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小升初科学专项复习:人体与健康生活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小升初科学专项复习:人体与健康生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4-30 14:16:04

文档简介

小升初科学专项复习:人体与健康生活
一、填空题
1.(2023三下·埇桥期末)   是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
【答案】肺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肺是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通过吸气过程,使外界的空气经由呼吸道进入肺里,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再通过呼气过程,将交换后的气体经由呼吸道排出体外。
2.(2023四上·通道期中)肺活量通常是指一次尽最大力气   气体,然后再尽力的将气体   的气量。肺活量的大小跟年龄以及身材和性别都有关系,在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情况下,肺活量也会   。
【答案】吸入;呼出;减小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测量肺活量;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它代表了一次呼吸的最大通气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呼吸机能的潜在能力。肺活量跟人的年龄和身体的健康等都有关,在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情况下,肺活量会减小。
3.(2023四上·阳信期中)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   ,使   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呼吸时,一呼一吸算   次呼吸。
【答案】气体交换;氧气;1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 人体的呼吸器官是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组成的。肺是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一呼一吸算1次呼吸。
4.(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1.4骨骼、肌肉的保健 )参加适宜运动 ,可以使人的   ,提高学习效率。
【答案】精力充沛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解答】参加适宜运动,可以使人的精力充沛。
【分析】不同的运动可以锻炼人体不同部位的肌肉和关节,所以我们应该多参加不同项目,以达到锻炼人体的各个部位的目的。
5.(2023四上·巨野期中)人体的运动量越大,需要消耗掉氧气   ,人的呼吸就会   。
【答案】越多;越快
【知识点】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着,随着运动量的增加,每分钟的呼吸次数会逐渐增加,因为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以便呼出和吸入气体。
6.(2023三上·武胜期末)咽喉对吸入的空气有温湿度调节和   作用。
【答案】清洁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 人体的呼吸道是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组成的。鼻腔里有纤毛和黏液,对吸入的空气有过滤、加温、加湿作用。咽与鼻腔、口腔、喉相通,咽喉对吸入的空气有温湿度调节和清洁作用。
7.(2025五上·南昌期末)   总是在不断地发送和接受信息。这些信息的传递需要身体的“联络员”——   来完成。
【答案】脑;神经系统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脑是人体的控制中心,它总是在不断的发送和接收信息,这些信息的传递和处理需要通过身体的联络员神经系统来完成。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以及与其相连。并遍布全身的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8.(2025五上·南昌期末)   、   和   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它们相互配合,使身体进行各种运动。
【答案】骨;关节;肌肉
【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
【解析】【分析】骨骼与肌肉、关节等组织协同,共同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完成人的运动功能。
9.(2025五上·邓州期末)   、   、   组成了人体的神经系统,它们相互配合,指挥人体对环境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
【答案】脑;神经;脊髓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与其相连并遍布全身的周围神经所组成,它们相互配合,指挥人体对环境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
10.(2025五上·桐乡市期末)手被针扎到会马上缩回来,这个过程中手感受到刺激,由   将信号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做出相应的指令,并通过   使手做出反应。
【答案】感受器;传出神经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人接受信号并作出反应的过程是接受信号→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作出反应。因此手被针扎到会马上缩回来,这个过程中手感受到刺激,由感受器将信号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做出相应的指令,并通过传出神经使手做出反应。
二、判断题
11.(2023三下·埇桥期末)食物消化过程从胃开始。(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口腔中的唾液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因此细嚼馒头时,觉得有甜味。题目说法错误。
12.(2021四上·新沂期末)人在吃食物时细嚼慢咽,有利于消化器官正常工作,更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利用。
【答案】正确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老人们常说的“细嚼慢咽”, 意思是吃东西的时候细嚼慢咽,不能狼吞虎咽,有利于消化器官正常工作,更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利用。
