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现代文阅读突破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现代文阅读突破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4.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30 15:58: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现代文阅读突破练习
课内阅读。
①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   )不比作什么,(   )很值得观赏。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漆黑——( ) 依据——( )
2.这段描写的是 。其主要特点可概括为 、 、 。主要景物有: 、 、 。
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并用所填的关联词语写一句话。
课外阅读。
①茫茫的太平洋上,“实践号”耕波梨浪,航行在赤道海域,使我有机会亲眼目睹了那里的风光。赤道的风光确实是奇特的。
②赤道海域降水频繁。有时一边是晴日当空,一边却是 。有时太阳出得好好的,不一会儿,海面上天连水,水连天,黑压压的一片,一场暴雨哗哗倾泻。一道道垂天而下的雨帘,如同瀑布一般,撒落在海面上,看去真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感。
③赤道上空的云变幻莫测。举目望天空,有时彩云如孔雀开屏,有时细云如一条条缓流的小溪。最美的要算色彩艳、斑斓绚丽的彩霞了。你看,当火辣辣的太阳落向西边的天际的时候,天空中的朵朵白云被染成了紫红色衬托在蓝天上,显得分外美丽。不一会儿,太阳接近水天相交处,天边顿时像烧起一片火。通红的云霞,如同万面红旗招展。眺望远方,有一片灰、白、蓝、红色交织在一起的云彩,宛若一幅五彩缤纷的水彩画。
④遥远神秘的太平洋赤道,给我留下了多么美好的回忆。
4.给短文加个标题。再把第二段中画“ ”处补充完整。
5.按要求从文中找出词语写下来。
形容颜色多: 表示看:
6.文中引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两句诗,我们可以体会出 。
7.这篇短文主要通过写 和 ,来突出赤道风光 。全文采用了 的段式结构。
课内阅读。
①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②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8.短文中,“果然”一词的意思是什么?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9.找出文中写时间极短、极快的词语。
10.把文中的拟人句写在下面。
11.文中的“跳”和“冲”字有什么作用?
12.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示意图,完成练习。
13.提取信息:仔细观察示意图,图中没有标示的设施是( )
A.实验楼 B.大操场 C.会议厅 D.图书馆
14.分析判断:下列对你和小宏所在位置的描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我和小宏在学校南边的大操场和教学楼之间的主干道上。
B.我和小宏在学校北边的大操场和教学楼之间的主干道上。
C.我和小宏在学校东南面的教学楼附近。
D.我和小宏在学校西南面的大操场附近。
15.问题探究:根据你和小宏所在的位置,学校的图书馆在你们的(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16.交际表达:一年级新生小宏在校园里向你问路,请你根据上面的示意图,告诉他如何走到教学楼。
类文阅读
黄山归来不看岳
①有人说过,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意思是说,去过我国安徽省著名的黄山风景区,你会觉得它的美是第一的。暑假我去了一次黄山,真有这种感受。
②乘上缆车不久,一座座连绵不绝的青山立刻映入眼帘。那些山峰笔直地立着,仿佛是一个个守护黄山的士兵正等待着游客的检阅。
③黄山千姿百态的松树是最有特色的。所以,我们一下缆车,就直奔能看到松树的观景台,眼前都是苍翠的松树。它们大部分都弯曲着身子,不像白桦树一样笔直,也不像榕树那样粗壮,但是它们的姿态看起来却坚强有力,充满精神。我细细观赏起松树来。当我们到了一座山峰的最高处时,看到了一棵造型奇特的松树,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黑虎松。导游告诉我们,黑虎松在黄山十大名松中排名第二,因为它枝叶整体看起来很像草书中的“虎”字而得名。我仔细地看了看旁边石碑上写的草书“虎”字,又看了看这棵松树,嘿,还真像!之后我们还观赏了好像伸长了手臂在欢迎客人们到来的迎客松,松叶横向铺开像撑开的雨伞一样的雨伞松,还有那像两条相互缠绕嬉戏的巨龙一般的双龙松……都让我大开眼界。
④黄山的怪石也十分迷人。黄山上的那些奇形怪状的岩石,有的看起来妙趣横生,让人回味无穷;有的却险峻无比,好像马上要滚落下来一样,令人心惊胆战。我们来到一个怪石前,那石头叫“仙女弹琴”,仔细看着,真的像一个美丽的仙女半跪着,轻抚琴弦,悠扬的琴声在山间久久回荡。正当我陶醉的时候,妈妈让我看不远处那座陡峭的山峰。那里有一块石头,正如一只可爱的小狗,抬头望着月亮,好像是要到月亮上去看看。原来这就是有趣的“天狗望月”。每走一处,你总能看到许多独具特色的奇石,“狮子抢球”“猴子观海”“龟鱼对望”等,个个都形象逼真。
⑤黄山上还有神奇的云海、温泉和那些令人叹为观止的险峻山峰,这些都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中。
