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五下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方寸书签藏墨韵 研读名著沐书香
——为学校图书馆设计“中国古典小说人物”系列书签
人文主题:走近中国古典名著
语文要素: ◎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学习写读后感。
五下第二单元单元概览
本单元以“走近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草船借箭》是根据《三国演义》的相关情节改写的,讲述了诸葛亮巧施
妙计向曹操“借箭”的故事;《景阳冈》节选自《水浒传》,记叙了武松打虎的故事;《猴王出世》节选自《西游记》,主要写了一块仙石
孕育出的石猴发现了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的故事;《红楼春趣》节选自《红楼梦》,讲述了宝玉等人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
阅读要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习作要素:学习写读后感。本组课文意在带领学生走近中国古典名著,初步学习阅读古
典名著的方法,产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单
元
教
材
分
析
单
元
教
材
分
析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于第三学段“学段要求”“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整本书阅读任务群”“学业质量”
的评价建议,本单元的课程性评价侧重考察学生文化理解与体验、思维品质的提升、语言运用能力、阅读与鉴赏能力、创意表达与交流能
力、梳理与探究能力等。
课
标
分
析
本单元这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正式接触古典名著。小学生阅读古典名著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学习难度。名著中的一些词语、句式
和表述对于学生来说是较为陌生的,较难理解;并且古典名著中叙述和呈现的时代离学生都较为遥远,特殊时期的历史、人文、地理,以及政
治背景,都为学生的阅读带来了挑战。编者似乎也考虑到了儿童在阅读古典名著中可能遇到的这些困难,为了给学生阅读古典名著提供支持,
教材在编排上考虑到了兴趣先行和方法支持这两个层面。
已有经验
维
知 生 学习障碍 突破措施
度 策略经验
识经验 活经验
学
生具有较强 第
三学段的学生具有一 的独立生活 准 1
定的独立识字能力,加 能 力,并到 确认读生字词,用识字规律 或 .通过老师范书读、同桌互
之精读和略读课文中 过多处 地识 多种识字方法记忆生字。写 好 写达不到课标的执笔姿势要求,书 查、小老师领读等方式进
字写字 的生字都有注音,故学 方,社会实 笔画、笔顺,能较好的掌握 生 写不够正确规范,书写 习惯不够良 行识字。2.通过听写检测、
生识字并不困难,并能 践活动经验 字的间架结 构把字写端正, 好。 小卷检测、同桌互批等方
够认清字形进行正确 丰富,有一 写美观,有一定的书写速度。 式进行写字。
书写。 定的识字
量。
学 通 1
过自主阅读,大体了解 .通过分析精读课文,学习
情 有 1文章主要内容; 能结 在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通过
一定的课外 .对语言规律掌握还不全面,对精彩
分 合语境,体会部分重点 读书中学习、思考,在读中理 人物描写分析人物形 象阅读量,可 的语言的品味及有深度内涵的语句
词语的含义;就不明白 解内容、体会感情、增强语感; 及品质的方法,并在略读
以使用多种阅 理解不透彻;阅读基本功较弱。2.
析 的地方提出质疑。绝大 默读有一定的速度 ; 精读词 课文中加以运用。2.结合之读鉴赏 媒介阅读, 全面地分析人物形象方面不够全
部分学生能够正确、通 句,积累语言;精读内容,体 前学习的如何提问问题进
喜欢阅读, 面。3.缺乏足够的生活阅历,无法
顺地朗读课文,有感情 会 思想感情;学习略读课文, 行提问并解决问 题的学
有主动读书 深入体会作家感;对于年代久远的
地朗读片段内容;部分 粗知 文章大意。 习。3.通过对人物语言、动
的意愿。 文章内容很难产生共鸣。
学生能声情并茂的把 作、神态等方面细节的把
握全文。 握深入体会文 章情感。
能
在不同场 1
听
合,面对不 .表达不够条理,不够具体生动,甚
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
同的说话对 至有的孩子不能乐踊跃发表自己的意 1
住重点,并能简要转
象进行交 于表达,能够说出自己的所思 见,缺乏自信和勇气。2.不能够从 .通过拓展阅读、对比阅
述。表达有条理 ,语
流。能发现表 所想。大胆与人交流,并能清 多角度、多方面来展现人物的内心, 读,赏析诗歌,掌握诗歌
气、语调适当。学生已
达交流 生活的丰富 楚表达自己的 感受和想法。会 表现人物特点。3.生活阅历浅薄, 进行创编。2.通过对修辞
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方
多彩,能多 搜集素材 ,构思、列简单的提 知识面较狭窄,对阅读中积累的好 手法的深入理解,结合生
法及 技巧,已经能写
角度观察生 纲。对作文进行修改。 词佳句不会灵活运用,题材不够新 活经验进行创新性写作。
简 单的记实作文和想
活,感受生 颖,近三分之一同 学作文内容不够
象作文。
活,并有独 生动和详细,内容空洞。
特的认识。
在
生活中接触 能
1
掌握形声字的构字规 不同的媒 1
.注重评价激励,引导学生
律,上下、 左右结构, 介,并进行 .将活动形成文字利材料有难度,如写
梳 人人参与,各尽所能。 2.
