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五 机械运动
命题点1 长度、时间的估测(143考)
1.(2024天津)我国自主研发的“手撕钢”薄如蝉翼,其厚度大约是物理课本一张纸厚度的五分之一,则一张“手撕钢”的厚度最接近于 ( )
A. 2dm B. 2cm C. 2mm D. 0.02 mm
2.(2024湖北省卷)我国古代把女子一推长称为“咫”,男子一推长称作“尺”,如图.“咫尺之间”用来比喻相距很近,实际“咫”与“尺”的长度相差大约为 ( )
A. 3mm
B. 3cm
C. 3dm
D. 3m
3.(2024长沙)为给课桌裁剪一块合适的课桌垫,小明用卷尺对课桌长度进行了三次测量,记录的数据分别为66.8cm 、67.0 cm、67.5cm.则课桌长度的测量结果应为 ( )
A. 66.8cm B. 67.0cm C. 67.1 cm D. 67.5cm
4.(2024 滨州)下列估测的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
A.教学楼每层楼高约为3.5m
B.中学生跑完800米的时间约为 1m in
C.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20 km/h
D.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kg
命题点2 刻度尺、秒表的使用和读数(60考)
5.(2023达州)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如图是某同学使用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长度的情景,则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mm,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cm.
5.1 新考法跨学科实践如图所示,三条线段 a、b、c 的长度分别为 L 、L 、L ,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
6.(2023江西)亲爱的同学,你会使用以下基本仪器吗
(1)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出黑板报时所用常见直尺的一部分,请你推断出它的分度值是 .
(2)如图乙所示,是用秒表记录的某同学跑400m的成绩,该同学的成绩是 min s.
7.(2023常州)如图甲所示,西班牙制造的新式列车车厢的宽度l=3.500 m.为判断新式列车车厢能否通过一处老式隧道,技术人员分别测量了隧道内部三处的宽度,如图乙所示,测量结果为: 技术人员使用的刻度尺分度值为 ,新式列车车厢 (选填“能”或“不能”)通过该隧道.
命题点3 参照物的选取及运动状态的判断(241考)
8. 新考法 传统文化 (2024福建)“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出自《望天门山》.就此诗句而言,若认为站在帆船上的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
A.青山 B.江岸
C.帆船 D.太阳
8.1 新考法跨学科实践《吕氏春秋·察今》记录了“刻舟求剑”的典故.学习物理知识后使我们懂得,以舟上的标记为参照物,剑是 的,要确定剑落水的实际位置,应选择的参照物是 .(选填“岸边的树”或“水流”)
9.(2024自贡)2024年3月20日,我国鹊桥二号中继星由长征八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共同升空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以鹊桥二号为参照物,长征八号是静止的
B.以地球为参照物,鹊桥二号是静止的,长征八号是运动的
C.以月球为参照物,鹊桥二号是静止的,长征八号是运动的
D.以太阳为参照物,鹊桥二号是运动的,长征八号是静止的
10.(2024安徽)如图所示,玉兔二号月球车沿着嫦娥四号探测器的斜梯缓缓下行,到达月球表面,留下了属于中国的印记.在玉兔二号月球车下行的过程中,若以玉兔二号为参照物,则嫦娥四号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11. 新考法 质疑创新 (2021山西)小丽在朋友圈分享了自己外出旅行时的照片,其中两张是坐在平直行驶车内连续拍摄的照片,如图所示.网友判断小丽乘坐的车正在向东行驶.请你分析网友的判断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
命题点4 速度的理解(28考)
12.新考法 传统文化 (2023恩施州)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描述:“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注:2里为1km,“一日还”指大约24h从白帝城到达江陵).诗人所描述的船速最接近 ( )
13.(2024无锡)如图所示是苹果下落过程中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的照片,以 为参照物苹果是运动的,比较苹果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 ,可知苹果的速度越来越 .
(2023益阳)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另一种方法是 .若甲物体在5s内通过的路程是60m,乙物体在7s内通过的路程为80m,运动较快的是 物体.
命题点5 速度的相关判断及计算重难
考向1 文字素材类(85考)
15.(2024新疆)如图所示为钓鱼时鱼漂静浮于水面的示意图.某次鱼咬钩后,鱼漂从露出水面的长度为6cm竖直向下运动到露出水面的长度为2cm的过程,所用时间为0.4s,则该运动过程鱼漂的平均速度为 ( )
A. 5cm/s
B. 10cm/s
C. 15 cm/s
D. 20cm/s
16. 新考法 五育文化 (2024云南)学校组织同学们到5km外的农场参加“农耕研学”活动,同学们徒步1h到达农场,全程平均速度为 km/h;徒步过程中,同学们相对于路边的树是 的.