13.(2023六下·楚雄期中)长期不吃早饭对我们的健康没有影响。(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根据对人身体健康与饮食的关系的认识,不吃早餐,体内无法供应足够的血糖以供消耗,便会感到倦怠、疲劳、脑力无法集中,对我们的身体影响很大。
14.(2020五下·微山期末)嚼馒头时感觉有点甜,是因为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它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
【解析】【分析】 嚼馒头时感觉有点甜,是因为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它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15.(教科版四年级下学期 科学期末测试(十一))已经发霉的食物,扔掉可惜,洗一洗,热一热就可以吃了。
【答案】错误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解答】已经发霉的食物,不可以再食用,否则有可能发生危险。
【分析】已经发霉的食物,里面长满了大量的微生物,引起食物腐败变质,如果人体继续食用,可能发生食物中毒。
三、单选题
16.(2023三下·莘县期末)食物主要在(  )里被消化和吸收的。
A.胃 B.大肠 C.小肠
【答案】C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食物的吸收工作主要是在小肠里完成的,绝大部分营养成分在小肠内被消化、吸收了。
17.(2022四上·长兴期中)“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优美的自然环境让人可以更好地呼吸。下列关于呼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体一般一分钟呼吸30次
B.用口呼吸比鼻呼吸更好
C.疫情期间在外戴口罩有利于保护自己
【答案】B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鼻子是我们的呼吸器官,口腔是我们的消化器官。用口呼吸不能够过滤空气中的灰尘。所以此题选择B选项。
18.关于横膈膜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吸气时肺部扩张,横膈膜下压
B.呼气时肺部扩张,横膈膜上提
C.呼气时肺部收缩,横膈膜下压
【答案】A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呼吸时胸腔的变化,当吸入气体时,肺部充满空气,使得胸腔扩张,横膈膜往下压,当呼气时,肺部气体往外排出,胸腔收缩,横膈膜上提。
19.(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期末综合测试卷十)37)运动后,呼吸次数和心跳次数都会(  )。
A.增加 B.不变 C.减少
【答案】A
【知识点】呼吸次数;测量肺活量
【解析】【解答】伴随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的氧气,所以呼吸和心跳次数会增多,以便输送更多的血液。
【分析】运动后呼吸加快,心跳加快,这是因为人体需要更多的氧气。
20.(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B卷)35)食物在体内依次通过(  )。
A.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B.口腔、胃、食道、大肠、小肠
C.口腔、食道、胃、大肠、小肠
【答案】A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故答案为:A。
【分析】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其中唾液腺、肝脏和胰腺位于消化道外。肠腺和胃腺位于消化道以内。
21.(2023五上·邹平期末)下列行为中,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是(  )。
A.每天睡足10小时 B.经常参加体育运动 C.吃饭狼吞虎咽
【答案】C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 每天保证充足睡眠、注意用眼卫生、加强体育锻炼、讲究饮食卫生、讲究营养都有利于身体健康。狼吞虎咽不利于身体健康。
22.(2022三下·峄城期末)下面(  )不是呼吸器官。
A.鼻 B.胃 C.气管
【答案】B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考查呼吸器官的名称,鼻子、气管都是呼吸器官,胃属于消化器官。
23.(2025二上·)小明爱喝碳酸饮料,可是爸爸妈妈不让他多喝,这是因为(  )。
A.爸爸妈妈舍不得花钱
B.爸爸妈妈不喜欢喝碳酸饮料
C.喝碳酸饮料影响身体健康
【答案】C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为了健康生长,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保持好的心态,保护周围环境。经常喝碳酸饮料会影响身体健康,所以我们要少喝。故选C。
24.为了让我们的身体健康成长,我们应该养成(  )的生活习惯。
A.勤锻炼
B.长时间看书
C.多吃汉堡
【答案】A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青春期是由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渡时期,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的发育可以决定我们以后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状况。为了保证身体健康,应该有充足的各种营养;足够的睡眠时间;积极参加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长时间看书、多吃汉堡不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故选A。
25.(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身体的“时间胶囊”》习题)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该每天(  )。
A.早睡早起 B.看电视 C.吃零食
【答案】A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A、早睡早起对我们身体好,要提倡。
B、看电视对视力不好,要控制时间。
C、吃零食对身体健康不利,不易过度吃。
四、连线题
26.(2025六上·汕尾期末)不同的环境刺激会使我们作出不同的反应。下列的反应受大脑的控制吗 请你连一连。
眼睛有异物时,忍不住眨眼睛
受大脑控制的反应
手碰到烫的物体时,立刻缩手
遇到强烈光线时,瞳孔会缩小
看到酸梅,口腔加快分泌唾液
不受大脑控制的反应
司机看到红灯亮时,停车等待
