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科学专项复习:天气、地球表面、岩石与矿物
一、填空题
1. 是珍贵的自然资源。
2.地球内部,越往深处,温度越 ,压力越 。
3.在地球上,无论是 上,还是在 底部,都分布着坚硬的岩石层,它们构成了地球的 。
4.根据岩石形成的原因,可以将其分为 、 、 。
5.组成地球表面的岩石可以分为沉积岩、变质岩和 。
6.地震是一种 现象。
7.(2022三下·埇桥期末)不同土壤适宜不同植物的生长,大多数的植物适合在 中生长。耐旱的植物适合在 中生长。
8.(2022四下·昌黎期末)岩石和土壤都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其中, 为植物提供根系的生长环境。
9.(2022三下·浠水期中)沙质土比较 、 性好,比较适合西瓜、花生、仙人掌、薯类、芝麻等植物生长。
10.(2023四上·嘉祥月考)天气是一定区域 内大气中的各种气象状态。我们可以用气温风向、风力、 、云量等描述天气。
二、判断题
11.农业生产离不开土地、水等自然资源。( )
12.地球上淡水所占比例很低,但可利用的淡水非常多。( )
13.中心持续风力达到12至13级的热带气旋被称为台风。( )
14.在两次震动的间隙,应该迅速从建筑物内有序撤离到附近的应急避难场所或其他安全空旷的地方。( )
15.(2022六上·兴仁期中)乌云的特点是高度较低,云层较厚,乌云密布预示着将要下雨。
三、单选题
16.地下水属于( )。
①可再生资源 ②不可再生资源 ③自然资源 ④气候资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17.在自然保护区里,做法错误的是( )。
A.开荒种田 B.禁止狩猎 C.严禁砍伐
18.大地震发生时,地震造成的建筑物( )是引起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A.瞬间坍塌 B.破裂 C.摇晃
19.模拟火山喷发实验时,加入适量稀释的红墨水的作用是( )。
A.染色模拟炙热的岩浆
B.与洗衣粉反应产生红色泡沫
C.与苏打粉反应产生气泡
20.(2023四下·盘州期中)下列现象中,( )没有预示着天快要下雨了。
A.小鱼沉入水底 B.蜻蜓飞得很低 C.蚂蚁往高处搬家
21.(2022三上·威信期末)将土块放入水中,会看到有气泡从土块中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 )。
A.石子 B.水分 C.空气
22.(2022四下·昌黎期末)将干燥的土块儿放入水中,会产生气泡,是因为土壤中有( )。
A.沙 B.黏土 C.空气
23.(2019五上·南浔期末)取少量的土壤,放入试管中,用试管夹夹住在酒精灯上加热,过一会儿后试管壁上出现了水珠,这说明了( )。
A.土壤中有水分 B.土壤中有生物 C.土壤中有空气
24.(2023三下·怀安期末)下列应对台风的方法错误的是( )
A.关好门窗 B.把花盆搬到阳台上
C.留在室内 D.不靠近广告牌
25.(2022三上·博兴期末)如果观察到红旗飘向西方,那么我们可以判定当时刮的是( )。
A.东风 B.北风 C.西风
四、连线题
26.(2023三下·广元期末)下面哪句话是在说天气,哪句话是在说气候?请正确连线。
四季分明
今天可真冷 A.天气
未来两天内有寒潮
北极全年严寒 B.气候
昨天一直在下雨
27.(2025三上·定西期末)我会连线,请把对应的连起来。
第一步 天气会商
第二步 气象员做出预报
第三步 发布天气预报
第四步 数值天气预报
第五步 数据收集
五、综合题
28.(2022三下·本溪期末)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只填字母序号)
(1)根据气象符号,今天的天气是 。(A.晴 B.多云 C.雨)
(2)左侧是表示星期一到星期五天气情况的气象符号,星期二的天气是 ,星期五的天气是 。(A.晴B.多云C.雨)
(3)从气象符号中可以看出 会出现降水。(A.星期一 B.星期二 C.星期四)
29.岩石是大自然的宝贵资源。天天在野外采集了不少岩石,并在观察过程中详细记录了它们的特征 (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岩石编号 特征记录 岩石编号 特征记录
A 黑色、颗粒紧密、有斑点 D 白色、颗粒疏松、多孔
B 淡黄色、颗粒疏松、敲击声音清脆 E 浅灰色、颗粒紧密、多孔
C 深紫色、颗粒紧密、层次明显 F 深红色、颗粒疏松、有条纹
(1)请根据岩石特征,把岩石的编号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按颜色分类 深色: 浅色:
按颗粒疏密分类 紧密: 疏松:
按有无小孔分类 有小孔: 无小孔:
(2)下列关于岩石和土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土壤下面有岩石,如基岩碎屑和基岩
B.岩石是地球的组成部分,而土壤不是
C.植物和动物一般生活在表层土中
六、简答题
30.地壳的岩石分为哪三类?
