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普罗米修斯
一、教学目标
1.读好众神的名字及文中难读的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圈找关键信息,抓住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并能按事情发展顺序讲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重点)
3.通过圈找关键词语,体会普罗米修斯遭受的严厉惩罚,感受普罗米修斯勇敢无畏,为造福人类敢于牺牲的人物形象。(难点)
二、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了解古希腊神话
1.交流读过的神话故事,了解学情。
2.揭示课题。
3.出示古希腊神话的介绍,播放视频。
(二)聚焦人物,梳理结构,把握主要内容
1.读好众神名字,说初步印象。
(1)快速浏览课文,圈出文中众神名字。(板书:普罗米修斯、宙斯、赫淮斯托斯、赫拉克勒斯)
(2)齐读众神名字。
2.梳理人物关系,说主要内容。
(1)自由读课文,在这个神话里,天神普罗米修斯和其他的神都有关联。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你能选一对或者几对说一说吗?
——大力士赫拉克勒斯看到普罗米修斯被锁在悬崖上,挽弓搭箭射死鹫鹰,用石头砸碎锁链,让普罗米修斯重获自由。
——宙斯得知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后气急败坏,决定狠狠地惩罚普罗米修斯。
——火神很敬佩普罗米修斯,悄悄劝说普罗米修斯归还火种,但普罗米修斯坚定地拒绝了。
(3)小组合作,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完成《作业本》第四题。
(4)交流反馈。
4.接照故事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给下面的句子排序。
( )大力土赫拉克勒斯射死鹫鹰,砸碎锁链,普罗米修斯获得了自由。
( )普罗米修斯被锁在高加索山上,风吹雨淋,痛苦不堪,但他没有屈服。
( )宙斯派凶恶的鹫鹰啄食普罗米修斯的肝脏,周而复始,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永远没有尽头。
( )宙斯大怒,要惩罚普罗米修斯。
( )普罗米修斯看到人类没有火的悲惨情景,决心冒着生命危险,到天上去“盗”取火种。
( )火神赫淮斯托斯让普罗米修斯向宙斯承认错误,归还火种,但普罗米修斯依旧坚定自己的信念。
引导学生抓住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指名说,同桌互相说)
完成《作业本》第五题。
(三)品读课文第一至二自然段,了解普罗来修斯“盗”火的起因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朗读并思考:没有火,人类过着怎样的生活
——生吃食物,茹毛饮血;
——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漫漫长夜……
(2)激发想象,理解“悲惨”。
引导:人们吃生的食物可能会出现什么状况
——消化不良
——感染病菌
人类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长夜,可能会遇到什么
——寒气逼人
——野兽袭击
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悲惨”一词的意思。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说说普罗米修斯是怎样“盗”取火种的。说说你的体会。
有一天,当阿波罗驾着太阳车从天空中驰过的时候,他跑到太阳车那里,从喷射着火焰的车轮上,拿取了一颗火星,带到人间。自从有了火,人类就开始用它烧熟食物,驱寒取暖,并用火来驱赶危害人类安全的猛兽……
——“跑”“拿”“带”几个连续的动词准确地写出了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的经过,突出了他的勇敢。
——“喷射着火焰”说明普罗米修斯是冒着生命危险盗”取火种的。
(2)出示句子,对比朗读。
很久很久以前,地面上没有火,人们只好吃生的东西,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长夜。
自从有了火,人类就开始用它烧熟食物,驱寒取暖,并用火来驱赶危害人类安全的猛兽……
(3)想象补白:自从有了火,人类就开始用它烧熟食物,驱寒取暖,并用火驱赶危害人类安全的猛兽……有了火,人类还能做什么
——有了火,夜晚才有了光明,人们再也不用在黑暗中摸索前行。
——有了火,人们开始冶炼金属,制作更加精致的农具和武器。
教师小结:与没有火的生活对比,普罗米修斯“盗”火的举动改变了人类生活,造福了人类。
