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来中学笔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
高中·物理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核心素养展示
课程内容要求
课程标准解读
理解牛顿运动定律,能用牛顿运动
1.知道惯性和牛顿第一定律,理解运动和力的关系
定律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2.知道伽利略理想实验
解决有关问题
3.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会解释与惯性相关的现象
核心素养养成
》】
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
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一定律的两个重要内涵
(1)该定律指出了一切物体都有
名师点拨
(2)要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必须有
的作用。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
完整理解:
②惯性与惯性系
对于惯性,具体来说:物体总保持外力改变
①建立:牛顿第一
1.惯性
前一瞬间的状态(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定律不能用实险直接证
(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
状态或
状态的
明,它是在可靠的经验
事实(历经亚里士多
性质
德、加利略.笛卡尔各
(2)量度:
是物体惯性大小的
量度,
大的物体
种观点、的更改和完善)
惯性大,
小的物体惯性小.惯性大小与物体的受力情况、运动状
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逻
辑推理得出的结论.
态等其他因素
关
②条件:物体不受
(3)惯性的表现形式
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
①物体在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使
零,”不受外力”是理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想环境下的条件,”所
受合外力为零·是实际
②物体受到外力时,惯性表现为
惯性大,物
环境下的条件.
体运动状态
改变;惯性小,物体运动状态
改变
③结论:物体总保
2.惯性系:
在其中有效的参考系.
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
(1)牛顿第一定律定义了惯性系
静止状态·
(2)牛顿力学在惯性系中成立.
这样就说明,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在F=0时的
特殊情况.
064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
衡水中学状元笔记
目核心素养提升
学习要点1伽利略理想实验
例1伽利略对“运动和力的关系”和“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开
名师点拨
创了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重要科学研究方法.图甲、图乙分
一→加利略的理想实殓
别表示这两项研究中实验和逻辑推理的过程,对这两项研究,下列说
不是真实实脸,无法在实
脸室里完成
法正确的是
1.理想实验的局
限性
”理想实殓”在自
然科学理论研究中有着
重要的作用,但是理想实
猃方法也有一定的局
A.图甲中完全没有摩擦阻力的斜面是实际存在的,实验可实际
限性.
完成
(1)”理想实验”只
不过是一种逻辑推理的
B.图甲的实验为“理想实验”,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物体的运动需要
思维过程,它的作用只很
力来维持
于逻辑上的证明与反驳,
而不能用来作为检验认
C.图乙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合理外推得出小球在斜面上
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做匀变速运动
(2)由”理想实验
D.图乙中先在倾角较小的斜面上进行实验,可“冲淡”重力,使时
得出的任何推论,都必须
由观察和实验结果来
间测量更容易
检验.
解断完全没有摩擦阻力的斜面实际是不存在的,故实验不可能实
2.加利略的思想方
际完成,故A错误;图乙的实验为“理想实验”,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物体
法与章义
(1)伽利略用”实验
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B错误;你伽利略设想物体下落的速度与时
+科学推理”的方法推翻
间成正比,因为当时无法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所以伽利略通过数学
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推导证明如果速度与时间成正比,那么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由
(2)第一次确定了物
理实验在物理研究中的
于当时用滴水法计算,无法记录自由落体的较短时间,伽利略设计了
基础地位.
让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来“冲淡”重力的作用效果,而小球在
(3)揭示了力不是组
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要比它竖直下落的加速度小得多,所用时间长的
多,所以容易测量。伽利略做了上百次实验,并通过抽象思雏在实验
结果上做了合理外推。故C错误,D正确;
【答案】D
学习要点2对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例2(多选)为迎接2022年北京冬奥会,各地冰壶运动蓬勃展
名师点拨
开.在冰壶比赛中运用到了惯性的原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本题以2022北京冬
A.若冰面光滑,则冰壶能一直运动下去
奥会比赛项目”冰壶”为
B.冰壶会由于冰面的阻力速度逐渐降低
背景考查学生对牛顿第
一定律的理解,本题要
C.在比赛中要想让冰壶停下来,运动员可用杆阻止冰壶的运动
搞清(1)物体在不受外力
D.冰壶比赛中用到的所有冰壶在有些时候的惯性并不相等
作用时的状态是什么?
僻析冰壶比赛时,不允许运动员用杆阻止冰壶运动,C错误;所有
(2)力的作用时是什么?