31.(2020三上·市中区期末)我国的土壤资源破坏比较严重,作为小学生,我们能为保护土壤做哪些事,请你写下来。(写三条即可)
32.(2024三上·依安期末)你知道可以用哪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吗 (可以用文字或者画图表示)
33.请在下图中将土壤的结构补充完整。
34.(2025六上·凉州期末) 我们的地球模型还可以如何改进
七、实验探究题
35.(2023三上·嘉祥期中)探究土壤成分实验。
(1)用手摸发现有的土壤是湿的,说明土壤中含有 。
(2)把土壤放入水中,发现有气泡产生,说明土壤中有 。
(3)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搅拌,然后静置,会出现 现象,上层颗粒小,下层颗粒大,说明土壤中含有 、 等成分。
(4)把土壤放到火焰上加热后,会闻到难闻的气味,说明土壤中含有 。
(5)实验室中经常会使用 来加热,点燃时要 ,用 来加热,熄灭时要用灯帽盖 次。
36.花岗岩是常见的岩石,它由三种矿物组成,请你完成下面的探究。
(1)下列三种矿物中,条痕颜色为无色透明的是 ( )。
A.石英 B.长石 C.云母
(2)要描述石英、长石、云母的光泽,可借助其他物体的 特性,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描述,一般可以与 、 、 、蜡烛、 等物体的反光性相比较。
(3)观察花岗岩的颗粒,其中黑色的是 ,浅色的是 ,透明的是 。 (均填“石英” “长石” 或 “云母”)
(4)下列关于矿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已知矿物中最硬的是金刚石
B.岩石就是矿物,矿物就是岩石
C.矿物在生活中有很大的利用价值,比如食用、医疗、科研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水
【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水是全世界最珍贵的自然资源,全世界的淡水只占全球总水量的2.53%,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
2.【答案】高;大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在地球内部,越往下去,温度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
3.【答案】陆地;海洋;地壳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的组成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地球内部从外到内可以划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地壳是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无论是在陆地上,还是在海洋底部,都分布着坚硬的岩石层。 它们构成了地球的地壳。
4.【答案】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的组成
【解析】【分析】岩石为矿物的集合体,是组成地壳的主要物质。根据形成成因。岩石可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是岩浆岩:在外力作用下沉积物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的是沉积岩;已有岩石在高温高压的地质环境下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是变质岩。故答案为: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5.【答案】岩浆岩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的组成
【解析】【分析】岩石为矿物的集合体,是组成地壳的主要物质。根据形成成因。岩石可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是岩浆岩:在外力作用下沉积物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的是沉积岩;已有岩石在高温高压的地质环境下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是变质岩。故答案为:岩浆岩。
6.【答案】自然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当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故答案为:自然。
7.【答案】壤土;沙质土
【知识点】不同土壤适合的植物
【解析】【分析】植物的生长一般离不开土壤,不同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植物。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植物。沙质土适合耐旱的植物生长;黏质土适合耐涝的植物生长;一般来说,大多数的植物都适合在壤土中生长。
8.【答案】土壤
【知识点】土壤的作用
【解析】【分析】岩石和土壤是地球的重要资源,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中,土壤可以为植物提供根系的生长环境。
9.【答案】粗糙;渗水
【知识点】不同土壤适合的植物
【解析】【分析】考查沙质土的特点,沙质土壤是指含沙量多,颗粒粗糙,渗水速度快,保水性能差,通气性能良好的土壤。
10.【答案】短时间;降水量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某一地区在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11.【答案】正确
【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人类可以直接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农业生产离不开土地、水等自然资源。因此我们要可持续发展需要合理使用资源。