【答案】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眼睛有异物时,忍不住眨眼睛 —— 不受大脑控制的反应(这是一种简单的非条件反射,由脊髓等低级神经中枢控制,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不需要经过大脑的思考) 手碰到烫的物体时,立刻缩手 —— 不受大脑控制的反应(这是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先缩手后才会感觉到疼,疼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缩手动作不受大脑直接控制) 遇到强烈光线时,瞳孔会缩小 —— 不受大脑控制的反应(这是瞳孔对光反射,是一种非条件反射,由中脑等部位的神经中枢控制,不需要大脑有意识的参与);看到酸梅,口腔加快分泌唾液 —— 受大脑控制的反应(这是条件反射,是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经验形成的,看到酸梅这个视觉刺激,大脑皮层相关区域接收到信息后,发出指令使口腔分泌唾液) 司机看到红灯亮时,停车等待 —— 受大脑控制的反应(这是司机经过学习和训练后形成的条件反射,大脑接收到红灯的视觉信息后,经过分析判断,发出指令让司机控制车辆停车等待 )。
27.(2025四上·鄞州期末)将消化器官和对应的功能用线连起来。
口腔 把食物运输到胃里
胃 把食物变成食糜,消化食物
食道 使食物破碎,并初步消化食物
大肠 吸收养分最主要的地方
小肠 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
【答案】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和大肠,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口腔摄入食物,牙齿咀嚼食物,舌头搅拌食物,唾液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食道蠕动,推送食物进入胃。胃能够短暂地储存食物,并对食物进行进一步的磨碎和分解。食物的吸收工作主要是在小肠里完成的,绝大部分营养成分在小肠内被消化、吸收了;剩下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变成粪便,由肛门排出。
五、综合题
28.(2025六上·上城期末)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疾病,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及肺部的感染性炎症,以喉为界,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及下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下图是目前科学上对此的相关说明。
读图并结合下列问题分析回答:
(1)图中可能引起人体呼吸道感染的微生物 (即病原体)有   。
(2)有人说呼吸道感染就是感冒,对此你的观点是   (可选择“赞同”、 “不赞同”),理由是   。
(3)有人说“如果我咳嗽了很难受,我就到药店买药吃,去医院太麻烦了”,对此你的观点是   (可选择“赞同”、 “不赞同”),理由是   。
【答案】(1)病毒和细菌
(2)不赞同;感冒属于上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包含上呼吸到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
(3)不赞同;咳嗽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症状,其背后的病因较为复杂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1)通过材料可知,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微生物有病毒和细菌。
(2)对于 “呼吸道感染就是感冒” 这一观点,应选择不赞同。 理由是:感冒只是呼吸道感染的一种常见类型,属于上呼吸道感染的范畴。而呼吸道感染的范围更广,以喉为界,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及下呼吸道感染。
(3)不赞同。咳嗽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症状,其背后的病因较为复杂。虽然有些咳嗽可能是由普通感冒等轻微疾病引起,通过在药店购买一些对症的药物可能会缓解症状。但很多情况下,咳嗽可能是一些更严重疾病的表现,比如肺炎、支气管炎、哮喘、肺结核等。这些疾病如果不经过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检查,仅仅凭借自己的判断在药店买药服用,可能会掩盖病情,延误治疗时机。例如,肺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引发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肺结核如果误诊误治,不仅会影响自身健康恢复,还可能造成疾病传播。
29.(2025三上·临潼期末)小强参加跑步比赛,以磨炼自己的意志。为补充能量和营养,小强在比赛前吃了牛肉。!
(1)牛肉在口腔里遇到了“舌头、牙齿、唾液”,其中牙齿的主要作用是____(填字母)。
A.搅拌食物
B.切碎、磨碎食物
C.润滑食物,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2)比赛时小强发现自己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会显著上升,这是因为运动需要消耗更多的   (填“氧气”或“二氧化碳”)。
(3)请你写出下图中人体呼吸器官的名称:①   ;②   。
【答案】(1)B
(2)氧气
(3)肺;气管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1)口腔摄入食物,牙齿咀嚼食物,舌头搅拌食物,唾液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食道蠕动,推送食物进入胃。胃挤压、磨碎、搅拌食物胃初步消化蛋白质,使食物变成糊状。小肠进一步消化食物,食物被转化成人体可以吸收的养料并被吸收进入血液。剩下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变成粪便,由肛门排出。故选B。
(2)人在运动以后呼吸会加快,这是因为运动会耗费大量的氧,人是通过呼吸得到氧气,所以呼吸加快。
(3)人体的呼吸器官分别是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鼻腔里有纤毛和黏液,对吸入的空气有过滤、加温、加湿作用。咽与鼻腔、口腔、喉相通。咽喉对吸入的空气有温湿度调节和清洁作用。气管和支气管连接着喉与肺,有清除异物、调节空气温湿度和防御等功能。肺在胸腔内,分左肺和右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场所。
六、简答题
30.(2021五上·黔西南期中)遇到雾霾天气,我们怎样做好自我防护?
【答案】戴口罩、减少出门、关闭门窗等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雾霾天气极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诱发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我们应该采取戴口罩、减少出门、关闭门窗等方法来保护呼吸器官。
31.(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期末专项复习第四单元(一))人体的消化器官中每个器官各自的功能是什么?