冰壶的质量都相等,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所以所有冰壶的惯
(3)惯性的含义以及惯性
大小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性都相等,D错误
【答案】AB
65禽来中草扶元笔当
参考答案
。高中·物理
二、1.整体系统整体系统
3.(1)加速度物体受到的合力不为0
2.(1)相对静止具有相同的加速度
(2)同一时刻
(2)外力整体中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3)独立
三、1.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二、1.基本单位
导出单位
第六节实验与探究
2.千克(kg)
米(m)秒(s)
安培(A)
一、2.砝码的重力伸长量伸长量
开尔文(K)摩尔(mol)
坎德拉(cd)
3.铁架台铅垂线毫米刻度尺
m kg s
4.固定靠近弹簧固定铅垂线不挂
3.物理关系
钩码一个静止伸长量
弹簧弹力
第三节
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的大小
一、1.加速度
运动学公式速度位置
二、1.大小方向
时间
三、2.(1)节点矢量和
2.加速度合外力
(2)效果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
第四节超重和失重
3.合力的作用效果橡皮条弹簧测力计
一、a,向上,取正值a,向下,取负值Fv
分力的大小细绳分力的方向记录
mg=ma
mg一Fv=may支持力大于
和作图作图刻度尺测量
mg支持力小于mg向上加速向下减
4.(2)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地
速向上减速向下加速
(3)结点O两个细绳套的方向
刻度尺
二、向上
超重失重加速减速
三角板
第五节传送带问题
(4)前面相同
一、①先加速后匀速
(5)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
②先减速再匀速
5.(1)测力计本身存在误差
③一直匀速
(2)两弹簧测力计角度太小细绳与弹簧
④先加速再匀速
测力计不在同一直线
⑤先减速后反向加速
(3)描点不准确作图不准确
二,①不能沿传送带运动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
②gcos0-gsin0v
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
3ugcos 0++gsin 0 ugcos 0-gsin 0
一、1.总保持有外力迫使
④μgcos0十gsin0与传送带相对静止
2.(1)惯性(2)力
第六节弹簧类问题
二、1.(1)匀速直线运动静止
1.不会
(2)质量唯一质量质量无
2.拉力
支持力形变量不能突变消失
(3)①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
突然增大到某个值
②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难以容易
3.储存释放
2.牛顿运动定律不是
4.拉伸不突变
第二节牛顿第二定律单位制
第七节连接体问题
一、1.正比反比
单个物体过程物体系不考虑整体
F
不考虑对地系统内的作用力受力简单
2.ma
不涉及
参考答案
平衡水中学状元笔记
第八节实验与探究
(2)0
二、(1)作用力(2)质量
V+元2型
三、砝码细线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
托盘
②匀变速
g△t竖直方向
天平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
2.2tan0水平位移的中点
导线两根复写纸米尺垫木
二、(1)c0s00
(2)vosin 0 g
四、1.小盘的质量o小车的质量M
三、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2.远离滑轮的
第三节圆周运动、向心力、向心加速度
3.不带定滑轮匀速直线运动
一、圆周运动矢相切
△s2πr
△t
T
绕圆心
4.接通电源放开小车
6.加放砝码
矢
△8
AL T
2πn物体沿圆周运动一周
五、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a=As
2πr
1
T
圈数
方向圆心心
2.加速度aFa一F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aωv
总质量的倒数站a一
一条过原点的
二、1.m
mro
mr·4π2f2mwv
r
直线
2.圆心
一个变力
六、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合外力
3.向心加速度速度的方向速度的大小
不变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4.几个力的合力
一个力的分力
七1.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三、不变时刻改变均改变4==世
2.(1)打点计时器打点不准确在误差范
围内
F=女=指向≠不指向=m
m r
(2)细线或纸带与木板不平行倾斜角度
且与≠=ma不与
不当平衡摩擦力不准
第四节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3)质量的测量打点间隔距离的测量
一、1.在水平面内
(4)描点画线不准
2.合力
某个力的分力水平面内指向
第四章抛体运动、圆周运动、万有
圆心
引力与宇宙航行
二、1.非匀速匀速
第一节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2.指向圆心的合力
一、1.(1)切线方向时刻在变变速运动
14.mg+F=m
向下的力≥0mg
(2)不在同一直线上
2.合外力所指凹匀变速曲线
非匀变
vgR向下的弹力向上的弹力mg
速曲线
最小00
二、1.y=kx十b2.不在同一直线上
三、1.切线
三、1.实际发生实际运动
2.mw'r
2.平行四边形按效果分解正交分解
3.mw2r圆心靠近
第二节抛体运动的规律
第五节万有引力与天体
一、1.(1)椭圆焦点上
-1.1)2s+¥
(2)任意一个太阳的连线
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