12.【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地球上水的总量约为14亿立方千米,其中约97.5%都是咸水(海洋、咸水湖),淡水资源仅占总水量的2.5%左右,约3500万立方千米。淡水中近70%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永冻积雪和大部分不易利用的地下水,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而且分布不均。所以地球上淡水所占比例很低,可利用的淡水所占比例更低。
13.【答案】正确
【知识点】台风
【解析】【分析】台风是赤道以北。日界线以西。亚洲太平洋国家或地区对热带气旋的一个分级。台风是一个强烈的热带气旋。中心持续风力达到12至13级的热带气旋被称为台风。故本题正确。
14.【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大地震发生时,地震造成的建筑物瞬间坍塌是引起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当地震突然来临时,采取正确的避险方法,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在室内,应迅速就近躲到结实的物体下或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在两次震动的间隙,应该迅速从建筑物内有序撤离到附近的应急避难场所或其他安全空旷的地方。故答案为:正确。
15.【答案】正确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乌云指天空中黑颜色的云,是因为层状云或积雨云的云层太厚,太阳和月亮的光线很难透射过来所形成的颜色。它的特点是云层很厚、高度较低,看上去云体很黑,给人以阴沉的感觉。乌云密布预示着将要下雨,是下雨的明显前兆。题目说法正确。
16.【答案】B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天然存在、未经人类加工的资源,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地下水属于自然资源中的可再生资源。
17.【答案】A
【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保护珍稀动植物,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珍稀动植物的一种措施。在自然保护区里禁止狩猎、严禁砍伐、设置警示牌,不能开荒种田。
18.【答案】A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震是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破裂,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地震发生时,所造成的建筑物瞬间坍塌是引起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19.【答案】A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像烧熔了的玻璃似的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向上运动。地壳运动破坏地下的平衡时,岩浆不断上升过程中,遇到薄弱的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模拟火山喷发实验时,加入适量稀释的红墨水的作用是染色模拟炙热的岩浆,这样也让实验效果更加明显。
20.【答案】A
【知识点】天气现象;动物的行为
【解析】【分析】天气的最大特点是多变,各种不同天气与动植物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一些情况下, 动物对变化的天气情况有着超乎寻
常的感知力,它们能够捕捉到非常细微的变化,比如蜻蜓飞得很低、蚂蚁往高处搬家、小鱼浮出水底预示着天快要下雨了。小鱼沉入水底与天下雨无关。
21.【答案】C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考查土壤的成分,看到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有空气存在。
22.【答案】C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考查土壤的成分,土块在水中会产生气泡,说明土壤中是含有空气的。
23.【答案】A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解答】 取少量的土壤,放入试管中,用试管夹夹住在酒精灯上加热,过一会儿后试管壁上出现了水珠,这说明了土壤中有水分,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
24.【答案】B
【知识点】台风
【解析】【分析】自然灾害面前要学会自我保护。台风来临时及时关注台风的移动路径,对高大的树枝进行剪枝和加固,要远离可能有高空坠落物的地方,不能躲避在大树下、广告牌下,可以躲避在房屋内,关好门窗,准备蜡烛、手电筒、收音机、以及足够的食物、饮水等。不能把花盆搬到阳台上。
25.【答案】A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与风向一致,红旗飘动的方向与风向相反。因此,红旗飘向西方,这时吹的是东风。
26.【答案】
【知识点】天气现象;气候
【解析】【分析】天气是一个时间的气候现象,气候是长时间的一个天气或者天气现象的体现。四季分明、北极全年严寒是描述气候的,今天可真冷、未来两天内有寒潮、昨天一直在下雨是描述气候。
27.【答案】
【知识点】天气预报的制作
【解析】【分析】天气预报是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未来某一地点地球大气层的状态进行预测。制作天气预报的步骤有五个步骤,分别是: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
28.【答案】(1)B
(2)A;B
(3)C
【知识点】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解析】【分析】
(1)根据天气图标可知,太阳被云遮住,是表示多云天气;
(2)由图可知,星期二星期三的天气是晴,星期五是多云。
(3)从气象符合中可以看出,星期四会出现降水。
29.【答案】(1) A 、 C ;B 、 D 、 E 、 F ; A 、 C 、 E ;B 、 D 、 F ; D 、 E;A 、 B 、 C 、 F
(2)B
