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6-02 20:4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
时间: 11月15日 班级:八(12)班 教者:曹斌锋
学习目标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识记常用的文言词语。
2.诵读、品味文章描写月色的语句,体会其清幽宁静的意境。
3.结合文章的创作背景,品读“闲人”含义,体会作者乐观旷达的胸怀。
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分析文章的景色描写并体味其意境。
学习难点:理解“闲人”含义,体会作者旷达的心境。
导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引入话题:月亮,是人们心中圣洁的女神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多情的月亮承载着乡思,传递着祝福,也抚慰着一颗颗落寞的心灵。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一千多年前的那一轮明月,你可曾听懂一位文人在月夜下的心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追随古人的脚步,相约于皓月当空的承天寺,共赏一轮明月,共话坎坷人生。(板书课题及作者)
2.展示目标:教者用小黑板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加深印象。
二、预习交流,展示自我
要求学生分组交流预习情况:
1.走近作者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苏轼有不少随笔式的散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出一种情调,或表现一片心境。本篇课文就出自苏轼的一部笔记《东坡志林》,仅83字的写景小品,看似单纯写景,实则是有寓意的,要耐心寻味。
2.了解背景
本文是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年)2月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乌台诗案”,受谗言到达黄州贬所,名义是团练副使(一个有名无实地闲职:既不能离开此地,又无权签署任何公事)却无事可做。写本文之时,他在黄州贬所已近四年,但苏轼的心胸却“很坦然”。累遭贬谪,仍然乐观,旷达。并不“悲伤憔悴”。另一方面,他有志用此,并不甘愿做“闲人”。因贬得“闲”,便“自放于山水之间”,虽在赏明月,观竹柏,自乐其乐,但并不得意,因此他的自适也包含了失意情怀的自我排遣。
3.交流有关描写月亮的诗词句。
诗仙李白曾感叹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暮江吟》【唐】白居易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宋】苏轼
西江月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长相思 [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4.“三苏”及“唐宋八大家”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唐宋八大家:三苏、曾巩、王安石、柳宗元、韩愈、欧阳修
5.积累下列重点字词的含义
(1)念无与为乐者:(念:思考、想到)
(2)遂至承天寺:(遂:于是、就)
(3)怀民亦未寝:(寝:睡)
(4)积水空明:(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5)盖竹柏影也:(盖:原来是)
(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只是)(闲人:清闲的人)
6.户的意思探究:
故外户而不闭——《大道之行也》
“木兰当户织”、“出门看火伴”——《木兰诗》
门和户在古代一样的意思吗?
门和户是不同的,门大些,户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些,如词语‘小户人家’、‘豪门贵族’。”“门”的繁体字閟,看的出在古代“门”是两扇的,所以大些。我们擦去閟的半边,就有点像“户”字了,所以“户”是单扇的门。
拓展连接——
门当户对:旧时指男女双方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情况相当,结亲很适合。
夜不闭户:户:门。夜里睡觉不用闩上门。形容社会治安情况良好。
户枢不蠹: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
户限为穿:户限:门槛;为:被。门槛都踩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7.睡、寝 瞑、寐的意思区别:
睡 坐着闭目小寐。例句:解衣欲睡。
寝 横卧。例句:怀民亦未寝。
瞑 眼睛看不清或闭着。例句:目似瞑,意暇甚。《狼》
寐 睡觉的统称,有瞌睡的意思。例句: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8.行、步、趋、走小议
“行”,甲骨文像四通八达的道路形。道路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供人行走的,所以“行”引申为“行走”。《桃花源记》中有“缘溪行”,就是“沿着溪边走。“行”是泛指行走,坐车辇也可说“行”。
“步”,甲骨文由两只脚的象形符号重迭而成,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的意思。用作动词,表示散步。成语“亦步亦趋”即源于此。
“趋”:小步快行。是恭敬的表示,晚辈见到尊长、臣子朝见君王一定要“趋”,以表敬意。触龙朝见赵太后,“入而徐趋。”
“走”,从字形看,人两手摆动的幅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很大,像跑起来的样子。因此,古汉语中“走”的本义即“跑”。 “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中的“走”就是“跑”的意思。
9.特殊句式
(1)倒装句
相与步于中庭:(我们)便一起在庭院中散步。(介宾短语后置,应为“相与于中庭步”)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不过缺少像我们俩这样的闲人罢了。(定语后置)
(2)省略句
解衣欲睡:(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省略主语)
(3)判断句
盖竹柏影也:大概是竹子跟柏树的影子吧?(起判断作用)
(4)主旨句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表达出作者孤寂凄凉,无所归依的心境以及仕途不得志的抑郁,以及他豁达的人生观。
三、朗读感知,整体把握
1.学生听读,教者播放录音。要求:听准读音,听出停顿和节奏,听懂作者的感情。
2.学生试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节奏。
提示:
(1)念/无与无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先男齐读,次女齐读,最后全班齐读)
四、小组合作,探究品味
(一)初读课文,读出作者,读出情感,了解文章大意。
1.自读课文,“三看一查”,顺畅诵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三看一查”要求学生自读时认真看课文、看注释、看探究与练习;查工具书,结合上下文,理解字、词语的意思。)
2.尝试翻译全文,并在小组中先讨论交流(让学生学会和其他同学一起学习,一起讨论,彼此听取对方的意见,共同完成语文学习。)
3.你从以下句子中读出了作者什么感情?