【答案】口腔:切碎,湿润并初步消化食物|食管:运送食物到胃|胃:将食物变成食糜状,并进一步消化|小肠:消化并吸收食物中的养分|大肠:吸收少量水分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门)等部。口腔:切碎,湿润并初步消化食物|食管:运送食物到胃|胃:将食物变成食糜状,并进一步消化|小肠:消化并吸收食物中的养分|大肠:吸收少量水分 。
32.(教科版六年级下学期 科学期末测试(二) )米饭在嘴里咀嚼一段时间后为什么会有甜味
【答案】馒头中的淀粉分解产生麦芽糖,麦芽糖有甜味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
【解析】【解答】米饭在咀嚼和淀粉酶的作用下会发生化学变化,产生麦芽糖。麦芽糖是甜的。
【分析】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33.(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请列举三条健康的生活习惯。
【答案】示例:多吃水果、蔬菜;早睡早起;饭前洗手。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解答】生活中常见的健康生活习惯有:多吃水果、蔬菜、早睡早起和饭前洗手等。
【分析】健康的生活习惯是我们身体正常发展的重要条件。
34.(2024四上·广州期末)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好我们的消化器官?什么样的饮食习惯有利于消化器官的健康?
【答案】健康的身体离不开健康的消化器官;①吃饭要细嚼慢咽,养成定时吃饭的习惯。②不吃过热过冷的食物。③每天刷牙。④不吃发霉变质的食物。 ⑤保持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科学合理的饮食是人体健康的重要基础,饮食是否科学直接影响着人体的营养与健康状况。健康的身体离不开健康的消化器官,保护消化器官,要饮食有规律,多吃生的食物,尽量少吃刺激性食品。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如平衡膳食,合理搭配,不挑食,荦素结合,多吃水果,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每天刷牙等。
七、实验探究题
35.(2023四上·礼泉期中)下图是为了演示人呼吸过程而建立的模型,观察模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A模拟的是   ,B模拟的是   。
(2)图乙中,空气进入气球,模拟的是   (填“吸气”或“呼气”)过程,此时胸腔处于   (填“收缩”或“扩张”)状态。
(3)在人体的呼吸器官中,气体交换的中转站是   (填文字名称)。
(4)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   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答案】(1)呼吸系统中的气管;肺
(2)吸气;扩张
(3)肺
(4)氧气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1)人体呼吸经过的器官是口鼻→气管→肺→膈肌,肺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所以A模拟的是呼吸系统中的气管,B模拟的是肺,瓶子模拟肺所在的胸腔,气球皮模拟膈肌。
(2)呼吸时胸廓大小会发生变化。吸气时,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吸气时,胸廓扩张,肺也扩张,腹部会收缩,将氧气输送到体内;呼气时,胸廓缩小,肺便收缩,腹部会扩张,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图乙中,空气进入气球,模拟的是吸气过程,此时胸腔处于扩张。
(3)人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被称为身体中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
(4)人类时刻在进行呼吸作用,本质就是气体交换,吸进去氧气,呼出来二氧化碳气体。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
36.(2025三上·仁化期末)科学课上,我们探究了食物的消化过程,请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将消化器官填在对应的方框内 (填序号)。
①小肠 ②口腔 ③食道 ④大肠 ⑤胃
(2)请将各器官与它们的功能用直线连起来。
口腔 把食物运输到胃里
胃 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
食道 使食物破碎并消化少量淀粉
大肠 吸收食物养分最主要的地方
小肠 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
(3)有利于保护消化器官的方法是 (  )。
A.暴饮暴食 B.多吃生冷的食物 C.细嚼慢咽
【答案】(1)(从上到下)②;③;⑤;①;④
(2)口腔 —— 使食物破碎并消化少量淀粉
胃 —— 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
食道 —— 把食物运输到胃里
大肠 —— 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
小肠 —— 吸收食物养分最主要的地方
(3)C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1)食物的消化过程是从口腔开始,然后依次经过食道、胃、小肠、大肠。 食物首先在②口腔中经过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与唾液混合,进行初步消化。然后经③食道进入⑤胃,胃通过蠕动搅磨食物,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进行进一步消化。接着食物进入①小肠,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在这里食物被彻底消化并吸收营养物质。最后,不能消化和吸收的食物残渣进入④大肠,大肠吸收剩余的水分等,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2)口腔内有牙齿可以咀嚼食物使其破碎,还有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可初步消化少量淀粉;胃通过蠕动搅磨食物,同时胃能分泌胃液,对食物进行消化;食道是连接口腔和胃的通道,它的作用是将口腔中初步处理后的食物运输到胃里;经过小肠消化吸收后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大肠主要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使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如肠液、胰液、胆汁等,且小肠的内表面积很大,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是消化食物和吸收食物养分最主要的地方。