【知识点】矿物的外观;矿物的组成;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1)深色:深色通常指颜色较浓重、暗沉的颜色,根据题目中岩石的颜色描述,岩石 A (黑色)、 C (深紫色)属于深色,所以应填写 A 、 C 。 浅色:浅色是指颜色比较淡、明亮的颜色,岩石 B (淡黄色)、 D (白色)、 E (浅灰色)、 F (深红色)属于浅色,所以应填写 B 、 D 、 E 、 F 。紧密:根据特征记录,岩石 A (颗粒紧密)、 C (颗粒紧密)、 E (颗粒紧密)的颗粒特征为紧密,所以应填写 A 、 C 、 E 。 疏松:岩石 B (颗粒疏松)、 D (颗粒疏松)、 F (颗粒疏松)的颗粒特征为疏松,所以应填写 B 、 D 、 F 。有小孔:从特征记录可知,岩石 D (多孔)、 E (多孔)具有多孔的特征,所以应填写 D 、 E 。 无小孔:岩石 A (无相关小孔描述)、 B (无相关小孔描述)、 C (无相关小孔描述) 、 F (无相关小孔描述)没有提到有小孔的特征,所以应填写 A 、 B 、 C 、 F 。
(2)岩石和土壤都是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岩石是地球固体圈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产物,同样对地球的生态系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该选项说法错误。
30.【答案】根据岩石形成的原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知识点】地壳的组成
【解析】【分析】岩石为矿物的集合体,是组成地壳的主要物质。根据形成成因。岩石可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是岩浆岩:在外力作用下沉积物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的是沉积岩;已有岩石在高温高压的地质环境下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是变质岩。
31.【答案】植树造林,不随手扔垃圾,保护水资源
【知识点】不同土壤适合的植物
【解析】【解答】 我国的土壤资源破坏比较严重,作为小学生,我们可以植树造林,不随手扔垃圾,节约水资源。
【分析】土壤是我们重要的资源之一,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保护土壤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32.【答案】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过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
33.【答案】表层土;下层土;岩石碎屑;基石
【知识点】土壤剖面
【解析】【分析】从图的最上层到最下层,依次应填: 表层土:一般颜色较深,含有丰富的腐殖质 ,是土壤中生物最活跃的一层,植物的根系也多集中在此层。 下层土:颜色比表层土浅,腐殖质含量相对较少,矿物质颗粒较多,保水保肥能力相对表层土较弱。 岩石碎屑:由岩石风化而成,颗粒较大,进一步风化后可逐渐形成土壤颗粒。 基岩 :是土壤形成的母质来源,位于土壤最下层,是未风化或微弱风化的坚硬岩石。
34.【答案】①提高精度:在制作地球结构模型时, 可以严格按照比例制作, 更精确地表达地球知识。
②增强美观度: 可以把地球海陆分布模型制作得更美观。
③改进材料: 在制作过程中, 可以选择更合适的材料。 例如, 使用鱼线切割可以得到更平整的横切面;
用橡皮泥会比超轻粘土更容易切割。
④ 增加功能: 可以在制作地球自转模型时, 用轮轴代替吸管, 使“地球”转动得更方便。
【知识点】制作地球模型
【解析】【分析】地球是一个球体,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成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特征及其分布,不同地球模型表达的地球知识不同,制作方法、材料也不同,适用的范围也是不同的,我们制作的地球模型可以再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能否使模型更精确地表达地球知识,能否使模型更美观,能否从材料方面改进制作方法,能否增加表达的知识内容以增强模型功能等。
35.【答案】(1)水分
(2)空气
(3)沉淀;沙;黏土
(4)腐殖质
(5)酒精灯;平放;外焰;两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1)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用手摸发现有的土壤是湿的,说明土壤里含有水分。
(2)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观察到有气泡冒出,这说明土壤中有空气。
(3)将土壤放入水中,搅拌水中的土壤,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沉积下来的土壤有分层现象,颗粒相对较大的沉积在下面。用玻璃棒搅拌放入土块的水,然后静置,沉淀后,会发现土壤分层,杯中的物质分为四层:从上到下依次是黏土、粉沙、沙、沙砾。所以说明土壤中含有沙、黏土等成分。
(4)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在给土壤加热的过程中,我们闻到有一股焦臭味,说明土壤中含有腐殖质。
(5)酒精灯是以酒精为燃料的加热工具,广泛用于实验室,工厂,医疗,科研等。酒精易燃、易挥发,在使用中要严格按照使用方法操作。酒精灯点燃时要平放,用外焰来加热;用完要熄灭时,应该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要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
36.【答案】(1)C
(2)反光;金属;玻璃;丝绸;泥土
(3)云母;长石;石英
(4)B
【知识点】矿物的外观;矿物的组成
【解析】【分析】常见的岩石有:花岗岩、砾岩、砂岩、石灰岩、页岩、板岩、大理岩等。我们可以观察岩石的颜色、光泽、条痕、软硬、气味、花纹、轻重等来描述岩石。
(1)白色的无釉瓷板摩擦,条痕颜色是无色透明的是云母,选项C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2)结合课本所学可知,要描述石英、长石、云母的光泽,可借助其他物体的反光特性,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描述,一般可以与金属、玻璃、丝绸、蜡烛、泥土等物体的反光性相比较。
