履带式挖掘机的履带是减小压强的例子,因为在松软的泥土上它没有陷进去;小强则认为挖掘机从门前平展的水泥路面经过时,钢铁履带上的棱条将路面压出许多“破损的白痕”属于增大压强.请你运用“压力、受力面积、压强三者关系”对双方的观点进行分析说明:
(1)同一挖掘机在松软的泥土上(提示:受力面积如何,压强如何): ;
(2)同一挖掘机在水泥路面上(提示:受力面积如何,压强如何):
命题点2 固体压强的相关判断及计算重难
考向1 简单模型类 (192考)
4.(2023岳阳)一个装满书的箱子,用图示三种不同方式提起并保持静止.甲图中绳子对手的拉力为F甲,乙图中绳子对手的拉力为Fz.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C.比较乙、丙两图,乙图中绳子对手的勒痕更深一些
D.比较乙、丙两图,丙图中绳子对手的勒痕更深一些
5. 新考法传统文化 (2023乐山)太极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位太极拳爱好者在打拳过程中出现甲、乙所示的两种站姿,在保持这两种姿态静止时,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甲和 和 Pz,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6.(2023怀化)(多选)把装满水的矿泉水瓶从正立变为倒立,下列物理量大小改变的是 ( )
A.桌面的受力面积大小 B.矿泉水瓶的重力大小
C.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力大小 D.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强大小
7.(2023达州)如图所示,甲、乙两质地均匀的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边长之比 质量之比 甲、乙的密度分别为 ,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z,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
8.(2023福建)如图甲所示,一块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木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对长木板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力 F,使木板沿着与桌子边缘平行的方向缓慢向右做直线运动,直到木板的 长度伸出桌面时停止运动,此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强p与木板被推动的距离x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木板宽为0.25 m,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长木板的底面积为(
B. 当 时,木板对桌面的压强为37.5 Pa
C. 当 时,木板对桌面的压力为9 N
D.移动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先不变后增大
9.(2024陕西)如图,某同学拿着实心球静止站立在水平地面上,该同学和实心球总重500 N,双脚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 此时他对地面的压强为 Pa.该同学将实心球投出后,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保持静止,他对地面的压强与投出实心球之前相比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实心球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 能.(忽略空气阻力)
10.(2023广州)如图所示,用力把重力G=3 N的测力计压在水平桌面上,测力计对桌面的压力 F=50 N,与桌面的接触面积 桌面的面积 用题中物理量符号写出测力计对桌面的压强表达式为 ,该压强是 Pa.
11. 新考法解决实际问题 (2024 北京)近年来在东北 林区发现了越来越多野生东北虎的足迹.生物学家为了估算某只野生东北虎的质量,在松软、平坦且足够深的雪地上,选取该东北虎四脚着地停留时的脚印,其中 北京26题的一个脚印如图甲所示.在方格纸上描绘出脚印的轮廓,如图乙所示,图中每个小方格的面积均为 数出脚印轮廓所围小方格的个数(凡大于半格的都算一个格,小于半格的都不算),用数出的小方格的个数乘以一个小方格的面积,就大致得出了脚印的面积.测出脚印的深度,在脚印旁边相同的雪地上放一底面积为 的平底容器,在容器中缓缓放入适当的物体,当容器下陷的深度与脚印的深度相同时,测出容器及内部物体的总质量为30kg.忽略脚趾和脚掌之间空隙的面积,g取10 N/kg,求:
(1)该东北虎一只脚印的面积.
(2)该东北虎的质量.