(1)你从“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读出什么?(读出伤感)
A.十月已入寒秋(读出凄凉)
B.十二日夜,临近十五月圆,由然而生思念之情。(读出忧愁)
(2)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读出失落、欣喜)
(3)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点拨:无与:没什么,缺少志同道合的人(读出失 ( http: / / www.21cnjy.com )落);遂字体现作者怎样的心理?毫不犹豫(读出果断)为什么寻张怀民?张怀民何许人也?预设:共同的遭遇、共同的感受,同是天涯沦落人。
(4)怀民亦末寝,相与步于中庭。(读出享受)
4.学生质疑,讨论解疑,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感情,分小组展示成果。
(二)赏读课文,理出脉络,理解文章主旨。
(1)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
答案预设:一、是因为作者被贬滴,心情郁闷、孤独,想出去走走;二是因为月色很美。
(2)作者所见夜景如何?(用原文回答)是怎样描写月色的?你有何感受?
答案预设:描写夜景之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发挥奇特的想象,用了两个新奇的比喻。月色如积水空明,竹柏如藻荇交横。
它给人的感受是空灵、皎洁、明净……原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夜游期间,作者的心情发生怎样的变化?(提示:先找关键词句,再体会作者心情)
答案预设:为降低教学难度,先出现关键词句,再让学生体味作者的心情。
欣然起行(欣喜之情)念无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乐(有点遗憾)遂(不假思索中有点激动) 寻(有急切访友之情) 亦未寝(与好友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喜悦)相与步于中庭(一份闲适,一份从容)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壮志未酬的苦闷、达观的处世态度)
(4)你是如何理解作者夜游的感慨:“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答案预设:月光虽非夜之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可觅,处处可寻,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的乐趣。作者借“何夜”何处一句点明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人生真谛。这也正是作者保持乐观进取精神的原因。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作者最后这一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慨叹,看似平淡,意在点睛。这句话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5)所以这里的“闲人”并非是闲极无聊,无所事事之人,你认为“闲人”是怎样的一种人呢?