(3)细嚼慢咽是一种良好的饮食习惯。在细嚼慢咽的过程中,牙齿可以充分咀嚼食物,使食物变得更加细碎,便于消化液与食物充分混合,提高消化效率。同时,细嚼慢咽可以让大脑有足够的时间接收到饱腹感信号,避免进食过多,减轻胃肠道的负担。此外,细嚼慢咽还可以促进唾液的分泌,唾液中含有淀粉酶等消化酶,有助于初步消化食物,所以 “细嚼慢咽” 有利于保护消化器官。
1 / 1小升初科学专项复习:人体与健康生活
一、填空题
1.(2023三下·埇桥期末)   是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
2.(2023四上·通道期中)肺活量通常是指一次尽最大力气   气体,然后再尽力的将气体   的气量。肺活量的大小跟年龄以及身材和性别都有关系,在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情况下,肺活量也会   。
3.(2023四上·阳信期中)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   ,使   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呼吸时,一呼一吸算   次呼吸。
4.(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1.4骨骼、肌肉的保健 )参加适宜运动 ,可以使人的   ,提高学习效率。
5.(2023四上·巨野期中)人体的运动量越大,需要消耗掉氧气   ,人的呼吸就会   。
6.(2023三上·武胜期末)咽喉对吸入的空气有温湿度调节和   作用。
7.(2025五上·南昌期末)   总是在不断地发送和接受信息。这些信息的传递需要身体的“联络员”——   来完成。
8.(2025五上·南昌期末)   、   和   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它们相互配合,使身体进行各种运动。
9.(2025五上·邓州期末)   、   、   组成了人体的神经系统,它们相互配合,指挥人体对环境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
10.(2025五上·桐乡市期末)手被针扎到会马上缩回来,这个过程中手感受到刺激,由   将信号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做出相应的指令,并通过   使手做出反应。
二、判断题
11.(2023三下·埇桥期末)食物消化过程从胃开始。(  )
12.(2021四上·新沂期末)人在吃食物时细嚼慢咽,有利于消化器官正常工作,更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利用。
13.(2023六下·楚雄期中)长期不吃早饭对我们的健康没有影响。(  )
14.(2020五下·微山期末)嚼馒头时感觉有点甜,是因为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它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
15.(教科版四年级下学期 科学期末测试(十一))已经发霉的食物,扔掉可惜,洗一洗,热一热就可以吃了。
三、单选题
16.(2023三下·莘县期末)食物主要在(  )里被消化和吸收的。
A.胃 B.大肠 C.小肠
17.(2022四上·长兴期中)“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优美的自然环境让人可以更好地呼吸。下列关于呼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体一般一分钟呼吸30次
B.用口呼吸比鼻呼吸更好
C.疫情期间在外戴口罩有利于保护自己
18.关于横膈膜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吸气时肺部扩张,横膈膜下压
B.呼气时肺部扩张,横膈膜上提
C.呼气时肺部收缩,横膈膜下压
19.(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期末综合测试卷十)37)运动后,呼吸次数和心跳次数都会(  )。
A.增加 B.不变 C.减少
20.(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B卷)35)食物在体内依次通过(  )。
A.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B.口腔、胃、食道、大肠、小肠
C.口腔、食道、胃、大肠、小肠
21.(2023五上·邹平期末)下列行为中,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是(  )。
A.每天睡足10小时 B.经常参加体育运动 C.吃饭狼吞虎咽
22.(2022三下·峄城期末)下面(  )不是呼吸器官。
A.鼻 B.胃 C.气管
23.(2025二上·)小明爱喝碳酸饮料,可是爸爸妈妈不让他多喝,这是因为(  )。
A.爸爸妈妈舍不得花钱
B.爸爸妈妈不喜欢喝碳酸饮料
C.喝碳酸饮料影响身体健康
24.为了让我们的身体健康成长,我们应该养成(  )的生活习惯。
A.勤锻炼
B.长时间看书
C.多吃汉堡
25.(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身体的“时间胶囊”》习题)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该每天(  )。
A.早睡早起 B.看电视 C.吃零食
四、连线题
26.(2025六上·汕尾期末)不同的环境刺激会使我们作出不同的反应。下列的反应受大脑的控制吗 请你连一连。
眼睛有异物时,忍不住眨眼睛
受大脑控制的反应
手碰到烫的物体时,立刻缩手
遇到强烈光线时,瞳孔会缩小
看到酸梅,口腔加快分泌唾液
不受大脑控制的反应
司机看到红灯亮时,停车等待
27.(2025四上·鄞州期末)将消化器官和对应的功能用线连起来。
口腔 把食物运输到胃里
胃 把食物变成食糜,消化食物
食道 使食物破碎,并初步消化食物
大肠 吸收养分最主要的地方
小肠 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
五、综合题
28.(2025六上·上城期末)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疾病,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及肺部的感染性炎症,以喉为界,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及下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下图是目前科学上对此的相关说明。
读图并结合下列问题分析回答:
(1)图中可能引起人体呼吸道感染的微生物 (即病原体)有   。
(2)有人说呼吸道感染就是感冒,对此你的观点是   (可选择“赞同”、 “不赞同”),理由是   。
(3)有人说“如果我咳嗽了很难受,我就到药店买药吃,去医院太麻烦了”,对此你的观点是   (可选择“赞同”、 “不赞同”),理由是   。
29.(2025三上·临潼期末)小强参加跑步比赛,以磨炼自己的意志。为补充能量和营养,小强在比赛前吃了牛肉。!
