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张PPT)
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 ,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系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朝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
〔前苏联〕别林斯基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秋风破屋 心情苦痛
群童抢茅 无可奈何
长夜沾湿 忧思不绝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推己及人,希冀“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
课文写了哪几幅图 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
赏析内容:
字、词的锤炼,句式的整散,标点,修辞,写法……思想境界和表达情感和方式.
赏析方法:
正面赏析
反面赏析
感受联想
“怒号”:拟物的手法,写出了风猛烈呼啸,横扫一切的气势。
示例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我们仿佛看见诗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他那满含忧虑的眼睛穿越了漫漫的黑夜,想到了风雨飘摇中的国家,想到了水深火热中的百姓,想到了自己种种痛苦的经历……
赏析要点
第一段:观察的角度、词语的锤炼、细节描写。
第二段:对比的写法、人物的情感。
第三段:细节描写、渲染与烘托、修辞手法、大环境与小环境、人物的情感。
第四段:对比手法、人物的情感。
其它:句式的参差美,表达方式的灵活多样,描绘的虚实结合……
登 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蜀 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课外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