(3)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石英、云母、长石都是自然界的矿物。观察花岗岩的颗粒,其中黑色的是云母,浅色的是长石,透明的是石英。
(4)矿物在自然界中很少单独存在,通常都是几种混杂在一起组成岩石。所有的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岩石是矿物的集合体,而矿物集合体不一定是岩石,选项B描述错误,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C。
(2)反光;金属;玻璃;丝绸;泥土。
(3)云母;长石;石英。
(4)B。
1 / 1小升初科学专项复习:天气、地球表面、岩石与矿物
一、填空题
1. 是珍贵的自然资源。
【答案】水
【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水是全世界最珍贵的自然资源,全世界的淡水只占全球总水量的2.53%,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
2.地球内部,越往深处,温度越 ,压力越 。
【答案】高;大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在地球内部,越往下去,温度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
3.在地球上,无论是 上,还是在 底部,都分布着坚硬的岩石层,它们构成了地球的 。
【答案】陆地;海洋;地壳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的组成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地球内部从外到内可以划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地壳是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无论是在陆地上,还是在海洋底部,都分布着坚硬的岩石层。 它们构成了地球的地壳。
4.根据岩石形成的原因,可以将其分为 、 、 。
【答案】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的组成
【解析】【分析】岩石为矿物的集合体,是组成地壳的主要物质。根据形成成因。岩石可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是岩浆岩:在外力作用下沉积物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的是沉积岩;已有岩石在高温高压的地质环境下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是变质岩。故答案为: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5.组成地球表面的岩石可以分为沉积岩、变质岩和 。
【答案】岩浆岩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的组成
【解析】【分析】岩石为矿物的集合体,是组成地壳的主要物质。根据形成成因。岩石可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是岩浆岩:在外力作用下沉积物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的是沉积岩;已有岩石在高温高压的地质环境下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是变质岩。故答案为:岩浆岩。
6.地震是一种 现象。
【答案】自然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当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故答案为:自然。
7.(2022三下·埇桥期末)不同土壤适宜不同植物的生长,大多数的植物适合在 中生长。耐旱的植物适合在 中生长。
【答案】壤土;沙质土
【知识点】不同土壤适合的植物
【解析】【分析】植物的生长一般离不开土壤,不同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植物。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植物。沙质土适合耐旱的植物生长;黏质土适合耐涝的植物生长;一般来说,大多数的植物都适合在壤土中生长。
8.(2022四下·昌黎期末)岩石和土壤都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其中, 为植物提供根系的生长环境。
【答案】土壤
【知识点】土壤的作用
【解析】【分析】岩石和土壤是地球的重要资源,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中,土壤可以为植物提供根系的生长环境。
9.(2022三下·浠水期中)沙质土比较 、 性好,比较适合西瓜、花生、仙人掌、薯类、芝麻等植物生长。
【答案】粗糙;渗水
【知识点】不同土壤适合的植物
【解析】【分析】考查沙质土的特点,沙质土壤是指含沙量多,颗粒粗糙,渗水速度快,保水性能差,通气性能良好的土壤。
10.(2023四上·嘉祥月考)天气是一定区域 内大气中的各种气象状态。我们可以用气温风向、风力、 、云量等描述天气。
【答案】短时间;降水量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某一地区在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二、判断题
11.农业生产离不开土地、水等自然资源。( )
【答案】正确
【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人类可以直接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农业生产离不开土地、水等自然资源。因此我们要可持续发展需要合理使用资源。
