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春八下历史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单元学业质量评价卷01【八下历史阶段测试卷】(原卷版+解答版+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春八下历史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单元学业质量评价卷01【八下历史阶段测试卷】(原卷版+解答版+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4-30 08:01:06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统编八下历史第四单元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班级:      姓名: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题号 一 二 总分
答案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新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针对这种现状,我国实行( B )
A.联邦共和制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特别行政区制度 D.独立国家联合体
2.下图反映了西藏自治区成立后卫生教育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这些成就取得的最主要因素是( A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一国两制”构想的推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后,在民族自治地方建立了完整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比如广播电台基本覆盖民族地区,使用了二十五种少数民族语言,并且建立了少数民族语言的影视译制中心。材料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 )
A.保障了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
B.推动了不同地域文化的交融
C.真正地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D.解决了少数民族落后的问题
4.中共十九大强调要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表明,新时代党和国家处理民族问题致力于( C )
A.奉行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B.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C.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D.开始实行适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
5.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D )
A.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B.民族自治地方享有高度自治权
C.有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民族区域自治必须坚持国家统一领导
6.这一制度是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也是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是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的。“这一制度”指的是( A )
A.“一国两制”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社会主义制度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7.林则徐的后人,曾任我国驻联合国大使的著名外交官凌青曾写诗:“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下列历史场景可印证诗中“前仇旧恨今尽雪”的是( B )
A.新中国成立 B.香港回归
C.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D.台湾问题解决
8.“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C )
A.新中国成立 B.抗美援朝
C.澳门回归祖国 D.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9.习近平主席在庆祝澳门回归20周年活动时指出,回归祖国以来的20年,是澳门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民生改善最大的时期。澳门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得益于( B )
①“一国两制”方针的成功实践 ②中央政府和内地的大力支持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④澳门社会各界的团结奋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改变,意味着进步与成长;不变,则是对历史与现实的尊重。”下列选项能反映港澳回归祖国所带来的“改变”的是( C )
A.原有的制度 B.原有的生活方式
C.主权的行使 D.同根同源的血脉
11.下面年代尺展示了两岸之间三次重要的握手。对这三次握手解读正确的是( D )
A.①标志着两岸民间团体交往的开始
B.②见证了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
C.③形成了对台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
D.都反映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进展
12.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150周年诞辰大会上指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 D )
A.实现直接“三通” B.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加强经济密切合作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13.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对两岸同胞和全民族最有利。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这段话针对的是 ( A )
A.外部势力干涉和“台独”分子的分裂活动
B.破坏海峡两岸“三通”的逆流
C.刻意诬蔑抹黑新疆的外国政客和反华媒体
D.制造香港动乱的“港独”分子
14.利用表格对历史知识进行整理,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历史。据下表可以得出的历史认识是( A )
时间 内容
明末清初 郑成功收复台湾
《马关条约》签订后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从未停止
改革开放后 党和政府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2015年 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会晤,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A.中国人民为维护祖国统一而不懈努力
B.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C.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洗雪了百年国耻
D.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二、非选择题(共32分)
15.【民族大团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1944年出生的旦增群培是农奴拉旺的儿子,他回忆道:“从记事起,就在挨饿中度过每一天,农奴主扎西群培很吝啬,每天早上干活前和晚上睡觉前,父母才能各分到一小勺糌粑,拿水拌成糊糊吃,根本填不饱肚子。”在旧西藏农奴主眼中,农奴只是会干活的牲畜,可以随意买卖、赠送,殴打、折磨也是“家常便饭”。
  “共产党的军队来了!”民主改革前几年,这个消息传遍了雪域高原,也传到了拉旺家。1959年,农奴主彻底被打倒,村里成立了农会。农会给他们家分了地,分了房子,还分了粮食、牲畜,全家人穿上了真正的衣服、鞋子。全村人每人一颗豌豆当选票,选举拉旺当上了农会的委员。
——全国妇联联络部编《小家与大党》
材料二 
①《格萨尔王传》为藏族史诗,由国家整理出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②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通车 ③2011年北京市政府援建拉萨市堆龙德庆区羊达设施农业示范园