答案预设:具有闲情逸致,兴趣高雅之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包含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壮志难酬,一贬再贬,可见他的无奈与悲凉,他何尝要做一个闲人呢?赏月只不过是他借月抒情,自我排遣罢了。
(三)教师点拨,品出文章美的味道。
(1)美在语言的精致(抓住一字一词赏析)
一个完整的故事竟是用80多个字表现出来的。
这个“水”字用得好,本来就可以直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藻荇交横”,但“水中藻荇交横”给我们一种澄澈的、透明、轻柔的感觉,而且和前面的“积水空明”照应起来。“怀民亦未寝”的“亦”,因为这个“亦”字,显出了苏轼和张怀民是心灵相通、志同道合的朋友。
两个都是被贬谪的人,两个人的心情也许都是很复杂。他品的“亦”比我们起初读课文时品的“亦”还要深刻些。(可看材料)
“月色入户”的“入”字,用拟人手法给人以动感,更加生动和形象地写出了月光。
一个“入”字用得好。给一个寂寞的人、失意的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我觉得“盖竹柏影”的“盖”字用得好。庭中的美景原来是竹柏的影子,给人一种沉浸月色美景之中然后恍然大悟之感。更增添了韵味。
(2)美在结构的灵动。别看只有一个段落,但可以有几种划分方法
在苏教版的教材里面,就把它分为叙述、描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抒情三个部分。原来,这85个字是这样的有味道。它的组合竟然是这样有奥妙,可以是一个篇章,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也可以是三个部分、四个部分。这就是精品的力量,这就是它的魅力。
还可分两层:叙事 议论抒情
分四层就更有意思了。事情的起因是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展是承;笔锋一转,一个特写镜头是转;合,用抒情议论托起全文,收束全文。所以,合,是很有力量的,它依托于前面的叙述描写,带给我们的情感震撼力是最大的,起承转合,起伏有致。
(3)美在月色描写。特写镜头,写月色而不露痕迹。
1.这组画面由哪几种景物组成?
2.分析此句妙在何处。
我觉得“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 http: / / www.21cnjy.com )盖竹柏影也”这个句子写得美。这句中没有一个字是写月亮的,却给我们在月光下散步的感觉。 他把竹柏影比喻成“藻荇”,“交横”一词写出了影子的繁密错综,很有韵味,又烘衬出了周围的环境。
她的表达非常好,高雅。这个句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真的是写得好,没有直接说竹柏影子透过月光投在地上,是那样的漂亮。而是先说庭下像水一样的清澈,那么空明。最后点一下,这是竹柏的影子啊!一种比较轻微的惊叹在里面,“盖竹柏影也”。这个句子确实写得好。
师:好。这个句子每一个地方都写了月,都写了月色,都写了月色的美丽,但是,他没有用一个“月”字。这就是作者的高妙之处。
一方面来自真切的生活体验,另一方面又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高明的烘染技巧。“积水空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藻、荇交横”,则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而愈见其静。“积水空明”是就月光本身作形容,“藻、荇交横”则以竹柏倒影来烘托。两句之间,有正写侧写之分,收点染并用之妙,从而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境界。
这个透明的境界,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 ( http: / / www.21cnjy.com )俗的襟怀。月下的竹柏倒影,可能也有某种寓意:竹柏是耐寒之物,“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古人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以喻坚贞的操守。月光投影于竹柏,不正是纯洁而坚贞的象征吗?
师小结——
赏析点:字词 意境 修辞 写法(动静结合 正侧描写) 人格
(4)美在“闲人”的意味。(难点——由浅入深分三层次完成赏析)
本文的点睛之笔: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A苏轼说哪里没有像月光、松柏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样的美景,只是缺少闲人罢了。不过我还有点困惑:书上注释“闲人”是“清闲的人”的意思,也就是“没什么事做的人”。我找了一点资料,请这个同学给我们念一下。
生(念):苏轼以犯人身份贬黄州,无薪俸 ( http: / / www.21cnjy.com ),故租50亩荒地经营。有诗曰:“不令寸土闲,饥寒未知免。”“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又有“自笑平生为口忙”之句。
师:大家看,苏东坡要养活一家老小,好象很忙啊。要开荒种地,要种黄麻桑树,还要造房子,为糊口奔忙。——这里的“闲人”不是“没事做”的意思。
B“闲”还可以解释为“闲趣”“闲情雅致”。这里的“闲人”可理解为“有闲情雅致”的人。
从课文中找找论据
证据一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1083 12 24 晚上8 9点钟冬季的夜晚看月
证据二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文如其人 只有情趣高雅之人才有能描绘出如此幽静澄澈的意境宛如清丽的水墨山水
证据三 朋友的为人 志不同道不合者不与为伍,只有心灵相通情趣意志者才可一起欣赏美景 一起走过人生
——张怀民: 1083年贬黃州,初寓居 ( http: / / www.21cnjy.com )承天寺。张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绝不挂怀于贬谪之事,公务之暇,以山水怡情悅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品格清高超逸的人。