考向2 切割模型类(6考)
12.(2022郴州)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立方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沿图中虚线将其分割成体积相等的a、b两部分,并取走a部分.剩下的b部分(未倾倒)对水平地面产生的压强最大的是 ( )
13. 新考法五育文化(2024河北黑白卷)(多选)如图所示,小亮同学周末帮忙切菜时,将一块正方体的豆腐A放在水平案板上,沿 处竖直切成B、C两块,豆腐质地均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A、B对水平案板的压力之比为3:2
B. B、C对水平案板的压力之比为1:2
C. B对水平案板的压强大于A 对水平案板的压强
D. B、C对水平案板的压强之比为3:1
14.(2024南充)(多选)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将甲、乙沿水平方向切去高度Δh,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与△h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 乙的边长为30cm,下列选项正确的是(g取10 N/ kg) ( )
A.乙的密度
B.未切前,甲的质量为24kg
C.图中
D.图中
15.(2024广西)某次加工螺母的过程中,裁出底面为正八边形的金属柱体,其质量为 底面积为 如图甲所示,金属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其对地面的压强为 Pa;从中心挖出和其等高、底面半径为r的圆柱体后,分别如图乙和图丙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 Pz和P丙,且 20:17,则r约为 cm.(已知该金属密度为 取
考向3 叠放模型类(9考)
16.(2024河南)如图,把木板放在海绵上,木板上放一水杯,静止时木板保持水平.若水杯重为 木板重为 水杯底面积为 木板底面积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杯对木板的压力就是水杯受到的重力
B.水杯对木板的压力和木板对水杯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C.水杯对木板的压强为
D.木板对海绵的压强为
17.(2023巴中)质量相等且分布均匀的A、B两个立方体,A的边长为B的一半,如图甲、乙所示静置在水平地面上.若甲图中A对B的压强为 B对地面的压强为p ;乙图中B对A的压强为 A对地面的压强为 ,则下列计算结果均正确的是 (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8.(2023泰安)如图所示,有两个正方体实心物体A、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A重5N,B重40 N.已知物体A对B的压强与此时物体B对桌面的压强相等,物体A对B的压力、物体B 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 和 ,物体A 和物体B 的密度分别是ρA和ρB·下 列说法中 ( )
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①④正确
C.只有②③正确
D.只有②④正确
考向4 切割+叠放模型类(5考)
19.(2024重庆B卷)地质队获得了一段地质样品,由底面积分别为 和 的圆柱体A、B组成.经测量,A高10cm.为分析样品的地质结构,将其置于水平放置的传感器上,沿水平方向切割如图甲所示.传感器所受压强随切去高度h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 N/kg) ( )
A.圆柱体A的密度大小为
B.切割前,A对传感器的压力为72 N
C. 当 时,圆柱体B剩余部分对A的压强为600 Pa
D. 当 时,剩余样品与切割前的总重之比为13:15
20.(2023广西)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正方体A、B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甲.将B沿水平方向截取高为h的柱体,并将该柱体叠放在A上,A、B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p随截取高度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则B的密度为 k g / m^{3} ,A的重力为 N(g取10N/ kg).
命题点3 液体压强的相关判断及计算(145考)重难
21. 新考法先进文化 (2023福建)从百米浅海到万米深海,中国自主研制的潜水器有了质的飞跃.潜水器下潜到图中标注的对应深度,承受海水压强最大的是 ( )
1986年 2012年 2017年 2020年
深度300m 深度7062m 深度4500m 深度10909m
22.(2024广州)某居民楼水塔液面与各楼层水龙头的竖直距离如图所示,若 g取 ,水龙头关闭时,c处所受水的压强为 ( )
23.(2024无锡)如图所示,将同一支压强计的金属盒依次放入装有同种液体的甲、乙、丙容器中,金属盒面的朝向不同,但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相等,要观察到这样的实验现象,需要控制的实验条件是 ( )
A.同一个人操作
B.液体质量相等
C.操作时间相等
D.金属盒面的中心在液体中的深度相等
24.(2023绵阳)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等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放在水平桌面上,甲容器底面积大于乙容器底面积,它们分别装有体积相等的液体,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 ,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z;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 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 若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24.1 新考法 容器相同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两个相同的柱形容器,分别装有甲、乙两种液体,甲液面高于乙液面.液体中的a、b两点处于同一水平高度,a、b两点的液体压强相等.则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 ρz,质量m甲 mz.(均选填“>”“<”或“=”)
考法源自2023 大连10题
25.(2024福建)质量为m 的杯子,装入适量的水后放在水平的电子秤上,如图甲;接着把草莓放入水中,草莓漂浮,如图乙;然后用细针将草莓轻压入水中,如图丙;水均未溢出,电子秤示数依次为m 、m 、m ,不计细针体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甲图中,水对杯底的压力为
