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蟋蟀的住宅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 蟋蟀的住宅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30 09:57: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蟋蟀的住宅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宅”“隐”等12个生字,会写“宅”“临”等14个字,“住宅”“临时”等16个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写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的过程两方面的内容。
(重点)
3.抓关键词句,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难点)
二、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蟋蟀图画,认识蟋蟀。
2.关注“住宅”,激发兴趣。
导入:人类居住的地方叫“住宅”,昆虫居住的地方一般叫“洞穴”,而课文
题目却叫—— (补充板书:的住宅)。
学生齐读课题。
3.针对课题,学生质疑。
提问:看着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为什么作者把蟋蟀的洞穴叫作“住宅”,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样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反馈,认读生字。
隐蔽 干燥 隧道 简朴 光滑 平坦 清洁 宽敞
慎重 选址 挖掘 钳子 锯 扒土 搬掉 踏地 铺开
(1)指名领读。
(2)多种形式读。
(3)多种方式理解词语含义。
隧道:在山中、地下或水下开凿或挖掘成的通道。
慎重:谨慎认真。
出示图片,认识“隧道” “钳子” “锯”。
(4)读准多音字“扒”。 扒
3.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启发思考。提问:仔细观察这两行词语各有什么特点
——第一行词语是写住宅的特点。
——第二行词语与蟋蟀修建住宅的过程有关。
(2)借助词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讲蟋蟀喜欢寻找隐蔽、干燥的地方,挖一条隧道当自己的住宅;里面简朴、光滑、清洁、宽敞,门口的平台很平坦;它每次都会慎重地选址,用自己的前腿和后足不停地挖掘,扒土、搬土块、踏地、铺泥,精心建造自己的住
宅。
小结。
抓住关键词,也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好方法——相信同学们通过深入学习,很快就会发现蟋蟀住宅的奥秘!
4.浏览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引发思考。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住宅特点,哪些自然段写住宅修建过程
——第二至第六自然段写住宅特点,第七至第九自然段写住宅的修建过程。
理解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开门见山点出蟋蟀的出名不仅因为唱歌,更在于它的住宅。
(三)品读住宅特点,感受细致观察
1.抓关键词句,体会蟋蟀住宅的特点,感受观察的有序性。
(1)明确任务。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至第六自然段,思考蟋蟀的住宅有哪些特点 用横线画出相关句子,并尝试把每一个特点用一个词概括出来。
(2)小组交流,教师随机引导。
(3)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谈感受,再带着感受,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朗读训练,
体会蟋蟀住宅的特点。
(4)启发进一步思考。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观察蟋蟀的住宅的
(5)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归类提炼关键信息,随机补充表格中“特点”部
分。 (出示表格)
蟋蟀的住宅 住宅特点
修建过程
——选址。 (板书:选址)
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 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 (板书:排水优良、有温和的阳光)
——外部。 (板书:外部)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 (板书:向阳)
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 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板书:干燥)
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 (板书:隐蔽)
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板书:平坦)
——内部。 (板书:内部)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 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板书:简朴、清洁、干燥、卫生)
(6)梳理信息,填写表格。
蟋蟀的住宅 住宅特点 选址 排水优良、有温和的阳光
外部 向阳、干燥、隐蔽、平坦
内 部 简朴、清洁、干燥、卫生
修建过程
小结:看来观察事物,除了细致,还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板书:观察
要有序)
2.深入角色,借助板书,介绍住宅特点。
(1)学生运用句式“我是小蟋蟀,你看我的住宅 …… ”,借助板书上的关键
词,结合课文插图,利用文本语言,介绍蟋蟀住宅。
(2)学生自由准备,教师巡视。(小组内介绍,推选优秀学生在全班介绍)
(3)过渡。这么好的住宅,小昆虫们都愿意来吗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不肯随遇而安” “弃去毫不可惜”。
——“随遇而安”指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毫不可惜”指一点儿也不感到可惜。而我们的小蟋蟀不愿利用现成的洞穴,而是慎重地选择住址,从外部到内部,都是自己一点一点地挖掘,完全不同于那些可以随意丢弃的洞穴,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小结:看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也是一种好办法。
(四)小结方法,铺垫延伸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描写蟋蟀住宅特点的段落,通过抓住关键词句品读的方法,了解了蟋蟀的住宅是那么与众不同,那它到底是怎么得来的呢 让我们继续跟着作者进一步探究蟋蟀住宅的修建过程。