17. 新考法 先进文化 (2024泸州)2024年4月10日,“雪龙”号圆满完成中国第40次南极科考任务.“雪龙”号在科考活动中经过某海洋区域时,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从发射到接收到回声所用的时间为4s,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 m/s,该处海洋的深度为 m;探测器发出的超声波由声源的 而产生的;在月球表面不能用超声波代替激光来探测距离,原因是 .
18.(2024苏州)小明、小聪在跑道上进行跑步训练.他们在相距为L的A、B两点间同时相向匀速跑动,如图所示.相遇后小明立即转身以同样大小的速度折返跑回A,随后小聪也跑到A.如果小聪所用时间是小明的1.2倍,两人相遇时的位置距A为 .
19.(2024资阳改编)2023年,资阳开启了双高铁时代.小明最初以为是同一条高铁线在资阳设置了两个站点(资阳北和资阳西).后来他与同学讨论并查阅资料后了解到:资阳北站是成渝高铁(已全线贯通)站点之一,资阳西站是成渝铁路(目前已开通成都至宜宾段,又叫成宜高速铁路)站点之一.若高铁A车从成都东站到资阳北站一站到达,行驶里程 用时 高铁B车从成都东站出发,中途只在天府机场站停靠t=2min,共用时T=29 min到达资阳西站.已知高铁B车从成都东站到资阳西站过程中运动时间内的平均车速 求:
(1)高铁A车从成都东站到资阳北站的平均速度
(2)从成都东站到资阳西站的高铁线路长度s .
考向2 运动图像类 (21考)
20.(2024乐山)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根据图片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乙两车都做变速直线运动
C.10~20s内,甲、乙两车平均速度相等
D.20~30s内,甲、乙两车平均速度相等
21.(2024大庆)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s-t图像,从0时刻开始计时,则关于它们的运动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时,乙在甲的前面,甲运动4s追上乙
B.甲乙同时出发,乙运动2s追上甲
C.甲乙在出发后都做匀速运动,且
D.甲比乙先出发2s,甲运动4s和乙相遇
22.(2024上海)一个小车沿斜坡向上运动时,它的s-t图像,如图所示.它在30s内通过的路程为 米,在此过程,小车的动能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若小车突然急刹车,则它的惯性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3.(2024北京)如图所示为一个水滴下落过程的示意图,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B位置,A、B之间的距离为 cm,所用的时间为0.2s,依据公式v= 可计算出这个过程中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为 cm/s.
命题点6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12考)
24. 新考法 创新装置 (2024江西)以下是某同学“测量小球运动的速度”的实验报告,请你将报告内容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 测量小球运动的速度
实验原理 ______
实验器材 小球、水平桌面、刻度尺、频闪照相机
实验步骤 (1)一小球在水平桌面上沿直线运动,如图是根据频闪照相机拍摄的照片记录的小球运动轨迹,频闪照相机每两次闪光之间的时间间隔相等. (2)分别测出小球通过的路程:sSAB=_____ cm,SBC=31.10 cm,sCD=19.70 cm;记录这三段路程所对应的时间:tAB = 1.0 s,tBC = 1.0 s,tCD =1.0s.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3)分别计算小球通过这三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实验结论 (1)小球在 这 三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分 别为:vAB =______ cm/s,vBc=31.10cm/s, vcp=______ cm/s. (2)vAB______vCD(选填“>”“<”或“=”),小球在水平桌面上做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
安全提示 小球运动时的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小球动能过_____,从桌面掉落时伤人.
1. D 2. B 3. C 4. A 5. 1 3.50
6. (1)0.5cm (2)1 22
7. 1 cm 不能
8. C
解题技巧
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选取参照物
8.1运动 岸边的树
9. A 10. 运动
11.错误 以太原双塔为参照物,车是向西行驶的(答案合理即可)
12. C
13.地面 距离(路程) 快
14.比较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 甲
15. B 16. 5 运动
17.3 000 振动 真空不能传声
18. L 【解析】如解图所示,设小明和小聪相遇于 C点,AC长为s,相遇时间为t,即 则小明从A点出发至折返跑回A点用时为2t,由于小聪所用时间是小明的1.2倍,则小聪跑完全程L用时2.4t,由于小聪匀速跑动,则 即 解得s=
19.解:(1)高铁A车从成都东站到资阳北站的总路程 总时间
高铁A车从成都东站到资阳北站的平均速度
(2)B车从成都东站到资阳西站所用时间
t =T-t=29 min-2min=27 min=0.45 h
则从成都东站到资阳西站的高铁线路长度
20. D 21. D 22. 90 不变 不变
24.【实验原理】 (或速度=路程) 【实验步骤】(2)42.40 【实验结论】(1)42.40(或42.4) 19.70(或19.7) (2)> 变速 【安全提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