B.乙图中,草莓的质量为
C.丙图中,草莓排开水的体积为
D.丙图中,细针对草莓的压力为
26.(2024泸州)(多选)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相同的平底烧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在两个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清水,乙烧杯水面上漂浮有冰块,两杯水面恰好一样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甲烧杯对桌面的压力等于乙烧杯对桌面的压力
B.甲烧杯对桌面的压强小于乙烧杯对桌面的压强
C.乙烧杯中冰块熔化后,水对烧杯底的压力增大
D.乙烧杯中冰块熔化后,水对烧杯底的压强不变
26.1新考法 改变液体 将冰块轻轻放入水平桌面上盛满煤油的烧杯中,冰块静止时如图所示((ρ冰>ρ煤油).放入冰块后,烧杯对桌面的压力 ,冰块熔化后,杯中液面的高度 ,杯底受到液体的压强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7.(2024内江)饮料吸管一端都做得较尖,这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 (选填“压强”或“压力”);在水杯中加半杯水,然后将一根吸管插入水中不同深度处,用嘴吹气,使水下冒气泡,插入水中越深,吹气越费力,这是因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
28.(2024常州)如图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内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试管倾斜、乙试管竖直,两试管内液面相平.甲试管内的液体密度为ρ甲,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为ρ甲;乙试管内的液体密度为ρz,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为 Pz,则ρ甲 ρz,P甲 Pz.(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9.(2024齐齐哈尔)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底面积都相等的容器,底面粗糙程度相同,静止在粗糙程度均匀的水平桌面上,装有同种液体,液面相平.甲、乙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分别为 则 用沿水平方向的力 分别缓慢推动甲、乙两容器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且容器未倾斜时,则 .(均选填“<”“=”或“>”)
29.1 新考法 容器倒置将29题图中的两容器均盖上盖后倒置,如图所示,甲、乙两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分别为 则 液体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 、P 则 (均选填“<”“=”或“>”)
30.(2024 扬州)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B放在水平桌面上,两容器中水的深度相等,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则pA 已知B 容器底面积为 总重为8N,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Pa;将压强计橡皮膜朝下分别放入两容器的底部,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分别为 和 多次实验发现 均小于 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31. 新考法 安全教育(2024山西)在消防安全教育中,消防员在讲解如图所示的警示图片时强调:落水汽车车门所处深度平均按1m算,车门很难被打开.正确的方法是立即解开安全带,用安全锤等尖锐物品破窗进行自救.有的同学很疑惑:落水汽车车门离水面仅有1m 深,为什么很难打开呢 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车门很难打开的原因.(提示:用数据解释更有说服力,g取10 N/ kg)
命题点4 连通器(48考)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2.(2023常德)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容器用一细管相连,细管中间有一开关K,先把K关上,在两容器中装入不同质量的水后,甲中水面比乙中水面高,然后将甲上口密封,此装置 连通器(选填“是”或“不是”).打开开关K待液面稳定后,甲中的液面高度 乙中的液面(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3.(2023通辽)如图甲是装有自动供水装置的盆景,在 的作用下可使盆景盘中水位保持一定的高度;图乙是创意气压计,A为玻璃管且上端与大气相通,B为密闭的厚空心玻璃球,A与B下部相通,该气压计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
命题点5 大气压强(172考)
34.(2024湖南省卷)下列现象中的“吸”,利用了大气压强的是( )
35.(2023天津)小华利用饮料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可以证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
36.(2024河北)如图所示,在铁桶内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沸腾之后把桶口堵住,然后浇上冷水.在 作用下,铁桶被压扁了.这种作用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请举出一个实例: .
37.(2024兰州)小雅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橡胶吸盘对接后用力挤压,排出里边的空气,用力很难将它们拉开,说明吸盘外部大气压强 (选填“大于”或“小于”)吸盘内部气压.小雅想要将两吸盘分开,请你为小雅提供一条可行的建议:
38. (2024青海省卷)2020年6月,袁隆平团队首次在海拔2800米的青海省海西州试种了海水稻.如图所示是海西州当地水沸腾时的温度计示数,则水的沸点为 ℃,当地的大气压强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
39.(2023苏州)如图,一根水平放置、两端开口的透明亚克力管,下部的抽气孔与抽气机相连.将一个略小于管内径的纸团置于管中,打开抽气机,在 的作用下,两塑料片分别紧紧“吸附”在管子两端.当管内气压较低时关闭抽气机,快速弹开 侧塑料片,纸团会从左侧管口飞出.