④截至2022年1月,西藏累计建成5G基站6 660个 ⑤截至2021年8月,国家共派出9 682名援藏干部 ⑥2021年西藏拉萨市城关区举行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
(1)根据材料一,说明农奴拉旺一家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发生的原因。(2分)
变化:废除了剥削和压迫,过上了幸福生活。原因:西藏获得了和平解放,进行了民主改革。
(2)材料二是某同学在了解有关国家帮助西藏地区发展时查找的资料,请将以上资料按照下面的类别进行分类。(6分)
政策支持: ③⑤    基础设施建设: ②④ 
保护少数民族文化: ①⑥ 
16.【香港回归祖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二战后,由于英国千方百计地恢复和维持它在香港的统治,加之国内国际因素的影响,香港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经过22轮艰苦曲折的谈判,《中英联合声明》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摘编自肖元恺《中英关系与香港问题》
材料二 第一条,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第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依照本法的规定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第五条,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材料三 从1997年到2016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由1.37万亿港元增至2.49万亿港元,特区政府的财政储备由4 575亿港元增至9 083亿港元。香港已连续23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营商环境和竞争力长期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
(1)根据材料一,指出香港回归过程的特点。(2分)中国何时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2分)
特点:香港回归的道路充满曲折;香港问题的解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时间:1997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贯彻了中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的什么方针?(2分)根据材料二,指出香港特别行政区拥有哪些权力。(2分)
方针:“一国两制”。权力: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3)材料三反映了香港回归后怎样的经济现象?(1分)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祖国统一问题的认识。(2分)
现象:经济持续繁荣发展。(示例)认识:增强综合国力;坚持“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反对分裂;加强经济文化交流;祖国内地是香港繁荣的坚强后盾。
17.【祖国统一大业】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几千年来,各民族生生不息,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统一更是国家振兴的重要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香港、澳门回归以来,“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是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澳门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
——中共十九大报告
材料二 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就如何表述……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
材料三 台湾当局行政机构负责人赖清德近来言语放浪得很,一会儿标榜自己“的确是台独工作者”,一会儿又声称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被国台办发言人多次点名痛斥仍不收敛。……挑衅一中红线必然损害民生福祉、危害台海和平,哗众取宠、执迷不悟必将受到人民的谴责和历史的惩罚。
——新华网《三问“台独工作者”赖清德》
  2018年以来,美国方面在台湾问题上动作很多,除了“台湾旅行法”,“国防授权法”呼吁对台军售正常化,评估美台军舰互访的可能性;美国国会还有其他涉台法律待通过,比如“台湾安全法”等等。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决反对和谴责其严重损害中国利益和中美关系的行径。
——央广网
材料四 正如侮辱国旗事件发生后,“中国人民都是护旗手”成为网传热帖,全国人民都是香港警队止暴制乱的坚强后盾。中央政府坚决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香港警方严正执法、司法机构依法惩治暴力犯罪分子、爱国爱港人士捍卫香港法治和社会秩序的行动。相信在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的大力支持下,在特区政府的带领下,香港同胞一定能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
——《人民日报》评论《爱国爱港是香港社会主流》
(1)“一国两制”的构想对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道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的原因。(1分)说一说“九二共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2分)
原因:1949年南京解放,国民党败逃台湾。
内容:“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
(3)根据材料三简要归纳当前要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可能遇到的阻碍有哪些。(2分)
台湾当局危害台海和平的不当行为和言论;美国方面在台湾问题上的小动作。
(4)根据材料四,谈谈你对怎样才能实现香港持续繁荣稳定的看法。(4分)
示例: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的大力支持,特区政府的带领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统编八下历史第四单元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班级:      姓名: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题号 一 二 总分
答案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新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针对这种现状,我国实行( B )
A.联邦共和制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特别行政区制度 D.独立国家联合体
2.下图反映了西藏自治区成立后卫生教育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这些成就取得的最主要因素是( A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一国两制”构想的推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后,在民族自治地方建立了完整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比如广播电台基本覆盖民族地区,使用了二十五种少数民族语言,并且建立了少数民族语言的影视译制中心。材料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 )
A.保障了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
B.推动了不同地域文化的交融
C.真正地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D.解决了少数民族落后的问题
4.中共十九大强调要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表明,新时代党和国家处理民族问题致力于( C )
A.奉行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B.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C.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D.开始实行适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
5.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D )
A.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B.民族自治地方享有高度自治权