17.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妙趣横生:
叹为观止:
18.整体感知:读短文,填一填。
(1)“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意思是 ,因为 。
(2)短文中详细描写了黄山 的松树和 的岩石,简略写了云海、 和 。
19.提取信息:用“_______”画出文中表示游览先后顺序的词语或短语。
20.正确选择:作者作为重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奇石是( )。
A.狮子抢球 B.猴子观海 C.龟鱼对望 D.仙女弹琴
21.分析判断:短文第③自然段写松树时,为什么要写白桦树和榕树呢?理由是( )
A.说明松树既不笔直,也不粗壮的特点。
B.把白桦树、榕树和松树进行对比,突出了松树坚强有力、充满精神的特点。
C.把白桦树、榕树和松树进行对比,表现了白桦树的笔直,榕树的粗壮。
22.语言运用:请从“狮子抢球”“猴子观海”“龟鱼对望”中选择一块石头,根据石头的名字展开联想,模仿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写几句话。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巫峡赏雾
巫山多雾。因而有人叫它雾峡。巫峡的雾,像巫峡一样俊秀迷人。巫峡赏雾,如同欣赏一幅幅绘画珍品,人不知不觉便进入了那种如梦如幻的境界。
山帽子雾,大而圆。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山峰,都美美地戴上了一顶。巫峡由此更添几分秀色。太阳出来了,山帽子雾银光闪闪,璀璨夺目。这时,不由得让人想到《昭君出塞》那幅画:头戴绒帽、身穿绒衣的王昭君,骑着马一步步朝草原深处走去。
半山雾,又叫遮山雾,犹如一道天幕从空中垂下来,将山峰拦腰隔断。一座座农家小院,一片片田园果林,便严严实实隔在了这道天幕后面。唯有山前的小路倔强得很,硬左拐右拐从雾中一头伸了出来,一下子让人想起贺敬之先生写的那首诗:“半山的云彩,半山的雾。深山里的人家,云雾里的路……”此情此景,真是活画出来了。一阵铃铛声传来,雾中走出一头头黄牛。那是地道的巴山牛,盘着绳子的牛角上,似乎还粘着许多雾絮。走在后面的放牛人连声吆喝,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轻纱雾,丝丝缕缕,看上去如同落地窗帘。如此珍品,非织女那一双巧手不能完成。微风轻拂,轻纱雾慢慢走动起来。于是,雾中的山峰也跟着走动,农舍也跟着走动,牛群羊群也跟着走动。神女峰上的“神女”也苏醒了,拖着长裙,一步一步……
跑马雾,气势好生了得!初夏雨后放晴,峡谷中涨满了雾。那雾看上去如同关在圈栏中的马群,你挤我,我挤你,显得浮躁不安。这时,从峡口子吹来一阵风,浮躁不安的马群便借助风力,冲破圈栏,撒蹄在巫峡中狂奔起来……
巫峡的雾,迷人的雾。每次赏雾前,我都一再提醒自己千万不要被那雾所迷惑,却每次都不争气,一赏便痴迷在雾中。
23.本文是按照( )的结构形式具体描写巫峡迷人的雾的。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24.用波浪线画出与文章开头相呼应的句子。这样写的好处是( )
A.提醒读者不要被雾所迷惑。
B.不仅强调巫峡的雾美得迷人,而且使文章结构严谨。
C.强调雾太美了,自己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25.作者在描写山帽子雾和轻纱雾时抓住了哪些特点?请写一写。
山帽子雾: 。 轻纱雾: 。
26.下列诗句描绘的情境,哪一句与“走在后面的放牛人连声吆喝,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最相近?( )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C.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D.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27.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理解
《花的勇气》(节选)
( )我用手拨开草一看,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
( )小吕听了,将车子停住,把我领到路边一片非常开阔的草地上,上我蹲下来扒开草好好看看。
( )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
( )它们比青草只矮几厘米,躲在草下边,好像只有一使劲儿,就会齐刷刷地(冒 长)出来……
28.按原文给句子标上序号。
29.“白的、黄的、紫的”这是表现出花的特点是 ;“纯洁、娇小、鲜亮”表现出花的特点是 ;“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表现出花的特点是 。
30.“冒”和“长”哪个词用在这里更恰当?为什么?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触摸春天》(节选)
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感受着春光。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 ,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 ,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我没有惊动安静。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安静告诉我这样的道理。
31.回忆课文填空。
32.安静是个盲童,为什么说她在“细细地感受春光”?