命题点6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73考)
40. 新考法 传统文化(2024深圳)2024年6月10日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划龙舟是传统的习俗,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佳佳同学发现并行的龙舟不能靠得太近,其中蕴含的原理跟以下哪个一样 ( )
A.用吸管吸饮料
B.地铁站里有安全线
C.高压锅煮饭
D.佳佳在骑车时需要戴头盔
41.(2024乐山)乐山某初中学校开展以“苍穹”为主题的飞机模型制作大赛,要让飞机获得升力,机翼横截面的形状应设计成 ( )
42.(2023淮安)如图所示,容器内装满水,将吸管的A端插入水中,用另一根吸管沿图示方向吹气,B端就会有水持续流出,原因是吹气时B端空气流速变 ,压强变 .
命题点7 压强综合应用分析(17考)
43.(2024天津)小明对我国一些科技成就进行了梳理,如下表所示.在“相关内容分析”中存在错误的是 ( )
序号 科技成就 相关内容分析
① 三峡船闸 轮船通行时利用了连通器的特点
② “玉兔号”月球车 车轮宽大可减小对月球表面的压强
续表
序号 科技成就 相关内容分析
③ 神舟飞船返回舱 它在地面附近减速下降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④ 国产大飞机 C919 机翼获得升力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4.(2024成都A卷)物理与日常生活、工程实践密切相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用久的菜刀需要磨一磨,是为了减小压强
B.人行盲道有凸起,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C.有风吹过,窗帘飘向窗外,是因为窗外大气压变大
D.飞机受到升力,是因为机翼上下表面空气的流速不同
45.(2024资阳)如图所示,鱼缸中小金鱼吐出的气泡,在水中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气泡所受水的浮力逐渐变大;气泡内气体压强逐渐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6. 新考法 小实验 (2023淄博改编)“做中学”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小明用吸管进行科学研究,吸管的一端做得很尖,是为了 压强;用吸管制成水气压计,从山下移到山顶时管内的水柱会 (选填“升高”或“下降”);用吸管对着两个乒乓球的中间吹气,乒乓球会向中间靠拢,这一现象应用的原理是
命题点8 压强综合计算(6考)重难
47.(2024新疆)如图所示,一下半部分为圆柱形的玻璃瓶,深度为20cm,内封闭有质量为0.30 kg的水.将玻璃瓶正放在水平面上时,水对玻璃瓶底部的压强为900 Pa;将玻璃瓶倒放在水平面上时,水对玻璃瓶盖的压强为1 400 Pa.若该玻璃瓶内装满密度为0.8× 的酒精,则酒精的质量为( ( )
A. 0.36kg
B. 0.40 kg
C. 0.44 kg
D. 0.48 kg
48.(2024广安)茶壶几乎是每家必备的常用器具.学习压强知识后,小淇想对家中的茶壶进行相关研究.她测得茶壶的质量为600g,底面积为 装入适量水后将它放在水平桌面上,测得水的深度如图所示,请你接着她的探究完成如下任务. g取10 N/ kg)
(1)求水对茶壶底的压强.
(2)若水对茶壶底的压力是茶壶对桌面压力的0.6倍,则茶壶内水的质量为多少 (茶壶壁厚度不计)
49. 新考法 分类讨论 (2023上海)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薄壁柱形容器甲、乙置于水平地面,容器高度为0.8m.
(1)若甲中水的质量为2kg,求水的体积 (水的密度为
(2)乙容器质量为 底面积为 ,求乙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Pz;
(3)若甲容器中水的深度为0.6米,现向乙容器中加入深度大于
0.6米的A液体,使得甲、乙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求A液体的密度 的取值范围.
命题点9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16考)
50.(2024齐齐哈尔)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实验小组利用小桌、砝码、海绵、沙子等器材在水平台面上进行探究.