部分包围结构字的书 有意识的 用图书馆、网络等渠道查找 资 简单的研究报告。2.不能用多种方
理探究 灵活使用综合性学习活动
写特点,以及辨别多 识字与阅读 料。 式理解经典名著中某些语句的意
中的阅读材料,设置情景
音字在情景中的不同 应用,初步 思。
境,多加练习。
读音。 筛选有用的
信息。
1.在具体语文实践活动中,发现汉字和写字特点;正确认识 50个生字,能在情境中辨析 5个多音字,规范书写 26个字;分类梳理名著词语,通过
单
元 拆分词语、逐字理解等方法,推测难理解的词语的意思。通通过自主阅读、重点片段品读、展读等,梳理并归纳出“联系上下文猜读、跳读、借助资料、
目 结合电影电视剧”等名著阅读方法,能识别四大名著是章回体小说这一文体特点。
标 2.通过综合运用阅读古典名著的多种方法,能对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概括。通过抓住具体情节、梳理情节链和事件脉络,重点聚焦人物语言、动作
等描写,描述印象深刻的场景,赏评诸葛亮、武松、石猴、宝玉等人物形象,感悟思想智慧,并能以优秀人物为榜样,提升自身修养。
3.借助主题丛书、阅读链接和资料袋等展开群文对比阅读,拓展名著阅读;能初步了解写读后感的基本方法,能选择读过的一篇文章或是一本书写
读后感,并分享阅读的感受与快乐;展开《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搭建支架,借助影视、说书等情境,提升对名著故事的理解和人物的多元化认知,并
能以“课本剧展演”形式展示阅读成果。
设计“中国古典小说人物”系列书签
书签是穿行于书中的精灵,本单元为学校图书馆设计“中国古典小说人物”系列
单
书签,将其放置相应的名著中,便于阅读者对人物有更直观的印象和理解。
元
任 任务 1:选人物 任务 2:描造型 任务 3:写点评 任务 4:做书签
务 学习名著阅读的 方法, 运用名著阅读方法,自主 结合书签人物的特点, 为学校图书馆设计“中
赏析名著人物,感受文 阅读 名著,依据文本内容, 为其书写一句判词或评语 国古典小说人物”系列书群
化内涵 确定书签人物的造型 签
精读引领课:研读《草船借箭》 略读实践课:从《猴王出世》 习作指导课+单元梳理课: 为学校图书馆设计“中国
《景阳冈》课文+主题丛书《借 《红楼 春趣》《闹龙夺取金箍 单元梳理 4 篇课文+主题丛 古典小说人物”系列书签;选
东风》《林冲棒打洪教头》等, 棒》《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书 17 篇名著故事,总结阅读方 择印象深刻的人物、描绘造型、
梳理课文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 等中选择一篇文章,设计根名 法,结合书签人物的特点,为 结合书签完成评语和文化解读。
的内容,思考并写出这些内容给 著梳理“人物”造型文案,并 其书写一句判词或评语,并完 进行书签展评和图书室书签入
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理由。 确定人物造型。 成习作“读后感”的写作。 选仪式。
任务 课型 课 学习内容 课时
时子任务
1.学习《草船借箭》《借东风》 《三顾茅庐》,梳理课文内容,学习文白对照、 精 子
根据上下文猜读等阅读方法,感悟智慧和情怀,初步学习制作文化书签。 2课时
任务 1:选人物 精读引领课 任务 1:读名著 做书签 课
学文悟法 2.学习《景阳冈》《 林教头棒打洪教头》《杨志卖刀》,品味人物,学习“明知山
时 有虎,精偏向虎山行”子的精神,学习演课本剧。 2课时
精读引领课 任务 2:课本剧 我来演
分
3.学习略《猴王出世》子《闹龙夺取金箍棒》《一调芭蕉扇》等,运用阅读方法理解名
配 略读实践课 任务 3:品猴王 话成长 著内容,了解石猴如何成为美猴,探究猴王的成长历程,进行整本书导读。 1课时
任务 2:描造型
4.从《略红楼春趣》《子“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刘姥姥进大观园》,了解放风筝 用法阅读
略读实践课 任务 4:大观园 人物绘 的文化习俗,体会大观园的人物。绘制喜欢的红楼人物。 1课时
5.回顾课文内容,理清写作思路,完成“读后感”习作。自主修改、分享、评价、
习 子
提出意见进行修改。进行“百家讲坛”,分享名著感悟。 2课时
任务 3:写点评 习作指导课 任务 5:百家谈 讲名著
思维输出 6.梳理单单元内容,回子眸 4 篇课文+主题丛书 17 篇名著故事的精彩瞬间,总结阅读方法,
单元整理课 任务 6:巧积累 写判词 结合书签人物的特点完成单元练习,为自己喜欢的人物写判词。 1课时
7.为学校图书馆设计“中国古典小说人物”系列书签;选择印象深刻的人物、描绘造 1
任务 4:做书签 单元总任务:设计“古典小 成型、结合书签完成评语和文化解读。进行书签展评和图书室书签入选仪式。 2课时
成果展示课
书签创作 说人物”系列书签
单
元
任
务
达
成
路
径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