(1)牛肉在口腔里遇到了“舌头、牙齿、唾液”,其中牙齿的主要作用是____(填字母)。
A.搅拌食物
B.切碎、磨碎食物
C.润滑食物,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2)比赛时小强发现自己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会显著上升,这是因为运动需要消耗更多的   (填“氧气”或“二氧化碳”)。
(3)请你写出下图中人体呼吸器官的名称:①   ;②   。
六、简答题
30.(2021五上·黔西南期中)遇到雾霾天气,我们怎样做好自我防护?
31.(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期末专项复习第四单元(一))人体的消化器官中每个器官各自的功能是什么?
32.(教科版六年级下学期 科学期末测试(二) )米饭在嘴里咀嚼一段时间后为什么会有甜味
33.(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请列举三条健康的生活习惯。
34.(2024四上·广州期末)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好我们的消化器官?什么样的饮食习惯有利于消化器官的健康?
七、实验探究题
35.(2023四上·礼泉期中)下图是为了演示人呼吸过程而建立的模型,观察模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A模拟的是   ,B模拟的是   。
(2)图乙中,空气进入气球,模拟的是   (填“吸气”或“呼气”)过程,此时胸腔处于   (填“收缩”或“扩张”)状态。
(3)在人体的呼吸器官中,气体交换的中转站是   (填文字名称)。
(4)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   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36.(2025三上·仁化期末)科学课上,我们探究了食物的消化过程,请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将消化器官填在对应的方框内 (填序号)。
①小肠 ②口腔 ③食道 ④大肠 ⑤胃
(2)请将各器官与它们的功能用直线连起来。
口腔 把食物运输到胃里
胃 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
食道 使食物破碎并消化少量淀粉
大肠 吸收食物养分最主要的地方
小肠 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
(3)有利于保护消化器官的方法是 (  )。
A.暴饮暴食 B.多吃生冷的食物 C.细嚼慢咽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肺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肺是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通过吸气过程,使外界的空气经由呼吸道进入肺里,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再通过呼气过程,将交换后的气体经由呼吸道排出体外。
2.【答案】吸入;呼出;减小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测量肺活量;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它代表了一次呼吸的最大通气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呼吸机能的潜在能力。肺活量跟人的年龄和身体的健康等都有关,在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情况下,肺活量会减小。
3.【答案】气体交换;氧气;1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 人体的呼吸器官是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组成的。肺是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一呼一吸算1次呼吸。
4.【答案】精力充沛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解答】参加适宜运动,可以使人的精力充沛。
【分析】不同的运动可以锻炼人体不同部位的肌肉和关节,所以我们应该多参加不同项目,以达到锻炼人体的各个部位的目的。
5.【答案】越多;越快
【知识点】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着,随着运动量的增加,每分钟的呼吸次数会逐渐增加,因为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以便呼出和吸入气体。
6.【答案】清洁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 人体的呼吸道是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组成的。鼻腔里有纤毛和黏液,对吸入的空气有过滤、加温、加湿作用。咽与鼻腔、口腔、喉相通,咽喉对吸入的空气有温湿度调节和清洁作用。
7.【答案】脑;神经系统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脑是人体的控制中心,它总是在不断的发送和接收信息,这些信息的传递和处理需要通过身体的联络员神经系统来完成。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以及与其相连。并遍布全身的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8.【答案】骨;关节;肌肉
【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
【解析】【分析】骨骼与肌肉、关节等组织协同,共同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完成人的运动功能。
9.【答案】脑;神经;脊髓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与其相连并遍布全身的周围神经所组成,它们相互配合,指挥人体对环境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
10.【答案】感受器;传出神经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人接受信号并作出反应的过程是接受信号→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作出反应。因此手被针扎到会马上缩回来,这个过程中手感受到刺激,由感受器将信号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做出相应的指令,并通过传出神经使手做出反应。
11.【答案】错误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口腔中的唾液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因此细嚼馒头时,觉得有甜味。题目说法错误。
12.【答案】正确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老人们常说的“细嚼慢咽”, 意思是吃东西的时候细嚼慢咽,不能狼吞虎咽,有利于消化器官正常工作,更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利用。