33.请你设想一下,安静捉住蝴蝶以后的感受是什么?
34.她后来为什么要放走蝴蝶?( )
A.安静热爱生活,也热爱生命。
B.蝴蝶那么美丽,安静不忍心自己留着,要让更多的人欣赏到它的姿态。
C.这也是一条生命,它应该有自己生活的权利。
D.安静是个盲童,她渴望更大的空间和自由,所以她放飞蝴蝶,让它自由飞翔。
35.“安静仰起头来“张望”,对“张望”一词理解正确的是( )(可多选)
A.抬起头,向四周或远处看。
B.安静虽然放飞蝴蝶,但是心中仍然对它充满了喜爱和眷恋,所以在“张望”。
C.安静什么也看不见,“张望”表达的是作者对她的同情。
D.安静心中充满了对自由与飞翔的向往,她用心灵“张望”蝴蝶的飞翔。
36.安静告诉“我”一个怎样的道理?在原文中画出来。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现代文阅读突破练习》参考答案
1. 黑暗 根据 2. 内洞 黑 大 奇 洞顶的双龙 石钟乳 石笋 3.即使……也……
即使上班再辛苦,妈妈也不会忘了照顾我。
【解析】1.本题考查近义词。
漆黑:指极暗无亮光、颜色极黑或者形容受打击,心情低落。近义词是:暗中、暗淡、墨黑、黝黑。
依据:按照、根据;把某种事物作为依托或根据。近义词是:按照、凭据、凭借、依照、根据。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根据“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可知描写的是内洞的景物。抓住句子“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可知内洞的特点黑;抓住句子“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可知内容的特点大;抓住句子“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可知内容的特点“奇”。
抓住句子“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可知主要景物有洞顶的双龙,石钟乳、石笋。
3.本题考查关联词语。
观察所给句子,两个半句之间是转折关系,因此使用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即使……也……”使用关联词写句子,如:即使今天下雨,我也要坚持上学。
4.神秘的赤道 倾盆大雨 5. 斑斓绚丽、五彩缤纷 目睹、望、眺望 6.雨水向下倾泻的磅礴的气势 7. 赤道海域降水频繁 赤道上空的云变幻莫测 奇特 总分
【解析】4.本题考查给文章加标题和补全句子。
本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主要描述了赤道的风光。通过文中第①段“赤道的风光确实是奇特的”和第④段“遥远神秘的太平洋赤道”两句,我们可知赤道风光的特点是奇特、神秘的。通过特定,本文的题目可以概括为“神秘的赤道”或者“奇特的赤道”等。本题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第②段空格处,根据句子中的“却”可知,是表示转折。与前文“晴日当空”相对应的应是“雨”。再根据后文中“不一会儿,海面上天连水,水连天,黑压压的一片,一场暴雨哗哗倾泻”可知,雨是“倾盆大雨”。本题答案不唯一,表达包含“大雨”的含义即可。
5.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含义。
从文中找词语时一定不要有遗漏,从头到尾通读一遍来寻找。通常词语会跟所包含的意义有相同的字眼,如果不能确定答案,可以从这方面下手。
通读文章,结合第③段“最美的要算色彩艳、斑斓绚丽的彩霞了”和“眺望远方,有一片灰、白、蓝、红色交织在一起的云彩,宛若一幅五彩缤纷的水彩画”两句找到形容颜色多的词语有“斑斓绚丽”和“五彩缤纷”。斑斓绚丽:形容色彩灿烂绚丽的样子,非常灿烂多彩。五彩缤纷: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表示看的词语就非常多了,要从文章里仔细寻找:第①段中“使我有机会亲眼目睹了那里的风光”中的“目睹”,第③段中“举目望天空”中的“望”,“眺望远方,有一片灰、白、蓝、红色交织在一起的云彩,宛若一幅五彩缤纷的水彩画”中的“眺望”。
6.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出自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意思是: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文章中用描述瀑布的诗句来描述暴雨,说明暴雨像瀑布一样,雨非常大,倾泻时气势磅礴。
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理解。