C.有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民族区域自治必须坚持国家统一领导
6.这一制度是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也是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是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的。“这一制度”指的是( A )
A.“一国两制”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社会主义制度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7.林则徐的后人,曾任我国驻联合国大使的著名外交官凌青曾写诗:“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下列历史场景可印证诗中“前仇旧恨今尽雪”的是( B )
A.新中国成立 B.香港回归
C.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D.台湾问题解决
8.“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C )
A.新中国成立 B.抗美援朝
C.澳门回归祖国 D.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9.习近平主席在庆祝澳门回归20周年活动时指出,回归祖国以来的20年,是澳门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民生改善最大的时期。澳门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得益于( B )
①“一国两制”方针的成功实践 ②中央政府和内地的大力支持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④澳门社会各界的团结奋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改变,意味着进步与成长;不变,则是对历史与现实的尊重。”下列选项能反映港澳回归祖国所带来的“改变”的是( C )
A.原有的制度 B.原有的生活方式
C.主权的行使 D.同根同源的血脉
11.下面年代尺展示了两岸之间三次重要的握手。对这三次握手解读正确的是( D )
A.①标志着两岸民间团体交往的开始
B.②见证了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
C.③形成了对台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
D.都反映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进展
12.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150周年诞辰大会上指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 D )
A.实现直接“三通” B.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加强经济密切合作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13.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对两岸同胞和全民族最有利。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这段话针对的是 ( A )
A.外部势力干涉和“台独”分子的分裂活动
B.破坏海峡两岸“三通”的逆流
C.刻意诬蔑抹黑新疆的外国政客和反华媒体
D.制造香港动乱的“港独”分子
14.利用表格对历史知识进行整理,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历史。据下表可以得出的历史认识是( A )
时间 内容
明末清初 郑成功收复台湾
《马关条约》签订后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从未停止
改革开放后 党和政府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2015年 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会晤,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A.中国人民为维护祖国统一而不懈努力
B.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C.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洗雪了百年国耻
D.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二、非选择题(共32分)
15.【民族大团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1944年出生的旦增群培是农奴拉旺的儿子,他回忆道:“从记事起,就在挨饿中度过每一天,农奴主扎西群培很吝啬,每天早上干活前和晚上睡觉前,父母才能各分到一小勺糌粑,拿水拌成糊糊吃,根本填不饱肚子。”在旧西藏农奴主眼中,农奴只是会干活的牲畜,可以随意买卖、赠送,殴打、折磨也是“家常便饭”。
  “共产党的军队来了!”民主改革前几年,这个消息传遍了雪域高原,也传到了拉旺家。1959年,农奴主彻底被打倒,村里成立了农会。农会给他们家分了地,分了房子,还分了粮食、牲畜,全家人穿上了真正的衣服、鞋子。全村人每人一颗豌豆当选票,选举拉旺当上了农会的委员。
——全国妇联联络部编《小家与大党》
材料二 
①《格萨尔王传》为藏族史诗,由国家整理出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②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通车 ③2011年北京市政府援建拉萨市堆龙德庆区羊达设施农业示范园
④截至2022年1月,西藏累计建成5G基站6 660个 ⑤截至2021年8月,国家共派出9 682名援藏干部 ⑥2021年西藏拉萨市城关区举行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
(1)根据材料一,说明农奴拉旺一家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发生的原因。(2分)
变化:废除了剥削和压迫,过上了幸福生活。原因:西藏获得了和平解放,进行了民主改革。
(2)材料二是某同学在了解有关国家帮助西藏地区发展时查找的资料,请将以上资料按照下面的类别进行分类。(6分)
政策支持: ③⑤    基础设施建设: ②④ 
保护少数民族文化: ①⑥ 
16.【香港回归祖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二战后,由于英国千方百计地恢复和维持它在香港的统治,加之国内国际因素的影响,香港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经过22轮艰苦曲折的谈判,《中英联合声明》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摘编自肖元恺《中英关系与香港问题》
材料二 第一条,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第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依照本法的规定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第五条,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材料三 从1997年到2016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由1.37万亿港元增至2.49万亿港元,特区政府的财政储备由4 575亿港元增至9 083亿港元。香港已连续23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营商环境和竞争力长期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
(1)根据材料一,指出香港回归过程的特点。(2分)中国何时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2分)
特点:香港回归的道路充满曲折;香港问题的解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时间:1997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贯彻了中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的什么方针?(2分)根据材料二,指出香港特别行政区拥有哪些权力。(2分)
方针:“一国两制”。权力: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3)材料三反映了香港回归后怎样的经济现象?(1分)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祖国统一问题的认识。(2分)
现象:经济持续繁荣发展。(示例)认识:增强综合国力;坚持“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反对分裂;加强经济文化交流;祖国内地是香港繁荣的坚强后盾。