13.【答案】错误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根据对人身体健康与饮食的关系的认识,不吃早餐,体内无法供应足够的血糖以供消耗,便会感到倦怠、疲劳、脑力无法集中,对我们的身体影响很大。
14.【答案】正确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
【解析】【分析】 嚼馒头时感觉有点甜,是因为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它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15.【答案】错误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解答】已经发霉的食物,不可以再食用,否则有可能发生危险。
【分析】已经发霉的食物,里面长满了大量的微生物,引起食物腐败变质,如果人体继续食用,可能发生食物中毒。
16.【答案】C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食物的吸收工作主要是在小肠里完成的,绝大部分营养成分在小肠内被消化、吸收了。
17.【答案】B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鼻子是我们的呼吸器官,口腔是我们的消化器官。用口呼吸不能够过滤空气中的灰尘。所以此题选择B选项。
18.【答案】A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呼吸时胸腔的变化,当吸入气体时,肺部充满空气,使得胸腔扩张,横膈膜往下压,当呼气时,肺部气体往外排出,胸腔收缩,横膈膜上提。
19.【答案】A
【知识点】呼吸次数;测量肺活量
【解析】【解答】伴随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的氧气,所以呼吸和心跳次数会增多,以便输送更多的血液。
【分析】运动后呼吸加快,心跳加快,这是因为人体需要更多的氧气。
20.【答案】A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故答案为:A。
【分析】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其中唾液腺、肝脏和胰腺位于消化道外。肠腺和胃腺位于消化道以内。
21.【答案】C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 每天保证充足睡眠、注意用眼卫生、加强体育锻炼、讲究饮食卫生、讲究营养都有利于身体健康。狼吞虎咽不利于身体健康。
22.【答案】B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考查呼吸器官的名称,鼻子、气管都是呼吸器官,胃属于消化器官。
23.【答案】C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为了健康生长,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保持好的心态,保护周围环境。经常喝碳酸饮料会影响身体健康,所以我们要少喝。故选C。
24.【答案】A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青春期是由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渡时期,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的发育可以决定我们以后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状况。为了保证身体健康,应该有充足的各种营养;足够的睡眠时间;积极参加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长时间看书、多吃汉堡不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故选A。
25.【答案】A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A、早睡早起对我们身体好,要提倡。
B、看电视对视力不好,要控制时间。
C、吃零食对身体健康不利,不易过度吃。
26.【答案】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眼睛有异物时,忍不住眨眼睛 —— 不受大脑控制的反应(这是一种简单的非条件反射,由脊髓等低级神经中枢控制,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不需要经过大脑的思考) 手碰到烫的物体时,立刻缩手 —— 不受大脑控制的反应(这是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先缩手后才会感觉到疼,疼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缩手动作不受大脑直接控制) 遇到强烈光线时,瞳孔会缩小 —— 不受大脑控制的反应(这是瞳孔对光反射,是一种非条件反射,由中脑等部位的神经中枢控制,不需要大脑有意识的参与);看到酸梅,口腔加快分泌唾液 —— 受大脑控制的反应(这是条件反射,是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经验形成的,看到酸梅这个视觉刺激,大脑皮层相关区域接收到信息后,发出指令使口腔分泌唾液) 司机看到红灯亮时,停车等待 —— 受大脑控制的反应(这是司机经过学习和训练后形成的条件反射,大脑接收到红灯的视觉信息后,经过分析判断,发出指令让司机控制车辆停车等待 )。
27.【答案】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和大肠,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口腔摄入食物,牙齿咀嚼食物,舌头搅拌食物,唾液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食道蠕动,推送食物进入胃。胃能够短暂地储存食物,并对食物进行进一步的磨碎和分解。食物的吸收工作主要是在小肠里完成的,绝大部分营养成分在小肠内被消化、吸收了;剩下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变成粪便,由肛门排出。
28.【答案】(1)病毒和细菌
(2)不赞同;感冒属于上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包含上呼吸到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
(3)不赞同;咳嗽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症状,其背后的病因较为复杂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1)通过材料可知,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微生物有病毒和细菌。
(2)对于 “呼吸道感染就是感冒” 这一观点,应选择不赞同。 理由是:感冒只是呼吸道感染的一种常见类型,属于上呼吸道感染的范畴。而呼吸道感染的范围更广,以喉为界,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及下呼吸道感染。
(3)不赞同。咳嗽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症状,其背后的病因较为复杂。虽然有些咳嗽可能是由普通感冒等轻微疾病引起,通过在药店购买一些对症的药物可能会缓解症状。但很多情况下,咳嗽可能是一些更严重疾病的表现,比如肺炎、支气管炎、哮喘、肺结核等。这些疾病如果不经过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检查,仅仅凭借自己的判断在药店买药服用,可能会掩盖病情,延误治疗时机。例如,肺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引发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肺结核如果误诊误治,不仅会影响自身健康恢复,还可能造成疾病传播。