12.地球上淡水所占比例很低,但可利用的淡水非常多。(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地球上水的总量约为14亿立方千米,其中约97.5%都是咸水(海洋、咸水湖),淡水资源仅占总水量的2.5%左右,约3500万立方千米。淡水中近70%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永冻积雪和大部分不易利用的地下水,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而且分布不均。所以地球上淡水所占比例很低,可利用的淡水所占比例更低。
13.中心持续风力达到12至13级的热带气旋被称为台风。(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台风
【解析】【分析】台风是赤道以北。日界线以西。亚洲太平洋国家或地区对热带气旋的一个分级。台风是一个强烈的热带气旋。中心持续风力达到12至13级的热带气旋被称为台风。故本题正确。
14.在两次震动的间隙,应该迅速从建筑物内有序撤离到附近的应急避难场所或其他安全空旷的地方。(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大地震发生时,地震造成的建筑物瞬间坍塌是引起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当地震突然来临时,采取正确的避险方法,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在室内,应迅速就近躲到结实的物体下或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在两次震动的间隙,应该迅速从建筑物内有序撤离到附近的应急避难场所或其他安全空旷的地方。故答案为:正确。
15.(2022六上·兴仁期中)乌云的特点是高度较低,云层较厚,乌云密布预示着将要下雨。
【答案】正确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乌云指天空中黑颜色的云,是因为层状云或积雨云的云层太厚,太阳和月亮的光线很难透射过来所形成的颜色。它的特点是云层很厚、高度较低,看上去云体很黑,给人以阴沉的感觉。乌云密布预示着将要下雨,是下雨的明显前兆。题目说法正确。
三、单选题
16.地下水属于( )。
①可再生资源 ②不可再生资源 ③自然资源 ④气候资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答案】B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天然存在、未经人类加工的资源,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地下水属于自然资源中的可再生资源。
17.在自然保护区里,做法错误的是( )。
A.开荒种田 B.禁止狩猎 C.严禁砍伐
【答案】A
【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保护珍稀动植物,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珍稀动植物的一种措施。在自然保护区里禁止狩猎、严禁砍伐、设置警示牌,不能开荒种田。
18.大地震发生时,地震造成的建筑物( )是引起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A.瞬间坍塌 B.破裂 C.摇晃
【答案】A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震是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破裂,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地震发生时,所造成的建筑物瞬间坍塌是引起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19.模拟火山喷发实验时,加入适量稀释的红墨水的作用是( )。
A.染色模拟炙热的岩浆
B.与洗衣粉反应产生红色泡沫
C.与苏打粉反应产生气泡
【答案】A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像烧熔了的玻璃似的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向上运动。地壳运动破坏地下的平衡时,岩浆不断上升过程中,遇到薄弱的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模拟火山喷发实验时,加入适量稀释的红墨水的作用是染色模拟炙热的岩浆,这样也让实验效果更加明显。
20.(2023四下·盘州期中)下列现象中,( )没有预示着天快要下雨了。
A.小鱼沉入水底 B.蜻蜓飞得很低 C.蚂蚁往高处搬家
【答案】A
【知识点】天气现象;动物的行为
【解析】【分析】天气的最大特点是多变,各种不同天气与动植物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一些情况下, 动物对变化的天气情况有着超乎寻
常的感知力,它们能够捕捉到非常细微的变化,比如蜻蜓飞得很低、蚂蚁往高处搬家、小鱼浮出水底预示着天快要下雨了。小鱼沉入水底与天下雨无关。
21.(2022三上·威信期末)将土块放入水中,会看到有气泡从土块中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 )。
A.石子 B.水分 C.空气
【答案】C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考查土壤的成分,看到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有空气存在。
22.(2022四下·昌黎期末)将干燥的土块儿放入水中,会产生气泡,是因为土壤中有( )。
A.沙 B.黏土 C.空气
【答案】C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考查土壤的成分,土块在水中会产生气泡,说明土壤中是含有空气的。
23.(2019五上·南浔期末)取少量的土壤,放入试管中,用试管夹夹住在酒精灯上加热,过一会儿后试管壁上出现了水珠,这说明了( )。
A.土壤中有水分 B.土壤中有生物 C.土壤中有空气
【答案】A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解答】 取少量的土壤,放入试管中,用试管夹夹住在酒精灯上加热,过一会儿后试管壁上出现了水珠,这说明了土壤中有水分,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
24.(2023三下·怀安期末)下列应对台风的方法错误的是( )