(1)实验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海绵 来体现的,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木板代替海绵来完成实验.
(2)比较图1、图2所示的实验现象,将小桌分别正立放在海绵上,这样做是为了控制 相同;改变压力的大小,可以得出结论: .
(3)比较图2、图3所示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出另一结论,下列实例中,可用此结论解释的是 .
A.书包的背带做得很宽
B.严禁货车超载
(4)图3中桌面对海绵的压强为 小航将图3中的小桌、砝码平放在表面平整的沙子上,静止时如图4所示,桌面对沙子的压强为P .则 (选填“<”“=”或“>”).
(5)小彬选用质地均匀的长方体物块A代替小桌进行探究,如图5所示,将物块A沿竖直虚线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部分.将左边部分移开后,发现剩余部分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没有发生变化,由此他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
命题点10 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2022年课标新增必做实验)(47考) 。
51. 新考法 创新装置 (2024安徽)小亮同学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用薄橡皮膜封闭一个圆孔,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橡皮膜的形状发生改变.
(1)将同种液体倒入容器左右两边,右侧液面高于左侧,观察到橡皮膜的形状如图乙所示.将A、B两种不同的液体( 分别倒入容器左右两边,使左右两侧的液面相平,观察到橡皮膜的形状如图丙所示.
①由图乙可初步得出:同种液体中,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②由图丙可初步得出: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 .
(2)若将C、D两种不同的液体分别倒入容器左右两边,倒入液体的深度如图丁所示,发现橡皮膜的形状几乎没有变化.由此可知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为:ρc ρD(选填“>”“=”或“<”).
一题多设问(2024河南)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提出如下猜想:
①可能与深度有关;②可能与方向有关;③可能与液体密度有关.
(1)请写出能支持猜想①的一个生活现象:
(2)为了验证猜想,他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应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是否 .
(3)比较图中 两次实验可得出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可得出:同种液体内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方向的压强 .
(4)为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他们将探头放入另一杯浓盐水中,使探头在盐水中的朝向及 与图乙相同,观察比较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
(5)为使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更明显,可将U形管中的液体换成密度 (选填“更大”或“更小”)的液体.
(6) 新考法 实验评估老师展示了如图丁①所示的实验,辉辉同学观察实验后,得出结论:深度越大,水的压强越大,水喷出的最远距离就越大.老师又另找一个矿泉水瓶,在侧边扎了两个小圆孔C和D(圆孔A、B、C、D的直径相同),并进行了如图丁②的实验:已知小孔距水面的高度 则p。 p ;其他条件不变,将木板向右移,如图丁③所示,请你根据图丁③现象判断辉辉同学的结论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1. C 2. AC
3.(1)受力面积大,压强小 (2)受力面积小,压强大4. C 5. C 6. AD
7. D 【解析】根据 可知,甲、乙的密度之比) A、B错误;根据p=ρgh可知,甲、乙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C错误,D正确.故选 D.
8. B 【解析】由图乙可知,开始时木板前端离桌面右边缘的距离是0.1m;木板的 长度伸出桌面时,移动的距离是0.3m,则木板的长度L=(0.3-0.1)m×4=0.8 m,底 面 积 S = aL = 0. 25 m×0. 8 m =0.2m ,A错误;当木板全部在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强 解得G=6N;则当x=0.26m时,木板与桌面的接触面积, (0.8+0.1-0.26) m=0.16m ,)对桌面的压强 B正确;当x=0.30m时,木板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木板的重力,仍为6 N,C错误;移动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一直等于木板的重力不变,D错误.故选 B.
审题指导
读取题干关键的数据信息,结合p-x图像可以解得木板的相关数据,进一步计算,并需要明确受力面积的含义.
解题技巧
辨析受力面积
在计算固体压强时,要明确受力面积的含义.受力面积是两个相互挤压的物体彼此受到压力的面积,如解图所示.
