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亚洲及欧洲 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湘教版(2024)(共6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7.1 亚洲及欧洲 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湘教版(2024)(共6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30 11:43: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大洲 了解地区 走进国家
大 小
区域地理
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平均海拔、地表起伏状况、主要地形类 型、地形分布格局和特色地形等
气候成因、主要气候类型、 与农业生产关系
区域内主要的大河大湖及分布
如自然资源等
地理位置
地形
气候
河湖
其他
人口数量和增长状况、居民构成、
主要人种和国家分布、经济发展水平等
大洲
地区
国家
城市
一个思路
一 个 区 域
人文
自然
欧洲
北美洲
非洲
南美洲
南极洲
亚洲
大洋洲
七大洲
认识大洲
I 亚洲及欧洲
Part O1 / 位置与范围
Part 02/ 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
Part 03/ 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
Part 04/ 大河众多的亚洲
Part 05/ 亚洲的人口与经济
目录
CONTENTS
位置与范围
“亚细亚”与“欧罗巴”
古代,生活在地中海东岸的人们,把他们居住地以东
的地方称为“ 亚 细 亚 ”,以西的地方称为“欧罗巴”。 在当地语言中,“亚细亚”意为“东方日出之地”, “欧罗巴”意为 “西方日落之地”。后来,“亚细亚” 和“欧罗巴”所指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分别成为亚、 欧两大洲的名称。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阿 拉 伯 海
逐 道

印 度 洋
西方日落之地
洲亚
禁 VI

大 东方日出之地

美 洲
北 冰 洋
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3 拉






北 美
威 海
大 洋 洲
北应
问归线
东经26°
西
东半球
欧 洲
亚 洲


大洋洲
30
亚洲的半球位置
东半球、北半球
30
北回归线 北回归线
0°赤道 赤道 0
南美洲
西半球
北美洲
南极洲
30
0
南回归线
30
南回归线
30
南极洲
北回归线
太: 乎 洋
南 生110
大 洋 洲 南回归线
经度范围:26°E向东至170°W
IT 洋
亚洲东至西经约170°,西至东经约26°,范围广大。
西经170° 南极囵
西经170°

北纬81°
北极囵

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

纬度范围:81 °N 向南至11 °S
V 东经26° 南 极 洲

亚 洲
印 度 洋
亚洲的经纬度位置
东经26°
北纬819
欧 洲

赤道
0°西
南纬11°
非 洲
美 洲
北美洲



亚洲的海陆位置
欧洲的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
北半球、东半球
经纬度位置
经度:10°W-60°E;
纬度:36°N-71°N。
海陆位置
东:亚洲
西:大西洋
南:地中海(非洲)
北:北冰洋
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
阿拉伯半岛
世界最大半岛
●亚洲的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 全 洲 面积的3/4。
●全球海拔超过8000米的高峰全在亚 洲境内,平均海拔950米。
● 除南极洲以外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01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亚洲有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被 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 也有地势低平的西西伯利亚平原。
○喜马拉雅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 是世界最高的山峰,号称“地球 之巅 ” 。
○死海的湖面,是世界陆地表面最 低 处 。
02 地表起伏大,高低悬殊
●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雄踞亚洲中 部。
●喜马拉雅山脉等众多高大的山脉, 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
●平原多分布在大陆边缘。
03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大陆东侧和东南侧有世界上规模最 大、最典型的呈弧形排列的群岛。
●群岛外侧紧邻深邃的海沟,如马 里
亚纳海沟。
●这里的地壳不稳定,为环太平洋火
山地震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04 多群岛和海沟
欧洲的地形
海拔/米
10000
( 珠 穆 朗 玛 峰 )
8848.86
8000 (乞力马扎罗山) (阿空加瓜山)…
5895 (迪纳利山) 6960
(厄尔布鲁士山) 6190
4000
-26.6 -156 -86 -40 -16
(里海)(阿萨勒湖)(死谷)(格兰德斯盐湖)(北艾尔湖) 欧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图7 - 5 世界大洲(南极洲除外)陆地海拔比较
6000 5642 (查亚峰) - 5029
950
-430.5
(死海) 亚洲
750 700 600
300
最高海拔 最低海拔
平均海拔
2000
0
350
欧洲 亚洲
图7- 6 欧洲和亚洲不同海拔高度的陆地占比
≥2000米
500~2000米 200~500米 <200米
14%
25%
25%
2%
15%
57%
欧洲的地形
26%
36%
冰川地貌
欧洲许多地区曾经被巨厚的冰川所覆盖。当冰川向前运动时,会剧烈地 刨蚀地面;消融时,又把搬运来的泥沙、石块等在地面上堆积起来。这 样,就形成了独特的冰川地貌。例如,挪威沿海幽深曲折的峡湾,芬兰 众多的湖泊,东欧平原上波状起伏的低丘,阿尔卑斯山脉挺拔的峰峦, 大多是冰川作用的产物。
芬兰塞马湖(冰川湖)
瑞士马特峰(角峰)
挪威松恩峡湾
大洲
亚洲
欧洲
平均海拔
除南极洲以外平均
海拔最高的大洲
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 洲
地表起伏状况
地表起伏大,高低悬殊
地表起伏小,低平和缓
主要地形类型
以高原、山地为主
以平原、山地为主
地形分布格局
山地高原多分布于中部
山脉多分布在南、北两侧
特色地形
大陆外侧多岛弧、海沟
海岸线曲折,多冰川地貌
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
马来群岛
亚洲东南部的马来群岛是热带雨林 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森林常绿。
地中海沿岸
亚洲西部的地中海沿岸地区是地中海
气 候 ,夏季炎热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青藏高原高山地区
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和一些高山地区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山地气候区, 自然景观呈明显的垂直变化。
o 乞拉朋齐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苔原气候
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地形复杂,气候类型多样。
图7-10 亚洲和欧洲气候类型分布