A.关好门窗 B.把花盆搬到阳台上
C.留在室内 D.不靠近广告牌
【答案】B
【知识点】台风
【解析】【分析】自然灾害面前要学会自我保护。台风来临时及时关注台风的移动路径,对高大的树枝进行剪枝和加固,要远离可能有高空坠落物的地方,不能躲避在大树下、广告牌下,可以躲避在房屋内,关好门窗,准备蜡烛、手电筒、收音机、以及足够的食物、饮水等。不能把花盆搬到阳台上。
25.(2022三上·博兴期末)如果观察到红旗飘向西方,那么我们可以判定当时刮的是( )。
A.东风 B.北风 C.西风
【答案】A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与风向一致,红旗飘动的方向与风向相反。因此,红旗飘向西方,这时吹的是东风。
四、连线题
26.(2023三下·广元期末)下面哪句话是在说天气,哪句话是在说气候?请正确连线。
四季分明
今天可真冷 A.天气
未来两天内有寒潮
北极全年严寒 B.气候
昨天一直在下雨
【答案】
【知识点】天气现象;气候
【解析】【分析】天气是一个时间的气候现象,气候是长时间的一个天气或者天气现象的体现。四季分明、北极全年严寒是描述气候的,今天可真冷、未来两天内有寒潮、昨天一直在下雨是描述气候。
27.(2025三上·定西期末)我会连线,请把对应的连起来。
第一步 天气会商
第二步 气象员做出预报
第三步 发布天气预报
第四步 数值天气预报
第五步 数据收集
【答案】
【知识点】天气预报的制作
【解析】【分析】天气预报是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未来某一地点地球大气层的状态进行预测。制作天气预报的步骤有五个步骤,分别是: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
五、综合题
28.(2022三下·本溪期末)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只填字母序号)
(1)根据气象符号,今天的天气是 。(A.晴 B.多云 C.雨)
(2)左侧是表示星期一到星期五天气情况的气象符号,星期二的天气是 ,星期五的天气是 。(A.晴B.多云C.雨)
(3)从气象符号中可以看出 会出现降水。(A.星期一 B.星期二 C.星期四)
【答案】(1)B
(2)A;B
(3)C
【知识点】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解析】【分析】
(1)根据天气图标可知,太阳被云遮住,是表示多云天气;
(2)由图可知,星期二星期三的天气是晴,星期五是多云。
(3)从气象符合中可以看出,星期四会出现降水。
29.岩石是大自然的宝贵资源。天天在野外采集了不少岩石,并在观察过程中详细记录了它们的特征 (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岩石编号 特征记录 岩石编号 特征记录
A 黑色、颗粒紧密、有斑点 D 白色、颗粒疏松、多孔
B 淡黄色、颗粒疏松、敲击声音清脆 E 浅灰色、颗粒紧密、多孔
C 深紫色、颗粒紧密、层次明显 F 深红色、颗粒疏松、有条纹
(1)请根据岩石特征,把岩石的编号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按颜色分类 深色: 浅色:
按颗粒疏密分类 紧密: 疏松:
按有无小孔分类 有小孔: 无小孔:
(2)下列关于岩石和土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土壤下面有岩石,如基岩碎屑和基岩
B.岩石是地球的组成部分,而土壤不是
C.植物和动物一般生活在表层土中
【答案】(1) A 、 C ;B 、 D 、 E 、 F ; A 、 C 、 E ;B 、 D 、 F ; D 、 E;A 、 B 、 C 、 F
(2)B
【知识点】矿物的外观;矿物的组成;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1)深色:深色通常指颜色较浓重、暗沉的颜色,根据题目中岩石的颜色描述,岩石 A (黑色)、 C (深紫色)属于深色,所以应填写 A 、 C 。 浅色:浅色是指颜色比较淡、明亮的颜色,岩石 B (淡黄色)、 D (白色)、 E (浅灰色)、 F (深红色)属于浅色,所以应填写 B 、 D 、 E 、 F 。紧密:根据特征记录,岩石 A (颗粒紧密)、 C (颗粒紧密)、 E (颗粒紧密)的颗粒特征为紧密,所以应填写 A 、 C 、 E 。 疏松:岩石 B (颗粒疏松)、 D (颗粒疏松)、 F (颗粒疏松)的颗粒特征为疏松,所以应填写 B 、 D 、 F 。有小孔:从特征记录可知,岩石 D (多孔)、 E (多孔)具有多孔的特征,所以应填写 D 、 E 。 无小孔:岩石 A (无相关小孔描述)、 B (无相关小孔描述)、 C (无相关小孔描述) 、 F (无相关小孔描述)没有提到有小孔的特征,所以应填写 A 、 B 、 C 、 F 。
(2)岩石和土壤都是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岩石是地球固体圈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产物,同样对地球的生态系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该选项说法错误。
六、简答题
30.地壳的岩石分为哪三类?
【答案】根据岩石形成的原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知识点】地壳的组成
【解析】【分析】岩石为矿物的集合体,是组成地壳的主要物质。根据形成成因。岩石可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是岩浆岩:在外力作用下沉积物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的是沉积岩;已有岩石在高温高压的地质环境下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是变质岩。
31.(2020三上·市中区期末)我国的土壤资源破坏比较严重,作为小学生,我们能为保护土壤做哪些事,请你写下来。(写三条即可)
【答案】植树造林,不随手扔垃圾,保护水资源
【知识点】不同土壤适合的植物
【解析】【解答】 我国的土壤资源破坏比较严重,作为小学生,我们可以植树造林,不随手扔垃圾,节约水资源。
【分析】土壤是我们重要的资源之一,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保护土壤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32.(2024三上·依安期末)你知道可以用哪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吗 (可以用文字或者画图表示)