29.【答案】(1)B
(2)氧气
(3)肺;气管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1)口腔摄入食物,牙齿咀嚼食物,舌头搅拌食物,唾液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食道蠕动,推送食物进入胃。胃挤压、磨碎、搅拌食物胃初步消化蛋白质,使食物变成糊状。小肠进一步消化食物,食物被转化成人体可以吸收的养料并被吸收进入血液。剩下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变成粪便,由肛门排出。故选B。
(2)人在运动以后呼吸会加快,这是因为运动会耗费大量的氧,人是通过呼吸得到氧气,所以呼吸加快。
(3)人体的呼吸器官分别是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鼻腔里有纤毛和黏液,对吸入的空气有过滤、加温、加湿作用。咽与鼻腔、口腔、喉相通。咽喉对吸入的空气有温湿度调节和清洁作用。气管和支气管连接着喉与肺,有清除异物、调节空气温湿度和防御等功能。肺在胸腔内,分左肺和右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场所。
30.【答案】戴口罩、减少出门、关闭门窗等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雾霾天气极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诱发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我们应该采取戴口罩、减少出门、关闭门窗等方法来保护呼吸器官。
31.【答案】口腔:切碎,湿润并初步消化食物|食管:运送食物到胃|胃:将食物变成食糜状,并进一步消化|小肠:消化并吸收食物中的养分|大肠:吸收少量水分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门)等部。口腔:切碎,湿润并初步消化食物|食管:运送食物到胃|胃:将食物变成食糜状,并进一步消化|小肠:消化并吸收食物中的养分|大肠:吸收少量水分 。
32.【答案】馒头中的淀粉分解产生麦芽糖,麦芽糖有甜味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
【解析】【解答】米饭在咀嚼和淀粉酶的作用下会发生化学变化,产生麦芽糖。麦芽糖是甜的。
【分析】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33.【答案】示例:多吃水果、蔬菜;早睡早起;饭前洗手。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解答】生活中常见的健康生活习惯有:多吃水果、蔬菜、早睡早起和饭前洗手等。
【分析】健康的生活习惯是我们身体正常发展的重要条件。
34.【答案】健康的身体离不开健康的消化器官;①吃饭要细嚼慢咽,养成定时吃饭的习惯。②不吃过热过冷的食物。③每天刷牙。④不吃发霉变质的食物。 ⑤保持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科学合理的饮食是人体健康的重要基础,饮食是否科学直接影响着人体的营养与健康状况。健康的身体离不开健康的消化器官,保护消化器官,要饮食有规律,多吃生的食物,尽量少吃刺激性食品。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如平衡膳食,合理搭配,不挑食,荦素结合,多吃水果,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每天刷牙等。
35.【答案】(1)呼吸系统中的气管;肺
(2)吸气;扩张
(3)肺
(4)氧气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1)人体呼吸经过的器官是口鼻→气管→肺→膈肌,肺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所以A模拟的是呼吸系统中的气管,B模拟的是肺,瓶子模拟肺所在的胸腔,气球皮模拟膈肌。
(2)呼吸时胸廓大小会发生变化。吸气时,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吸气时,胸廓扩张,肺也扩张,腹部会收缩,将氧气输送到体内;呼气时,胸廓缩小,肺便收缩,腹部会扩张,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图乙中,空气进入气球,模拟的是吸气过程,此时胸腔处于扩张。
(3)人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被称为身体中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
(4)人类时刻在进行呼吸作用,本质就是气体交换,吸进去氧气,呼出来二氧化碳气体。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
36.【答案】(1)(从上到下)②;③;⑤;①;④
(2)口腔 —— 使食物破碎并消化少量淀粉
胃 —— 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
食道 —— 把食物运输到胃里
大肠 —— 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
小肠 —— 吸收食物养分最主要的地方
(3)C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1)食物的消化过程是从口腔开始,然后依次经过食道、胃、小肠、大肠。 食物首先在②口腔中经过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与唾液混合,进行初步消化。然后经③食道进入⑤胃,胃通过蠕动搅磨食物,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进行进一步消化。接着食物进入①小肠,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在这里食物被彻底消化并吸收营养物质。最后,不能消化和吸收的食物残渣进入④大肠,大肠吸收剩余的水分等,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2)口腔内有牙齿可以咀嚼食物使其破碎,还有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可初步消化少量淀粉;胃通过蠕动搅磨食物,同时胃能分泌胃液,对食物进行消化;食道是连接口腔和胃的通道,它的作用是将口腔中初步处理后的食物运输到胃里;经过小肠消化吸收后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大肠主要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使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如肠液、胰液、胆汁等,且小肠的内表面积很大,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是消化食物和吸收食物养分最主要的地方。
(3)细嚼慢咽是一种良好的饮食习惯。在细嚼慢咽的过程中,牙齿可以充分咀嚼食物,使食物变得更加细碎,便于消化液与食物充分混合,提高消化效率。同时,细嚼慢咽可以让大脑有足够的时间接收到饱腹感信号,避免进食过多,减轻胃肠道的负担。此外,细嚼慢咽还可以促进唾液的分泌,唾液中含有淀粉酶等消化酶,有助于初步消化食物,所以 “细嚼慢咽” 有利于保护消化器官。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