变小 动
11.解:(1)东北虎一只脚印的面积
(2)容器对雪地的压力
F=G= mg=30kg×10 N/ kg=300 N
由 可得,容器对雪地的压强
东北虎四只脚印的总面积
则东北虎的重力
东北虎的质量
易错点拨
本题第(2)问的易错点在于计算东北虎脚印面积时,容易将脚印的面积错误的计算为一只脚印的面积,从而导致结果出错.计算时注意东北虎有四只脚,故脚印面积应为一只脚印面积乘以四.
12. D
13. AD 【解析】豆腐A放在水平案板上,沿 处竖直切成B、C两块,A对水平案板的压力 B对水平案板的压力 C 对水平案板的压力 因此 A正确,B错误;豆腐切割前后密度不变,A、B高度一样,根据p=ρgh 可知,B对水平案板的压强等于A 对水平案板的压强,C错误;由图可知 由p=ρgh可知,B、C对水平案板的压强之比3:1,D正确.故选 AD.
类题通法
固体压强的切割叠加问题
(1)水平切割:受力面积、密度不变,压力、高度同时改变,根据p=ρgh或 得出压强变化量
(2)竖直切割:高度、密度不变,压力、受力面积同时改变,根据p=ρgh或 得出压强变化量
(3)叠加:两物体之间的叠加方式决定了物体间的受力面积,根据 得出压强变化量
14. AD 【解析】由图可知,切之前乙对地面的压强 ,由于正方体质量分布均匀,Pz =ρz gh, A正确;由图可知,甲的边长h甲=20cm=0.2m,甲的体积 甲的质量 ,B错误;图中A 点表示将甲、乙沿水平方向切去高度均为△h 时,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即 由p=ρgh可知, ,则 即 hA),解得hA=0.15m=15cm,C错误;由p=ρgh可知 ,D正确.故选 AD.
【解析】金属柱体对水平对地面的压力 金属柱体对地面的压强 10 Pa;从中心挖取圆柱体后,由p=ρgh可知乙图中对地面的压强不变,仍为 丙图中正八边形的边长 则 将数据带入得:r=0.01m=1cm.
解题思路
16. C 【解析】水杯对木板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水杯的重力,但这两个力在本质是不同的,A错误;水杯对木板的压力作用在木板上,木板对水杯的支持力作用在水杯上,所以这两个力不是平衡力,B错误;水杯对木板的压强 C正确;木板对海绵的压力 所以木板对海绵的压强 D错误.故选C.
易错点拔
A选项易错点在于混淆压力就是重力:
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所以它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表面,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两个力的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均不同;只有物体静止放在水平面上,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才等于重力大小.
17. D
18. A 【解析】物体A 对B的压力. B对桌面的压力 所以 5 N:45 N=1:9,①正确,②错误;物体A对B的压强与此时B对桌面的压强相等,所以底面积, 9,棱长 体积 ,物体A与B的质量 密度 ,③正确,④错误.故选 A.
19. D 【解析】由图像乙可知,当h=15cm时,传感器所受压强为0,则A、B的总高度为15 cm,则B 的高度 由图乙可知,h=5cm时,p=2000 Pa,此时B全被切割,传感器所受压力等于A的重力,则 则A的密度 A错误;切割前A对传感器的压强为3 000 Pa,A对传感器的压力 F'= B错误;A的重力 ,B的重力 30N,当h=2cm时,B切去的重力 B剩余部分对A的压强 C错误;当h=2cm时,剩余样品与切割前的总重之比 D正确.故选 D.
【解析】由于A、B均为实心正方体,当B沿水平方向截取的高度为0时,对桌面的压强为 ,当B沿水平方向截取高度为10cm时,对桌面的压强为0,可得B的高度为10 cm,由 可得 B的密度 当将物体B 整体叠放在物体A 上时,A对桌面的压强为 则有800 Pa①,由图像可知,当 B 截取的高度为0.02m时,A和 B 的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有 代入数据并联立①②可解得 6 N.