● 赤道附近的马来群岛,常年如 夏,年平均气温26℃。
●西伯利亚东部, 一年中有7个 月的平均气温在0℃以下。
●东北部的奥伊米亚康曾观测到 -72.2℃的低温,号称北半球的
“ 寒 极 ”。
○奥债米亚康

亚 洲
o 乞拉朋齐



图 7 - 1 0 亚洲和欧洲气候类型分布
O1 各地气温差别显著
冰 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苔原气候
●亚洲各地距海远近不同,加上 气流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年 降水量差异显著。
02 年降水量差异显著

○奥债米亚康
●总体上看,亚洲气候的大陆性
特征显著。

●这里既有降水丰沛的世界“雨 极”,也有终年少雨的干旱地 带 。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苔原气候

o 乞拉朋齐
图7-10 亚洲和欧洲气候类型分布
03海陆热力差异明显

●亚洲地处世界最大大陆——
亚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 大的海洋——太平洋,海陆
热力性质差异明显。
●在世界各大洲中,亚洲东部和 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 影响范围也最广。



图7-10 亚洲和欧洲气候类型分布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苔原气候
○奥便米亚康
o 乞拉朋齐



由于雨水过多,当地人不建桥,而是像种庄稼一 样“种桥”,让河谷附近树木和藤本植物慢慢长 成天然之桥。
奥伊米亚康的气候极度严寒,每年12月至次年 1月日平均气温低于-45℃。
北半球“寒极” 奥伊米亚康景观
世界“雨极” 乞拉朋齐景观
o 乞拉朋齐



图7-10 亚洲和欧洲气候类型分布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苔原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①读图7-10,说一说,亚洲和欧洲主 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状况。
■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苔原气候
欧洲的气候
欧洲



1
4 7
11
1 4
1 4
11
7
7
利物浦 华沙 阿斯塔纳 赤塔 漠河 (53°24'N,2°59'W)(52°13'N,21°0′E)(51°7'N,71°25'E)(52°1'N,113°30E)(52°58'N,122°32'E)
图7 - 14 亚欧大陆北纬50°附近五个城市气温和降水量比较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1 4 7 1 1 月 份
1 4 7 11
②图7-13、7-14,说一说,亚欧大陆北纬50°附近的同纬度地带,1 月 、 7 月 气温由西向东有什么变化?年降水量由沿海向内陆有什么变化?
气温的年较差由西向东增大
年降水量由沿海向内陆减少 降水量/毫米
欧洲的气候
气温/℃
欧洲的气候
③英国利物浦与我国漠河纬度相当,为什么两地1月平均气温相差近30℃?
英国利物浦 我国漠河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盛行西风、暖流 西北季风,寒潮
4 7 1l 1 4 7 1l I 4 7 1l I 4 7 1l 1 4 7 1l
(53°24'N,2°59'W)(52°13'N,21°0′E)(51°7'N,71°25'E)(52°1'N,113°30E)(52°58'N,122°32'E)
图7-14 亚欧大陆北纬50°附近五个城市气温和降水量比较
利物浦 华沙 阿斯塔纳 赤塔 漠河
/毫米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日 份
气 温
45
30
15
0
-15
-30
-45
I
欧洲的气候
④根据下列资料,说一说,地处欧洲的甲、乙两地的气温和降水特点, 并判断两地各属哪种气候类型。
甲地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5.2
4.7
5.2
7.2
10.1
12.8
14.4
14.1
12.6
9.6
7.3
5.4
降水量/毫米
101
81
71
64
69
70
76
102
89
130
119
136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10.3
11.2
12.7
14.1
16.5
19.3
21.3
21.8
20.3
17.1
13.5
11.3
降水量/毫米
86
82
80
54
40
19
4
5
38
82
109
93
夏季高温少雨 冬季温和多雨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温润
乙地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
欧洲的气候
⑤下列因素中,哪些对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欧洲人口密度高,城市人口所占比重大,城市、工业区热岛效应显著。
欧洲山脉多为东西走向,平原广阔,且连成一片,有利于大西洋上的 暖湿气流长驱直入。
欧洲大陆主体位于北纬40°~60°,终年盛行来自大西洋的暖湿西风。
欧洲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使西北部沿海地区显著升温。
欧洲大陆轮廓破碎,海岸线漫长曲折,大部分地方距海不远。
欧洲三面临海,向西凸出,形似“大半岛”。