【答案】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过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
33.请在下图中将土壤的结构补充完整。
【答案】表层土;下层土;岩石碎屑;基石
【知识点】土壤剖面
【解析】【分析】从图的最上层到最下层,依次应填: 表层土:一般颜色较深,含有丰富的腐殖质 ,是土壤中生物最活跃的一层,植物的根系也多集中在此层。 下层土:颜色比表层土浅,腐殖质含量相对较少,矿物质颗粒较多,保水保肥能力相对表层土较弱。 岩石碎屑:由岩石风化而成,颗粒较大,进一步风化后可逐渐形成土壤颗粒。 基岩 :是土壤形成的母质来源,位于土壤最下层,是未风化或微弱风化的坚硬岩石。
34.(2025六上·凉州期末) 我们的地球模型还可以如何改进
【答案】①提高精度:在制作地球结构模型时, 可以严格按照比例制作, 更精确地表达地球知识。
②增强美观度: 可以把地球海陆分布模型制作得更美观。
③改进材料: 在制作过程中, 可以选择更合适的材料。 例如, 使用鱼线切割可以得到更平整的横切面;
用橡皮泥会比超轻粘土更容易切割。
④ 增加功能: 可以在制作地球自转模型时, 用轮轴代替吸管, 使“地球”转动得更方便。
【知识点】制作地球模型
【解析】【分析】地球是一个球体,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成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特征及其分布,不同地球模型表达的地球知识不同,制作方法、材料也不同,适用的范围也是不同的,我们制作的地球模型可以再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能否使模型更精确地表达地球知识,能否使模型更美观,能否从材料方面改进制作方法,能否增加表达的知识内容以增强模型功能等。
七、实验探究题
35.(2023三上·嘉祥期中)探究土壤成分实验。
(1)用手摸发现有的土壤是湿的,说明土壤中含有 。
(2)把土壤放入水中,发现有气泡产生,说明土壤中有 。
(3)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搅拌,然后静置,会出现 现象,上层颗粒小,下层颗粒大,说明土壤中含有 、 等成分。
(4)把土壤放到火焰上加热后,会闻到难闻的气味,说明土壤中含有 。
(5)实验室中经常会使用 来加热,点燃时要 ,用 来加热,熄灭时要用灯帽盖 次。
【答案】(1)水分
(2)空气
(3)沉淀;沙;黏土
(4)腐殖质
(5)酒精灯;平放;外焰;两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1)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用手摸发现有的土壤是湿的,说明土壤里含有水分。
(2)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观察到有气泡冒出,这说明土壤中有空气。
(3)将土壤放入水中,搅拌水中的土壤,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沉积下来的土壤有分层现象,颗粒相对较大的沉积在下面。用玻璃棒搅拌放入土块的水,然后静置,沉淀后,会发现土壤分层,杯中的物质分为四层:从上到下依次是黏土、粉沙、沙、沙砾。所以说明土壤中含有沙、黏土等成分。
(4)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在给土壤加热的过程中,我们闻到有一股焦臭味,说明土壤中含有腐殖质。
(5)酒精灯是以酒精为燃料的加热工具,广泛用于实验室,工厂,医疗,科研等。酒精易燃、易挥发,在使用中要严格按照使用方法操作。酒精灯点燃时要平放,用外焰来加热;用完要熄灭时,应该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要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
36.花岗岩是常见的岩石,它由三种矿物组成,请你完成下面的探究。
(1)下列三种矿物中,条痕颜色为无色透明的是 ( )。
A.石英 B.长石 C.云母
(2)要描述石英、长石、云母的光泽,可借助其他物体的 特性,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描述,一般可以与 、 、 、蜡烛、 等物体的反光性相比较。
(3)观察花岗岩的颗粒,其中黑色的是 ,浅色的是 ,透明的是 。 (均填“石英” “长石” 或 “云母”)
(4)下列关于矿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已知矿物中最硬的是金刚石
B.岩石就是矿物,矿物就是岩石
C.矿物在生活中有很大的利用价值,比如食用、医疗、科研等
【答案】(1)C
(2)反光;金属;玻璃;丝绸;泥土
(3)云母;长石;石英
(4)B
【知识点】矿物的外观;矿物的组成
【解析】【分析】常见的岩石有:花岗岩、砾岩、砂岩、石灰岩、页岩、板岩、大理岩等。我们可以观察岩石的颜色、光泽、条痕、软硬、气味、花纹、轻重等来描述岩石。
(1)白色的无釉瓷板摩擦,条痕颜色是无色透明的是云母,选项C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2)结合课本所学可知,要描述石英、长石、云母的光泽,可借助其他物体的反光特性,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描述,一般可以与金属、玻璃、丝绸、蜡烛、泥土等物体的反光性相比较。
(3)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石英、云母、长石都是自然界的矿物。观察花岗岩的颗粒,其中黑色的是云母,浅色的是长石,透明的是石英。
(4)矿物在自然界中很少单独存在,通常都是几种混杂在一起组成岩石。所有的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岩石是矿物的集合体,而矿物集合体不一定是岩石,选项B描述错误,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C。
(2)反光;金属;玻璃;丝绸;泥土。
(3)云母;长石;石英。
(4)B。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