21. D 22. D 23. D 24. D
24.1< <
25. C
26. AD 【解析】两个杯子水面高度相同,说明甲烧杯底部受到的压强等于乙烧杯底部受到的压强,甲乙两个烧杯均为底面积相同的平底烧杯,根据F=pS可知,甲、乙烧杯底部受到的压力相等,说明甲烧杯中水的质量等于乙烧杯中水和冰块的总质量,两烧杯的质量相等,两个烧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烧杯的重力和所装物的重力大小之和,因此甲烧杯对桌面的压力等于乙烧杯对桌面的压力,两个烧杯的底面积相等,甲烧杯对桌面的压强等于乙烧杯对桌面的压强,A正确,B错误;乙烧杯中冰块熔化后,杯中所装物的总质量不变,因此水对杯底的压力不变,烧杯的底面积一定,水对烧杯底的压强不变,C错误,D正确.故选 AD.
26.1变大 变小 变大 【解析】放入冰块后,烧杯对桌面的压力 若冰块的体积为V,放入冰块后溢出煤油的重力. 冰块的重力 由于ρ冰>ρ煤油,因此 故烧杯对桌面的压力变大;冰块熔化后,由于质量不变,ρ冰<ρ水,故冰块熔化成水后体积变小,烧杯中的液面高度变小;由于放入冰块后,煤油的高度不变,故冰块熔化前煤油对烧杯底的压强等于放入冰块前煤油对烧杯底的压强,放入冰块后剩余煤油的重力为G煤油,则冰块熔化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 冰块熔化后液体对杯底的压强 而ρ冰>ρ煤油,故p

27.压强 增大 【解析】饮料吸管一端都做得较尖,由 可知,在压力一定时,这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在水杯中加半杯水,然后将一根吸管插入水中不同深度处,用嘴吹气,使水下冒气泡,插入水中越深,吹气越费力,由p=ρgh可知,这是因为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8.小于 小于 【解析】由图可知,甲试管倾斜放置,乙试管竖直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则甲试管中液体的体积要比乙试管中液体的体积大,两液体的质量相同,所以根据 可知, 又因为两试管中液面等高,所以由p=ρ液 gh可知,P甲< Pz.
29.= > 【解析】甲、乙两个质量、底面积都相等的容器装有同种液体,液面相平,由p=ρgh可知,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因两容器的底面积相等,由F=pS可知,甲容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乙容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即 由图可知,甲容器中液体的质量较大,因此甲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较大,两容器的底面粗糙程度相同,所以缓慢推动过程中甲容器底部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较大,由于缓慢推动甲、乙两容器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对甲容器的推力大于对乙容器的推力,即
29.1> < 【解析】由于容器倒置前,容器底面积相等,甲、乙液面等高,则甲容器中的液体体积大于乙容器中的液体,即甲容器中液体的重力大,甲容器倒置后,液体质量不变,液体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力大于甲容器中液体的重力,乙容器中液体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乙容器中液体的重力,则液体对甲容器底的压力较大;倒置后,甲容器中液体的高度变低,小于乙容器中液体的高度,根据p=ρgh可知,,P

易错点拨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与液体重力的关系
30. = 1.6×10 放入探头后容器A 中液体的深度小于容器B 【解析】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同种液体且深度相同,所以液体压强相等;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探头浸没在液体中由于容器底面积不同,所以液面上升高度不同,B容器中液面上升更多,故探头在 B 容器中液体深度更深,受到的压强更大.
答:汽车落水后,若车门所处深度平均按 1m 算,根据p=ρgh可知车门会受到一定的压强,由于车门面积较大,由p=F/s可知水对车门有很大的压力,人的推力远小于车门所受的压力,所以车门很难打开. (汽车落水后,若车门所处深度平均按1m算,则车门所受的压强p=ρgh=1.0×10 kg/m ×10 N/kg×1m=1.0×10 Pa,车门的面积约为 0.8 m ,由p=F/s可知水对车门的压力 F =pS=1.0×10 Pa×0.8m =8 000 N,因为人的推力远小于水对车门的压力,所以车门很难打开.) 答题模板 (1)固体压强:在题干中找出与物理有关的生活条件→转化为对应的物理条件→控制变量,写出公式p=F/s→得出物理结论→回应题目中的现象. (2)大气压强:找出题目中导致大气压变化的原因→应用大气压比较气压的变化→从力的作用效 果 解 释 题 目 中 的现象. (3)流体压强:在题中找出流速变化的原因→判断此时流体压强随流速的变化关系→比较物体两侧压强的大小→回应题目中产生的现象.
