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力学单位制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4.4 力学单位制 (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5-03 08:17: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题 力学单位制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
在初中阶段,物理量单位的学习是学生较为困惑的问题之一。前面关于1N的规定,给学生的印象总好像是有些随意,尤其是牛顿、安培、福特、焦耳等单位的规定,使得学生感到物理太过复杂。事实上,只有把单位制放在整个物理学框架中加以认识,并且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经历了充分的学习过程后,才能体会出物理量单位的命名和使用规则,体会到其中,对一些单位进行规定的合理性和方便特征。 国际单位制的建立和使用,不仅方便了国际间的交流,也逐渐成为科学研究中计算和运用的一种规范约束。中学生应该注意学习,逐步习惯在记录、表达和计算中规范使用。 物理学单位中有很少几个基本物理量,它们的单位就是基本单位。在进行了这种选定之后,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就是根据它的定义式,由所选择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共同确定的。这样一来,许多物理量的单位就可以由多种形式,为了方便,就人为的加以规定。如牛顿,但其实实质已经由该物理量的定义决定了。
学习者分析
在没有学习单位制之前,大部分学生有时候不换单位或者书写过程中每个物理量之后都带各自的单位,比较繁琐。学习完本课时内容之后,可以最后写一个统一单位这件事情学生还是非常喜欢的。
学习目标确定
物理观念:了解什么是单位制,知道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科学探究与思维:认识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单位制的基本思想,在计算中采用国际单位,从而使运算过程的书写简化 科学态度与责任:了解单位统一的重要性并能运用单位制对计算过程或结果进行检验。
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三个基本单位 学习难点:什么是基本单位,什么是导出单位
学习评价设计
1.情境引入古时的长度单位“一尺”,让学生感受同一物理量单位的多样性。 2.情境引入美国航天事故,让学生体会统一单位的的必要性。 3.通过完成例题让学生知道,在统一已知量的单位为国际制单位后,就不必一一写出各量的单位,只需在数字后面写出所求量的国际制单位。
学习活动设计
过程学习内容与教师活动(引领性问题) 一、对单位制的理解 [问题设计] 二、单位制的应用 点拨拓展 学生任务或学习活动设计 1.查找资料知古时的“一尺” 2.研读课本,提炼单位制的应用及单位制的意义。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体会单位制的重要性。环节一一.单位制的理解 内容1.在水浒传中,武松、林冲、鲁智深都是身长八尺的大汉.那么,你知道身长“八尺”是多少米吗? 教师创设情境并提出问题学生任务1. 学生学习活动: 学生查找资料并回答问题了解古时日常单位内容 2.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20世纪末曾发射过一个火星探测器,但它由于靠火星过近,结果因温度过高而起火,并脱离轨道坠入火星的大气层.航空航天局调查事故原因时发现:原来探测器的制造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计算加速度时使用了英制单位,而喷气推动实验室的工程师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提供的数据是以国际单位制算出来的,并把这些数据直接输入电脑.从这次事故的原因上,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教师创设情境并提出问题学生任务2. 学生学习活动: 学生分析探究,归纳总结 要点提炼 1.单位制: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单位制. (1)基本量和基本单位 被选定的能够利用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单位的物理量叫做基本量.基本物理量的单位叫基本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选定长度(l)、质量(m)、时间(t)、电流(I)、热力学温度(T)、物质的量(n)、发光强度(I)七个量为基本量;对应的七个基本单位是米、千克、秒、安培、开尔文、摩尔、坎德拉. (2)导出单位:由基本量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例如速度、加速度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 2.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单位 (1)基本单位 长度l,单位:m;质量m,单位:kg;时间t,单位:s. (2)常用的导出单位 速度(v),由公式v=导出,单位:m/s. 加速度(a),由公式a=导出,单位:m/s2. 力(F),由公式F=ma导出,单位:N(或kg·m/s2). 了解单位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小结:在国际上采用统一的单位制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环节二内容3. 二、单位制的应用 引领学生做书上的例题 点拨拓展,并在多媒体上投影要点学生任务3. 学生学习活动:做例题并在笔记本上归纳总结1.单位制可以简化计算过程 计算时首先将各物理量的单位统一到国际单位制中,这样就可以省去计算过程中单位的代入,只在数字后面写上相应待求量的单位即可,从而使计算简便. 2.推导物理量的单位 物理公式在确定各物理量的数量关系时,同时也确定了各物理量的单位关系,所以我们可以根据物理公式中物理量间的关系推导出物理量的单位. 3.判断比例系数的单位 根据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关系,可判断公式中比例系数有无单位,如公式F=kx中k的单位为N/m,F=μFN中μ无单位. 4.单位制可检查物理量关系式的正误 根据物理量的单位,如果发现某公式在单位上有问题,或者所求结果的单位与采用的单位制中该量的单位不一致,那么该公式或计算结果肯定是错误的 让学生通过做题感受单位制的意义。 课堂小结引导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还有力学三个基本物理量以及他们的国际单位。
板书设计
4.4力学单位制 1.内容:什么是基本量什么是基本单位?力学中基本单位有哪些?分别对应什么物理量? 2.什么是导出单位?你学过的物理量中哪些是导出单位? 3.什么是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共有几个?分别是什么?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力学中的基本单位是米(m)、千克(kg)和秒(s) B.牛顿(N)是力学的基本单位,但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C.帕斯卡(Pa)、焦耳(J)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 D.长度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2.一物体在2 N的外力作用下,产生10 cm/s2的加速度,求该物体的质量.下面有几种不同的求法,其中单位运用正确、简洁而又规范的是 ( ) A.m=F/a= kg=0.2 kg B.m=F/a==20 =20 kg C.m=F/a==20 kg D.m=F/a= kg=20 kg 3.物理公式在确定各物理量间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间的关系.下面给出的关系式中,l是长度,v是速度,m是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这些量的单位都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试判断下列表达式的单位,并指出这些单位所对应的物理量的名称. (1) ,单位是_______________,物理量名称是____________. (2)m,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物理量名称是____________. 4.一质量m=2000g的木块,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受到三个大小均为100 N、互成120°的水平力的作用,则物体加速度的大小是多少?若把其中一个力反向,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又是多少? 5.如图所示,质量为1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物体受到大小为20 N与水平方向成37°斜向下的推力F作用时,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1)物体加速度的大小;(2)物体在推力作用下10s末的速度;(3)物体在推力作用下5 s内通过的位移.