17.【祖国统一大业】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几千年来,各民族生生不息,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统一更是国家振兴的重要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香港、澳门回归以来,“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是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澳门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
——中共十九大报告
材料二 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就如何表述……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
材料三 台湾当局行政机构负责人赖清德近来言语放浪得很,一会儿标榜自己“的确是台独工作者”,一会儿又声称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被国台办发言人多次点名痛斥仍不收敛。……挑衅一中红线必然损害民生福祉、危害台海和平,哗众取宠、执迷不悟必将受到人民的谴责和历史的惩罚。
——新华网《三问“台独工作者”赖清德》
  2018年以来,美国方面在台湾问题上动作很多,除了“台湾旅行法”,“国防授权法”呼吁对台军售正常化,评估美台军舰互访的可能性;美国国会还有其他涉台法律待通过,比如“台湾安全法”等等。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决反对和谴责其严重损害中国利益和中美关系的行径。
——央广网
材料四 正如侮辱国旗事件发生后,“中国人民都是护旗手”成为网传热帖,全国人民都是香港警队止暴制乱的坚强后盾。中央政府坚决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香港警方严正执法、司法机构依法惩治暴力犯罪分子、爱国爱港人士捍卫香港法治和社会秩序的行动。相信在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的大力支持下,在特区政府的带领下,香港同胞一定能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
——《人民日报》评论《爱国爱港是香港社会主流》
(1)“一国两制”的构想对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道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的原因。(1分)说一说“九二共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2分)
原因:1949年南京解放,国民党败逃台湾。
内容:“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
(3)根据材料三简要归纳当前要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可能遇到的阻碍有哪些。(2分)
台湾当局危害台海和平的不当行为和言论;美国方面在台湾问题上的小动作。
(4)根据材料四,谈谈你对怎样才能实现香港持续繁荣稳定的看法。(4分)
示例: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的大力支持,特区政府的带领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4张PPT)
统编八下历史
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统编版八下历史 阶段性检测讲解课件
八下历史第四单元测试01
范围:第四单元
(建议用时:60分钟 满分: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新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针对这种现状,我国实行( B)
A.联邦共和制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特别行政区制度 D.独立国家联合体
B
2.如图反映了西藏自治区成立后卫生教育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这些成就取得的最主要因素是( A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一国两制”构想的推行
A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后,在民族自治地方建立了完整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比如广播电台基本覆盖民族地区,使用了二十五种少数民族语言,并且建立了少数民族语言的影视译制中心。材料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
A.保障了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
B.推动了不同地域文化的交融
C.真正地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D.解决了少数民族落后的问题
A
4.中共十九大强调要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表明,新时代党和国家处理民族问题致力于( C )
A.奉行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B.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C.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D.开始实行适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
C
5.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D )
A.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B.民族自治地方享有高度自治权
C.有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民族区域自治必须坚持国家统一领导
6.这一制度是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也是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是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的。“这一制度”指的是( A )
A.“一国两制”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社会主义制度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A
7.林则徐的后人,曾任我国驻联合国大使的著名外交官凌青曾写诗:“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下列历史场景可印证诗中“前仇旧恨今尽雪”的是( B )
A.新中国成立 B.香港回归
C.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D.台湾问题解决
8.“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C )
A.新中国成立 B.抗美援朝
C.澳门回归祖国 D.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B
C
9.习近平主席在庆祝澳门回归20周年活动时指出,回归祖国以来的20年,是澳门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民生改善最大的时期。澳门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得益于( B )
①“一国两制”方针的成功实践 ②中央政府和内地的大力支持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④澳门社会各界的团结奋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改变,意味着进步与成长;不变,则是对历史与现实的尊重。”下列选项能反映港澳回归祖国所带来的“改变”的是( C )
A.原有的制度 B.原有的生活方式
C.主权的行使 D.同根同源的血脉
B
C
11.下面年代尺展示了两岸之间三次重要的握手。对这三次握手解读正确的是( D)
A.①标志着两岸民间团体交往的开始
B.②见证了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
C.③形成了对台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
D.都反映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进展
12.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150周年诞辰大会上指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 D )
A.实现直接“三通” B.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加强经济密切合作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
D