本文主要描写了赤道的两个方面,分别是第②段描述的“赤道海域降水频繁”和第③段描述的“赤道上空的云变幻莫测”。这两个自然段都是总分结构,先总写赤道的某一方面,然后分别进行详细的描述。文章通过赤道海域降水频繁和赤道上空的云变幻莫测着两个特点,来突出第①段中总述的“赤道的风光确实是奇特的”。
联系全文可知,第①段总写“赤道的风光确实是奇特的”,第②③段分别描述赤道海域降水频繁和赤道上空的云变幻莫测,第④段再次总结赤道的特点是“神秘”的。从整篇文章来看,全文采用了总分的段式结构。
8.“果然”的意思是表示事情的结果与所料所说的相符。 在文中起到过渡的作用。 9.转眼间、一刹那间。 10.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 11.一个“冲”字,一个“跳”字,生动地写出了太阳顽强的生命力和势不可当的威力。 12.表达了作者观看日出时的惊喜、兴奋和赞美之情。
【解析】8.本题考查分析字词句段的含义或作用。
可以联系上下文分析作答词语的意思。
从第①段“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和第②段“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可知,“果然”在文中的作用是过渡。
9.本题考查了对文章信息的筛选。
从第①段“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第②段“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中可知“转眼间、一刹那间”是表示时间极短、极快的意思。
10.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及找关键句。
第②段“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这个句子作者赋予了太阳以人的特性,即“负着重荷”和“努力上升”,这使得太阳的升起过程变得生动而具体,增强了画面感,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太阳升起的艰难与壮丽。随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拟人化的表达,太阳仿佛在经历一番努力后,终于获得了胜利,这种描述不仅富有诗意,也使得自然景象更加贴近人的情感体验。最后,“颜色红得非常可爱”则从色彩的角度,用“可爱”这一形容人的词语来形容太阳,进一步体现了拟人化的修辞效果。
11.本题考查分析字词句段的含义或作用
第②段“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中,冲:不顾一切,一直向前。跳:一起一伏地动。由此可知,“跳”字写出了太阳升起时的突然和有力,有一种跃出海面的动感;“冲”字表现出太阳突破云霞时的坚决和勇猛,展现出太阳强大的力量和蓬勃的生机。
12.本题考查了对文章思想感情的把握。
结合第②段“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分析可知,作者通过细腻而生动的描写,展示了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神奇与美丽的由衷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光明和希望的追求与向往。
13.C 14.A 15.B 16.示例:请沿着主干道向前(向北)直走约100米,到了十字路口后,注意向右拐。接着向东走大约20米就可以到达教学楼。
【解析】略
17. 形容岩石洋溢着美妙的意趣。 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18. 去过黄山之后也就不用再去看五岳了 黄山风景的美是第一的 千姿百态 奇形怪状 温泉 险峻的山峰 19.乘上缆车不久 一下缆车 到了一座山峰的最高处时 之后 每走一处 20.D 21.B 22.那块叫“龟鱼对望”的石头可真有趣,好像一只乌龟和一条鱼正深情地凝视着对方,可能在讲悄悄话呢!
【解析】略
23.C 24.B 25. 大而圆,光彩夺目 轻盈,飘逸 26.D 27.达了对巫峡美丽景色的热爱和赞叹之情,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解析】略
28.2134 29.颜色多;外观漂亮;数量多; 30.冒;“冒”有突然出现的意思,而且速度快,很强势,能表现出小花旺盛的生命力。
【解析】28.略
29.略
30.略
31.美丽的弧线;优美的曲线; 32.她用心灵在感受春光; 33.她不知道蝴蝶是什么,心中充满了惊讶和喜悦。 34.ACD 35.ABD 36.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解析】31.略
32.略
33.略
34.略
35.略
36.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