类题通法
公式类简答题要点一般包括以下几点
公式——不变的物理量——变化的物理量——结果.要注意答题时物理量之间的因果关系,避免逻辑的混乱.
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认真读题:明确题目所涉及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弄清题目中已知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
(2)找准关键词:根据问题找出相关的关键词、句,并做好标记.
(3)找准联系:联系关键词、句所对应的物理知识或公式,如很深的花纹———增大摩擦力;安全带较宽———减小压强;电流过大——用电器短路 或总功率过大(P=UI)等.
(4)规范答题:必须用物理的书面语言或公式准确答题,物理术语不能写错别字,如汽化——气化、熔化——溶化、惯性——贯性等;公式不能漏写或写错.
32.不是 大于 33.大气压 不属于 34. A
35. A 36.大气压 塑料吸盘
37.大于 在吸盘上戳一个洞,让空气进入(合理即可)
38. 91 低于 39. 大气压 右 40. B 41. B
42. 快 小 43. C 44. D 45. 变小
46.增大 升高 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47. B 【解析】由.p=ρgh可得,正放时水深 倒放时水深 倒放时水面上方空余高度h=0.2m-0.14m=0.06m,由p= 可得,瓶底的面积 则瓶子的容积 装满酒精的质量 B正确.故选 B.
48.解:(1)水对茶壶底的压强
(2)水对茶壶底的压力F=pS=1 200 Pa×100×
茶壶对桌面压力
茶壶和水的总质量
茶壶内水的质量
49.解:(1)甲中水的体积
(2)乙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则乙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3)由题意可知,甲中水的深度h甲=0.6m
乙中液体的深度(
若 根据 化简可得
解得
若hA=0.8m,根据 化简可得
解得

50.(1)被压下的深浅(或凹陷程度) 不可以 (2)受力面积 当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A (4)= (5)没有控制压力的大小相同
【解析】(1)实验中压力作用效果是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体现的,由于木板不易形变,所以不可以用木板代替海绵来完成实验;(2)图1、图2两次实验中,将小桌正立放在海绵上,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受力面积相同;改变压力大小,可以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图2、图3控制压力大小相同,改变受力面积,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不明显;该结论能解释书包的背带做得很宽,故选A;(4)图3和图4,两次压力和受力面积都相等,所以桌面对海绵的压强等于桌面对沙子的压强,即p =P ;(5)小彬沿竖直虚线方向切时,改变物块A受力面积的同时,也改变了物块A对海绵的压力大小,所以小彬在探究中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控制压力的大小相同.
51. (1)大 (2)<
52.(1)游泳时,越往水的深处走,身体感受到的压迫越大(或水从瓶子侧壁的小孔喷出时,水位下降,喷射距离变小;或拦河大坝设计成下宽上窄的形状)
(2)相平(或在同一高度) (3)甲、乙 相等
(4)深度 (5)更小
【解析】(1)能支持猜想一的生活现象:游泳时,越往水的深处走,身体感受到的压迫越大(或水从瓶子侧壁的小孔喷出时,水位下降,喷射距离变小;或拦河大坝设计成下宽上窄的形状);(2)实验时,要用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的大小来反映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所以实验前应观察 U 形管两侧液面是否相平或是否在同一高度,并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观察装置是否漏气;(3)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时,应保持实验中液体的密度不变,改变探头在水中的深度,所以应比较图中甲、乙两次实验;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可知,橡皮膜探头在水中的深度相同,方向不同,压强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相同,即液体的压强相同,这说明在同种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4)实验中,为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他们将探头放入另一杯浓盐水中,使探头在盐水中的朝向及深度与图乙中的深度相同,观察比较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5)根据转换法,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的大小,如果被测压强大小相同,根据p=ρ液 gh可知,U形管中液体密度越小,液面高度差就越大,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U形管中应该选取密度更小的液体.
(6)< 错误 深度越大,水的压强越大,但水喷出的最远距离不一定越大
【解析】(6)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液体密度一定时,根据p=ρgh 可知,h越大,液体压强越大,由于h。Sd.则可知辉辉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因为水的压强越大,水喷出的最远距离不一定越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