13.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对两岸同胞和全民族最有利。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这段话针对的是 ( A )
A.外部势力干涉和“台独”分子的分裂活动
B.破坏海峡两岸“三通”的逆流
C.刻意诬蔑抹黑新疆的外国政客和反华媒体
D.制造香港动乱的“港独”分子
A
14.利用表格对历史知识进行整理,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历史。据下表可以得出的历史认识是( A )
时间 内容
明末清初 郑成功收复台湾
《马关条约》签订后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从未停止
改革开放后 党和政府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2015年 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会晤,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A
A.中国人民为维护祖国统一而不懈努力
B.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C.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洗雪了百年国耻
D.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二、非选择题(共32分)
15.【民族大团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1944年出生的旦增群培是农奴拉旺的儿子,他回忆道:“从记事起,就在挨饿中度过每一天,农奴主扎西群培很吝啬,每天早上干活前和晚上睡觉前,父母才能各分到一小勺糌粑,拿水拌成糊糊吃,根本填不饱肚子。”在旧西藏农奴主眼中,农奴只是会干活的牲畜,可以随意买卖、赠送,殴打、折磨也是“家常便饭”。
  “共产党的军队来了!”民主改革前几年,这个消息传遍了雪域高原,也传到了拉旺家。1959年,农奴主彻底被打倒,村里成立了农会。农会给他们家分了地,分了房子,还分了粮食、牲畜,全家人穿上了真正的衣服、鞋子。全村人每人一颗豌豆当选票,选举拉旺当上了农会的委员。
——全国妇联联络部编《小家与大党》
材料二
①《格萨尔王传》为藏族史诗,由国家整理出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②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通车 ③2011年北京市政府援建拉萨市堆龙德庆区羊达设施农业示范园
④截至2022年1月,西藏累计建成5G基站6 660个 ⑤截至2021年8月,国家共派出9 682名援藏干部 ⑥2021年西藏拉萨市城关区举行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
(1)根据材料一,说明农奴拉旺一家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发生的原因。(2分)
变化:废除了剥削和压迫,过上了幸福生活。
原因:西藏获得了和平解放,进行了民主改革。
(2)材料二是某同学在了解有关国家帮助西藏地区发展时查找的资料,请将以上资料按照下面的类别进行分类。(6分)
政策支持:  ③⑤  基础设施建设:  ②④ 
保护少数民族文化:  ①⑥ 
③⑤
②④
①⑥
16.【香港回归祖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二战后,由于英国千方百计地恢复和维持它在香港的统治,加之国内国际因素的影响,香港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经过22轮艰苦曲折的谈判,《中英联合声明》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摘编自肖元恺《中英关系与香港问题》
材料二 第一条,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第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依照本法的规定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第五条,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材料三 从1997年到2016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由1.37万亿港元增至2.49万亿港元,特区政府的财政储备由4 575亿港元增至9 083亿港元。香港已连续23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营商环境和竞争力长期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
(1)根据材料一,指出香港回归过程的特点。(2分)中国何时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2分)
特点:香港回归的道路充满曲折;香港问题的解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时间:1997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贯彻了中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的什么方针?(2分)根据材料二,指出香港特别行政区拥有哪些权力。(2分)
方针:“一国两制”。
权力: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3)材料三反映了香港回归后怎样的经济现象?(1分)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祖国统一问题的认识。(2分)
现象:经济持续繁荣发展。
(示例)认识:增强综合国力;坚持“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反对分裂;加强经济文化交流;祖国内地是香港繁荣的坚强后盾。
17.【祖国统一大业】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几千年来,各民族生生不息,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统一更是国家振兴的重要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香港、澳门回归以来,“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是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澳门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
——中共十九大报告
材料二 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就如何表述……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
材料三 台湾当局行政机构负责人赖清德近来言语放浪得很,一会儿标榜自己“的确是台独工作者”,一会儿又声称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被国台办发言人多次点名痛斥仍不收敛。……挑衅一中红线必然损害民生福祉、危害台海和平,哗众取宠、执迷不悟必将受到人民的谴责和历史的惩罚。
——新华网《三问“台独工作者”赖清德》
  2018年以来,美国方面在台湾问题上动作很多,除了“台湾旅行法”,“国防授权法”呼吁对台军售正常化,评估美台军舰互访的可能性;美国国会还有其他涉台法律待通过,比如“台湾安全法”等等。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决反对和谴责其严重损害中国利益和中美关系的行径。
——央广网
材料四 正如侮辱国旗事件发生后,“中国人民都是护旗手”成为网传热帖,全国人民都是香港警队止暴制乱的坚强后盾。中央政府坚决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香港警方严正执法、司法机构依法惩治暴力犯罪分子、爱国爱港人士捍卫香港法治和社会秩序的行动。相信在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的大力支持下,在特区政府的带领下,香港同胞一定能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
——《人民日报》评论《爱国爱港是香港社会主流》
(1)“一国两制”的构想对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道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的原因。(1分)说一说“九二共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2分)
原因:1949年南京解放,国民党败逃台湾。
内容:“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
(3)根据材料三简要归纳当前要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可能遇到的阻碍有哪些。(2分)
台湾当局危害台海和平的不当行为和言论;美国方面在台湾问题上的小动作。
(4)根据材料四,谈谈你对怎样才能实现香港持续繁荣稳定的看法。(4分)
示例: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的大力支持,特区政府的带领等。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