(四)品读课文第三至八自然段,感受普罗来修斯遭受的痛苦
1.引导:普罗米修斯因为“盗”火,受到了宙斯的严厉惩罚,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三至八自然段,勾画、圈出你感触最深的词句并批注,再在小组内交流。
2.自由汇报,品读语段,体会人物形象。重点引导学生品读以下句子:
“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 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句末用了感叹号,表明了普罗米修斯具有坚定不移的信念。
——文中使用了反问句,强烈地表达了普罗米修斯为民造福的决心。
——这句话里使用了“决不会……更不会……”的句式,让我们感受到普罗米修斯面对宙斯的惩罚所表现出来的英勇无畏。
学生练习朗读句子。
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
——文字中“锁”字让我感触最深。普罗米修斯被锁在悬崖上时丝毫不能动弹,要忍受许多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但他坚持下来,真是了不起。
——“既……也……”让我感受到普罗米修斯只能直直地站立在那里,极度痛苦,但却从不屈服。
——从“日夜”这个词可以看出普罗米修斯遭受的痛苦就没有间断过。
学生练习朗读句子。
狠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鹰,每天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上,用它尖利嘴巴,啄食他的肝脏。白天,他的肝脏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肝脏又重新长了出来每样,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永远没有了尽头。
(1)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课文插图描绘的是凶恶的鹫鹰正向普罗米修斯飞来,准备用小利的嘴啄食他的肝脏。看到这一幕,你有怎样的感受
——“永远没有了尽头”更能反衬出普罗米修斯“为民造福信念的坚定”以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表达出作者对普罗来修斯的赞美和讴歌。
——感受普罗米修斯日复一日所承受的痛苦,体会神话神奇的想象。
(2)指导句子朗读。
点拨:句子表现普罗米修斯遭受的痛苦,朗读的时候声音要低沉一些,缓慢一些。
(五)品读第九自然段,了解故事结局
1.朗读结尾,谈谈感受。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九自然段。(配乐)
有一天,著名的大力士赫(hè)拉克勒(lè)斯经过高加索山,他看到普罗米修斯被锁在悬崖上,心中愤愤不平,便挽(wǎn)弓搭箭,射死了那只鹫鹰,接着又用石头砸碎了锁链。普罗米修斯——这位敢于从天上拿取火种的英雄,终于获得了自由。
(2)引导:从“终于”这个词语;你感受到什么
——“终于”,这个词语里饱含着人类长久以来的期待,饱含着人类对英雄的崇敬与爱戴。
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呼唤这位英雄的名字——(齐读)普罗米修斯。
2.抓住“火种”一词,深化主题。
启发思考:普罗米修斯带给人类的仅仅是可以用来煮熟食物、驱除黑暗的火种吗 他还带给了人类什么
——带给人类幸福的生活。
(六)开展对比阅读,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神奇
1.学生默读课后“阅读链接”,简要说说中国神话中燧人氏钻木取火的故事。
2.思考讨论:
(1)你从燧人钻木取火的故事中感受到哪些神奇
——场景神奇:“燧明国国内有棵名叫燧木的火树,曲盘起来,有一万顷地那么大,能够发出火光,燧明国的人就在火树下生活。”
——情节神奇:“他忽然看见许多像猫头鹰一样的鸟,它们在枝叶间用嘴啄木,每啄一下,就有灿然的火光闪现。”见此神奇的情景,圣人受到启发,领悟到钻木取火的道理。这就叫“情节合理”“无巧不成书”。
(2)引导学生回忆《普罗米修斯》中普罗米修斯取火的过程,同是人类取火的故事,有什么不同之处
——取火方式不同:普罗米修斯从喷射着火焰的车轮上拿取火星,带到人间;燧人氏从鸟嘴啄木这个行为受到启发,用小木棍钻木,从而得到火。
——普罗米修斯具有神奇的力量:肝脏被鹫鹰啄食光,一到晚上又重新长起来;许多年不能动弹,不能睡觉,日夜遭受风吹雨淋的痛苦仍然神奇存活。
——燧人氏善于思考,勇于创造,同样带给人光明和温暖。
小结:关于火种的来源,中西方神话用不同的想象加以解释。故事虽不同,却都体现着远古人们对世界的理解。
附板书:
普罗米修斯
起因 经过 结果
勇敢 为民造福 不惜牺牲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