二、品读住宅的修建过程,感受细致观察
1.请同学们默读第7—9自然段,抓住关键词句拼读的方法,边读边思考:蟋蟀是如何修建住宅的,并完成表格中“修建的过程”部分。
蟋蟀的住宅 住宅特点 选址 排水优良、有温和的阳光
外部 向阳、干燥、隐蔽、平坦
内 部 简朴、清洁、干燥、卫生
修建过程
自学提示:默读课文第7—9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出描写蟋蟀修建住宅的词语,并填空。
2.生自主学习,抓住关键词句,梳理住宅的修建过程。
(1)词句汇报,梳理蟋蟀住宅的修建过程。
——工具简单。(板书:工具简单)
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似的大颚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们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工具:前足、大颚、后足、锯。可以看出工具极其简单。(图片出示)
——动作利索。(板书:动作利索)
动作:扒土、搬掉、踏地、推到、铺开。从这一系列的动词可以看出蟋蟀在干活的时候可是强劲有力,充满了斗志。
时间:“不大一会儿”可以看出蟋蟀的动作利索,干活麻利。
——极有耐心。(板书:极有耐心)
时间:从“两个钟头”“长时间的整修”可以看出蟋蟀很有耐心;从“秋天初寒的时候”到“冬天”,也可以看出蟋蟀修建住宅的过程很长,极有耐心。
(2)借助表格,用自己的话介绍蟀住宅的修建过程。
蟋蟀的住宅 住宅特点 选址 排水优良、有温和的阳光
外部 向阳、干燥、隐蔽、平坦
内 部 简朴、清洁、干燥、卫生
修建过程 工具简单 前足、大颚、后足、锯
动作利索 扒土、搬掉、踏地、推到、铺开
极有耐心 两个钟头、长时间的整修、秋天初寒的时候到冬天
(3)交流、讨论:那么,作者怎么观察到这一切的呢 请仔细默读课文,发现作者如何观察的线索。
学生汇报时,先读相关的课文,然后概括梳理。
——用“手”观察。搜索起它们的巢穴,一指宽,用手指头去量大小,摸一摸墙壁很光滑。
——用“眼睛”看。晴天看,雨天看,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的,甚至还用放大镜塞到里面去看。
——长期的观察。白天一连看几个钟头,可能是趴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也可能是
对着洞口一连看几个小时,肚子都饿了,简单吃了一点儿食物又来观察。从十月前就开始观察,一直观察到后来,房子造完了还要整修,一直在看。整整一个冬天都在观察。
3.链接资料中的喜爱之情
法布尔在《昆虫记》中有这样的描写一
我的蟋蟀们!因为有你们的陪伴我才感到生命的活力,而生命是我们这片土地上的灵魂……一个活着的微点——最小最小的生命的一粒,更能引起我的无限兴趣,更让我无比地热爱你们!
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以后,法布尔发出感慨——
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板书:伟大的工程)
三、升华主题,感受“伟大”
1.现在你怎么理解“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这句话
——蟋蟀的住宅选址慎重,外部隐蔽,内部整洁;蟋蟀的工作时间长,工程量大,工具却很简单。可以看出这座住宅是一个伟大的工程。
2.这样伟大的工程的描写得益于法布尔连续、 细致地观察,几十年如一日的观察,法布尔写了很多这样的文章,《狼蛛的家庭生活》《天生攀岩家》《螳螂的爱情》……这些文章集合在一起,就是我们大家喜欢的 《昆虫记》。(出示法布尔的照片)
这是年轻的法布尔,头戴宽边草帽,手里握着他的宝贝放大镜,嘴边挂着一丝微笑。
这是年华老去的法布尔,满脸皱纹,可不变的是他的头上依然戴着宽边草帽,手里还是握着他的宝贝放大镜,嘴边挂着孩子般的微笑。
92岁的法布尔与世长辞,但我们仿佛听见他对我们说:“孩子们,来吧,快到我的昆虫世界来!”(结合PPT介绍)
四、对比品味,感受生动表达
引导:在长达30年的观察中,蟋衅以及那些生活在荒石园的小昆虫,在作者的眼中已经化作了充满灵性的生灵。我们一起来感受他生动的表达。
1.找一找,说一说。
提示:勾画出课文中把蟋鲜比作人,把蟋蟀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的语句读一读,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①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②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儿一点儿挖掘的, 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③并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
④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
⑤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⑥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
2.比一比,说一说。
出示课后第三题,引导学生思考在表达上与课文有什么不同。
“蟋蟀体形微扁,头部圆形,触角长,呈线状。有翅时,翅平叠于躯体上。多数体色呈褐色或黑色,深浅不一。雄虫利用位于前翅基部的脊产生求偶鸣声。多数雌性的产卵器很显著,呈简状或针状。”
——说明性文字具有简洁干净,表达准确清楚,不带情感色彩的特点。而文中的拟人手法,读来栩栩如生,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3.比一比,品一品。
引导:都是写蟋蝉“鸣叫”,他们分别是这样写的(出示句子),读一读,它们的表达有什么不一样?
A.雄虫利用位于前翅基部的脊产生求偶鸣声。
B.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焊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法布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蟋蟀讲究卫生、喜爱音乐、热爱生活、富有情趣。
想一想,读一读。
引导:展开想象,朗读文中把蟋蟀比作人的语句,将这种情趣表现出来。
4.总结:这个单元我们都在学习观察,通过三首古诗,我们发现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事物是不一样的;跟着叶圣陶爷爷,我们了解了爬山虎居然有脚;跟着法布尔,我们又发现了蟋蟀住宅这个伟大工程。观察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心想。期待大家像他们一样认真观察也能呈现世界之美。
附板书:
蟋蟀的住宅
选址 排水优良、有温和的阳光
住宅特点 外部 向阳、干燥、隐蔽、平坦 观察要有序
内部 简朴、清洁、干燥、卫生
工具简单 前足、大颚、后足、锯
修建过程 动作利索 扒土、搬掉、踏地、推到、铺开
极有耐心 两个钟头、长时间的整修、秋天初寒的时候到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