C苏轼“闭门书史丛,少有凌云志” ,他才 ( http: / / www.21cnjy.com )华横溢,有济世之志,极力主张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同意见,元丰三年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县公安局大队长),不得签署公文,实际上是个挂名的闲职。身份近似于流放。对于一个文化人,没有比精神上的孤独无告更痛苦的了。那阕著名的“卜算子” 道尽了这种孤寂悲凉的精神遭遇: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闲人还有抑郁不得志的悲凉
教师小结——
“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
首先:“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作者为自己的行为而自豪,表现了他自我排遣的达观。
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现了他仕途失意的落寞。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在内心深处,他又何尝愿意作一个“闲人”呢?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了。(提示:从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答。)
(5)美在情感的波澜。
揣摩下列句子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欢欣、喜悦)
2.念无与为乐者。(低沉、失落 )
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兴奋、惬意)。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自我排遣的达观、被贬的悲凉)
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谪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诗人在漫步中领略月光的美好,在漫步中思索人生的哲理。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鄙弃人世的喧扰,爱在清寂中追求心灵的宁静和纯洁的境界。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
过渡
“乌台诗案”那死里逃生的经历,身处黄州 ( http: / / www.21cnjy.com )那难言的悲凉孤寂,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去思考生命的意义。他把生死、得失、贵贱、毁誉都看的没有区别。但他没有成为心如死灰的消极避世者,天生乐观的性情,使他在这种旷达的人生态度背后,仍然坚持着对美好人生的执著追求。
司马迁有句名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攘攘,皆为利往”,世人往往利欲熏心,心被钱堵塞住了,心盲了,致使有眼无珠看不到美景。苏轼正是因为不汲汲于名利,所以才能于悲凉之中保持着如水般澄澈的心境与闲情雅致,固守着松柏的本性。我们来看看外国人对苏轼的评论吧。
2000年,法国《世界报》评论苏轼 ( http: / / www.21cnjy.com ):“居庙堂之高,心忧黎民,勤于政务;处江湖之远,尽职尽责,为善一方。在朝期间,他直言敢谏,不惧权贵;在贬期间,他抗洪灭蝗,赈贫救孤,颇多政绩。他俯仰无愧于天地,心无名利杂念,遂有闲心领略江山风月,写下无数传世杰作。”
片段举隅
他频遭贬谪,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识了人间万千丑态却说:“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
教师下水片段:
我眼中的苏轼
公元1069年34岁的他被贬杭州,我欣 ( http: / / www.21cnjy.com )赏他“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高洁情操,欣赏他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淡定;公元1080年45岁的他被贬黄州,我欣赏他宁愿做“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孤鸿,也不愿随波逐流,我欣赏他 “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从容豁达,笑对人生;公元1094年59岁的他被贬惠州,我欣赏他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早把他乡为故乡的恬淡容与,欣赏他热爱生活,笑对磨难的坚贞。公元1100年在奉诏离开海南岛的时候写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我欣赏65岁的他打算终老海南的宠辱不惊……
师 “慢慢走,欣赏啊。”让我们把这句话也放在自己人生的路标上,让我们都像苏轼一样淡薄名利,有一个诗意人生。
五、检测达标,当堂背诵
(1)诵读改编的诗文,让我们用悟的心态再来观照一遍文章,感悟一下作者和自我。
《游承天寺》 欲睡难眠月入户,欣然相与步中庭。积水空明竹柏影,何夜无月少闲人!
(2)对照以上改编的诗文,指导学生试背课文。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教师小结:
同学们,《记承天寺夜游》告诉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的不仅是一幅请先淡雅的水墨画,是一颗即使在不平遭遇中仍然用恬淡的心去欣赏生活中的美,是一种饱经忧患仍然对社会和人生保持热情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宠辱不惊,先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的旷达情怀。尽管千年的时空相隔,使我们无法与苏轼握手相拥,但人性中豁达乐观等美好的心态却是我们共同的追求!漫漫人生长路,我们也许会遭遇逆境,深处低谷,那时,请你记住承天寺夜游,记住苏轼,愿我们的心灵永远澄澈明净,愿我们的人生更加豁达从容!
2.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记承天寺夜游》。
附:板书设计
        叙事──寻伴夜游
                    闲人
记承天寺夜游  写景──庭院月色    失意苦闷
                   旷达乐观
        抒情──月下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