×

大河众多的亚洲
①在图7-15中分别找出注入太平洋、 印度洋和北冰洋的河流。
②议一议,亚洲的地形和气候对河流分布 的影响。
亚洲的水文水系
向东或东南流入太平洋
黑龙江、黄河、长江、湄公河等
向南流入印度洋
萨尔温江、恒河、印度河等
向北流入北冰洋
洋 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等
亚洲中西部地形闭塞的山间高原、盆地和低 地,以及荒漠、半荒漠地区分布有较多的内 流河,如锡尔河、阿姆河、塔里木河等。
亚洲的主要河流
读图7-15,找出贝加尔湖、 死海、巴尔喀什湖、里海等 湖泊的地理位置,并阅读课 文描述这些湖泊的特点。
亚洲的主要湖泊

亚洲的人口与经济

阿 家 汉 精 多 新 和相尔肆

年 古
i 专

际克 新 体 纳 阿
哈 萨

l

去库免期想
NST 热
Tor


是 巴基斯坦
尔 颗
汉 新
姓 预查
科医萝事调

木 路e
12
e 湿共章


露 MONGoL
乌推本齐

培克拉玛干沙漠 人
中 OP LE'S
昆 仑 山 脉
孟加拉国

古 腔
日本

PE

实科特位是

ABLAN SE
1
ND

3
总 克 沙

虚 。
印度尼西亚

EAN
亚洲人口超过I 亿的国家
东登 E?80 否 W
斯瓦尔巴群岛 法兰上约 弗 兰 格 尔 岛 ”
熊 岛
BLRE
E
o
法 假

内夫得沙

有8;
4A
图 例 咨 部 ,
一般城库
8
网 第 ,

EME
e

0
① 错 企 5k 未 定 调 界 | ②

静马城
e
挪 成
NOI 44
P
渣 交 斯 岛
2。
aP
r
⑤网性价区Anab A
6 格 当 0erd
① 阿 童 师Asrta(un
③重先EEArmil
菲律宾
* * * * 军 事 分 两 线 快海
含路
印度
中国


rab

加内重岛(P国 )




BEPUE
斯 垣是平达

圣 易 伦 断 岛 北
Colon
世凤这通




地区弊



---- -
西欧
高原气候
气候干旱
人口密度/(人/千米)
≥500
200-500
100~200
10~100
1-10
<1
①读图7-20,说一说,哪些地区 人口稠密,哪些地区人口稀疏?
②从气候的角度,分析亚欧大陆 北部和亚洲西部人口稀疏的主要 原 因 。
亚洲的人口
气候寒冷
图7-20 亚洲和欧洲人口分布
东南亚
南亚
东亚

欧洲的人口
2021年,欧洲总人口7.45亿人,居世界各大洲第三位。
除北部寒冷地区外,欧洲大部分地区的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50人以上。 欧洲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
欧洲还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
一些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于零,有的甚至出现负增长。
韩国、新加坡、
中国台湾、中国香港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洲许多国家纷纷摆脱殖民统治,开始了工业化进程。
20世纪80年代
中国和东盟部分
国家经济的快速
增长
20世纪70年代
“ 亚洲四小龙 ” 经济的腾飞
20世纪60年代
日本经济的崛起
亚洲的经济
亚洲的经济
当前,亚洲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在国际产业 分工中的地位渐次提升,逐步由低端的原材料加工和简单的 零部件制造,向研发、设计、数字化、智能化等产业价值链 的中高端迈进。
2024年全年
总 值 1349084亿元
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5.0%
34万亿元 新中
中 国
新闻
2024年 2024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公布
货物 2024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2%
CCTV Z CCTV
中文国断 中又国晒 中又国际
新年棋乐
礼遇新春
2024年
市场
2024
服务
2024
装备
CTV 中文国B
CC
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
发达国家 高收入国家
部分内陆国家
地处内陆,环境闭
塞,经济发展相对
缓慢
沙特阿拉伯、卡塔
尔、阿联酋等
(自然资源丰富, 依靠石油出口获得 大量外汇)
发展中国家
中国、印度、 印度尼西亚等
日本、以色列、 新加坡等
欧洲的经济
欧洲是近代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整体发展水平较高,发达国家分布集中。 收集欧洲经济发展的相关资料,完成下列任务。
①参考玲玲和贝贝的说法,举例说明欧洲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
多个方面综合作用——历史背景、政治 制度、科技创新、文化多样性、全球化 以及区域合作等。
地位——世界前列
变化
1970年 — — 首位 2020年——第三位
工业革命最早在欧洲兴起,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和 生活方式,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荣与发展。
地理大发现拉开了欧早期殖民扩张的序 幕,加速了欧洲各国资本的原始积累。
其他
10.4%
亚洲
38.4%
北美
26.6%
欧洲
24.6%
②读图7-21,说出欧洲经济在世界 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变化。
15.1%
欧洲
40.5%
1970年
图7-21 1970年与2020年世界各大洲地区生产总值占比
其他
10.4%
亚洲
北美
34.0%
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